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血戰蔚山

十月一日,西太平洋艦隊離開了膠州灣。

同一天,稍微早一些的時候,聯合艦隊也駛出了東京灣。

一時之間,西太平洋上戰雲密佈,中日海軍的決戰即將上演。

十月二日凌晨,朝鮮半島上。爲了牽制日軍的航空兵力、分散日本當局的注意力,中國陸軍發動了代號“突刺”的進攻行動,動用近二十個師的兵力,在上千架戰機的支援與掩護下,對釜山防禦圈內的日軍發動了進攻。這也是日軍登上朝鮮半島之後,中國陸軍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場進攻戰役。

前三天,主戰場在朝鮮半島上。

雖然日本已向朝鮮投入了上百萬兵力,但是海運不暢,讓這些好不容易登上朝鮮的日軍根本沒有多少戰鬥力。相反,中國陸軍在朝鮮投入的兵力還不到六十萬,即便把朝鮮王國的軍隊算上,也不到一百萬,比日軍少得多,但是得益於暢通的海路,加上強有力的空中掩護與支援,中國陸軍的優勢極爲明顯。

在此之前,中國陸軍就輕而易舉的挫敗了日軍的多次進攻,斃傷俘日軍十多萬人。

更重要的是,中日兩國軍隊的士氣根本沒法比。

因爲物資補給困難,所以日軍的日常供應降到了最低限度,基層士兵每天只能領到三個拳頭大小的飯糰,剛好夠填飽肚皮。戰線對面,中國陸軍根本沒有爲物資發愁,不但軍糧供應充足,甚至還有多餘的拿來救助朝鮮軍民。在彈藥方面,雙方的差距更大。日本送到朝鮮的兩千多門火炮,因爲彈藥供應不足,平均每門炮每天只能發射一枚炮彈,而中國陸軍投入的近四千門火炮,平均每天發射了上百枚炮彈。在戰線附近,中國陸軍的炮兵部隊甚至在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炮擊日軍陣地。

事實上。日本物資緊缺,在航空作戰上體現得最爲明確。

因爲沒有油田,從海外進口石油的航線又受到潛艇威脅,所以到九月底的時候,日本已經開始全面“限油”。在日本國內,甚至連一些政府公用車都沒有汽油供應,只有消防車輛得到了足夠的供應。在日軍中,油料也首先提供給海軍。其次纔是陸軍,而陸軍又得優先保證運輸車輛。結果就是,日本陸軍航空兵空有兩千多架作戰飛機,而其中能夠起飛作戰的僅有三分之一。

顯然,中國空軍根本不存在油料供應不足的問題。

大戰爆發前,中國已經有五座大型油田了,並且發現了十多處產油區,其中僅黑龍江的大慶油田與天津的大港油田,每年就能生產數千萬噸原油,而另外三座油田。每年的產油量也在一千萬噸以上。根據中國政府在戰後公佈的數據,僅在一九四零年下半年。中國的石油產量就達到了七千五百萬噸,相當於年產量一點五億噸,而一九四一年則提高到了二點二億噸。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和平時期,中國是石油的純出口國,也就是出口量大於進口量。

當時,中國也進口石油,不過是從中東地區進口高品質的輕質原油。而出口的則是國產的硫含量較高的原油。有趣的是,在大戰爆發前,中國是日本的第一原油出口國。即日本主要從中國進口石油。

更重要的是,在和平時期,中國國內的石油年消耗量在一點三億噸左右。

也就是說,到一九四一年,中國在保證了國內民間原油消耗之後,還有數千萬噸的富裕產量,而這足以保證戰爭消耗了。

資源上的差距,在戰場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突刺”行動開始後,中國軍隊每天消耗近十萬噸物資,其中差不多有八萬噸是彈藥與燃油。根據中國陸軍的作戰報告,在最初三天裡,僅炮兵就用掉了二百五十萬枚炮彈,此外空軍還用掉了近三萬枚炸彈。

在如此強的火力打擊面前,日軍根本守不住前沿陣地。

也正是這場戰鬥中,中國陸軍首次效仿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集中使用了坦克,並且取得了成功。

當時,中國陸軍的一個裝甲旅在蔚山地區發動了進攻,僅用了八個小時就突破了日軍分三道設置的防線,而且僅損失了五輛坦克。最終,守衛蔚山的日軍投降,而主要就是沒有對付坦克的有效手段。

要知道,日軍甚至連反坦克槍都沒有。

在面對中國的坦克時,日軍唯一的反坦克手段就是讓步兵抱着集束手榴彈去與坦克同歸於盡。

事實上,這種戰術並不管用。

原因很簡單,中國陸軍的坦克是中型坦克,而不是輕型坦克,其裝甲厚度足以擋住集束手榴彈的攻擊。更重要的是,中國陸軍師承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早就學會了步坦協同作戰的戰術,並且加以應用。結果就是,即便有部分日軍官兵悍不畏死,也不可能在步兵的封鎖下靠近坦克。

只是,蔚山戰鬥,中國陸軍裝甲部隊的攻擊力量並沒完全顯現出來。

主要就是,蔚山地區沒有廣闊的平原,而且整個朝鮮半島上,也沒有幾塊可以供大裝甲集羣作戰的平原,坦克在絕大部分時候,都只起到了移動火力點的作用,即主要是坦克在協助步兵作戰。此外,攻入蔚山城區之後,坦克在巷戰中的主要貢獻,也是爲步兵提供掩護與炮火支援。

與德俄戰場上的裝甲會戰相比,中國陸軍在朝鮮半島上的裝甲戰,根本不值一提。

只是,順利攻佔蔚山,等於爲盤踞在釜山的日軍宣判了死刑。

要知道,蔚山是釜山的門戶,蔚山落入中國軍隊手中之後,盤踞在釜山的日軍根本無險可守,也就不可能阻止中國軍隊南下。

顯然,中國陸軍已經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即吸引日本當局的注意力。

十月四日,日本戰時首相東條英機就給陸軍大本營下達了一道命令,要求不惜代價奪回被攻佔的蔚山。

有趣的是,打到這個時候,中國陸軍反而不進攻了,而是在蔚山集中兵力打防禦戰。

此後一週,蔚山成爲了日軍的傷心之地,也成爲了日軍官兵的墳墓。

在不惜代價的進攻中,近三十個師團的日軍輪番被派上前線,去中國軍隊構築的防線上送死。在戰鬥打得最激烈的十月七日,日軍一口氣出動了八個師團,在白天發動了十四次衝鋒,夜間也衝擊了六次。打到十月八日天亮的時候,中國陸軍的陣地面前至少堆積了十一萬具日軍官兵的屍體。因爲日軍傷亡十分重大,而且戰鬥還沒有結束,所以中國陸軍沒有替日軍收屍。在日軍停止進攻之後,中國陸軍纔在十月十五日開始清掃戰場,用推土機掩埋了日軍官兵的屍體。

在日軍看來,如此瘋狂的進攻,也肯定給中國軍隊製造了不少傷亡。

事實上,在蔚山防禦戰期間,中國陸軍始終只動用了四個師的兵力,而且這四個師是輪番上去防禦的。到十月十一日,日軍的最後一次進攻被打退的時候,中國陸軍只傷亡了不到兩萬人。

顯然,與日軍傷亡近二十萬、還有數萬人失蹤與被俘相比,這點傷亡算不了什麼。

利用蔚山,中國陸軍成功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

其實,這並非中國陸軍的本願。如果有可能,中國陸軍同樣希望發動進攻,把釜山的日軍趕進朝鮮海峽去餵魚。問題是,陸軍的此次作戰行動是爲了支援海軍,而且吳鐵生明令要求不得圍攻釜山。

原因很簡單,真要攻下釜山,下一步就是進攻日本本土。

在戰略層面上,現在還不是進攻日本本土的時候。

說得簡單一些,在海軍打了勝仗、幹掉了聯合艦隊之前,中國陸軍還沒有能力登上日本本土。

顯然,海洋纔是主戰場。

十月三日,西太平洋艦隊到達那霸港。

雖然那霸港還沒有完全修繕,港灣內還有幾艘沉船沒有打撈起來,但是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大部分基礎設施都已修復。當時,中國海軍還在琉球島上新建了一座機場,準確的說是海軍航空站,派駐了四十多架遠程巡邏機與上百架戰鬥機,把琉球島的防空戰鬥機數量增加到了二百四十架。

艦隊在那霸港停留了一天,但是官兵沒有離艦。

十月四日傍晚,西太平洋艦隊駛出那霸港,而跟在身後的是由三十多艘登陸艦與二十多艘貨輪組成的登陸艦隊。

到此,中國海軍攻打硫黃島的意圖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別忘了,琉球島上肯定有日本間諜,而這些間諜的主要任務就是監視那霸港內進出的艦船。

四日晚上,日本海軍本部就收到了情報。

隨即,這封至關重要的情報轉發給了聯合艦隊。

此時,聯合艦隊已經到達硫黃島附近,而且正以十節的速度向南航行,目的地是菲律賓的蘇比克灣。

與馮承乾的猜測一樣,山本五十六收到的命令是率領聯合艦隊前往蘇比克灣,然後等待陸軍的作戰部隊。雖然日本當局還沒有做出攻打南洋地區的決定,但是隻要中國艦隊沒有前來決戰,聯合艦隊就將掩護陸軍攻打馬來西亞。

只是,這並非山本五十六的本願。

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03章 餘波第85章 嘎然而止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101章 遠戰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91章 棟樑之才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169章 轉移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8章 人間地獄第33章 遠東起火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14章 海軍之父第4章 政治體制第541章 大潰退第64章 無力迴天第43章 大型化第46章 臨危不亂第85章 嘎然而止第43章 拖累第55章 人生目標第188章 選擇第156章 撤退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245章 駕駛員第160章 覺悟第129章 據點第394章 拉鋸戰第47章 風波不歇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93章 各有千秋第12章 危機浮現第72章 聲東擊西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582章 立場第80章 全速北上第117章 算計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492章 多用途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221章 新賽場第93章 挑戰書第90章 力挽狂瀾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61章 戰爭危機第86章 圍攻第150章 拷問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75章 好消息第176章 生或死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76章 將星登場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394章 拉鋸戰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405章 犧牲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489章 截擊機第312章 撤軍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215章 聲東擊西
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03章 餘波第85章 嘎然而止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101章 遠戰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91章 棟樑之才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235章 棋逢對手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169章 轉移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8章 人間地獄第33章 遠東起火第142章 深入敵後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14章 海軍之父第4章 政治體制第541章 大潰退第64章 無力迴天第43章 大型化第46章 臨危不亂第85章 嘎然而止第43章 拖累第55章 人生目標第188章 選擇第156章 撤退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245章 駕駛員第160章 覺悟第129章 據點第394章 拉鋸戰第47章 風波不歇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93章 各有千秋第12章 危機浮現第72章 聲東擊西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582章 立場第80章 全速北上第117章 算計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492章 多用途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221章 新賽場第93章 挑戰書第90章 力挽狂瀾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61章 戰爭危機第86章 圍攻第150章 拷問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75章 好消息第176章 生或死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76章 將星登場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394章 拉鋸戰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63章 臨時抱佛腳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405章 犧牲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489章 截擊機第312章 撤軍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215章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