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內有鰲烈和素方負責,不用擔心經營問題,紙張和書籍開始正式進入市場,相信不久就會引起較大轟動,同時張宇提醒兩人小心世家的報復,加大了北衙暗衛對第一公司的守護。正巧,此時的魏啓明正在太原府,張宇便飛鴿傳信,讓他在那等候,到時候帶他一起前往長安府境內的華山。
像武北玄辭行,這些日子他在跟隨呂霄學習戟法,要提的是,自從六營演武勝利後,武北玄就被呂霄的女兒看中,呂霄也很滿意武北玄的性情,他成爲呂家乘龍快婿只是時間問題。
知道張宇要出去鬼混,武北玄那是一個羨慕,也要跟去。最後還是呂霄一瞪眼,鎮住了。別看武北玄硬氣,碰到更硬氣的岳父大人,也得乖乖地練習戟法。
向孔繁星辭行後,第二天,張宇準備出發。
上官婉兒和冷幽來送行,上官婉兒將歐陽明月的畫像讓張宇過目,並說她會在華山下的雲來客棧等候。幾人寒暄之後,張宇上了快馬,飛馳而去。
奔馳的駿馬上,張宇滿頭長髮隨風飄揚,兩側景色穿梭而過,耳畔有風聲瀟瀟。這種愜意,就像牢籠中的雲雀得到了自由。這更加堅定了張宇的信念——自己永遠做不了只守一座朝堂的雲,而是叱吒天下的風。
按照歐陽明月發來的信息,華山上的武林大會將會在二十天後舉行,按照張宇的速度,二十天綽綽有餘,所以他過了代州後,便放緩了速度,準備好好欣賞一下大周國的好山河,也見識一下風俗人情。
後來,路上見過一些欺善怕惡之徒,還遇到了一羣山賊劫道,張宇轉念一想就改變了形象,腰纏軟劍,揹負一柄長劍,一身青衫,頭戴蓑帽,宛若武林俠士打扮。路見不平一聲吼,撥刀相助救美人。武林人少了一些朝廷拘束,只要不濫殺無辜,對付惡人的懲治,都不會引起所在地方官員的惡意,他們只給定義個江湖紛爭,便讓惡徒們滾蛋自舔傷口去吧。
來到太原府時,張宇懲治了不少惡人,還換來個青衣劍客的美譽。
太原府,府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爲河東之根本,誠古今必爭之地也,東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嶺,北扼東陘、西陘關,是以謂之四塞也!怪不得能和京城、長安以及洛陽並稱爲“四京”,非浪得虛名。
一馬,一劍,張宇就這樣走進了太原府城。
城內非常熱鬧,往來行人衆多。張宇準備先和魏啓明匯合,在一同上路。也許是張宇行俠仗義習慣了,路過一條街道時,正好看到一名紈絝男子正在調戲良家少女。男子衣着華麗,一看就非富即貴,路上行人指指點點後,迅速逃走,沒有人敢去阻止。看樣子男子是慣犯了,屬於那種上街不了溜狗腿癢,見女不調戲嘴癢的角。
張宇沒有多想,便牽馬走了過去,路過男子一旁,猛擡一腳,直接將男子踢飛好幾米,重重地摔在地上,不停地躺地哀嚎。驚慌的少女道謝之後急忙逃離此地,四周的百姓嚇得更快的紛紛撤離。男子的僕人驚恐大叫,連忙去扶那男子。張宇下腳並不重,只是胸前肋骨斷了兩根而已,死不了。男子臉色蒼白,想去捂胸口,又痛的渾身發抖,想指着張宇咒罵,卻有連連吸冷氣,痛不欲生。從小富貴命,哪裡受過皮肉苦。
張宇沒有理會他,繼續趕路。
可誰知,這華服男子似乎不是普通角色,張宇牽馬沒走幾條街,身後追來一羣手持木棒的護衛。
“就是那小子,就是他傷了少爺,別讓他跑了!”一名僕人指着張宇叫道,身後的護衛迅速涌上前來,足有十五人,手持木棒對着張宇,爲首者是位絡腮鬍大漢,他掃視江湖打扮的張宇,厲聲道:“敢在太原城傷我家少爺,你也不瞧瞧這裡是誰的地盤。把他全身骨頭敲碎,看以後誰敢冒犯齊家的威嚴!”
“是!”護衛們大聲應喝,隨即舉棒便打。
張宇握緊了手中劍鞘,準備好好教訓這羣爲虎作倀的混蛋時,旁邊二樓上突然飛射出暗器。
嗖嗖...竟是一大把筷子,打在了護衛門上,雖然無法傷到他們,但也讓他們手忙腳亂。隨後二樓跳下一位相貌俊秀的青年,他也是一身江湖打扮,後背一柄刀,跳到街上後,一個疾步來到張宇身前。
“這麼多人欺負一個,可不是光明正大的表現。”青年對張宇笑了笑,表示結識,張宇也拱手回禮。
絡腮鬍猙獰笑道:“呦,還真有不怕死的!竟然想出頭,那就一直打!打!”
得到了命令,衆多護衛也顧不得其他,就是一頓亂棍打來。
張宇立即靈巧閃躲,腳上接連踢出,力量非常大,根本沒有留手,被踹中者一臉痛楚,直接跪在地上哀嚎。背刀青年的武藝也很高強,身法和腳法絲毫不遜色於張宇。不過他比張宇仁慈點,出手有分寸,只是將敵人放倒。
雖然這羣護衛人多勢衆,但遠不是張宇和青年的對手,片刻之後,都躺在地上無法起身。
張宇再次謝道:“多謝兄臺出手相助!”
“行走江湖,互相幫助是應該的!”青年笑道:“而且就算我不出手,這羣人也不是閣下的對手。應該是我唐突了。”
“不!還是兄臺古道熱腸!”張宇道:“在下張宇,既然打擾兄臺用餐,那我便請你吃頓飯?”
“好啊,我叫李英,就喜歡結交江湖中的朋友!”青年哈哈笑道。
張宇一愣,李英這名真耳熟,恭親王女兒李穎兒就用這個化名,如今見到了真李逵。
兩人性格相投,便找個地方坐下來喝酒聊天,幾杯酒下來,兩人也熟絡了一些。
“我看張兄江湖打扮,不知出自何門何派?”李英問道。
張宇說:“我並非武林人士,但因喜武,所以喜歡結識江湖人士,所以也自詡是武林中人,讓李兄笑話了。不知李兄哪裡人士?”
李英說:“我是京城人士,自幼在快刀門學習刀法,聽說華山準備召開武林大會,所以去看看熱鬧。”
“巧了,我也正想去武林大會看看。”張宇驚喜道。
李英忙道:“緣分啊,那我倆不如一同前往如何?路上也有照應。不瞞張兄,這次是我第一次行走江湖。”
張宇也笑道:“哈哈,我也是,看來咱倆真有緣分啊!對了李兄,貴派快刀門在各地?”
“在汴州,小門小派,在江湖上並不出名。”李英道:“無法和十大門派的烈刀門相比。這次出來,除了見識世面,還想找着高手切磋一下武藝。張兄用的劍,不如找機會切磋切磋?”
張宇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寶劍,忙擺手:“我直接認輸,絕對不是李兄的對手,我這把劍只是擺設,不瞞李兄,我擅長的是近戰,兵器方面,正在練習槍法。其他的就行了。”
“那就算了。”李英惋惜道,隨後,他看了一眼窗外,說道:“咦?來了兩位高手,看來是找我們的。”
張宇順勢望去,只見窗外大街上走來兩個大漢,虎背熊腰,手提刀刃,殺氣騰騰。此時兩人也看到了二樓上的張宇和李英,直接擺出一個抹脖子的動作。
“看來是那夥人請來的救兵,只是不知道咱們打的哪家人。”張宇笑道,兩人起了身下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