第179章 突擊

開第一槍的不是李承志,只是李承志開的第一槍救了梅林森。

當時,梅林森前面的狙擊手擊斃了一名從底樓公共廁所裡出來的警衛。在扶住警衛的屍體時,這名狙擊手沒有觀察廁所裡的情況。梅林森在跟進的時候,也忽視了公共廁所。李承志在走廊對面,當他發現危險的時候,那名從廁所裡出來的警衛已經舉起手槍,正準備朝梅林森開槍。情急之下,李承志受起槍響,子彈打在警衛持槍的右臂上。雖然警衛仍然扣下了扳機,但是槍口偏轉了幾度,子彈從梅林森的耳邊飛過。梅林森與其前面的狙擊手迅速反應過來,沒有給警衛開第二槍的機會。

只是,警衛使用的手槍沒有安裝消聲器。

槍聲響起,驚動了莊園裡的所有警衛。六名狙擊手立即換上了B-67型突擊步槍,而梅林森的主戰武器是一把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衝鋒槍,即由H&K公司生產的,大名鼎鼎的MP5型衝鋒槍。

這種衝鋒槍,在三年前才正式被德軍採購,而且被命名爲MP5,其公司研製與生產代號爲HK54。早在一九五四年,H&K公司就啓動了HK54型衝鋒槍的研製工作,只是該公司隨後把重點放在了自動步槍與突擊步槍上,而且忙於完成德軍的鉅額訂單,還要爲衆多友好國家生產槍支,所以HK54型突擊步槍的研製工作進展緩慢。直到一九六四年,H&K公司才推出了HK54型的樣槍,並且在次年向德軍、地方警備部隊與警察推薦該槍,最終在一九六六年得到了德軍的認可,獲得了第一筆軍方訂單。即爲德軍特種部隊生產一千二百支衝鋒槍。同一年,瑞士國防軍也從H&K公司採購了一批MP5。成爲這種衝鋒槍的第一個海外用戶。

由此,MP5的傳奇歷史開始了。

兩年前,中國軍方設法搞到了幾把MP5,並且交給國內的幾家槍械設計所,對該槍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必須承認,MP5是一種非常優秀的衝鋒槍。

雖然在外形上,甚至在內部結構上,MP5都可以看成是G3自動步槍的縮小版,而G3自動步槍並不成功。德軍的準備量並不大,而且在裝備不到十年後就被突擊步槍取代,可這並不表示MP5繼承了G3的缺點。因爲使用的是九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所以G3的缺點在MP5上反而成了優點。這就是。其採用的半自由槍機與滾柱閉鎖方式。使其擁有極佳的射擊穩定性,也就提高了射擊精度。

在經驗豐富的射手手上,MP5能夠打出精確的長點射。甚至能用單手持控射擊。

如果配上光學瞄準鏡,甚至能夠把MP5當成小型狙擊步槍使用,其在兩百米有效射程內的精度無可挑剔。

有趣的是,這麼優秀的衝鋒槍,在一九六九年之前的產量並不大。

德軍在採購之後,並沒有按照原定計劃。用MP5廣泛裝備非戰鬥部隊,比如做爲裝甲兵與飛行員的自衛武器使用。僅僅裝備了部分特種部隊,以及空降兵偵察部隊。即便是民間用戶的採購量也不是很大,即地方警察機構也只少量採購,並沒有用其裝備全部的武裝警察部隊。

原因很簡單,MP5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太貴了。

因爲大量採用切削件,而且對加工精度有極高的要求,MP5的單價超過了G3,比更加廉價的突擊步槍貴了十倍不止。

在一九六六年,MP5的全套售價高達三千六百帝國馬克。

要知道,一支突擊步槍的售價不過三百二十帝國馬克,即便是同樣以昂貴出名的G3也只能賣到二千八百帝國馬克。

與售價相反的是,MP5的使用範圍相當有限。

這就是,其彈藥是九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雖然這種手槍彈的性能很不錯,但是其威力卻差強人意。在中國軍隊裡,九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只用在自衛手槍上,做爲戰鬥手槍的彈藥都十分勉強,不然中國軍方也不會委託兵工廠開發取代該彈的十毫米手槍彈,並且以此爲基礎研製新式戰鬥手槍。

彈藥的性能,直接決定了MP5的性能。

即便在理想條件下,MP5的有效射程也只有兩百米,主要殺傷範圍在一百米以內,大部分情況下的交戰距離不會超過五十米。此外,手槍彈不足以穿透大部分障礙物,因此對付障礙物後面的敵人十分吃力。

更重要的是,德軍已經裝備了使用中間型彈藥的突擊步槍。

顯然,德軍並不需要一種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突擊步槍不但擁有衝鋒槍的火力,還擁有更大的威力,而且價格極爲低廉。

當然,MP5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與突擊步槍相比,衝鋒槍的火力密度更大,MP5的射速高達每分鐘八百發,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密集火力。此外,在某些特定環境下,MP5的密集火力足以彌補彈藥威力不足的缺陷。

可以說,MP5是一支極爲適合在狹窄環境下作戰的武器。

此外,MP5的定位本來就是特種槍械,即主要用於執行特種任務,填補制式槍械在特殊情況下的作戰能力缺陷,因此H&K公司爲MP5研製了很多配件,比如消聲器、戰術手電筒、戰術前握把、光學瞄準鏡等等。獲益於技術進步,後來還開發出了激光指向器、微光瞄準鏡、反射式瞄準具等等。

也正是如此,MP5很快就獲得了特種部隊的接納,其性能也得到了肯定。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MP5廣泛的裝備於四十多個國家的軍隊與警察機構,即便是一些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敵對國,也紛紛引進了這種優秀的衝鋒槍,比如聯邦美國就在一九七七年引進了MP5,將其裝備特種部隊與警察機構。到八零年代中期,隨着中德關係緩和,中國也引進了MP5,裝備武裝警察部隊。

當然,最先接納MP5的是特種部隊。

李承志不知道梅林森是從哪裡搞到那支MP5的,但是可以肯定,梅林森肯定爲這把衝鋒槍花了不少的錢,哪怕是軍事情報局出的錢。

跟在後面的兩名狙擊手留在底樓,負責阻擊外面的警衛。

李承志把秦家輝與趙大山也留了下來,讓他們守在底樓,協助兩名老手守住防線。

走上樓梯的時候,梅林森走到最前面,他沒有取下MP5上的消聲器,而兩名狙擊手已經取下了突擊步槍上的消聲器。

主要就是,突擊步槍並不短,裝上消聲器後就更長了。在狹窄的樓道里,過長的槍支顯然不大合適,不但容易受到阻擋,在指向速度上也不夠快。相反,衝鋒槍短得多,因此更適合在樓道里使用。

上面還有四層,搜索工作需要持續一段時間。

爲了避免驚擾敵人,或者說是暴露自己的方位,顯然得由梅林森打頭陣,讓他手上的衝鋒槍發揮作用。

要知道,消聲器不但能削弱槍聲,還能使聲源變得更模糊。

搜索戰術很簡單,兩名狙擊手中的一個負責破門,另外一個負責觀察房間情況,梅林森則負責攻擊。如果房間內只有少數敵人,就不需要使用額外手段,三支槍就足夠了。如果房間裡的敵人較多,則要使用特殊手段,比如首先投一枚手榴彈進去,或者在梅林森攻擊之前進行火力壓制。

當然,狙擊手對這些戰術都是輕車熟路。

二樓有六個房間,只有一個房間裡住了人。三人沒花多少功夫,就解決掉那個房間裡的五名敵人。

上三樓的時候,有兩名警衛試圖衝下來,不過都倒在了樓梯上。

三樓的房間更多,而且每個房間裡都有人,且大部分是警衛。顯然,這棟大樓裡的警衛主要就住在三樓。

在清空三樓的戰鬥中,三人使用了六枚手榴彈,還耗光了好幾個彈匣。

戰鬥進行得有驚無險,李承志有兩次差點掛彩,子彈都是從他身邊擦過去的,只不過李承志非常幸運。

攻上四樓的時候,戰鬥打得更激烈了。

四樓的警衛不是很多,不過都已做好了戰鬥準備,而且守住了樓道。三人不但要逐一搜查每個房間,還要清除掉樓道里的敵人。

所幸的是,四樓的警衛都只有手槍,沒有自動武器。

來到朝向大門外的一個房間外的時候,輪到李承志負責觀察。三人就位後,跟李承志配合的狙擊手反身踹開了房門。李承志單腿跪在地板上,伸出腦袋往房間裡看了一眼,然後迅速縮了回來。

房間裡只有兩個人,而且兩個人都在窗戶附近,都對着大門,其中一個人手上拿着槍。

李承志猛的醒悟過來,朝梅林森比劃出了找到目標的手語,然後用突擊步槍朝門口的地板上掃射了一通。

槍聲一停,梅林森就衝了進去,李承志立即跟進。

抓捕對象就在房間裡,只不過被一名情報人員扼制住了,而且那名墨西哥情報人員的手槍就頂着抓捕對象的額頭上。

“不要過來,再上前,我就殺了他!”

梅林森與李承志向兩側散開,但是沒再逼近。顯然,那名情報人員知道襲擊者的目標就是菲德爾的替身。

第246章 核裁軍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245章 駕駛員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22章 投降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35章 雪中送炭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82章 預料之外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15章 開拓者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52章 奮戰到底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580章 新使命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214章 革命第214章 革命第64章 無力迴天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50章 拷問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541章 大潰退第437章 快節奏第159章 復仇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6章 只進不退第78章 鬥智第484章 捷徑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521章 難題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31章 外交家第254章 下一步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176章 生或死第27章 奉陪到底第22章 只缺艦隊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572章 強渡第230章 嘗試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45章 駕駛員第102章 覆滅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27章 冷眼旁觀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582章 立場第29章 一八九二第29章 落荒而逃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104章 撤退第61章 中興干將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75章 出發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96章 誘餌第83章 前仆後繼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422章 進攻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82章 拷問訓練
第246章 核裁軍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245章 駕駛員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22章 投降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35章 雪中送炭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82章 預料之外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15章 開拓者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52章 奮戰到底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580章 新使命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214章 革命第214章 革命第64章 無力迴天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50章 拷問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541章 大潰退第437章 快節奏第159章 復仇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6章 只進不退第78章 鬥智第484章 捷徑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521章 難題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31章 外交家第254章 下一步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176章 生或死第27章 奉陪到底第22章 只缺艦隊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572章 強渡第230章 嘗試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45章 駕駛員第102章 覆滅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475章 攻擊開始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27章 冷眼旁觀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582章 立場第29章 一八九二第29章 落荒而逃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104章 撤退第61章 中興干將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75章 出發第463章 轉戰大西洋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96章 誘餌第83章 前仆後繼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422章 進攻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82章 拷問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