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拖延戰略

中國軍隊攻打聖伊莎貝爾島的時候,美軍艦隊並沒有採取大規模行動,反而撤退到了倫內爾島與馬基拉島,僅在瓜達爾卡納爾島附近保留了一支由小型艦艇爲主的艦隊,騷擾登陸的中國部隊。

當時,美軍不是不想打,而是不能打,或者不知道該怎麼打。

第一次聖喬治海峽海戰結束之後,美國海軍的士氣非常低彌,不但斯普魯恩斯與米切爾認爲難以擊敗中國艦隊,就連遠在夏威夷的尼米茲都認爲,繼續在所羅門羣島跟中國海軍作戰,無異於拼消耗,而現在消耗不起的是美國海軍。要知道,美國海軍只有兩艘艦隊航母與一艘小型航母,夜戰主力只剩下了六艘老式戰列艦,而中國海軍有五艘艦隊航母,近十艘小型航母與五艘快速戰列艦。可以說,在各個方面,美軍都遠不如中國海軍,已經喪失了所有優勢。

更重要的是,美軍的目的不僅僅是守衛所羅門羣島。

在戰略上,所羅門羣島只是澳大利亞的防禦屏障,守衛所羅門羣島的主要目的還是守衛澳大利亞。問題是,如果在所羅門羣島拼光了所有艦隊,美軍將毫無疑問的丟掉制海權,也就將失去守衛澳大利亞的基礎。只要中國海軍掌握了絕對制海權,就能封鎖澳大利亞,切斷澳大利亞與美國的聯繫,然後有條不紊的攻打澳大利亞,美軍卻難以在海上航線斷絕的情況下守住澳大利亞。

要知道,澳大利亞並沒有支持一場戰爭所必須的工業基礎與自然資源。

不可否認,澳大利亞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特別是鐵礦,可是澳大利亞的資源儲備並不完備,缺少其他的必要資源,比如石油。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亞還算不上工業國,工業並不完善,沒有配套的軍事工業基礎,也就難以生產出供軍隊使用的武器裝備與彈藥物資,大部分物資都需要從美國運來。

也就是說,海運暢通與否,直接決定了澳大利亞的命運。

顯然,保住制海權,哪怕只是局部地區的制海權,確保從美國到澳大利亞的跨太平洋航線暢通無阻纔是守住澳大利亞的基礎。

說得再直接一點,即便丟掉了所羅門羣島,只要航線暢通無阻,美軍依然能夠在澳洲本土與中國軍隊作戰。

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海軍無法封鎖澳大利亞,切斷駐澳美軍的補給線,那麼進攻澳大利亞將是一場規模超過進攻所羅門羣島百倍的作戰行動,而中國軍隊在一九四四年之前都不具備這個能力。

由此可見,就算中國軍隊攻佔了所羅門羣島,只要沒有掌握絕對制海權,在一九四四年之前都不會攻打澳大利亞。

換句話說,在攻佔了所羅門羣島之後,中國海軍肯定會南下進入塔斯曼海,尋找美軍艦隊決戰,以此奪取絕對制海權。

介於此,尼米茲在二月底提出,應該限制艦隊的作戰範圍,儘量避免與中國海軍打消耗性戰鬥,以保存現有的戰艦爲主要目的,爭取在下半年、或者一九四三年,在塔斯曼海擊敗中國艦隊。

問題是,尼米茲的提議並沒受到重視。

在尼米茲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麥克阿瑟也向白宮提出了一個建議,即無論如何也要守住所羅門羣島,哪怕爲此拼光所有部隊。麥克阿瑟提出了一個尼米茲無法迴避的理由,即中國的軍隊規模正在迅速膨脹,預計到一九四二年底,陸軍總兵力就將接近兩千萬,而大陸戰場根本用不了這麼多部隊,哪怕中國陸軍向歐洲派遣遠征軍,並且在南亞次大陸上開闢第三塊戰場,也用不了這麼多部隊,因此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中國陸軍不計後果的擴軍,肯定與攻打澳大利亞有關。

麥克阿瑟的意思就是,中國軍隊將在一九四三年進攻澳大利亞。

這下,問題出來了。

美國海軍無論如何也無法在一九四三年改變太平洋戰場上的總體局面,因爲給予厚望的“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要到一九四四年初才能服役,而規模服役要等到一九四四年底、甚至是一九四五年。即便美國海軍獲得了有利條件,而且艦隊指揮官表現出色,也要到一九四四年下半年,纔有望扭轉局面。

顯然,中國軍隊不會把攻打澳大利亞的作戰行動推遲到一九四四年下半年。

按照麥克阿瑟的估計,如果中國軍隊在一九四三年上半年攻打澳大利亞,而且投入二百萬以上的地面部隊,加上中國海軍奪取了珊瑚海與塔斯曼海的制海權,就能在一年之內掃蕩澳洲大陸。

也就是說,等到美國海軍準備就緒的時候,澳大利亞已經淪陷了。

前面已經提到,在政治上,美國絕對不能丟掉澳大利亞,特別是在美英俄軸心集團在戰略上處於劣勢的情況下。

這樣一來,羅斯福自然不會考慮任何從所羅門羣島撤退的建議了。

當然,尼米茲的提議也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

二月底,在明確了必須死守所羅門羣島之後,羅斯福讓海軍部長金上將把留在大西洋戰場上的兩艘快速戰列艦派往太平洋艦隊,然後用即將建成的“南達科他”號與“印第安納”號頂替。

三月上旬,這兩艘戰列艦就經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

問題是,這兩艘戰艦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最初,起到的不是積極作用,而是負面作用。

原因很簡單,斯普魯恩斯與米切爾都想得到這兩艘戰艦。

在斯普魯恩斯看來,快速戰列艦是最理想的防空戰艦,而且“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已經加強了防空火力,各有二十門五英寸高平兩用炮、十六門四十毫米高射炮與數十門二十毫米機關炮。在到達珍珠港後,還將加強防空火力,包括增加十一座四聯裝四十毫米高射炮。

得到加強後,這兩艘快速戰列艦的防空火力超過了中國海軍的防空巡洋艦。

當然,也遠遠超過了美國海軍的重巡洋艦。

正是如此,斯普魯恩斯希望尼米茲把這兩艘戰艦分配給第31艦隊,分別充當兩艘艦隊航母的貼身保鏢。

問題是,米切爾也想得到這兩艘戰艦。

別忘了,第一次聖喬治海峽海戰中,第32艦隊最大的確實就是航速,並且由此沒能獲得主動權。如果當時米切爾指揮的是快速戰列艦編隊,就算火控系統不如對手,也有很大的把握挫敗方誌盛指揮的中國艦隊。

在米切爾看來,如果把這兩艘戰列艦編入第32艦隊,他就有能力重返戰場,而且有把握擊敗中國艦隊。

從長遠來看,尼米茲應該把這兩艘快速戰列艦編入第31艦隊。

雖然第32艦隊在第一次聖喬治海峽海戰中遭受了挫折,還損失了兩艘戰列艦,但是在其他的海戰中,第31艦隊遭受的慘重損失,都於缺乏足夠強大的防空戰艦有關,而且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第31艦隊纔是真正的主力。

有趣的是,尼米茲卻沒有這麼做,而是把兩艘快速戰列艦給了米切爾。

顯然,這讓斯普魯恩斯非常不滿。

只是,尼米茲也給斯普魯恩斯吃了一棵定心丸,即只要他認爲時機還沒成熟,就不用與中國艦隊決戰,應該以保存實力爲主。此外,尼米茲還直接告訴哈爾西,不要干預第31艦隊的作戰行動。

說白了,尼米茲壓根沒有打算讓第31艦隊去守衛所羅門羣島。

這也可以理解,中國軍隊在攻佔了布甘維爾島、舒瓦瑟爾島與新喬治亞島之後,已經建立了十多座前線野戰機場,還在臘包爾修建了三座大型空軍基地,部署在前線的岸基戰機已經超過一千五百架,最近的機場離瓜達爾卡納爾島不到四百公里,而且中國空軍已經獲得了航程足夠遠的戰鬥機。如果算上中國艦隊五艘艦隊航母搭載的艦載機,作戰飛機重量接近兩千架。

說白了,在所羅門羣島戰場上,第31艦隊搭載的兩百架艦載機根本算不了什麼。

顯然,尼米茲不想讓斯普魯恩斯去送死,或者說不想讓美國海軍在一九四四年之前僅有的幾艘航母去冒險。

在尼米茲提出的防禦戰略中,充當阻力的依然是第32艦隊,而且以夜戰爲主。

說得簡單一些,尼米茲並不指望在所羅門羣島擊敗中國海軍,甚至沒有指望能夠擊退中國軍隊,他只是想拖延一些時間,讓中國軍隊在所羅門羣島上花費更多的時間,一切都以拖延爲主。

當然,遠道而來的兩艘快速戰列艦沒能趕上聖伊莎貝爾島的戰鬥。

三月下旬,中國陸軍的作戰部隊基本上控制了整個聖伊莎貝爾島,殘餘的不到一千名美軍已經退縮到了島嶼腹地。

直到四月上旬,“北卡羅來納”號與“華盛頓”號纔到達維拉港。

兩艘戰艦姍姍來遲,主要是在珍珠港停留了一週,期間加強了防空火力,把四十毫米高射炮的數量增加到了六十門,二十毫米機關炮則增加到了八十三門,此外還安裝了對海搜索雷達、炮瞄雷達與對空搜索警戒雷達。

當然,兩艘戰艦來得不算晚,因爲瓜達爾卡納爾島還沒淪陷。

……

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505章 代價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372章 誘餌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130章 開打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37章 出發第21章 撲空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96章 關鍵一戰第42章 低調行事第74章 僥倖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92章 等待機會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150章 拷問第106章 鬼鎮第221章 新賽場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37章 看熱鬧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521章 難題第459章 強攻第50章 誰去誰留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366章 雞肋第8章 人間地獄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31章 外交家第66章 滅頂之災第139章 轉折點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266章 煙霧彈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41章 如釋重負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88章 選擇第38章 戰略目標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158章 野心家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57章 錢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144章 大老闆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56章 利令智昏第443章 大裁軍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160章 餘熱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546章 協商第443章 大裁軍第206章 閃擊戰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75章 臨時搭檔第2章 大國角力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20章 致命打擊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28章 皇儲給力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43章 大型化第184章 圈套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79章 偷襲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43章 大型化第28章 皇儲給力第33章 停戰條件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50章 拷問第581章 印象第209章 排兵佈陣
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505章 代價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372章 誘餌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130章 開打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37章 出發第21章 撲空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96章 關鍵一戰第42章 低調行事第74章 僥倖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92章 等待機會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150章 拷問第106章 鬼鎮第221章 新賽場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37章 看熱鬧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521章 難題第459章 強攻第50章 誰去誰留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366章 雞肋第8章 人間地獄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31章 外交家第66章 滅頂之災第139章 轉折點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266章 煙霧彈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41章 如釋重負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318章 主動攻擊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88章 選擇第38章 戰略目標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158章 野心家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57章 錢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337章 好高騖遠第144章 大老闆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56章 利令智昏第443章 大裁軍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160章 餘熱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546章 協商第443章 大裁軍第206章 閃擊戰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75章 臨時搭檔第2章 大國角力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20章 致命打擊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28章 皇儲給力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43章 大型化第184章 圈套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79章 偷襲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43章 大型化第28章 皇儲給力第33章 停戰條件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50章 拷問第581章 印象第209章 排兵佈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