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一意孤行

席存瑞只有四十八小時,他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做出選擇,要麼批准、要麼駁回。

按照中國的法律,如果席存瑞沒有在議案獲得國民議會表決通過後的四十八小時之內保持沉默,議案將自動打回國民議會,由國民議會進行再次表決,而國民議會在已經對這份議案進行了三次表決。

也就是說,席存瑞保持沉默,等同於啓動彈劾程序。

在這四十八小時之內,席存瑞必須爲最後的希望而奮鬥。

十二月七日,在中國的推動下,聯合國安理會對出兵危地馬拉的提案進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投票表決。

顯然,這是獲取聯合國安理會支持的最後機會。

表決開始前,周潤康做了最後的努力,而且把希望放在了土耳其與希臘身上。

到這一步,周潤康用不着隱瞞什麼,可以直接向這兩個國家的常駐聯合國大使亮出最後一張底牌了。

在與土耳其大使單獨會晤的時候,周潤康直言不諱的提到,只要土耳其肯在出兵決議上投贊成票,中國將加大對土耳其的經濟與軍事援助,在亞美尼亞人與庫爾德人的民族問題上網開一面。

當然,這些是之前就已經開出的條件。

在這最後關頭,周潤康還明確暗示了土耳其大使,如果土耳其投了反對票,而出兵提案又在安理會遭到否決,那就意味着中土關係將急劇倒退,土耳其在中國的戰略體系中的地位肯定會大幅度降低。

說白了,就是中國肯定不會原諒土耳其的背叛。

只是,土耳其大使依然沒有表明立場,甚至沒有給出會投支持票的暗示。

接下來,周潤康還單獨會見了希臘常駐聯合國大使。

嚴格說來,中國與希臘的關係並不怎麼樣。但是在周潤康看來,希臘將是提案在安理會獲得支持的關鍵所在。

原因很簡單,希臘一直把土耳其當成最大威脅,在國際事務上往往與土耳其背道而馳。

也就是說,如果土耳其投了反對票,希臘就很有可能投支持票,而中國只需要這兩個國家中的一個投支持票。

面對希臘常駐聯合國大使。周潤康明確表示,只要希臘在此事上給予支持。中國肯定會感激希臘,並且會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回報。

相對而言,希臘大使的態度明確得多,即希臘在原則上支持中國發出的提案,只是礙於跟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關係,希臘不可能明確支持中國發起的提案,只能保證肯定不會投出反對票。

事實上。這也是希臘當局所堅持的立場。

問題是,希臘只是不投反對票,並不足以保證提案獲得通過。

可惜的是,周潤康的時間用完了,雙邊外交斡旋也就此宣告結束。

與中國國民議會相比,聯合國安理會的投票與計票工作較爲簡單,即由各個成員國的代表進行舉手表決。

整個過程,只持續了不到半個小時。

希臘大使兌現了承諾,沒有投反對票,但是也沒有投支持票。而是放棄了投票權,也就是投了棄權票。

讓周潤康稍感意外的是,土耳其投出的不是反對票,而是棄權票。

顯然,周潤康的暗示發揮了作用。

問題是,中國需要的是至少一張支持票,而不是兩張棄權票。

投票表決的最後結果是,三個常任理事國中。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都棄權,十一個輪值國中,四個投了支持票、五個投了反對票、兩個投了棄權票。雖然算上中國。有五個國家投出了支持票,但是並沒有達到提案獲得通過的最低限度。按照安理會的規定。在兩個常任理事國棄權的情況下,至少需要六張支持票才能讓提案獲得支持,因此中國發起的出兵危地馬拉的提案再次遭到否決。

對席存瑞來說,這無疑是最爲糟糕的結果。

十二月八日上午,席存瑞在總統府簽署了由國民議會表決通過的議案,使其正式成爲中國的法案。

也就是說,在總統簽署之後,議案具備了法律效力。

到此,中國出兵危地馬拉已是鐵板釘釘,再也不可能更改的事情了。

只是,這也意味着一場災難的開始。

當天下午,席存瑞發表了電視講話。

雖然早在十多年前,電視就開始普及,但是在席存瑞之前,還沒有哪位總統把電視做爲主要的公衆媒體。

在十五分鐘的講話中,席存瑞強調了出兵危地馬拉的重要性。

當然,主要是道義上的重要性,即中國做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民主與自由的推廣者與維護者,中美洲地區諸多國家的堅定盟友,有義務與責任去結束危地馬拉的戰亂,幫助這個國家恢復秩序,在這個國家建立起以民衆利益爲基礎、以爲國家服務爲主的民主政權,把民主與自由帶到這個國家。

事實上,這也僅僅是擺在檯面上的理由。

在席存瑞發表電視講話的時候,中國在政治、外交與軍事上的行動已經開始,而且首先就是爭取到更多國家的支持。

聯合國不是唯一的國際機構,也是中國最爲倚重的國際機構。

在聯合國之外,還有兩個規模較大的國際組織,即以中國爲核心的寰球民主國際同盟集團,以及由德意志第二帝國充當核心的泛北大西洋集體安全公約集團。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兩個集團纔是國際秩序的主導者。原因很簡單,聯合國是大戰時期的產物,其根本價值在於維護同盟國集團的利益,特別是維持中德關係。可惜的是,大戰結束後不久,中德就因爲利益鬥爭而分道揚鑣,聯合國成爲了中德鬥爭舞臺,其價值與影響力大打折扣,也就很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戰後發生的一系列國際事件,都使聯合國的聲望遭受了嚴重打擊。

比如,在民族獨立運動中,德意志第二帝國等老牌殖民帝國的利益沒有得到維護,而新興獨立國家也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使得很多國家都不得不質疑聯合國的能耐,也就對聯合國的存在產生了懷疑。

正是如此,衆多中小國家必須把重大國家利益寄託到國家聯盟上。

這也正是寰球民主國際同盟集團與泛北大西洋集體安全公約集團誕生的大背景。

這兩個集團,分別代表了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利益,也是其衆多成員國維護自身利益的基石。

中國沒有能夠在聯合國安理會獲得支持,也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到寰球國際上。

僅僅一個下午,中國的政府與軍方要員就分頭會見了寰球國際十多個主要成員國的政府與軍方代表。

所幸的是,在寰球國際,中國的主張獲得了幾乎所有成員國的支持。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土耳其做爲成員國,不但沒有明確表示支持,反而提出了很多的質疑。

當然,對中國來說,有沒有土耳其的支持都無關緊要。

到了當天晚上,寰球國際中,除土耳其之外的其他所有成員國都表示,支持中國對危地馬拉採取軍事行動。

只是,獲得政治支持只是第一步。

十二月九日,寰球國際召開了全體成員會議,中國代表正式提出,希望各個成員國在軍事行動上給予支持。

也就是說,出兵的不僅僅是中國。

或者說,中國在失去了安理會的支持之後,並不打算單獨出兵危地馬拉,而是要以寰球國際的名義發起軍事行動。

顯然,這就需要獲得集團內的軍事支持。

所幸的是,在政治上給予支持的各個成員國都紛紛表態,願意出兵參與在危地馬拉的軍事行動。

當天,就有十多個國家提出了明確的出兵方案。

雖然大部分國家只是象徵性的派遣了軍事力量,比如泰國只答應出動一個工兵營,參與在危地馬拉的軍事工程建設,爲中國軍隊提供後勤支援,但是中國當局與中國軍方也沒有指望這些國家能夠挑起重擔。

說白了,中國需要的也僅僅是象徵性的支持。

在寰球國際獲得了足夠的支持,並不等於就能立即展開軍事行動了。

十二月十日凌晨,周潤康啓程前往薩爾瓦多,開始對中美洲六國,即薩爾瓦多、洪都拉斯、伯里茲、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與巴拿馬的緊急訪問,爲中國出兵危地馬拉爭取最後的基礎條件,即外交支持。

這六個國家中,只有巴拿馬是寰球國際成員。

另外五個國家,都只算得上是中國的友好國家,還沒有正式加入寰球國際。

更重要的是,這是六個與危地馬拉一樣的中美洲國家。

也就是說,如果能夠贏得這六個中美洲國家的支持,那麼在外交上,中國就有更多的立足空間了。

此外,針對危地馬拉的軍事行動,顯然需要足夠多的軍事基地。

顯然,在政治、軍事與外交上,中國必須得到足夠多的支持,哪怕只是象徵性的,才能抵消掉在安理會之外對某個主權國家採取軍事行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把戰爭控制在對中國有利的範圍之內。(未完待續)

第30章 以質爲本第29章 驟起波瀾第46章 歐陸變局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294章 有想法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89章 借刀殺人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77章 伏擊第33章 停戰條件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4章 總統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67章 打就打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2章 精氣神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212章 出動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88章 同胞兄弟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21章 撲空第100章 堅持第29章 落荒而逃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135章 出路第214章 革命第7章 軍事行動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612章 決裂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41章 如釋重負第187章 優勢第144章 決戰時機第55章 風雲再起第82章 親自上陣第119章 躲藏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413章 出征第41章 開天闢地第55章 風雲再起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86章 相互妥協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498章 僵持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179章 兄弟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03章 餘波第211章 火藥桶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47章 風波不歇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3章 工業時代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16章 目的地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41章 開天闢地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61章 戰爭危機第459章 強攻第532章 攔路虎第580章 新使命第34章 厲害關係
第30章 以質爲本第29章 驟起波瀾第46章 歐陸變局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294章 有想法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89章 借刀殺人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77章 伏擊第33章 停戰條件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4章 總統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67章 打就打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2章 精氣神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212章 出動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88章 同胞兄弟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21章 撲空第100章 堅持第29章 落荒而逃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135章 出路第214章 革命第7章 軍事行動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612章 決裂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41章 如釋重負第187章 優勢第144章 決戰時機第55章 風雲再起第82章 親自上陣第119章 躲藏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413章 出征第41章 開天闢地第55章 風雲再起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86章 相互妥協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498章 僵持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179章 兄弟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03章 餘波第211章 火藥桶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47章 風波不歇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3章 工業時代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16章 目的地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41章 開天闢地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61章 戰爭危機第459章 強攻第532章 攔路虎第580章 新使命第34章 厲害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