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來自北面

“報告!”

通信參謀突然出現,還大喊一聲,把盯着地圖沉思的白華偉嚇得連着哆嗦了好幾下。

沒有等他開口,站在旁邊的劉尊嶺少將就轉過身去,從面色尷尬的通信參謀手上接過了電文。

劉尊嶺是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的參謀長。

此外,他是劉向真的小兒子,也就是劉尊山的同族兄長。

在白華偉到來之前,一直是由他指揮第四十一特混艦隊。

至於電文,很傳統,甚至有點復古的味道。跟過去不同的是,內容是用噴墨打印機打上去的。

迅速掃了一眼,劉尊嶺就把電文遞給了白華偉。

由珍寶港駐軍司令部發來的消息,已經確認在東北方向上的戰鬥當中,遭遇了紐蘭海軍的艦載戰鬥機。

電文當中明確提到,這次是飛行員的目擊報告。

也就是說,這份情報有極高的可信度。

紐蘭海軍的F-14戰鬥機出現在距離霍瓦依羣島不到1000千米的地方,還在100多千米之外,用遠程空空導彈發起攻擊,不但擊落了護航的重型戰鬥機,還擊落了正轉向規避的預警機。

這些重型戰鬥機來自紐蘭西海岸?

看完電文,白華偉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面前的海圖上。

雖然在“賀永興”號上,已經用大型投影屏幕取代了傳統的海圖,但是在“陳炳勳”級前5艘上,依然是傳統海圖。

其實就是一塊壁板,用防水材料製成的海圖就掛在上面。

跟海圖桌相比,壁板佔用的地方更小,而且不需要彎腰埋頭,即便盯着看上幾個小時也不會腰痠背痛。

劉尊嶺走上去,用水墨筆在海圖上圈出了一片扇形海域。

他沒有做解釋,也不用解釋。

如果情報沒錯,搭載那些F-14戰鬥機的紐蘭航母就在劉尊嶺圈出來的那片海域裡。

劉尊山的這個舉動,其實是在告訴白華偉,他並不相信那些戰鬥機來自紐蘭西海岸。

派岸基戰鬥機奔襲數千千米,至少要進行3次空中加油,還得出動大型加油機,那麼有什麼理由不用空軍的重型戰鬥機?

相對於海軍艦載戰鬥機,空軍的重型戰鬥機明顯更適合執行這類任務。

再說,紐蘭空軍的F-15並不比海軍的F-14差。

不說別的,F-15進行空中加油的效率更高。

爲海軍的F-14提供服務,還要出動安裝軟管加油系統的KC-135,無法使用加油效率更高的KC-10。

只是,白華偉考慮的並不是這個問題。

“你覺得,紐蘭海軍爲什麼要把艦隊放在北面?”

白華偉問出來之後,劉尊嶺朝他看了一眼,不過並沒有開口回答,隨後又把目光轉向了海圖。

顯然,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

在過去的數十年裡,紐蘭海軍的目標都是,而且只是奪回霍瓦依羣島。

雖然在地理位置上,紐蘭本土的緯度更高,霍瓦依羣島在其本土西南,但是從軍事的角度看,紐蘭海軍要想用最小的代價奪回霍瓦依羣島,就得從東南方向發動進攻,而不是東北方向。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霍瓦依羣島的整體走向是從西北到東南,面積最大的幾座島嶼都在東南。如果選擇從東北方向發動進攻,就要直接面對東邊的幾座大島,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如果從東南方向發動進攻,不但能夠避開部署在其他島嶼上的防禦部隊,還能選擇防禦較爲薄弱的地點發起突擊。

不過,關鍵其實是北面的阿拉斯地區,準確的說是屬於阿拉斯地區的阿留羣島。

前面已經提到,早在100多年之前的始武大帝時期,帝國擊敗當時的駱沙帝國,獲得了包括阿拉斯在內的極北地區。只是受國力限制,帝國沒能及時出兵佔領遠在北孤大陸西北角的阿拉斯地區。當時的紐蘭聯邦趁虛而入,出兵佔領與控制了阿拉斯地區。直到第二次全球大戰後期,帝國纔出兵奪回了阿拉斯地區,還將其設爲第四十五個行省級轄區,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嚴格說來,帝國沒有奪回整個阿拉斯地區。

在楓葉國的西海岸外面,緊挨着紐蘭共和國的門戶羣島,直到現在都由紐蘭共和國實際控制。

這也成爲了紐蘭共和國宣稱擁有阿拉斯地區主權的一大依據。

阿拉斯地區的主要問題,其實是人煙稀少。

雖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帝國一直在鼓勵向阿拉斯地區移民,比如爲長期生活在阿拉斯地區的移民免除個人所得稅,爲當地居民提供生活補貼,後來甚至無條件的爲任何去當地定局的帝國公民提供5平方千米的土地,但是相對惡劣的天氣,以及嚴酷的生存環境,帝國當局的鼓勵政策依然顯得不夠給力,至少不足以打動帝國民衆,移民政策產生的效果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直到現在,整個阿拉斯地區的居民都還不到500萬!

跟已經達到10億的人口總量比,這點居民顯然太少了。

此外,在這500萬居民當中有大約300萬住在南部地區,也就是阿留羣島南端的幾座島嶼上。

至於北部地區,幾乎全是人跡罕至的雪原。

由此可見,阿留羣島是阿拉斯地區的核心所在。

由阿拉斯地區進軍北孤大陸?

顯然,這是紙上談兵纔有的想法。

雖然阿拉斯地區是北孤大陸的一部分,東邊就是楓葉國,而且其東南的門戶羣島鄰近紐蘭共和國的西海岸地區,但是在極北地區與阿拉斯地區之間,隔着一條几十千米寬,常年風急浪高的海峽。

關鍵還有,從帝國本土核心地區到阿拉斯地區,沒有鐵路與公路,只能走海運。

此外,從阿拉斯地區到紐蘭共和國西海岸地區,哪怕是到楓葉國,同樣沒有具有軍事價值的道路,依然只能走海運。

既然是走海運,有什麼理由不選擇霍瓦依羣島,而是去環境惡劣的阿拉斯地區?

對紐蘭共和國來說,阿拉斯地區同樣是一片難以逾越的死地。

從阿拉斯地區攻打帝國本土,同樣是紙上談兵。

只是,也不能說阿拉斯地區毫無價值。

在過去的數十年裡,帝國耗費大量的資金,在阿留羣島南部的幾座島嶼上,建造了數座綜合軍事基地。

主要就是空軍基地與海軍航空兵基地。

利用這些基地,尤其是部署在這些基地裡的反潛巡邏機,帝國海軍在此打造了全球最爲嚴密的反潛網。

簡單的說,從阿留羣島往南,一直到霍瓦依羣島最西邊的中轉島,沿着貫穿北東望洋的皇帝海山,建立起了一條以海底聲納基陣爲主,由反潛巡邏機與反潛艦艇加強,隔斷整個北東望洋的反潛壁壘。

這條看不見的壁壘,是帝國核心利益圈的外圍防線。

關鍵就是,在霍瓦依羣島以北的北東望洋,一直到阿留羣島,就沒有幾座島嶼。

在第二次全球大戰期間,帝國海軍的潛艇就充分利用了這個地理因素,通過北東望洋前往紐蘭本土西海岸附近海域執行破交任務。也就是在此期間,帝國海軍發現了一個秘密,即源自西東望洋,流經了狹夷本土,沿千島羣島與阿留羣島向東而去,最終到達北孤大陸西海岸的北東望洋暖流。

利用這條平均速度在5節左右的暖流,潛艇能夠減少大約五分之一的航渡時間。

到了戰後,北東望洋更是成爲帝國潛艇與紐蘭潛艇鬥法的天堂。

當然,從巨大陸東部地區到北孤大陸西海岸的最短航線就要經過北東望洋。

高峰時期,也就是波伊戰爭期間,在北東望洋活動的帝國潛艇與紐蘭潛艇,加起來超過了100艘!

帝國海軍歷史上最爲嚴重的一次潛艇事故就發生在這裡。

雖然帝國海軍對外宣稱,導致“蛟鯊”號失事沉沒的原因是氧氣泄漏,但是這麼說只是爲了應付民衆,真實原因是一次差點引發第三次全球大戰的潛艇對抗,“蛟鯊”號的對手就是一艘紐蘭海軍的攻擊潛艇。不是紐蘭潛艇用魚雷擊沉了“蛟鯊”號,而是“蛟鯊”號在對抗的時候,超過了最大潛深。

當然,紐蘭海軍的損失也很巨大。

在北東望洋的海底,至少有3艘紐蘭海軍的大型攻擊潛艇的殘骸,以及約400名官兵的遺骸。

按照傳聞,至少有1艘紐蘭潛艇在對抗中被帝國潛艇用魚雷擊沉。只是因爲綜合實力遠不如帝國,如果開戰肯定會戰敗,沒有任何的勝算,所以紐蘭海軍才忍氣吞聲,沒敢大張旗鼓的對外宣傳。

相對而言,北東望洋對帝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換句話說,帝國海軍在北東望洋是防禦的一方。

道理也很簡單,紐蘭潛艇在通過北東望洋之後,就能對從帝國本土到霍瓦依羣島的海運航線構成威脅。再向西,還能對狹夷皇國實施戰略封鎖,甚至能夠對帝國在東南地區的海運航線構成威脅。

相反,在北東望洋這邊,紐蘭共和國並沒有值得一提的戰略航線。

到了現在,準確說是在潛射巡航導彈誕生之後,北東望洋的戰略價值更加突出。

紐蘭潛艇只需要航行到狹夷皇國本島以東海域,就能用射程超過1500千米的潛射巡航導彈襲擊帝國本土。

爲此,紐蘭海軍專門建造了巡航導彈潛艇。

這種潛艇,能夠搭載168枚潛射巡航導彈,而且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能在接到命令之後的5分鐘內,把這些導彈全部發射出去。如果14艘巡航導彈潛艇同時發起攻擊,哪怕只有80%的巡航導彈成功發射出去,也能打擊1800多個目標。理論上,足夠摧毀帝國本土任何一個方向的全部戰略目標。

何況,紐蘭海軍還有幾十艘同樣能使用巡航導彈的大型攻擊潛艇。

這些潛艇同時出動,且同時發動攻擊,就算是帝國海軍,也未必能夠招架。

正是如此,在波伊戰爭之後,帝國投入上百億金元,在北東望洋打造了全球最完善,也是最龐大的反潛網。

其中,最關鍵的支撐點就是基斯島上的海軍航空兵基地。

這座基地,擁有3條長度超過3000米的甲級軍用跑道,其中一條還寬達90米。最多能夠容納數百架作戰飛機,帝國海軍長期在此部署了上百架反潛巡邏機,以及至少一個艦載航空兵聯隊。

大戰爆發之後,部署在該地的反潛巡邏機已經增加到150架。

此外,在附近的島嶼上還有幾座大型綜合基地,比如烏木島上的空軍基地。

這座島嶼在基斯島東邊幾百千米之外,該軍事基地屬於空軍,也是距離紐蘭本土最近的空軍基地。在和平時期,部署在該基地的是一支戰略偵察機大隊,有幾十架戰略偵察機。在大戰爆發之後,空軍向該基地增派了一支由4架大型預警機、4架電子偵察機與40架重型戰鬥機組成的遠征混成聯隊。

在總體上,帝國在該方向上依然是以防禦爲主。

相對而言,紐蘭共和國在北東望洋上對防禦的要求就不是這麼突出了。

雖然在理論上,帝國空軍可以利用阿留羣島上的軍事基地對紐蘭本土實施戰略轟炸,只是在基斯島與烏木島就能夠部署數百架戰略轟炸機,但是相對霍瓦依羣島,來自阿留羣島的威脅並不是很突出。

關鍵就是,阿留羣島這邊沒有像樣的大型港口。

因爲缺乏港口,後勤保障的難度極大,所以阿留羣島沒資格充當戰略打擊的支撐點。

從紐蘭共和國的立場看,既然只能立足於本土,依靠部署在本土的截擊機應付帝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就沒有理由把阿留羣島當回事。畢竟面對西南與面對西北,都得依靠重型戰鬥機。

再說,如果帝國打算對紐蘭本土實施戰略打擊,也會把轟炸機部署在條件更好的霍瓦依羣島。

此外,調集重兵攻打阿留羣島的難度同樣巨大。

只是惡劣的氣候就能跟進攻部隊製造大量麻煩。

在登陸成功後,還要面對缺乏港口的問題。

如果後勤保障不夠給力,就算打下了,也未必能夠守住,更別說頂住肯定會到來的戰略反擊。

即便是在上次大戰當中,帝國海軍也是在取得了東望洋的絕對制海權,打垮了紐蘭海軍之後,纔出兵阿留羣島。

正是如此,沒人覺得紐蘭軍隊會出兵攻打阿留羣島。

其實,在過去幾十年裡制訂的作戰計劃中,都不太重視阿留羣島,至少沒有將其當成主戰場。

即便是從政治角度來看,紐蘭當局也沒有理由在收復霍瓦依羣島之前進軍阿留羣島。

那麼,紐蘭艦隊爲什麼要去北東望洋?

第198章 定調第40章 九天雷霆第180章 旁觀者清第11章 圍追堵截第201章 交個朋友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548章 內患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591章 王室禮節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12章 賭徒的舞臺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18章 論功行賞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434章 戰略冒險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125章 兩頭兼顧第162章 暴露行蹤第113章 發現平頂船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95章 驚天計劃第56章 幻想破滅第91章 “赤誠”覆滅第12章 前線備戰第94章 鐵血首輔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9章 海陸分歧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223章 飛來橫禍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466章 方向之爭第120章 打賭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560章 虛晃一槍第148章 第一份偵查報告第82章 不謀而同第240章 北上借人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98章 初來乍到第57章 進退失據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296章 總統的擔憂第317章 決戰姿勢第514章 奧援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91章 敵機來襲第6章 傷亡慘重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60章 輾轉歸隊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212章 大國造的風采第30章 帝都風暴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431章 心結解開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73章 防線淪陷第238章 涼拌第185章 簡宴第22章 遠赴他鄉第90章 絕對主力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331章 萬全之策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432章 新三件第432章 新三件第500章 輪番攻擊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11章 圍追堵截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105章 快速突擊第142章 來自北面第533章 變通之法第44章 重點栽培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476章 準備階段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573章 防空作戰第601章 空操心第210章 校長的點撥第199章 自欺欺人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66章 方向之爭
第198章 定調第40章 九天雷霆第180章 旁觀者清第11章 圍追堵截第201章 交個朋友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548章 內患第520章 順水推舟第591章 王室禮節第517章 兩個擔憂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12章 賭徒的舞臺第128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255章 眼高手低第416章 主從之爭第636章 不算完美的結束第101章 負重前行第18章 論功行賞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434章 戰略冒險第222章 捲土重來第125章 兩頭兼顧第162章 暴露行蹤第113章 發現平頂船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95章 驚天計劃第56章 幻想破滅第91章 “赤誠”覆滅第12章 前線備戰第94章 鐵血首輔第134章 亦師亦友的對手第9章 海陸分歧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223章 飛來橫禍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466章 方向之爭第120章 打賭第571章 三波攻擊第560章 虛晃一槍第148章 第一份偵查報告第82章 不謀而同第240章 北上借人第408章 敷衍了事第98章 初來乍到第57章 進退失據第124章 特種部隊第296章 總統的擔憂第317章 決戰姿勢第514章 奧援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91章 敵機來襲第6章 傷亡慘重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503章 騷擾襲擊第60章 輾轉歸隊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587章 運氣因素第212章 大國造的風采第30章 帝都風暴第413章 三人成虎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431章 心結解開第233章 羣龍無首第362章 戰鬥結束第580章 又猜中了第73章 防線淪陷第238章 涼拌第185章 簡宴第22章 遠赴他鄉第90章 絕對主力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185章 忐忑不安第331章 萬全之策第3章 酒壯慫人膽第432章 新三件第432章 新三件第500章 輪番攻擊第502章 紐蘭軍隊的反擊第607章 取捨的結果第11章 圍追堵截第359章 果斷出擊第105章 快速突擊第142章 來自北面第533章 變通之法第44章 重點栽培第170章 這可不止是運氣第281章 肺腑之言第476章 準備階段第310章 大婚之日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573章 防空作戰第601章 空操心第210章 校長的點撥第199章 自欺欺人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466章 方向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