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隔江而治

當李逸得知大清帝國欽差大臣琦善跟日不落帝國指揮官,在寧波簽訂喪權辱國的寧波條約的時候,李逸變得異常憤怒,他沒有想到自己在佔據兩廣等地依然無法改變大清帝國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李逸把自己關在屋中一天,一直到晚上才走了出來。

此時李逸面色變得異常堅定,他已經決定加快進攻的步伐,一定要把大清帝國覆滅,只有這樣才能挽救神州百姓。

等到第二天時候,李逸便召集衆大臣,然後在朝堂之上命令第一軍、第三軍、第四軍、第五軍、第六軍組成第一集團軍,進攻長江以南還在大清帝國手中的省份,然後又命令第二軍、第九軍、第十軍、第十一軍、第十二軍組成第二集團軍掃滅佔據西北、西南地區的清軍士卒,至於空缺的防務則交給由清軍俘虜組成的地方部隊。

李逸在廣州城呆了許久,便決定親自率領第一集團軍橫掃長江以南的大清帝國控制的省份,衆大臣聽到後紛紛勸解李逸不要親自率軍出征,李逸卻不聽衆大臣勸解,衆大臣看到李逸下定決心誓要親自出徵,便不在勸解爲了保護李逸安全,衆臣從第七軍中抽調精兵強將準備護衛軍。

李逸看此便讓衆臣慢慢商量,然後便轉身向趙薇所在房間走去,當李逸來到趙薇門口後,李逸整理了一下服裝,心中想起跟趙薇這將近一年半的時候,在這一年半中李逸發現對趙薇的感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從原來的一絲尊敬,變得見她時心情變得異常激動,慢慢發展成對趙薇的愛。

李逸敲了敲屋門開口說道:“薇兒你在嗎?”

趙薇正在房間內繡花的時候,當聽到李逸在外面說話時候,慌忙把繡花藏在被窩裡,然後把針線收拾起來,又整理了一下衣服纔開口說道:“我在,你進來吧!”

李逸聽到後便推開門走了進去,剛進去李逸便看到趙薇正坐在牀沿,李逸緩步來到趙薇面前說道:“薇兒你在幹什麼呢?”

趙薇聽到後面帶一絲笑容說道:“我在休息,你進我閨房想幹什麼呀?”

李逸不由裝作兇惡的樣子說道:“我是來懲罰你昨天拋棄我獨自離去的事情。”

趙薇聽到後不由用手捂着小嘴噗哧一聲笑了起來,看着李逸說道:“你覺得我會相信嗎?”

李逸看此便來到牀沿坐下,雙眼炯炯有神的看着趙薇,語氣異常溫和說道:“明日我將親自指揮軍隊攻佔清軍佔據的省份,我會在今年年底回來。”

趙薇聽到後不由低下了頭,氣氛頓時變得異常沉默,李逸伸出右手把趙薇攬入懷中,語氣柔和說道:“等到我率軍回來的時候,我就在廣州城辦一個巨大的婚禮,讓全天下的人民都知道你是最幸福的女人。”

趙薇聽到後眼中慢慢充滿了淚水,也不知道趙薇想到了什麼,淚水嘩嘩的流了出來,李逸看到狗用右手撫背安慰着趙薇,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趙薇漸漸收起軍淚水,擡頭看着李逸輕聲說道:“等你率軍回來的我會給你一個驚喜。”

李逸聽到後點點頭,兩人

之後又說了一些悄悄話,一直說到晚上才結束,等到第二天從第八軍抽調出來的精兵強將已經集結起來,李逸身穿一身元帥的軍服,在禁衛軍士卒護衛下走出廣州城。

李逸檢閱了一下軍隊,便在中午時分率領集結好的軍隊向浙江方向快速挺進,行軍有一個月,李逸率軍與剛剛攻克寧波的第三軍會合。

李逸在司馬南帶領下來到營帳內,李逸當先坐在主座之上,麾下將領紛紛坐在兩旁,李逸掃視了一遍衆將,便讓司馬南匯報浙江省情報,經過十數分鐘司馬南詳細的介紹,李逸知道現在第三軍雖然擁有八萬士卒,但是具備真正近代部隊戰鬥力的只有不到四萬人,而且這四萬人中還有三萬是系統徵召的士卒。

李逸也知道這是爲什麼,畢竟連續打了將近兩年的時候,系統徵召的士卒能夠有三萬人存活下來,已經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了。

李逸便開始安排對南方數省的進攻計劃,經過一下午商量,漢軍最終確定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速戰速決,迅速佔據南方數省,然後跟清軍隔江而治。

漢軍在寧波城休整數日補充足夠的彈藥,李逸留下五千士卒把守寧波城,然後率領九萬漢軍向着杭州殺去。閔浙總督趙翼在得知九萬漢軍正在向杭州殺來,便迅速命令李密集結兵馬準備撤退。

李密在接到命令後雖然有些不甘心,但是還是聽從趙翼下達的命令,讓杭州城內的清軍集結,等到清軍士卒集結完畢後,閔浙總督趙翼便率軍扔下杭州城向着南京方向奔去。

當李逸經過將近十日行軍,很快便來到沒有清軍的杭州城,下李逸看到城牆上一個清軍都沒有感到異常詫異,爲以防是清軍的陰謀,李逸便派出一個旅的兵馬到城中打探消息。

李逸率軍在城外等了半個時辰,進去的一個旅便走出來彙報城中並沒有什麼狀況,清軍早在數日前離去。李逸聽到後有些迷惑,清軍爲什麼不抵抗到底,難道他們打算放棄浙江省嗎?

李逸想了許久也沒有想通這是爲什麼,李逸只好把這個問題丟到一旁,然後命令士卒在城外安營紮寨,之後便帶着衆將進入杭州城,進入杭州城後李逸便讓衆將好好放鬆放鬆,然後自己便向城守府走去。

來到城守府前後,李逸便讓禁衛守好城守府,然後李逸便走了進去,向着書房的地方走去。放李逸來到書房前,雙手用力把房門推開,剛剛步入書房便看到滿屋子都是書,李逸不由走到一個書櫃前,大略看了一下,發現書櫃中都是一些四書五經之類的書。

李逸看此便來到書桌前,然後拿起放在一旁的毛筆練字,到了晚上李逸吃完飯後,便找了一處房間休息。等到第二天,李逸讓第三軍管理浙江省防務,並告誡司馬南不要放棄對清軍的警惕,之後司馬南便率軍向着湖北奔去。

當李逸率軍趕到湖北的時候,第一軍、第四軍、第六軍已經佔據湖北大部分地區,只有湖北省省府武漢一帶還有清軍。李逸率軍跟三軍會合後,便向着武漢殺去。

數日後李逸便

率軍殺到武漢城下,當看到武漢軍民衆志成城積極守城,李逸知道拿下武漢城將是異常艱辛,不過即使在艱難李逸也要把武漢城給拿下,畢竟以後可沒有再次親征的機會了。

李逸把衆將叫到自己跟前商討如何拿下武漢城,趙雲便提出發揮火炮的優勢,把武漢城牆轟踏,武漢城便會被拿下。這時候馬涼卻建議先勸降一下清軍,讓其打開城門投降,之後衆將分成兩派激烈當爭吵起來。

李逸聽了一會感覺頭都要炸了,拍了拍桌子沉聲說道:“都不要爭論了,我決定先勸降,一旦清軍拒絕開城投降,就給我用火炮把武漢城轟開。”

李逸於是便派出士卒到武漢城下勸降,之後李逸等人便在營帳內等待消息,很快派出去勸降的士卒進入營帳沉聲說道:“啓稟元帥,清軍拒絕開城投降。”

李逸聽到後看着衆將沉聲說道:“竟然清軍不吃敬酒吃罰酒,那麼集中所有火炮,炮轟武漢城。”

衆將聽到後紛紛下去命令各自軍隊火炮在武漢城外擺好,半個時辰後,漢軍所有火炮都被推到距離武漢城二千米處,李逸看到火炮準備敢後,便揮手示意炮兵開炮。漢軍炮兵看此迅速裝上炮彈,然後齊刷刷點燃導火索炮轟武漢城。

武漢城牆上清軍士卒在看到漢軍把火炮推了出來,紛紛蹲在牆角,當清軍士卒剛剛躲好,漢軍火炮便齊刷刷開炮,炮彈不斷從漢軍炮兵陣地飛馳到武漢城爆炸開來,在城牆上的清軍士卒遭殃了,接連不斷被炮彈轟上天,一輪炮擊過後清軍付出一成士卒傷亡的代價。

倖存下來的清軍士卒也被漢軍火炮的威力給嚇呆了,當看到漢軍士卒再次裝上炮彈,清軍士卒腿不由的打起哆嗦,還不等清軍士卒反應過來,漢軍再次開炮射擊。

在漢軍第二輪炮擊過後,城牆上倖存下來的清軍士卒,直接把守將給挾持住了,然後一邊揮舞白旗,一邊迅速打開城門,以期望漢軍不在炮擊。李逸看到武漢城門打開後,便命令漢軍炮兵停止炮擊,李逸迅速派出兩個旅的兵力去接受武漢城。

當漢軍士卒來到城門口時候,清軍士卒鬆了一口氣,在漢軍士卒命令下紛紛丟掉手中兵器向漢軍投降,漢軍不到半個時辰便接受了武漢城。

李逸看到武漢城接受後,便率領大軍進城,之後李逸率軍在城中休整數日後,便留下第一軍,並讓第四軍進駐湖南,之後便帶着第六軍向着江西省殺去。

當李逸率軍剛剛抵達江西省的時候,便傳來江西巡撫嚴萬速宣佈向漢軍投降,於是漢軍不費吹灰之力便把江西省拿下,這時候也有消息傳來,太平軍楊秀清已經被第二軍殲滅在成都,太平軍首領全部戰死沙場,四川省清軍因爲向漁翁得利,卻被漢軍一個反擊把主力給殲滅,漢軍趁勢拿下了四川全境,而此時漢軍除了海南、西藏沒有拿下,其餘長江以南各省都已經掌握在漢軍手中。

李逸看此只好率領大軍班師回朝,用一個月時間,漢軍便趕到廣州城,當漢軍來到廣州城時候受到廣州百姓的熱烈歡迎。

(本章完)

第31章 報仇雪恨第43章 伊犁之戰第45章 追擊第22章 進軍三省第39章 六國參戰第32章 拿下長沙城第28章 貴州之戰第13章 關天培之死第39章 六國參戰第1章 穿越第34章 隔江而治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17章 新軍第44章 馬六甲之戰第21章 九龍之戰第36章 大決戰第5章 叛變第29章 湖廣大戰第32章 拿下長沙城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12章 先鋒滅第23章 雲貴暴亂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14章 大敗清軍第5章 叛變第39章 六國參戰第17章 新軍第28章 貴州之戰第22章 進軍三省第24章 廈門之戰第18章 兩軍交戰第5章 叛變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45章 追擊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10章 整頓第7章 大捷第34章 隔江而治第1章 穿越第44章 馬六甲之戰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34章 隔江而治第41章 道光病危第22章 進軍三省第39章 六國參戰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36章 大決戰第41章 道光病危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14章 大敗清軍第11章 破城第44章 馬六甲之戰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6章 攻克城池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46章 聯軍敗亡第41章 道光病危第24章 廈門之戰第7章 大捷第2章 交戰第39章 六國參戰第39章 六國參戰第36章 大決戰第19章 搗鼓鴉片第3章 大敗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17章 新軍第16章 野牛山大捷第24章 廈門之戰第28章 貴州之戰第18章 兩軍交戰第34章 隔江而治第14章 大敗清軍第46章 聯軍敗亡第20章 大戰將至第18章 兩軍交戰第20章 大戰將至第22章 進軍三省第10章 整頓第7章 大捷第42章 京師陷落第15章 桂林之戰第2章 交戰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38章 肅清第38章 肅清第12章 先鋒滅第39章 六國參戰第24章 廈門之戰第2章 交戰第44章 馬六甲之戰第45章 追擊第23章 雲貴暴亂第9章 桂林陷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18章 兩軍交戰第26章 雲南攻克
第31章 報仇雪恨第43章 伊犁之戰第45章 追擊第22章 進軍三省第39章 六國參戰第32章 拿下長沙城第28章 貴州之戰第13章 關天培之死第39章 六國參戰第1章 穿越第34章 隔江而治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17章 新軍第44章 馬六甲之戰第21章 九龍之戰第36章 大決戰第5章 叛變第29章 湖廣大戰第32章 拿下長沙城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12章 先鋒滅第23章 雲貴暴亂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14章 大敗清軍第5章 叛變第39章 六國參戰第17章 新軍第28章 貴州之戰第22章 進軍三省第24章 廈門之戰第18章 兩軍交戰第5章 叛變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45章 追擊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10章 整頓第7章 大捷第34章 隔江而治第1章 穿越第44章 馬六甲之戰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34章 隔江而治第41章 道光病危第22章 進軍三省第39章 六國參戰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36章 大決戰第41章 道光病危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14章 大敗清軍第11章 破城第44章 馬六甲之戰第8章 攻陷廣州城第6章 攻克城池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4章 土地國有化第46章 聯軍敗亡第41章 道光病危第24章 廈門之戰第7章 大捷第2章 交戰第39章 六國參戰第39章 六國參戰第36章 大決戰第19章 搗鼓鴉片第3章 大敗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17章 新軍第16章 野牛山大捷第24章 廈門之戰第28章 貴州之戰第18章 兩軍交戰第34章 隔江而治第14章 大敗清軍第46章 聯軍敗亡第20章 大戰將至第18章 兩軍交戰第20章 大戰將至第22章 進軍三省第10章 整頓第7章 大捷第42章 京師陷落第15章 桂林之戰第2章 交戰第25章 太平軍成立第38章 肅清第38章 肅清第12章 先鋒滅第39章 六國參戰第24章 廈門之戰第2章 交戰第44章 馬六甲之戰第45章 追擊第23章 雲貴暴亂第9章 桂林陷第37章 拿下南陽城第18章 兩軍交戰第26章 雲南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