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帝國首輔

地球另外一邊,紐蘭共和國,紐城市。

做爲多邊談判的東道主,紐蘭當局不但租下了整座帝國大廈,還爲各方談判代表提供了周到服務。

只是,這些舉措並沒促成伊拉克當局回心轉意。

最終回合談判已經持續了一整天,受時差影響,必須在凌晨之前達成協議,不然就將錯過最後的機會。

下午的磋商一直持續到7點過後。

因爲夜間磋商安排在8點30分開始,有很多文件需要及時處理,所以白華敏根本顧不上吃晚飯。

整理好相關資料後,她就去了特使辦公室。

見到代表帝國首輔前來進行談判的全權特使農承培,準確說是特使的神色,白華敏就意識到,結果已經出來了。

“農特使……”

“剛剛收到的。”

農承培沒多說,指了下放在辦公桌上面的文件,就掏出香菸,走到了窗戶旁邊。

白華敏稍微遲疑了一下,不過隨即就走了過去,拿起了那份墨跡還沒有乾透的文件。

只是一張電文,僅寥寥數語。

大體意思就是,伊拉克軍隊已經完成進攻部署,戰爭將在幾個小時後爆發,不用繼續在談判上浪費時間了。

“就這麼結束了嗎?”

“你去準備一下吧。”農承培重重嘆了口氣,隨後就掐滅了只抽了兩口的香菸。“雖然說希望即將破滅,但是我們還得做最後一次努力。我等會去找伊拉克的談判代表,哪怕是爲了問心無愧。”

白華敏點點頭,表示明白特使的意思。

在農承培去找伊拉克特使的時候,白華敏給大使館的聯絡人員打了個電話,讓大使館安排好外交專機。

按之前的安排,不管是磋商失敗,或者是通牒到期,帝國談判團都將立即搭乘外交專機回國。

白華敏是農承培的首席助理,主要負責雜務與協調。

半個小時之後,農承培趕了回來。

結果沒有超出白華敏的預料,伊拉克的全權代表拒絕了農承培提出的替代方案,把最後通牒延長72小時。

雖然距離最後期限還有幾個小時,但是外交努力已經宣告失敗。

在給組織談判的紐蘭助理國務卿打了電話之後,農承培就帶着帝國談判代表團,出發前往肯尼迪國際機場。

那邊,外交專機已經做好了起飛準備。

一路上沒有人提談判的事情,氣氛非常的低沉。

雖然結果早在預料之中,但是努力這麼久,結果卻兩手空空,任誰都難以接受,情緒肯定會受到影響。

上了飛機之後,全都在閉目養神。

在過去的3天裡面,帝國談判代表團,自農承培往下的20多名外交人員,連片刻的喘息功夫都沒有。

用農承培的話來說,如果能阻止戰爭爆發,拯救無辜的平民,再熬上三天三夜,那也是千值萬值。

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是外交工作者的神聖職責。

白華敏沒有立即坐下來養神,她先去找機長說了返程的事情,然後找到服務員,給大家安排宵夜。

因爲最後期限還沒有到,所以這架臨時租用的,最大航程達到14000千米,能夠由紐城直飛帝都的民航客機還得在肯尼迪機場等幾個小時,要在一切變得無可挽回的時候,才起飛離去。

其間,肯定要安排宵夜。

等她忙完,回來坐下休息的時候,農承培在翻看一份今天的“紐城時報”。

頭版頭條,就是針對當前緊張局勢的社論。

當然,在農承培的眼裡,那些胡說八道的社論,更像三流作家撰寫的驚悚小說。

“你也休息一陣吧,說不定明天還有得忙。”

“不要說明天,再過幾個小時就能夠安心睡覺了。”農承培收起了手裡的報紙,從旁邊的公文包裡翻出一部加密手持電話。“這幾天,最辛苦的人是你。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吧。”

先是一愣,白華敏才接過了電話,起身朝前方艙門走去。

只是,她沒打電話。

不是說不想打,而是沒必要。

如果談判已經破裂,那麼家裡那口子,也就是李天凌肯定收到了調令,恐怕在幾天前就回部隊了。

或許幾天之後,他就將駕駛戰鷹奔赴戰場!

…………

此時,帝國帝都的首輔官邸。

秘書把已經熱了第三遍的早餐送進來的時候,會議還在進行。

藉着彙報消息,秘書提醒了首輔,已經快到上午10點,而且參會的內閣大臣與將軍都沒吃早飯。

“時間不早了,大家先吃早飯吧。”

在首輔這麼說了後,衆人才紛紛起身。

只是,周涌濤一點胃口都沒。

等參會大臣與將領出去,秘書關上房門後,他才推開擺在面前的那碗湯圓。

5年之前,在66歲生日的那天,曾經的頂頭上司,也是他最敬佩的統帥,帝國海軍前任總司令,白止戰大元帥把一個選擇擺在了他面前。

要麼在李銘博退役後出任帝國海軍參謀長。

要麼提前退役去競爭帝國首輔的寶座。

前者,肯定是十拿十穩。

至於後者,需要周涌濤全力爭取。

也就在那一天,周涌濤做出了改變命運的決定。

這個決定所產生的結果,讓他成爲帝國曆史上,第一個住進了首輔官邸的海軍元帥。

當然,按照由廉旭升開啓的慣例,周涌濤在退役的時候獲得的是元帥軍銜,不是大元帥軍銜。

只是,這個決定也不是完全爲了自己。

早在10多年之前,白止戰爲了讓他回海軍司令部任職,並推動海軍改革,主動放棄入主首輔官邸的機會,還提前以海軍大元帥身份退役,把海軍總司令的位置讓給了才能明顯差了一大截的李銘博。

此後,海軍在周涌濤發起的軍事改革的推動下,幾乎是改頭換面,重新成爲帝國的強勢軍種。

只是,在時任首輔的推動下,國防部迅速發展壯大。

簡單的說,白止戰做的這些安排,特別是妥協讓步,全都在爲了在今後某一天讓周涌濤住進首輔官邸。

至於白止戰爲什麼沒有出任首輔。

原因也很簡單。

在他那個時代,還有廉旭升與李雲翔,而且廉旭升捷足先登,輪到白止戰,他都80多歲了。

可見,力保周涌濤,就是因爲周涌濤小了20多歲。

用白止戰的話來說,只有出一位首輔,帝國海軍才能改變受陸軍牽制,處處聽從陸軍調遣的命運。

至於白止戰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念頭,周涌濤是再清楚不過。

沒錯,跟波伊戰爭有關。

在這場改變全球格局的大規模局部戰爭中,帝國海軍可以說盡職盡責,巔峰時期投入的參戰兵力,佔到了總兵力的七成。新曆134年6月,只是部署在波沙灣與穆阿海的航母就多達22艘。

海軍付出的代價也極爲沉重,僅艦載機就損失了上千架。

可是,在戰後,帝國高層與民衆,竟然把戰敗原因歸到海軍身上,而白止戰也因此憤然辭職。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在輿論宣傳上讓海軍背鍋,主要是爲了維護皇室威嚴,即最後一任前線總司令是官拜陸軍大將的帝國皇太子,但是白止戰堅持認爲,這其實是在逼迫海軍就範。

簡單的說,就是逼迫海軍大幅度削減艦隊規模。

在波伊戰爭結束後,帝國海軍的艦隊規模依然超過1000艘,其中6成是在上次大戰中建造與設計的老式戰艦。

只是維持這些戰艦,就佔用了將近3成的軍費。

要命的是,白止戰與李銘博都反對以縮小艦隊規模的方式來降低開支,一直在努力保持艦隊規模。

用新式戰艦一比一的替換即將退役的老式戰艦!?

對戰後的帝國來說,這是無法承受的重擔。

果真如此,陸軍與空軍,還有陸戰隊,都得餓肚皮!

波伊戰爭結束後的5年之內,包括12艘“行省”級大新航母在內的,近600艘在二戰中建造的戰艦相繼退役。

關鍵,並沒有建造替補戰艦。

結果就是,到李銘博擔任海軍總司令後期,航母數量由波伊戰爭爆發前的37艘銳減到了15艘,而且在大戰之後建造大型航母僅有7艘,10萬噸級超級航母的首艦當時還在建造當中。

在新曆141年,跌到谷底的時候,帝國海軍的在編戰艦僅383艘!

這個數量,比維持全球霸權需要的545艘足足少了30%。

此外,帝國論議兩院還通過了一項看上去是在維護海軍利益,實質上卻是在限制海軍規模的法案。

把航母的數量限定爲15艘!

也就是說,只有在爆發全面戰爭,廢除該法案的情況下,帝國海軍纔有權採購第16艘航母。

不然,每服役一艘新航母就得退役一艘舊航母。

爲了此事,白止戰還以身體抱恙爲由,沒有出席當今聖上的登基典禮。

不要忘了,他是小長公主的丈夫,帝國的駙馬,按照民間的親緣關係,他是當今聖上的姑父。

正是如此,白止戰才希望海軍能誕生一位帝國首輔。

顯然,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周涌濤。

只是,周涌濤同樣清楚,白止戰的一些觀點已經過時了,或者說顯得過於偏頗。

限制海軍規模,其實是必然之舉。

此外,獲益的不是陸軍,是空軍。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陸軍與海軍,加強在空軍上的投入,可以說是大戰結束後軍事變革的主旋律。

雖然海軍沒有,也不會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在新時代背景下,決定戰爭的勝負與掌握戰爭主動權的是空軍。

是具有全球打擊能力的戰略空軍!

其實,白止戰同樣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最有代表性的事情就是,在大戰結束那年,擔任帝國海軍總司令的白止戰就批准了“帝國”級超級航母的建造工作。

幾個月後,“帝國”號就在浦州開工。

與之前的航母相比,“帝國”號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取消了包括艦島在內,一切有礙飛機起降的突出物體。

就連煙囪,都設計成向側下方彎曲的樣式。

搞得這麼極端,就爲了一個目的。

搭載作戰半徑超過2千千米,能執行戰略轟炸任務的重型轟炸機,從而讓艦載航空兵擁有強大的戰略打擊能力。

可見,白止戰同樣清楚,未來以戰略打擊爲主。

可惜的是,“帝國”號開工不到一年,就因爲軍事調整被迫下馬。

當時,以衛軍爲首的一幫海軍將領還以辭職相威脅,要求繼續建造“帝國”號,而最終適得其反。

其實,也不能說是沒有結果。

在衛軍等十幾名功勳卓著的海軍將領憤慨辭職之後,帝國當局做出了讓步,在幾年之後批准“陳炳勳”級,也就是戰後第一種大型航母的建造申請,而且建造數量比海軍希望獲得的還要多2艘。

“陳炳勳”級的標準排水量高達64000噸,而“帝國”號才60000噸。

只是,爲了迎合論議兩院負責撥款的大佬,也爲了避免遭到空軍掣肘,“陳炳勳”級採用了傳統艦型。

至於白止戰堅持的戰略打擊,在噴氣時代,特別是加油機誕生後,已經不再是重型轟炸機的專屬能力。

此外,衛軍等海軍將領集體退役,也等於把周涌濤頂了上去。

不要忘了,在整個大戰期間,周涌濤一直擔任參謀。

雖然他始終追隨白止戰,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在知名度上,顯然無法跟一直擔任指揮官的衛軍相比。

再說,論資歷,周涌濤也比衛軍差了一截。

衛軍不退,無論如何都輪不到周涌濤來爲海軍出頭。

當然,周涌濤沒有讓白止戰失望。

在住進首輔官邸之後不到一個月,周涌濤就轟轟烈烈的幹了一件大事。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平定斯里蘭卡的叛亂。

此後幾年,在周涌濤統帥下,帝國逐漸走出波伊戰爭失敗的陰影,而且借科技大爆炸發起新一輪軍事變革。

要說的話,推動軍事變革一直是周涌濤的頭號使命。

其實,也只有他能做到。

道理也很簡單,海軍是典型的高技術軍種,海軍將領對新興科技更加敏感,也更願意爲技術裝備提供支持。

推動本輪軍事變革的就是以集成電路爲代表的電子技術!

按照國防部的評估,這一輪軍事變革的意義不再機械化革命之下,肯定會徹底改變戰爭面貌!

對此,周涌濤並沒有懷疑過。

當然,如果5年前知道,將在任期內迎來二戰之後最嚴峻的挑戰,甚至有可能親手點燃三戰的導火索,不是說會做另外一種選擇,而是在上任之後立即推動軍事變革,並且同步調整帝國的基本戰略。

早5年做準備,至少不會像當然這樣被動!

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388章 早有預謀第82章 不謀而同第297章 及時雨鄭江明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574章 難題第68章 疑慮重重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25章 淡化處理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389章 只欠東風第382章 貴而無當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75章 刺破蒼穹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499章 層層設防第28章 煽風點火第21章 恥辱第92章 防空截擊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625章 關鍵證據第89章 返航第10章 走投無路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167章 軍人的價值第192章 搶先攻擊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289章 陸軍的備用計劃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55章 快馬加鞭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141章 一吐爲快第16章 開幕之戰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223章 一報還一報第29章 大局已定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115章 爭分奪秒第28章 煽風點火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429章 合理推斷第490章 憂心忡忡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635章 兵變第297章 及時雨鄭江明第341章 劉向真出手第185章 簡宴第345章 純空戰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20章 晴天霹靂第475章 宣傳工作第504章 潛艇的發現第353章 快準狠第17章 奇蹟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263章 老交情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37章 地面部隊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289章 陸軍的備用計劃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85章 長途奔襲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449章 等待機會第392章 嚴防死守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173章 自找沒趣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572章 關鍵之戰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155章 信使與絕筆信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61章 似曾相似
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258章 陸上三強第248章 主力上場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388章 早有預謀第82章 不謀而同第297章 及時雨鄭江明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574章 難題第68章 疑慮重重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25章 淡化處理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389章 只欠東風第382章 貴而無當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75章 刺破蒼穹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234章 最後的艦隊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499章 層層設防第28章 煽風點火第21章 恥辱第92章 防空截擊第225章 此地無銀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625章 關鍵證據第89章 返航第10章 走投無路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167章 軍人的價值第192章 搶先攻擊第338章 繼續前進第103章 發揮餘熱第289章 陸軍的備用計劃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55章 快馬加鞭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141章 一吐爲快第16章 開幕之戰第232章 幹上一場第257章 飛來橫禍第223章 一報還一報第29章 大局已定第487章 專職旗艦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115章 爭分奪秒第28章 煽風點火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429章 合理推斷第490章 憂心忡忡第117章 加強防空第635章 兵變第297章 及時雨鄭江明第341章 劉向真出手第185章 簡宴第345章 純空戰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20章 晴天霹靂第475章 宣傳工作第504章 潛艇的發現第353章 快準狠第17章 奇蹟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263章 老交情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37章 地面部隊第535章 奮起直追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298章 三次機會第289章 陸軍的備用計劃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393章 層層加碼第85章 長途奔襲第355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204章 真正的對手第639章 新的威脅第449章 等待機會第392章 嚴防死守第556章 一帆風順第173章 自找沒趣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58章 左右開弓第572章 關鍵之戰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155章 信使與絕筆信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61章 似曾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