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關天培之死

關天培帶着數千名潰兵快速來到林則徐大軍所在,關天培來到林則徐跟前,帶着一臉慚愧說道:“啓稟大人,末將遭到漢軍的進攻,使得先鋒軍傷亡慘重,請大人懲罰。”

林則徐看着面前的關天培沉聲說道:“念你以往戰功赫赫,饒你一命,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來人給我把關天培押下去仗打三十軍棍。”站立在兩旁的親衛聽到後便上前把關天培押了下去。

等到關天培被押下去仗責的時候,林則徐看着身旁的衆將沉聲說道:“命令大軍在此安營紮寨,待明日在與漢軍一戰。”衆將聽到後紛紛轉身離去。

司馬南率軍來到李逸面前拱手說道:“啓稟皇上,屬下無能,未能把敵將給攔截住。”

李逸聽到後不由笑着說道:“這也不能怪你,實在是沒有想到清軍大軍來的這麼快,你先下去歇息吧!”司馬南聽到後便率軍退下。

李逸派出一師兵馬打掃戰場,然後用命令另外兩個師士卒安營紮寨,等到軍營建好後,李逸也得知在與清軍先鋒軍這一場戰鬥中,殲滅清軍一萬六千餘名,俘虜三萬一千餘名,逃脫者只有三千餘名,漢軍在這一場戰鬥中戰死三千餘名,受傷者有五千多名。

李逸把傷亡報告放到一邊,然後對着身旁的警衛隊隊長李長青輕聲說道:“李長青,讓司馬南派出士卒把戰死的兄弟都給我好好安葬。”

李長青聽到後拱手說道:“遵命。”說完便轉身離去。

司馬南正在自己營帳內歇息,這時有士卒來報皇上的警衛隊長過來了。司馬南聽到後便示意士卒把李長青帶進來,過了一會李長青便進來了,看到坐在主座之上的司馬南拱手說道:“啓稟將軍,皇上命將軍派人把陣亡士卒的屍體給好好安葬。”

司馬南聽到後點點頭表示明白,等到李長青離去後,司馬南便把王振江叫了過來,過了數分鐘後,王振江便來到帳內,司馬南於是便讓王振江帶領麾下兵馬速速把戰場上陣亡將士的屍體找個地方安葬。

王振江於是便急匆匆走出營帳,然後召集營級以上的幹部,等到衆將來到後,王振江便把司馬南交代的命令告知衆將,然後師中參謀便安排各自任務,之後衆將便返回各自營帳,然後便率領麾下兵馬去把陣亡將士的屍體安葬。

等到第二天,在漢軍軍營旁邊豎立了一座座墓碑,在那墓碑上所刻的名字都是漢軍陣亡將士的名字。

當清軍士卒距離漢軍只有不到十數裡地的時候,便有漢軍士卒來報,李逸聽到後便命令麾下士卒在軍營外集結。漢軍士卒聽到集結號角聲音後,紛紛從自己營帳或者訓練場迅速向平時集結地點奔去,之後在各自營長率領下向軍營外奔去。

當所有漢軍士卒都來到後,只花費了短短不到十數分鐘,李逸拍馬來到陣前看着面前的漢軍士卒大聲說道:“弟兄們,昨天在與清軍先鋒軍一戰,我方傷亡達到八千,其中陣亡將士的屍體就在這些墓碑下,今日我們就要跟清軍的十萬大軍展開決戰,而我方只有不到四萬之衆,不過我軍擁有火槍火炮,清軍士卒對我們來說都是

待宰的綿羊,今日我就帶領你們把這些綿羊全部殺了。”

漢軍士卒聽到後大聲喊道:“殺光清軍!”從原來的十數人的大喊,變成近四萬人的狂吼,李逸看到麾下士卒士氣高漲,原本還有些擔心士卒會因爲昨日一戰,士氣有些低迷。

當看到今日這麼一鼓舞,麾下士卒士氣高漲,心中的憂慮不翼而飛,就在這時候派出的斥候來到李逸跟前拱手說道:“啓稟皇上,清軍距離我軍只有十里地了。”

李逸聽到後點點頭然後便命令麾下炮兵迅速建好火炮,然後命令火槍手在距離火炮兩百米處列成徐進式陣形,之後又命令漢軍刀盾手、長槍兵等等冷兵器士卒在火槍兵後邊列陣,漢軍騎兵則在漢軍左右路列陣。

等到漢軍列完陣後,清軍士卒距離漢軍只有不到四千米處,林則徐擡手示意士卒停止前進,傳令兵看到後立馬下令停止前進。清軍士卒聽到命令後,紛紛停了下來,林則徐看着前方的漢軍對身旁的衆將問道:“大家對前方的漢軍有什麼看法?”

衆將聽到後紛紛轉頭看向關天培,關天培看此沉聲說道:“啓稟大人,漢軍有將近兩萬名士卒使用火槍,其餘三萬士卒裝備的是冷兵器,如果我軍想要把漢軍消滅就必須先把漢軍的火槍手給端掉,不然的話,我方很可能會被漢軍直接給消滅掉。”

▪ttκǎ n ▪c○

林則徐聽到後點點頭,畢竟先鋒軍五萬兵馬被漢軍打敗的例子擺在那裡呢,林則徐轉頭看向關天培問道:“你覺得我們應當如何消滅漢軍的火槍兵?”

關天培聽到後沉聲說道:“末將以爲我軍應當在丘陵等地跟漢軍展開決戰,而不是在平原之地跟漢軍展開決戰,只有發揮我軍兵力優勢纔能有機會把漢軍消滅。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讓皇上召集工匠打造火槍,只要我方裝備了大量火槍,那麼漢軍必敗無疑,不過這所需要的時間卻需要很長。”

林則徐聽到後低頭思索起來,也就在這時候李逸命令炮兵開炮射擊,漢軍火槍兵則在掩護炮火掩護之下向着清軍所在殺去。漢軍火槍兵身後裝備冷兵器的士卒緊跟着漢軍火槍手向清軍殺去。

林則徐正在思索之中,突然被巨大的轟鳴聲給驚醒,林則徐擡頭看向前方,便看到漢軍發射出來的炮彈不斷在清軍陣前爆炸。林則徐徹底驚呆了,他沒有想到漢軍不止擁有厲害的火槍,還擁有厲害的火炮,自己本方裝備的火炮根本就沒有漢軍火槍這麼厲害,本方火炮射程頂多在一千餘米,而且殺傷力非常有限。

林則徐知道自己在想不出什麼滅敵之法後,自己要想剿滅漢軍難上加難,林則徐想通後對身旁衆將說道:“命令大軍速速撤退。”

關天培聽到林則徐的命令後,慌忙開口說道:“啓稟大人,我們不能全軍撤退,必須留下斷後的士卒。”

林則徐聽到關天培提醒後,拍着額頭說道:“要不是關將軍提醒,我就把此事給忘了,到時一旦漢軍大軍趁勢進攻,我軍必敗無疑,這次斷後的人選誰願意去?”

衆將聽到後知道這是九死一生的任務,於是紛紛低頭不語,關天培這時候站了出來拱

手說道:“啓稟大人,末將願意率領本部兵馬斷後。”

林則徐聽到後大聲說道:“好,就由關將軍親自率領本部兵馬斷後,等到大軍退去後,請關將軍速速撤退,一切都拜託關將軍了。”

關天培聽到後語氣激昂的說道:“末將誓死完成任務。”說完便轉身離去。

林則徐看着站立在兩旁的衆將沉聲說道:“後軍改前軍,快速向來時方向撤退。”

衆將聽到後拱手說道:“我等遵命。”說完便紛紛轉身離去。

不到十數分鐘,清軍士卒便得到撤退的命令,清軍後軍在將軍轉身下快速撤退。李逸看到清軍士卒正在撤退,感到異常困惑,但是還是知道不能讓清軍逃跑,否則的話佔領廣東省全境所花費的時間將會更多,李逸沉聲說道:“命令騎兵團迅速出擊,務必纏住清軍。命令王振江、陳落、呂沙三人率領麾下速速追擊清軍。”

李長青聽到後拱手說道:“遵命。”說完立馬派出數名士卒去傳達命令。

漢軍騎兵團在聽到命令後,騎兵團團長馮糖率領早已期盼的騎兵向着清軍殺去。王振江三人在得到命令後,便命令麾下士卒全速奔跑,務必不能讓清軍逃脫。

馮糖率領麾下騎兵率先追上關天培率領的士卒,關天培看到漢軍騎兵越來越近,大聲說道:“長槍兵列陣。”

清軍長槍兵在聽到命令後,紛紛把手中的長槍對準衝過來的漢軍士卒,馮糖在看到清軍長槍兵列陣後,馮糖大聲隊身後士卒喊道:“弟兄們給我舉槍射擊。”

漢軍在聽到命令後紛紛舉槍對準前方的清軍長槍兵,然後在關天培吃驚的目光下,紛紛扣動扳機射擊,站在最前面的清軍長槍兵,頓時被漢軍火槍射中,直接倒在地上。

漢軍騎兵根本就不給清軍長槍兵機會,迅速交替進行射擊,關天培看到麾下士卒不斷被漢軍騎兵射殺,知道不能這樣下去,於是抽出腰間兵器大聲說道:“全軍衝鋒!”

清軍士卒聽到後吶喊着殺向漢軍騎兵,馮糖看此不由冷哼一聲,馮糖沉聲說道:“騷擾戰術。”漢軍騎兵聽到後立刻拉開跟清軍士卒距離,關天培看此感到異常氣憤,就在關天培拿漢軍騎兵無奈的時候,漢軍士卒迅速殺了過來,馮糖看此於是率領騎兵追擊清軍。

關天培只能眼睜睜看着漢軍騎兵去追擊,關天培揮舞着手中兵器殺向漢軍士卒,清軍士卒揮舞着手中兵器緊隨其後。

漢軍火槍兵根本就不給清軍肉搏戰機會,在各自營長指揮下,紛紛扣動扳機射擊。清軍士卒不斷被漢軍射殺,關天培揮舞着鋼刀殺向漢軍的時候,直接被一名漢軍營長用手中的火槍把關天培直接射殺。

清軍士卒在關天培戰死後,紛紛丟掉手中兵器張漢軍投降,漢軍士卒迅速把投降的清軍俘虜給看押住,之後繼續追擊林則徐率領的清軍大軍。

馮糖在率領騎兵團追擊十數裡,便看到清軍大軍已經進駐一座縣城之內,馮糖看此便派人去通知李逸清軍大軍駐紮在縣城之內,之後馮糖便命令大軍在距離城池二十里後安營紮寨。

(本章完)

第9章 桂林陷第39章 六國參戰第23章 雲貴暴亂第31章 報仇雪恨第34章 隔江而治第10章 整頓第23章 雲貴暴亂第39章 六國參戰第7章 大捷第28章 貴州之戰第18章 兩軍交戰第39章 六國參戰第22章 進軍三省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15章 桂林之戰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30章 戰鬥力爆發第7章 大捷第40章 攻打天津第22章 進軍三省第17章 新軍第18章 兩軍交戰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32章 拿下長沙城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16章 野牛山大捷第44章 馬六甲之戰第12章 先鋒滅第21章 九龍之戰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10章 整頓第18章 兩軍交戰第41章 道光病危第31章 報仇雪恨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26章 雲南攻克第1章 穿越第17章 新軍第14章 大敗清軍第11章 破城第9章 桂林陷第2章 交戰第34章 隔江而治第30章 戰鬥力爆發第45章 追擊第33章 寧波條約第15章 桂林之戰第18章 兩軍交戰第10章 整頓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6章 攻克城池第43章 伊犁之戰第19章 搗鼓鴉片第21章 九龍之戰第43章 伊犁之戰第41章 道光病危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41章 道光病危第34章 隔江而治第14章 大敗清軍第15章 桂林之戰第27章 進軍浙江第2章 交戰第20章 大戰將至第11章 破城第10章 整頓第9章 桂林陷第9章 桂林陷第40章 攻打天津第24章 廈門之戰第21章 九龍之戰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30章 戰鬥力爆發第3章 大敗第39章 六國參戰第21章 九龍之戰第32章 拿下長沙城第16章 野牛山大捷第30章 戰鬥力爆發第5章 叛變第24章 廈門之戰第21章 九龍之戰第23章 雲貴暴亂第27章 進軍浙江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13章 關天培之死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34章 隔江而治第46章 聯軍敗亡第7章 大捷第6章 攻克城池第42章 京師陷落第11章 破城第39章 六國參戰
第9章 桂林陷第39章 六國參戰第23章 雲貴暴亂第31章 報仇雪恨第34章 隔江而治第10章 整頓第23章 雲貴暴亂第39章 六國參戰第7章 大捷第28章 貴州之戰第18章 兩軍交戰第39章 六國參戰第22章 進軍三省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15章 桂林之戰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30章 戰鬥力爆發第7章 大捷第40章 攻打天津第22章 進軍三省第17章 新軍第18章 兩軍交戰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32章 拿下長沙城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16章 野牛山大捷第44章 馬六甲之戰第12章 先鋒滅第21章 九龍之戰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10章 整頓第18章 兩軍交戰第41章 道光病危第31章 報仇雪恨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26章 雲南攻克第1章 穿越第17章 新軍第14章 大敗清軍第11章 破城第9章 桂林陷第2章 交戰第34章 隔江而治第30章 戰鬥力爆發第45章 追擊第33章 寧波條約第15章 桂林之戰第18章 兩軍交戰第10章 整頓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6章 攻克城池第43章 伊犁之戰第19章 搗鼓鴉片第21章 九龍之戰第43章 伊犁之戰第41章 道光病危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41章 道光病危第34章 隔江而治第14章 大敗清軍第15章 桂林之戰第27章 進軍浙江第2章 交戰第20章 大戰將至第11章 破城第10章 整頓第9章 桂林陷第9章 桂林陷第40章 攻打天津第24章 廈門之戰第21章 九龍之戰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30章 戰鬥力爆發第3章 大敗第39章 六國參戰第21章 九龍之戰第32章 拿下長沙城第16章 野牛山大捷第30章 戰鬥力爆發第5章 叛變第24章 廈門之戰第21章 九龍之戰第23章 雲貴暴亂第27章 進軍浙江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13章 關天培之死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34章 隔江而治第46章 聯軍敗亡第7章 大捷第6章 攻克城池第42章 京師陷落第11章 破城第39章 六國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