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迎頭痛擊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內,“北京”號承受了“霧島”號的全部炮火打擊。

爲了儘快擊沉這艘“頑固”的戰艦,“霧島”號連副炮都用上了,把全部火力都灑向了小得多的大型巡洋艦。

戰鬥打得極爲殘酷,“北京”號也經受了最爲嚴峻的考驗。

二點五十分,隨着“山東”號等三艘快速戰列艦,以及“柏林”號大型巡洋艦趕到,戰局纔有了變化。

接到“北京”號發出的電報,魯志剛就命令艦隊全速前進。

聯合艦隊的主力編隊就在前方,而且正在傾盡全力打擊“北京”號,山本五十六顯然沒有想過撤退。

對魯志剛來說,這是幹掉聯合艦隊的最佳機會。

只要他率領的三艘快速戰列艦能夠及時趕到,戰鬥在天亮之前就會結束,也就用不着李向龍的艦載航空兵。

只是,魯志剛沒有直接撲向聯合艦隊,而是繞了個彎子。

結果就是,三艘快速戰列艦晚了將近十五分鐘纔到達,讓“北京”號多承受了十五分鐘的炮火考驗。

重要的是,魯志剛到達的時候,正好佔據了最有利的位置,即“霧島”號的正前方。

相距還有二十公里的時候,三艘已經把航速降到十六節、一字排開的戰列艦幾乎同時開火,向“霧島”號打出了第一輪齊射。

此時,畢向平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在“天津”號的掩護下,已經捱了四枚十四英寸穿甲彈與數十枚六英寸炮彈的“北京”號開始向左轉向。

因爲右部外側的推進軸受損,所以“北京”號的最大航速只能達到二十節。

隨着三艘戰列艦到達,山本五十六的最後一線希望破滅了。

雖然在開始半個小時的炮戰中,“霧島”號抓住了所有機會,直接命中“北京”號四枚大口徑穿甲彈,但是這艘“頑固”的戰艦不但沒有沉沒,甚至沒有癱瘓,仍然能夠保持較高的航速。

現在,“霧島”號必須轉向對付正前方的三艘戰列艦,也就無暇他顧。

因爲只有一艘戰列艦,所以山本五十六還得讓伴隨“霧島”號作戰的四艘重巡洋艦也加入交戰序列。

當然,山本五十六並沒指望這四艘重巡洋艦能夠產生奇蹟,但是他非常清楚,如果單獨與三艘戰列艦交戰,他連一點勝算都沒有。如果能夠引開兩艘戰列艦的炮火,那麼他還有那麼一點取勝的希望。

結果就是,山本五十六讓之前撤回來的三艘重巡洋艦去追擊“北京”號。

只要距離夠近,重巡洋艦上的八英寸艦炮依然能夠打穿“北京”號的裝甲,甚至有機會擊沉這艘大型巡洋艦。

此外,“北京”號已經遭到重創,只有一座炮塔裡的兩門主炮還能使用,而掩護它的只有一艘大型巡洋艦。

在山本五十六看來,用三艘重巡洋艦去對付“北京”號與“天津”號就已足夠了。

顯然,“霧島”號上的瞭望員並沒發現,還有一艘大型巡洋艦正全速趕過去,而且已經與“天津”號會合。

這就是火力同樣強大的“柏林”號。

考慮到大型巡洋艦與重巡洋艦的區別,特別是主炮威力,兩艘大型巡洋艦絕對能夠戰勝三艘重巡洋艦。

當然,山本五十六也沒有心思去考慮巡洋艦之間的決鬥。

現在,他面對着三艘在速度、火力、防護等各個方面都更勝一籌的快速戰列艦,而且這三艘戰艦上肯定有雷達。

要不然,也不會在二十公里外開火。

要知道,即便在白天,交戰距離超過二十公里後,炮擊準確率都將直線下降,如果天氣稍微惡劣一點,甚至無法看到敵艦。

能在這個距離上開火,肯定有雷達相助。

可以說,這個時候,除了山本五十六,包括慄田健在內的所有艦隊司令部官兵,沒有一個認爲有機會擊敗中國艦隊。

換做以前,聯合艦隊早就撤了。

山本五十六沒有撤退,不是他不想撤退,而是沒有辦法撤退。

已經快凌晨三點了,再過三個多小時天色就將放亮,而“霧島”號就算全速返航,也不可能在天亮之前進入大阪灣。

也就是說,“霧島”號已經錯過了返航的最後機會。

對山本五十六來說,返航的唯一希望就是擊敗中國艦隊,或者把戰鬥拖到天亮之後,在航空兵的掩護下撤退。

問題是,有希望把戰鬥拖延三個多小時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中國海軍的三艘快速戰列艦的最高航速超過三十節,而且配備的是八門相當於十五英寸口徑的艦炮,還擁有不亞於新造戰列艦的裝甲防護水準,可以說在各個方面,都要比外強中乾的“霧島”號強大得多。

關鍵就在速度上。

“霧島”號的最大速度只有二十八點五節,而且得讓主機超負荷運轉,也就根本不可能逃走,甚至沒有機會搶佔有利位置。

此外,還與雙方的炮擊戰術有關。

雖然山本五十六對雷達引導的炮戰並不熟悉,但是根據幾個小時前的戰鬥,他已經認識到,在由雷達指揮的情況下,交戰距離與航速對炮擊命中率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因此中國戰艦可以在較高的航速下進行炮戰。

這些,都讓山本五十六認識到,“霧島”號根本逃不掉。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霧島”號選擇撤退,那麼三艘快速戰列艦肯定會全速追擊,而且會在追擊的過程中持續開火。因爲航速提高之後,“霧島”號的炮擊命中率會直線下降,所以幾乎沒有還手的能力。在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下,不管山本五十六的個人意願如何,以及戰艦官兵的表現如何,結局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甚至可以說,“霧島”號將在對敵艦不構成威脅的情況下被擊沉。

只有留下來與中國艦隊決戰,纔有一線反敗爲勝的希望。

雖然希望不是很大,但是總比沒有強。

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選擇了決戰,或者說被迫選擇了決戰。

只是,山本五十六的希望很快就破滅了。

三點不到,之前就表現卓著的“山西”號再次立下奇功,在第八輪齊射中,讓“霧島”號嚐到了苦頭。

更重要的是,命中點就在司令塔上方。

因爲交戰距離在十八公里左右,所以“山西”號使用的是重彈,而且炮彈落下時的着角肯定在七十度以上。“霧島”號上,司令艦橋在航海艦橋下面,最頂部是一層厚達一百七十毫米的裝甲板。

這一炮,也產生了大戰中最大的謎團:山本五十六有沒有被擊斃?

雖然被俘的日軍官兵,包括慄田健都在受審的時候提到,山本五十六已經在這場海戰中被擊斃了,而且就是死於第一次直接命中,但是更多的線索表明,山本五十六很有可能沒有被擊斃。

首先,司令艦橋與航海艦橋之間有一層厚度接近一百毫米的加強裝甲板,而這道裝甲正好擋住了砸下來的穿甲彈,使得穿甲彈在航海艦橋內爆炸,只炸死了航海艦橋內的十多名官兵,司令艦橋內的官兵只有三人陣亡,其餘都只受了輕傷。

其次,“霧島”號被擊中的時候,慄田健應該就在山本五十六身邊,而他只受了輕傷。

最大的疑點,還是在那三具屍體上,即這三具屍體被爆炸產生的烈火燒得面目全非,根本辨認不出身份,只能根據一枚沒有被燒化的金質勳章斷定其中一具是山本五十六,卻沒有更加直接的證據了。

顯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疑點。

要知道,如果山本五十六在司令艦橋內陣亡,而且遺體被燒焦,那麼司令艦橋內的其他人也在劫難逃。

結果就是,戰後出現了很多傳聞。

比如,當時山本五十六沒有陣亡,而是在“霧島”號喪失戰鬥力之後,搭上了一艘前來接應的潛艇逃往美國,並且在美國隱居,在整個大戰期間都在爲美國服務,戰後則逃往拉丁美洲。

又比如,山本五十六在旗艦喪失戰鬥力之後,達成交通艇登上了一艘重巡洋艦,並且逃回日本本土。

還有一種更加玄乎其玄的說法,即山本五十六沒有死、也沒有逃掉,而是被中國海軍俘虜了,一直被關押在一座秘密戰俘營裡,爲中國海軍提供了大量非常重要的情報,特別是與美國有關的情報。

總而言之,山本五十六是否死於這場海戰,成爲了大戰期間衆多謎團之一。

當然,在中國的官方史料、以及所有官方資料中都明確提到,山本五十六是在這場海戰中陣亡的,而且找到了他的遺體,並且在海戰結束之後,按照海軍的傳統,與其他陣亡的日本官兵進行了海葬。

山本五十六死沒死,魯志剛很清楚,馮承乾也很清楚。

就在海戰結束後不到十個小時,馮承乾就收到了魯志剛發回來的電報,而且是一封進行了三次加密,只能由海軍總司令閱讀的絕密電報。當時,甚至連通信軍官都無法直接翻譯這份電報。

當然,這是戰鬥結束之後的事情了。

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80章 全速北上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03章 餘波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176章 重頭戲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609章 國防部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436章 反擊第26章 熱身活動第413章 出征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197章 利器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60章 盡力而爲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5章 元勳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36章 利益博弈第16章 以退爲進第230章 嘗試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73章 戰機第416章 解脫第447章 備戰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75章 出發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33章 停戰條件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75章 出發第83章 前仆後繼第146章 大使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94章 混血兒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19章 事在人爲第71章 替死鬼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78章 新任務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137章 綱領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211章 火藥桶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9章 落荒而逃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16章 慢半拍第588章 核技術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42章 航母保鏢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244章 發現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87章 絕地反擊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612章 決裂第604章 援助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7章 重工業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447章 備戰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125章 素質第一
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80章 全速北上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03章 餘波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176章 重頭戲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609章 國防部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436章 反擊第26章 熱身活動第413章 出征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197章 利器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60章 盡力而爲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5章 元勳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36章 利益博弈第16章 以退爲進第230章 嘗試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384章 最後的機會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73章 戰機第416章 解脫第447章 備戰第30章 以質爲本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75章 出發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33章 停戰條件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75章 出發第83章 前仆後繼第146章 大使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94章 混血兒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19章 事在人爲第71章 替死鬼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78章 新任務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137章 綱領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211章 火藥桶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9章 落荒而逃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16章 慢半拍第588章 核技術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42章 航母保鏢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244章 發現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87章 絕地反擊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612章 決裂第604章 援助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7章 重工業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447章 備戰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125章 素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