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

“蘇州園林體系”不是顧祝同的作品,而是英國人羅傑斯爵士的傑作。

只是,這套金融體系的核心是確保華元在世界金融中的霸權地位,即通過讓華元成爲唯一與黃金掛鉤的貨幣,而其他貨幣全部與華元掛鉤,來保證中國在戰後的國際貿易中所擁有的霸權地位。

顯然,這套體系並沒有對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秩序做太多的努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決定了“蘇州園林體系”是一個短命的金融體系,其存在的時間不會太長。

只是,並不能因此而否認“蘇州園林體系”的巨大價值。

事實上,在大戰結束的時候,根本沒有其他金融體系能夠解決戰爭所帶來的問題,即巨大的戰爭消耗對世界經濟造成的影響。

要知道,如果把世界做爲一個整體,那麼戰爭就是純粹的消耗,投入戰爭的每一份錢都被消耗掉了,而且不會產生任何回報。問題是,人類文明的經濟體系本身是一個能夠產生回報的生產與消費循環系統。也就是說,當戰爭所佔用的資源在經濟中所佔比重太大,那麼戰爭就會對經濟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可以說,這場大戰已經從根本上毀滅了戰前的經濟環境。

巨大的戰爭消耗,讓所有國家都不堪重負,即便是中國,其經濟環境也不比其他國家好多少。

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戰爭很快就將再次降臨。

當然,也有人提出過其他的解決辦法。

比如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提出過,應該讓戰敗國承擔戰爭賠款,以此讓戰勝國獲得實質性的好處。

說白了,就是讓戰敗國來填補戰勝國的戰爭消耗。

問題是,這隻能解決戰勝國的問題,而不能解決戰敗國的經濟問題。而戰敗國也是世界的組成部分,在戰後的世界格局中擁有很大的影響力,更是世界經濟恢復正常秩序所不可缺少的環節。

顯然,這不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將導致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更重要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的事情,已經證明向戰敗國索要賠款。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沒有任何幫助。

要知道,法德關係在戰前迅速惡化。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即德意志第二帝國不肯放棄法國的戰爭賠款,而全球性經濟危機又讓法國無法支付賠款,使得法國當局只能在經濟崩潰與戰爭之間做出選擇。

正是如此,在英國戰敗之前,同盟國集團各成員國就在賠款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即戰敗國不支付戰爭賠款。僅承擔道義上的責任,並且在戰爭結束之後,必須接受戰勝國的全面改造。

當然,賠款解決不了經濟上的問題。

可以說,要想解決經濟上的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國際金融體系。說白了,這就是用金融手段來賴掉戰爭欠款。

在大戰爆發前,各主要國家的貨幣都與黃金掛鉤,有固定的兌換比例,並且又此形成了貨幣間的兌換比例。如果這套體制維持下去。那麼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消化掉鉅額的戰爭債務。

在“蘇州園林體系”中,與黃金掛鉤的就只有華元。

也就是說,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能夠解決掉戰爭債務問題。

這就是,中國中央銀行發行足夠多的華元。

當然,這裡面存在一個極爲嚴重的問題,即華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如果發行的華元超過了中國中央銀行儲備的黃金。那麼華元就將破產。說得簡單一些,就是中國中央銀行把儲備的黃金全部拿出來,也無法兌換在市場上流通的華元。

只是。這個問題不會立即浮上水面。

主要就是,世界各國在戰後都要進行重建。因此需要大量貨幣。此外,隨着各個國家的經濟開始復甦,也需要更多的流通貨幣,因此對硬通貨的需求將急劇增加,而華元就是戰後的硬通貨。即便在各國經濟復甦之後,因爲華元是唯一的硬通貨,因此也會被各國當爲儲備貨幣。

問題是,這只是把問題掩蓋了起來,而不是解決掉了。

等到經濟出現了問題,比如發展停滯,那麼這個問題就將暴露出來,甚至會來一次大規模爆發。

實際情況正是如此。

大戰結束之後,在新金融體系的維持下,全球經濟欣欣向榮。從某種意義上講,戰後的重建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市場,使得各國的企業都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加上民衆的消費需求在戰後得到釋放,因此各國經濟都發展得非常迅猛。一時之間,甚至有人認爲,人類文明進入了黃金時代,再也不會有經濟危機了。

顯然,這太樂觀了。

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世界各國的經濟也是一片繁榮,也有人認爲已經徹底消滅了經濟危機。結果就是,大戰結束十年之後,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就到來了,而且由此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大戰之後的這次大繁榮,持續了二十年,也就是到七零年代。

讓大繁榮結束的,也是一場戰爭。

這就是中國出兵干預危地馬拉內戰的危地馬拉戰爭。

這場戰爭的根源是中德對抗。在大戰結束的時候,危地馬拉爆發了以擺脫強國控制爲目的的“第二次獨立運動”,而主要的反政府武裝力量是“危地馬拉獨立與民主陣線”,該組織具有很強的中國背景。危地馬拉的內戰持續了不到兩年,反政府武裝就攻入了首都,該國政府則流亡到了墨西哥。結果就是,墨西哥立即出兵干預,並且在聯合國譴責中國暗中支持危地馬拉的反政府武裝組織。在墨西哥的協助下,危地馬拉政府軍在一九六四年收復了首都危地馬拉城,並且把反政府武裝趕到了該國南部地區。在此期間,危地馬拉爆發了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成千上萬的平民被政府軍以協助、或者是曾經協助過反政府武裝爲由而處決,其中不乏未成年人。一九六六年,中國在聯合國推動通過了譴責危地馬拉政府的決議,並且當即宣佈與危地馬拉斷交,並且召回了駐墨西哥外交人員。當年年底,中國正式通過薩爾瓦多與洪都拉斯出兵危地馬拉。雖然中國名義上是代表聯合國去結束危地馬拉的內戰,但是實質是則是要剷除親墨與親德的危地馬拉政府,扶持親華政權,從而控制這個緊挨着墨西哥的中美洲國家。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根本沒有必要出兵危地馬拉。

當時,除了危地馬拉之外,其他的中美洲國家都是由親化政黨掌權,而且中國在洪都拉斯與薩爾瓦多的影響力已經非常強大了。也就是說,即便危地馬拉由親德政權控制,也不會危及到其他中美洲國家。

只是,中國當局有一個非常大的擔憂。

wωω_тт kΛn_co

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會以危地馬拉爲基地向南擴張,而危地馬拉的民主革命失敗之後將影響到其他中美洲國家。

結果就是,中國當局選擇了出兵干預。

這是大戰結束之後,第一場兩個世界級大國的進行間接對抗的戰爭,而且也是一場對戰後的世界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的戰爭。

中國的軍事幹預行動從一九六六年底持續到一九七四年初,在八年多裡,中國先後向危地馬拉派遣了近五十萬官兵,動用了上萬架飛機、與幾乎三分之二的海軍艦隊,還武裝了數十萬危地馬拉的反政府軍。

雖然戰爭的結果對中國極爲有利,即在一九七四年,聯合國正式承認了由“危地馬拉獨立與民主陣線”組建的中央政府,但是這場戰爭對中國造成的影響,卻直接導致中國國力大衰退。

在這八年多裡,有五萬多名中國軍人喪生,還有上萬人失蹤,中國的直接戰爭開支與損失高達四萬億華元。別的不說,在戰爭中,中國軍隊總共損失了六千多架作戰飛機,其中近五千架是直升機。

顯然,鉅額的戰爭開支是中國難以承受的重負。

早在戰爭結束之前,中國當局就開始爲之做準備。

比如,一九七一年,中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一項極爲重要的法律,即把黃金定爲非輸出性戰略儲備。也就是說,屬於戰略儲備的黃金不得以任何方式輸出到國外,即便這些黃金本來就不屬於中國。按照這部法律,中國承認其他國家儲備在中國的黃金,特別是做作爲金融支付中介的黃金,但是這些黃金必須儲備在中國中央銀行的金庫裡面,而且只能做爲國家間貿易結算的中介。

當然,這部法案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控制黃金。

控制黃金的原因,顯然是華元作爲硬通貨的地位已經受到了動搖,而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中國當局爲了支付戰爭開支,不得不向中央銀行舉債,而中央銀行所做的就是印製更多的鈔票來抵消政府債務。

總而言之,流通的華元已經遠遠超過了市場需求,華元貶值在所難免。

僅僅四年之後,即一九七五年,中國就主動廢除了“蘇州園林體系”中對華元所做的規定與限制,即華元不再與黃金掛鉤,而是浮動調整。結果就是,僅僅一個月,華元就貶值了百分之五十。

從此開始,華元一直在貶值。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4章 風起雲涌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33章 遠東起火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143章 農場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2章 只缺艦隊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37章 後遺症第154章 叔侄情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521章 難題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138章 深入大洋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65章 攻擊開始第79章 將計就計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159章 復仇第104章 撤退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22章 迫敵決戰第141章 斷裂第95章 情報天才第84章 核心之爭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7章 不怕死第27章 奉陪到底第37章 看熱鬧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119章 躲藏第84章 核心之爭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31章 外交家第486章 預警機第97章 血戰蔚山第81章 內訌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437章 快節奏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64章 性價比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42章 航母保鏢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148章 劇變第580章 新使命第74章 僥倖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98章 游擊隊員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5章 明爭暗鬥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72章 生死抉擇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7章 重工業第447章 備戰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38章 戰略目標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5章 元勳第621章 核時代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8章 委曲求全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39章 朽木難雕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19章 事在人爲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129章 據點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03章 餘波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78章 鬥智第53章 倒計時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135章 租借第612章 決裂
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4章 風起雲涌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33章 遠東起火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143章 農場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2章 只缺艦隊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37章 後遺症第154章 叔侄情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521章 難題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138章 深入大洋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65章 攻擊開始第79章 將計就計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159章 復仇第104章 撤退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22章 迫敵決戰第141章 斷裂第95章 情報天才第84章 核心之爭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63章 體能極限第47章 不怕死第27章 奉陪到底第37章 看熱鬧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119章 躲藏第84章 核心之爭第290章 嚴重誤判第31章 外交家第486章 預警機第97章 血戰蔚山第81章 內訌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437章 快節奏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64章 性價比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42章 航母保鏢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148章 劇變第580章 新使命第74章 僥倖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98章 游擊隊員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5章 明爭暗鬥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72章 生死抉擇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7章 重工業第447章 備戰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38章 戰略目標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5章 元勳第621章 核時代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18章 委曲求全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39章 朽木難雕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19章 事在人爲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129章 據點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03章 餘波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78章 鬥智第53章 倒計時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135章 租借第612章 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