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兩害相權

十一月四日,意大利艦隊離開了塔蘭託軍港。

這支艦隊中,除了有六艘戰列艦之外,還有四艘重巡洋艦、四艘輕巡洋艦與十二艘驅逐艦。最重要的是,艦隊裡還編有四艘運油船。顯然,意大利艦隊過短的續航力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正是意大利艦隊的死穴。

前面已經提到,除非走英吉利海峽,不然以意大利艦隊的續航力,在到達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港口之前,肯定需要進行一次燃油補給。

這下,問題出來了。

在歐洲,意大利海軍只算得上是二流水準,與法國海軍差不多,根本無法與英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海軍相提並論。此外,在大戰爆發前,意大利海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地中海活動。

受此影響,意大利戰艦的續航力都不怎麼樣。

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正是降低了續航力的指標,意大利海軍的主力艦才能夠在有限的噸位下獲得較強的火力、防護與速度性能。這一點,與法國海軍的主力艦非常相似,與英德海軍的戰艦有很明顯的區別。

此外,海軍的主要價值還造成了一個非常大的影響。

因爲不需要具備全球作戰能力,意大利也沒有多少海外殖民地,因此意大利海軍並不重視艦隊的遠航能力。除了不太在乎戰艦的續航力之外,意大利海軍也不是很在乎補給艦這類輔助戰艦。

大戰爆發前,意大利海軍沒有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補給艦。

雖然在參戰之後,意大利海軍認識到了補給艦的重要性,但是受國力、特別是造船能力限制,意大利海軍並沒有建造補給艦。

至於類似於中國海軍快速戰鬥支援艦那種性能全面的補給艦,更是沒有了。

當時,編在意大利艦隊裡的四艘油船,都是民用船隻。雖然這四艘油船的最高航速都在二十節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快速貨輪,比起普通油船要快得多,但是與戰艦相比,民船的速度仍然慢得多。

要知道,中國海軍的快速戰鬥支援艦的最高航速都在二十四節以上。到大戰後期,快速戰鬥支援艦的最高航速甚至達到了三十節,能夠在任何情況下伴隨艦隊航母作戰,爲戰艦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海軍的這四艘油船,都難以以最高航速持續航行。

主要就是,這四艘油船採用的是往復式蒸汽機,而不是蒸汽輪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往復式蒸汽機就基本上被淘汰掉了。主要就是,往復式蒸汽機難以持續高速運轉,也就無法使戰艦持續高速航行。

這樣一來,意大利艦隊的最高航速,將由這四艘油船決定。

以當時的情況,這四艘油船所能達的最高巡航速度在十六節以內,如果遇上惡劣天氣恐怕連十四節都達不到。

這個速度,根本算不上快。

要知道,快速戰列艦的最高巡航速度都超過了二十節。在極限情況下,甚至能以最高航速航行數日。

顯然,問題非常嚴重。

在油船拖慢了航速之後,意大利艦隊極易遭到攔截。更要命的是,在遭到攔截之後,意大利艦隊甚至不能規避與撤退。說白了,只要進入大西洋後航行二千五百海里,意大利艦隊在僅靠戰艦攜帶燃油的情況下,就無法返回直布羅陀要塞。也就是說,只要英國皇家海軍選擇好攔截時機,並且盯住那四艘油船,意大利艦隊就必須與本土艦隊決戰,不可能丟下油船單獨前往德意志第二帝國。

所幸的是,意大利海軍非常清楚這個問題,雷德爾也清楚這個問題。

十一月五日,也就是意大利艦隊離開塔蘭託港的第二天,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公海艦隊也駛出了威廉港。

有意思的是,在公海艦隊裡面也有四艘油船。

不一樣的是,這是四艘標準的軍用補給艦。雖然其最高航速只有二十節,但是配備的是蒸汽輪機,能夠以十六節的速度持續航行。必要的情況下,還能以二十節的最高速度航行數日。

顯然,在持續高速航行性能上,德軍的補給艦要比意大利海軍的油船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公海艦隊帶着補給艦出海,意圖就非常明顯了。

這下,難題也交到了英國皇家海軍收裡。

當時,坎寧安正在策劃攔截意大利艦隊的作戰行動,只是他沒有輕舉妄動,因爲他也意識到,意大利海軍不會單獨採取行動,不然早在幾個月前,意大利艦隊就出發了,絕不會拖到這個時候。坎寧安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意大利海軍在這個時候派出艦隊,肯定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做出了非常大的承諾。

顯然,坎寧安的判斷非常準確。

只是,在收到消息的時候,坎寧安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擺在他面前的難題是,他不但要設法攔截意大利艦隊,還得組織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公海艦隊殺出北海。

原因很簡單,如果公海艦隊前去接應,那麼意大利艦隊在遭到攔截之後,就能拋下速度過慢的油船,在與公海艦隊會合之後,從德軍的補給艦那裡獲得燃油補給。如果本土艦隊去攔截公海艦隊,那麼意大利艦隊就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完全程,甚至能在最後兩千海里的時候憑速度擺脫本土艦隊。

問題是,本土艦隊不可能同時在兩個方向上作戰。

要知道,坎寧安手裡只有六艘快速戰列艦,在每一個方向上都不具有足夠明顯的兵力優勢。如果他把本土艦隊分成兩支,那麼在任何一個方向上,他都不可能佔到便宜,也就不可能取得勝利。

至於追擊意大利艦隊或者公海艦隊,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意大利艦隊中,戰鬥力最強的四艘“維托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的最高航速都爲三十節,而本土艦隊中,只有四艘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的最高航速達到了三十節,兩艘美國海軍的戰列艦隻有二十八節。要命的是,三艘“喬治五世”級的戰鬥力不見得比“維托裡奧-維內託”級強大,“前衛”號也只勉強與之相當。也就是說,如果僅用四艘戰列艦去追擊意大利艦隊裡的四艘戰列艦,本土艦隊不見得能夠取勝。這樣一來,就算意大利艦隊損失掉了兩艘“安德列亞-多里亞”級戰列艦,也能保證四艘更強大的戰列艦到達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港口。有了這四艘戰列艦,加上兩艘“腓特烈三世”級戰列艦,以及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公海艦隊就能壓倒本土艦隊。

在坎寧安看來,意大利海軍也許已經做好了損失兩艘老式戰列艦的思想準備。

十一月七日,在坎寧安猶豫不決的時候,他收到了一條十分重要的情報。

這就是,一名潛伏在意大利海軍內部的諜報人員獲取了一條重要消息,即意大利海軍司令部已經給艦隊下達了命令,只要遭到本土艦隊攔截,而且在取勝無望的情況下,艦隊必須返航,即不再前往德意志第二帝國。

戰後公佈的資料證明,這份情報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惜的是,坎寧安並不相信這份情報。

在坎寧安看來,這也許是意大利海軍放出的煙霧彈,即藉此讓本土艦隊前去攔截意大利艦隊,從而確保至少有四艘戰列艦能夠到達德意志第二帝國,讓德軍能夠在一九四五年初攻打英國本土。

讓坎寧安產生這個判斷的,除了他的主觀認識之外,還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他還收到了一份情報,即德皇在訪問羅馬的時候就已經做出承諾,意大利艦隊在大西洋上作戰的開銷由德意志第二帝國承擔,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會爲戰損的意大利戰艦買單,至少得支付賠償款項。二是爲英國皇家海軍提供意大利海軍內部情報的是一名雙面間諜,其忠誠度很成問題。

受此影響,坎寧安並沒有打算攔截意大利艦隊。

相對而言,攔截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公海艦隊更加有利。

一是公海艦隊只有四艘主力艦,而且其中兩艘是戰列巡洋艦。即便兩艘“腓特烈三世”級快速戰列艦的戰鬥力極爲強大,甚至超過了“南達科他”級,但是在四對六的情況下,公海艦隊沒有半點勝算。二是擊敗了公海艦隊,將使意大利海軍失去向德意志第二帝國派遣艦隊的理由,即僅憑意大利艦隊,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無法保證奪得制海權,也就無法攻打英國本土。三是擊敗了公海艦隊,肯定會對德軍攻打英國本土的作戰計劃產生影響,甚至會迫使德軍放棄這個計劃。

最重要的是,公海艦隊離得最近。

說白了,如果能夠迅速擊敗公海艦隊,就算意大利艦隊沒有轉向返航,坎寧安也能夠組織本土艦隊去對付意大利艦隊。

十一月八日,坎寧安向英國首相遞交了作戰計劃。

當時,本土艦隊是英國的戰略性力量,而且丘吉爾在當上首相之前,當了好幾年的海軍大臣,因此本土艦隊直接向首相負責。

當天晚上,在得到首相的准許之後,本土艦隊就駛出了朴茨茅斯港。

坎寧安並不知道,戰鬥來得比他預料的還要快得多。

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61章 下馬威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61章 下馬威第62章 勝負未定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29章 驟起波瀾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436章 反擊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30章 始作俑者第419章 矛盾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7章 重工業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599章 談判第18章 逃跑第169章 打壓第66章 走向戰爭第94章 航空力量第32章 立場第181章 替身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20章 致命打擊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69章 轉移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30章 偷襲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63章 體能極限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62章 搭檔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38章 自我犧牲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159章 反擊第87章 絕地反擊第34章 厲害關係第5章 明爭暗鬥第12章 危機浮現第24章 航母熱潮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46章 大使第10章 利益同盟第14章 營救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42章 航母保鏢第221章 新賽場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577章 信號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562章 頑抗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82章 預料之外第321章 迷霧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49章 戰略儲備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91章 轉攻爲守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17章 戰略大師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4章 海軍之父第27章 底牌第175章 好消息第12章 危機浮現第169章 轉移第93章 各有千秋第29章 落荒而逃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377章 好與壞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28章 皇儲給力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206章 出奇制勝
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61章 下馬威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61章 下馬威第62章 勝負未定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29章 驟起波瀾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436章 反擊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30章 始作俑者第419章 矛盾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7章 重工業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599章 談判第18章 逃跑第169章 打壓第66章 走向戰爭第94章 航空力量第32章 立場第181章 替身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20章 致命打擊第388章 一擊得手第169章 轉移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30章 偷襲第128章 走向戰爭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63章 體能極限第185章 夜間惡戰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62章 搭檔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38章 自我犧牲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159章 反擊第87章 絕地反擊第34章 厲害關係第5章 明爭暗鬥第12章 危機浮現第24章 航母熱潮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46章 大使第10章 利益同盟第14章 營救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42章 航母保鏢第221章 新賽場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577章 信號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562章 頑抗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82章 預料之外第321章 迷霧第252章 各有所獲第49章 戰略儲備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91章 轉攻爲守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17章 戰略大師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4章 海軍之父第27章 底牌第175章 好消息第12章 危機浮現第169章 轉移第93章 各有千秋第29章 落荒而逃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377章 好與壞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28章 皇儲給力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206章 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