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

帝國風雲sodu

“梅塞施密特麻煩”並沒有讓中國空軍與海軍停止轟炸行動。

六月二十日,“雷霆之怒”進入到第二階段。

雖然巨大的作戰損失,讓中國空軍與海軍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但是持續的高強度轟炸也給敵人造成了沉重打擊。在“雷霆之怒”的第一階段轟炸行動中,中國軍隊至少摧毀了八成的標定目標。

進入第二階段,轟炸重點由軍事目標轉變爲戰略目標。

因爲危地馬拉是一個極爲落後的國家,所以根本沒有多少值得轟炸的戰略目標。在第二階段轟炸中,有兩個目標最值得關注,而且是兩座橋樑,即位於上韋拉帕斯省省會科萬城附近的科萬大橋,以及位於薩卡帕的莫塔瓜河大橋。

在危地馬拉境內,這兩座大橋有着舉足輕重的價值。

科萬大橋連接着危地馬拉城與北面的佩騰省,好幾條公路在科萬會聚,然後經科萬大橋通往危地馬拉城。也就是說,來自佩騰省的軍隊與物資,有八成得經過科萬大橋才能到達危地馬拉城。

莫塔瓜河大橋則是危地馬拉在大西洋方向上唯一的港口,即巴里奧斯港通往危地馬拉城的必經之地。雖然從巴里奧斯港到危地馬拉城的鐵路還在修建之中,但是莫塔瓜河大橋是一座鐵路與公路兩用橋。也就是說,從巴里奧斯港到危地馬拉城的主要公路也得經過這座鋼筋混凝土大橋。

炸掉這兩座大橋,就能癱瘓莫塔瓜河以南的所有政府軍。

這次。空軍動用了“重拳”。

六月二十日,中國空軍對莫塔瓜河大橋發起了第一次轟炸,出動五十多架H-60型重型轟炸機,向大橋投下了一千多噸炸彈。

轟炸規模相當驚人,效果卻差強人意。

根據偵察機拍下的照片,沒有一枚炸彈直接命中橋墩,而命中橋體的兩枚炸彈。並沒有對大橋造成毀滅性損傷,只是讓大橋暫時無法通車。僅僅三天之後,危地馬拉政府軍就修復了被炸燬的橋體。

六月二十四日。空軍再次出動轟炸機羣,對莫塔瓜河大橋進行了第二次轟炸。

這次的轟炸結果與上一次沒有太大的區別,沒有一枚炸彈擊中橋墩。而被炸燬的橋體很快就被修復了。

在這次轟炸行動中,空軍損失了第一架轟炸機。

那架H-60在投彈的時候,被一枚大口徑高射炮炮彈擊中了左翼中段,吊掛在左翼外側的兩臺發動機被炸燬。轟炸機勉強飛行十多公里後,左翼自離翼尖三分之一處斷裂,轟炸機隨即失控墜毀,七名機組成員全部陣亡。

對中國空軍來說,這是一個極爲沉重的損失。

要知道,H-60是中國空軍最先進的轟炸機,最多能攜帶三十二噸炸彈對三千五百公里外的目標進行轟炸。或者是攜帶八枚核炸彈飛行七千公里執行戰略任務,如果攜帶六枚巡航導彈的話,還能打擊八千五百公里外的目標。

在中國空軍中,H-60主要執行戰略威懾任務。

當時,中國空軍的四百八十架H-60中。有三百六十架用於執行戰略威脅任務,隨時都有六十架H-60攜帶核炸彈、或者是配備了核彈頭的巡航導彈在空中巡邏,以便在接到命令之後立即執行轟炸任務。

更重要的是,自大戰之後,中國空軍從未在戰爭中損失過戰略轟炸機。

這個損失,讓中國空軍不得不把轟炸機的投彈高度增加到六千米。以避開威脅極大的高射炮。

問題是,提高投彈高度,等於降低了本來就很差的投彈精度。

六月三十日與七月四日,中國空軍又出動轟炸機羣對莫塔瓜河大橋進行了轟炸,結果依然差強人意。

在七月四日的轟炸中,由有一架H-60被高射炮擊中。雖然沒有墜毀,但是這架轟炸機因爲損傷極爲嚴重,不得不做報廢處理。

要命的是,莫塔瓜河大橋依然在使用,來自巴里奧斯港的車隊每天都經過這座大橋,把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往危地馬拉城,而且其中就有不少由德意志第二帝國直接提供給危地馬拉政府軍的作戰物資。

到此,中國空軍認識到,用轟炸機去轟炸大橋,等於是高射炮打蚊子。

七月七日,中國空軍第一次用戰術攻擊機轟炸了莫塔瓜河大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也參與了這次轟炸行動。

當天上午,空軍出動了三個中隊的三十架攻擊機,海軍則出動了二十架戰鬥機。

與轟炸機不同,攻擊機是從超低空進入,並且在超低空投彈,以求借此提高投彈的命中精度。

只是,這樣一來,首先就得轟炸部署在大橋附近的高射炮陣地。

機羣分兩批進入,首先到達的攻擊機轟炸了高射炮陣地,隨後才由攜帶半穿甲炸彈的攻擊機轟炸大橋。

可惜的是,轟炸結果依然很不理想。

雖然前期的壓制性轟炸,讓危地馬拉政府軍的大部分高射炮變成了啞巴,但是對分散部署的小口徑高射炮,以及數量衆多的高射機槍根本沒有構成威脅,而這些防空武器對隨即到達的第二支轟炸機羣構成了嚴重威脅。

此外,危地馬拉的戰鬥機也及時趕到。

戰鬥持續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當轟炸結束的時候,莫塔瓜河大橋依然屹立着,而且主體部分根本沒有受到致命損傷。

要命的是,在這次轟炸中,空軍損失了四架攻擊機,海軍損失了三架戰鬥機。

就算海軍的戰鬥機在空戰中擊落了三架敵機,這個代價也太大了,而且根本沒有達到最主要的轟炸目的。

七月十日,中國空軍與中國海軍對莫塔瓜河大橋進行了此輪行動中的最後一次轟炸。

這一天,空軍出動了三十二架H-60與六十多架攻擊機,海軍則出動了三十架攻擊機與三十架戰鬥機。這些戰機分成了三個批次,在上午十點半、下午兩點與四點半,對莫塔瓜河大橋進行了三次轟炸。

雖然在第三次轟炸中,H-60投下的重磅炸彈直接擊中了大橋的橋體,讓莫塔瓜河大橋癱瘓了差不多半個月,但是中國空軍與中國海軍爲此付出了極爲沉重的代價,有十一架戰鬥機與攻擊機被擊落,還損失了第三架H-60。

更重要的是,中國戰機在這場戰鬥中遇到了一個更加危險的敵人,即防空導彈。

擊落那架H-60的,正是一枚防空導彈。

當然,這枚導彈也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

在大戰結束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國就研製出了防空導彈,並且在本土防空作戰中用上了這種新式武器,還擊落了幾架轟炸機。只是,在大戰期間,防空導彈的貢獻並不大,要到大戰之後,其地位才能得到鞏固。

一九六三年十月份的那起事件,讓防空導彈聲明遠揚。

這就是,中國空軍的一架高空偵察機從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慕尼黑附近飛過的時候,被一枚防空導彈擊落,飛行員在跳傘之後被德軍俘獲,至今仍被關押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某座秘密監獄裡面。

此後,中國軍方停止了針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的所有航空偵察行動。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國軍方、準確的說是軍事情報局使用最高升限達到了二萬四千米的ZZ-2型戰略偵察機對德意志第二帝國本土進行了長達三年的偵察行動,獲得了大量十分重要的戰略情報,包括對數次核試驗的直接偵察,以及通過持續監視主要核設施,掌握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核武器研製進展。

在這三年裡,德軍的防空戰鬥機與高射炮對ZZ-2都無能爲力。

要知道,德軍最好的防空戰鬥機的升限還不到兩萬米,而口徑最大的高射炮的射高也不可能達到二萬四千米。

防空導彈的出現,立即讓ZZ-2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直到一年之後,軍事情報局才搞清楚,擊落那架ZZ-2的正是德軍研製的第一種具備實戰價值的防空導彈,即Dz-2型防空導彈。這種重達一點七噸的防空導彈,能夠攻擊高度在五百米到二萬七千米之間的飛機,而ZZ-2的最大升限只有二萬四千米,正常巡航飛行高度則只有二萬一千米。

擊落那架H-60的,正是Dz-2型防空導彈。

顯然,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把這種先進的防空武器提供給了危地馬拉軍隊,而且很有可能是由德軍在操控防空導彈。

這下,H-60遇到了天大的麻煩。

要知道,在Dz-2的攻擊範圍之內,H-60根本沒有生存機會。繼續在高空投彈,H-60只會成爲Dz-2的靶子,而從低空投彈,則會遭到小口徑高射炮的攻擊,生存的機會同樣渺茫。

這次轟炸,也正式宣告“雷霆之怒”作戰行動的第二階段正式結束。

爲了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中國空軍不得不暫時讓H-60離開戰場,讓戰術航空兵承擔了全部轟炸任務。

只是,在Dz-2面前,戰術飛機的生存概率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要想化解這個被動局面,中國空軍就必須瞭解交戰對手,找出對手的弱點,然後進行反制,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獲得一枚Dz-2防空導彈。

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60章 精氣神第420章 新挑戰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139章 轉折點第87章 生於憂患第42章 低調行事第56章 代言人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70章 戰火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158章 野心家第42章 自以爲是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82章 親自上陣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37章 後遺症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41章 載譽而歸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40章 列強幹涉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27章 不支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26章 熱身活動第129章 據點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98章 伏擊圈第533章 陷阱第581章 印象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77章 伏擊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443章 大裁軍第55章 風雲再起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246章 核裁軍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60章 盡力而爲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82章 親自上陣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55章 風雲再起第240章 下坡路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83章 受捉弄第14章 戰鬥力第84章 核心之爭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60章 盡力而爲第44章 你追我趕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169章 打壓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24章 末途絕路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599章 談判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42章 航母保鏢第46章 歐陸變局第572章 強渡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321章 迷霧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67章 雷霆萬鈞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137章 綱領第503章 下一步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179章 突擊第80章 多此一舉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77章 伏擊第443章 大裁軍第4章 風起雲涌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63章 火藥桶第1章 新皇登基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30章 以質爲本
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60章 精氣神第420章 新挑戰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139章 轉折點第87章 生於憂患第42章 低調行事第56章 代言人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70章 戰火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158章 野心家第42章 自以爲是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82章 親自上陣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37章 後遺症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41章 載譽而歸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40章 列強幹涉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27章 不支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26章 熱身活動第129章 據點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98章 伏擊圈第533章 陷阱第581章 印象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77章 伏擊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443章 大裁軍第55章 風雲再起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246章 核裁軍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60章 盡力而爲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82章 親自上陣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55章 風雲再起第240章 下坡路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83章 受捉弄第14章 戰鬥力第84章 核心之爭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60章 盡力而爲第44章 你追我趕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169章 打壓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24章 末途絕路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599章 談判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42章 航母保鏢第46章 歐陸變局第572章 強渡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321章 迷霧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67章 雷霆萬鈞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137章 綱領第503章 下一步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179章 突擊第80章 多此一舉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77章 伏擊第443章 大裁軍第4章 風起雲涌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63章 火藥桶第1章 新皇登基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30章 以質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