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預警機

此時,馮承乾增派的三支航空戰鬥艦隊也已到達巴拿馬灣,?

當天晚上,最後一批增援的戰術飛機經四艘小型航母中轉,到達了巴拿馬灣裡的聖何塞島。?

相對而言,聖何塞島更適合部署岸基航空兵。?

主要就是,陸戰隊在攻佔這座島嶼之後,修建了一座大型機場,隨後這座機場又得到擴建,有較爲完備的基礎設施,能夠容納兩百多架作戰飛機,必要的時候還能在附近的兩座野戰機場上各部署上百架作戰飛機。更重要的是,聖何塞島上有一座臨時碼頭,而且離三座機場都不算太遠,公路運輸較爲便利。?

只是,部署在聖何塞島上的作戰飛機不可能在接到請求之後立即到達戰場。?

戰鬥機從這裡起飛,需要二十分鐘才能飛到巴拿馬城上空,而飛到科隆附近則需要差不多四十分鐘。?

顯然,當時任何一種預警手段都無法提供四十分鐘的預警時間。?

事實上,要讓三支戰鬥艦隊安全通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加勒比海,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及時發現來襲的美軍機羣。?

當天晚上,顧祝同就派出了防空警戒艦。?

與以往不同,這次擔任警戒任務的是防空巡洋艦,而不是輕巡洋艦。?

早在瓦胡島海戰之後,顧祝同就對艦隊的防空戰術做了調整,最明顯的變動就是讓防空巡洋艦去執行警戒任務。?

雖然這麼一來,艦隊航母得到的直接掩護被削弱了許多,但是卻有更明顯的好處,即防空巡洋艦可以在儘可能遠的地方指揮戰鬥,讓防空戰鬥機能夠在遠離艦隊的地方作戰,從而大幅度提高了防空戰鬥機的作戰效率。?

在攻擊美國西海岸地區的戰鬥中。這一戰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當時,第33艦隊在遭到美軍攻擊的時候,正是因爲防空巡洋艦前出部署,擔任了防空警戒任務,才使得第33艦隊能用並不算多的防空戰鬥機頂住了美軍的數次攻擊。如果採用以前的防空戰術,即讓輕巡洋艦擔任防空警戒任務,因爲輕巡洋艦不具備指揮能力,最多隻能把防空戰鬥機導引到敵機來襲的方向上。而無法爲防空戰鬥機分配任務,所以最終絕對不可能只是“衛青”號遭到重創。根據以往的幾場海戰,在如此高強度的空襲下,第33艦隊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滅。?

讓防空巡洋艦擔任警戒任務,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直接指揮戰鬥。?

一艘防空巡洋艦能夠同時指揮四個戰鬥機中隊,爲每一個小隊提供引導,讓戰鬥機能夠到達及時到達最需要的地方。?

只是,第61艦隊總共只有六艘防空巡洋艦。?

雖然顧祝同很想把這六艘戰艦全都派出去執行警戒任務,但是他不可能這麼做,因爲第61艦隊也有可能遭到攻擊。所以他至少得留下三艘爲艦隊航母提供直接掩護,也就只能派出三艘執行警戒任務。?

顯然。三艘防空巡洋艦根本不夠用。?

防空巡洋艦的指揮能力很強大,卻有一個無法彌補的缺陷,而且這也是所有戰艦都存在的缺陷,即對空搜索雷達的探測範圍非常有限。即便針對高空目標,當時最好的對空搜索雷達的探測距離也只有兩百公里左右,而針對低空目標的話,往往不會超過六十公里。對超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更是在二十公里以內。也就是說,如果美軍機羣把飛行高度控制在五百米以下,那麼防空巡洋艦隻能提供不到十分鐘的預警時間。如果美軍機羣的飛行高度在兩百米以下。則預警時間將縮短到三分鐘以內。?

顯然,這點時間根本算不上充足。?

要知道,第61艦隊只有三艘艦隊航母,載機量不足三百架。雖然在出發前,顧祝同對艦載航空兵做了調整,除了一個主要用於執行偵察任務的俯衝轟炸機中隊之外,其餘三個中隊都是艦載戰鬥機。也就是說,第61艦隊總共搭載了近兩百架戰鬥機。但是比起有可能遭受的攻擊來說,這點戰鬥機依然不夠用。更何況,三艘艦隊航母一次最多隻能出動一百二十架戰鬥機。?

說得簡單一點,如果美軍發現了第61艦隊,而且打算首先攻擊第61艦隊,讓轟炸機羣超低空突防的話,那麼第61艦隊很有可能成爲替死鬼,在增援的三支艦隊到達之前就被美軍殲滅。?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考慮。?

這就是,不管是三艘、還是六艘防空警戒艦,如果以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爲準,都不足以監視所有敵機可能來襲的方向。?

也就是說,美軍機羣很有可能突然出現,然後攻擊第61艦隊。?

顯然,僅僅有防空警戒艦是不夠的。?

當時,顧祝同還派出了四艘輕巡洋艦執行警戒任務,只是依然無法確保萬無一失。?

說白了,如果美軍機羣沒在海洋上空飛行,而是沿着中美洲地峽向南飛行,在哥斯達黎加轉爲向東飛行,就能繞開第61艦隊的防空警戒網,然後從第61艦隊的西南方向上發起攻擊。?

在這種情況下,顧祝同連三分鐘的預警時間都沒有。?

所幸的是,除了防空警戒艦,顧祝同手裡還有一樣秘密武器,這就是被稱爲“渡鴉”的對空監視與預警飛機。?

當然,這種雙發飛機無法由艦隊航母搭載,只能部署在機場上。?

只是,最初提出研製預警機的並不是岸基航空兵,而是艦載航空兵,而且最初的設計目標也是部署到艦隊航母上。?

早在美國參戰後不久,也就是珊瑚海大海戰之後,中國海軍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即艦隊嚴重缺乏預警能力,往往要到敵人的轟炸機羣逼近的時候纔會發現,而此時組織防空作戰已經來不及了。?

針對這一點,中國海軍在戰術上做了調整,即安排了專門的防空警戒艦。?

問題是,防空警戒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依然存在很多難以克服的缺陷,比如對低空來襲敵機的探測能力不足,戰艦的航速過慢等等。某些時候,防空警戒艦還會成爲敵機的攻擊目標,從而導致艦隊指揮官做出錯誤判斷。?

在調整戰術的時候,中國海軍還提出了從技術上解決這個問題。?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艦載預警機被提了出來。?

顯然,這個辦法要比設置防空警戒艦有效得多,而且在當是看起來,實施的難度也不是很大。主要就是,在艦載機上安裝一部對空搜索雷達,等於把雷達搬到了數千米的高空,大幅度提高了雷達的探測距離。更重要的是,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能力更強,有效彌補了防空警戒艦的缺陷。?

只是,具體實施的起來卻沒有這麼簡單。?

半年之後,工程師就發現,能裝到艦載機上的雷達都存在性能不足的問題,而探測能力足夠強的雷達又不可能塞到一架單發飛機的機體裡面。說白了,雷達在變得更小之前,不要指望獲得艦載預警機。?

至於讓雙發中型飛機上艦,雖然不是辦不到,但是海軍不願意接受。?

主要就是,要讓中型飛機從艦隊航母上起飛,就必須使用更大的彈射器,而這意味着要對艦隊航母進行大改。?

顯然,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而且不見得行得通。?

此外,當時的艦隊航母上極爲擁擠,一加雙發飛機佔用的空間相當於三架單發飛機,而任何一位艦隊指揮官都不會用幾架預警機來替換十多架艦載機,更不想讓這些笨拙的大飛機降低甲板作業效率。?

這樣一來,預警機就只能部署在機場上了,也就轉到了岸基航空兵名下。?

問題是,岸基航空兵對預警機的需求並不迫切,畢竟陸地上可以部署雷達,而且只要有足夠多的雷達,就肯定能建起一道嚴密的防空警戒網,而預警機這種新玩意,根本不可能一直在空中巡邏,也就不可能取代地面雷達。?

至少,當時絕大部分岸基航空兵的官兵是這麼想的。?

受此影響,預警機的研製工作進行得非常緩慢,期間還數次中斷。?

直到一九四六年下半年,西飛才把第一架樣機交付給了海軍航空兵,然後開始了爲期大半年的驗收測試。?

必須承認,“渡鴉”的性能並不突出。?

“渡鴉”的機體是中型運輸機,其貨艙被改成了雷達設備艙與載員指揮艙,安放了專門爲雷達供電的發電機等設備,還設置了四座雷達操控臺,四名雷達操作員能夠各自指揮與引導一支戰鬥機編隊作戰。?

最關鍵的對空搜索雷達安裝在機鼻處。?

受此影響,“渡鴉”有一個碩大的機頭,而且向前下方突出,看上去就像是長了一個巨大的腫瘤。?

也正是如此,“渡鴉”只能搜索前半球二百一十度空域,高低方位只有一百二十度。?

雖然不具備全方位搜索能力,但是與其他配備了雷達的飛機相比,“渡鴉”的搜索能力依然足夠強大。?

更重要的是,“渡鴉”在一九四七年三月底通過了海軍驗收,開始批量生產。

第13章 戰端第101章 遠戰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2章 笑談天下第160章 覺悟第144章 大老闆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49章 戰略儲備第416章 解脫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80章 相互算計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6章 以退爲進第65章 生存競賽第23章 士氣歸零第398章 偷襲第45章 特立獨行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11章 最高效益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27章 底牌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11章 主動出擊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1章 主動出擊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30章 以質爲本第60章 幸運兒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40章 失控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22章 迫敵決戰第159章 反擊第45章 特立獨行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92章 快馬加鞭第580章 新使命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76章 將星登場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41章 開天闢地第117章 算計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422章 進攻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30章 始作俑者第486章 預警機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26章 變局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54章 下一步第72章 相識恨晚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192章 工程師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385章 掉隊第53章 倒計時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630章 霸權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436章 反擊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43章 農場第171章 遠去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394章 拉鋸戰第65章 攻擊開始
第13章 戰端第101章 遠戰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2章 笑談天下第160章 覺悟第144章 大老闆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49章 戰略儲備第416章 解脫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80章 相互算計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6章 以退爲進第65章 生存競賽第23章 士氣歸零第398章 偷襲第45章 特立獨行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11章 最高效益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27章 底牌第566章 報廢的港口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11章 主動出擊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1章 主動出擊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30章 以質爲本第60章 幸運兒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40章 失控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22章 迫敵決戰第159章 反擊第45章 特立獨行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92章 快馬加鞭第580章 新使命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76章 將星登場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41章 開天闢地第117章 算計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422章 進攻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30章 始作俑者第486章 預警機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26章 變局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54章 下一步第72章 相識恨晚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192章 工程師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385章 掉隊第53章 倒計時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630章 霸權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436章 反擊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43章 農場第171章 遠去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394章 拉鋸戰第65章 攻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