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在京師的李逸便得知戴維雲已經戰勝聯軍艦隊,並把五國總督給捉了,李逸在皇宮中思索再三,便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李逸囑咐戴維雲讓五國總督派人通知他們各自國家,並在信中寫出所要提出的條件,之後李逸便派人送往戴維雲手中。
京師陷落的消息很快便傳遍大江南北,還在進行抵抗的清軍鬥志全無,一旦漢軍兵臨城下,清軍不在向從前那樣死命抵抗,紛紛打開城門向漢軍投降,即使有不願意投降死忠於大清帝國的軍官,也被清軍士卒給亂刀砍死,畢竟給誰賣命還不是都一樣,何必給大清帝國陪葬。
漢軍四大集團軍挺進的速度頓時大大加快,山東省、河南省、直隸省、山西省等凡是被清軍控制的,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被漢軍攻克,清軍在關中的勢力頓時瓦解。
在此期間,日不落等國已經得知東亞總督發動對大漢帝國的軍事行動,最終卻以失敗告終,日不落等國剛開始異常的憤怒,紛紛叫囂着對大漢帝國發動全面戰爭,可是在憤怒過後,便被大漢帝國所擁有的人口給震驚住了,大漢帝國擁有人口三億以上,軍隊在兩百萬以上,戰艦擁有上千艘。
日不落等國知道如果跟漢軍發動全面戰爭的話,最終落得的結果有可能就是再次被漢軍殲滅或者慘勝元氣大傷。日不落等國在考慮到後果後,便紛紛決定跟大漢帝國講和,於是日不落等國派出談和代表去往大漢帝國。
過了一個多月,日不落等國和談代表紛紛來到高雄,然後找到外高雄的戴維雲,雙方相見後,日不落使者塔里布爾看着戴維雲說道:“大人,我代表日不落帝國找大人講和一事。”
戴維雲聽到後也不拐彎抹角,直接把李逸所列出的條件交給各國的使者,日不落使者塔里布爾打開手中的紙張看了起來,只看到上面寫着第一條:雙方宣佈結束戰爭,第二條:賠償三千六百萬兩白銀,分四年還清;第三條:歸還舟山羣島;第四條:寧波條約提出的一切條件全部解除;第五條:雙方建立友好的貿易關係;第六條:尼泊爾、不丹等原附屬於大清帝國的附屬國,變更爲大漢帝國附屬國。
日不落使者塔里布爾看完後鬆了一口氣,畢竟損失並沒有超過底線,馬德里帝國使者看完提出的條件,則是一臉痛苦的樣子,在條約上大漢帝國提出馬六甲海峽一帶屬於中國,雖然不想答應但是爲了保證漢軍手中士卒生命,馬德里帝國使者最終還是同意了。
大漢帝國也對里斯本等國提出相應的賠償條件,里斯本等國使者最終也點頭表示同意,於是雙方在第三天便舉起一場簽約儀式,正式在高雄簽訂《臺灣條約》,臺灣條約的簽訂代表着聯軍對大漢帝國軍事行動的失敗,奠定了大漢帝國在東南亞的地位。
在北京的李逸在思索良久後,便決定遷都北京,於是便讓廣州的大漢官員以及趙薇乘船到北京,在廣州的大漢官員得知後,於是護送着趙薇和皇子乘船去往北京。
等到趙薇一行到達北京後不久,李逸便得知條約在高雄順利簽訂,李逸心中變得異常激動,畢竟條約的簽訂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李逸於是命令全國賦稅免收一年,讓天下百姓共同慶祝大漢帝國在世界上重新站起來了。
在1845年5月份的時候,漢軍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抵達新帝都北京,在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相繼抵達北京後,李逸便讓第一集團軍到山海關駐紮,第二集團軍在
與外蒙古交界處駐紮。
等到10月中旬關中的清軍餘孽都被肅清後,李逸便命令第一集團軍司令趙雲率軍從山海關進攻東北三省,第二集團軍劉博率軍進攻外蒙古,兩大集團軍向兩頭獅子一樣向外蒙古和東北三省撲去。
劉博率領麾下士卒向着外蒙古烏蘭巴托前進,外蒙古各個部落在得知漢軍二十五萬大軍正在向烏蘭巴托前進,感到異常惶恐,外蒙古大汗巴魯吉特立刻命令各個部落往烏蘭巴托集結,各個部落爲了捍衛自己家園,於是紛紛集結部落中的青壯趕往烏蘭巴托。
數日後,劉博率軍遇到正在趕往烏蘭巴托的烏蘭部落,漢軍直接發動對烏蘭部落的進攻,由於烏蘭部落裝備的是冷兵器,根本就打不過手持火槍的漢軍士卒,不到十數分鐘,數千烏蘭部落士卒戰死沙場,其餘烏蘭部落士卒逃脫不及被漢軍俘虜。
劉博派人審問烏蘭部落是幹什麼去,很快便審問出大汗巴魯吉特發出了集結令,現在草原上各個部落都在趕往烏蘭巴托。劉博看此於是便決定率領騎兵部隊直接向烏蘭巴托快速挺進。
十天後,劉博率領騎兵部隊來到烏蘭巴托附近,這時候烏蘭巴托已經集結十萬軍隊。當巡視的狼騎兵發現漢軍騎兵後,迅速通知巴魯吉特,正在大帳中款待各個部落首領的巴魯吉特得知漢軍已經兵臨城下,於是便帶着衆部落首領奔出大帳,然後迅速集結士卒準備把來犯的漢軍騎兵擊潰。
劉博看到騎兵正在集結,便命令士卒原地待命,等到清軍騎兵集結完後,劉博拿起放在馬上的火槍指着對面的敵軍,對身後騎兵大聲說道:“進攻!”漢軍騎兵聽到後,手持火槍向清軍騎兵衝去。
巴魯吉特看到漢軍騎兵向其衝來,大聲對身邊騎兵說道:“我們信奉長生天,我們是草原上的狼,而漢軍騎兵只是一羣羊了,現在這一羣羊要把我們這些狼給吃掉,這可能嗎?”
身後的騎兵大聲說道:“不可能!不可能!”
巴魯吉特繼續對身後騎兵鼓舞道:“我們要把這些羊都給吃掉,打進中原!”
身後騎兵聽到打進中原,心中變得異常激動,騎兵們大聲說道:“打進中原!打進中原!”騎兵們的喊聲穿透了雲霄,頭頂上的雲都被喊聲擊散了。
巴魯吉特手持彎刀指着衝來的漢軍騎兵大聲說道:“衝啊!”說完拍馬向漢軍騎兵殺去,身後的騎兵聽到後,嗷嗷叫着向漢軍騎兵衝去。
當雙方士卒距離數百米時候,漢軍騎兵紛紛舉起手中的火槍對準衝來的清軍騎兵進行射擊,向漢軍騎兵衝鋒的清軍騎兵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便被漢軍騎兵給射下馬來。
巴魯吉特沒有想到漢軍騎兵竟然裝備威力驚人的火槍,看着麾下士卒不斷被漢軍騎兵射殺。就在巴魯吉特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漢軍騎兵衝入了清軍騎兵之中,雖然清軍騎兵異常血性,但是都被漢軍騎兵給斬殺。
劉博看到巴魯吉特等人時候,眼前一亮,知道如果想要快速取得勝利,那麼就要實行斬首行動,於是劉博便命令漢軍騎兵向巴魯吉特等人衝去。巴魯吉特當看到漢軍騎兵向其衝來的時候,巴魯吉特慌忙命令士卒頂上去,可是無論清軍騎兵如何抵擋,都沒法擋住漢軍的狂猛進攻。
漢軍騎兵很快便衝到距離巴魯吉特數百米時候,漢軍騎兵把火槍對準巴魯吉特等人然後扣動扳機進行射擊,頓時巴魯吉特等人被漢軍騎兵打成刷子,沒有生
命氣息的身體,直接從馬上掉了下來。
僥倖活下來的部落首領,看到漢軍騎兵再次把槍對準他的時候,部落首領爲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便命令士卒向漢軍投降。清軍騎兵聽到後紛紛丟掉手中彎刀向漢軍投降,劉博看到清軍騎兵投降,便派人接收投降的士卒。
等到投降的清軍騎兵接收後,劉博便率軍駐紮在烏蘭巴托,靜等剩餘其餘部落的到來。
在劉博率軍進攻烏蘭巴托的時候,趙雲率軍連克十餘座城池,兵鋒直指盛京。在盛京的愛新覺羅·奕詝得知漢軍二十五萬大軍正在向盛京瘋狂奔來,慌忙派人找來博爾古特。當博爾古特急匆匆趕到皇宮後,愛新覺羅·奕詝看着面前的博爾古特語氣焦急說道:“博爾古特將軍,現在漢軍連克十餘座城池,兵鋒直指盛京。不知博爾古特將軍有什麼對策能夠把漢軍擊退?”
博爾古特聽到後低頭思索一會,看着愛新覺羅·奕詝說道:“啓稟皇上,我軍現在擁有軍隊三十萬,不過這三十萬新軍中有二十萬是新兵,所以這一場戰鬥將會異常艱難,我方想要擊退漢軍,那麼只有一條辦法,那就是死守城池,從而讓漢軍知難而退。”
愛新覺羅·奕詝聽到後知道這是唯一的辦法,於是便任命博爾古特爲大將軍,統領三十萬兵馬抵抗漢軍的進攻。半月後,趙雲率軍殺到盛京城下,而此時城中的愛新覺羅·奕詝也得知外蒙古已經被漢軍攻克的消息,愛新覺羅·奕詝知道如果不把漢軍擊退的話,那麼大清帝國就會在此滅亡,而他就是大清帝國的末代皇帝。
趙雲看到城牆上清軍士卒衆多,知道想要拿下盛京異常艱難,於是便派人通知在外蒙古的第二集團軍,讓劉博率軍趕來東北三省,協助其拿下東北三省,然後趙雲插命令大軍把盛京城團團圍住,每天都對盛京城進行瘋狂炮擊。
漢軍對盛京炮擊了半個月,此時第二集團軍從外蒙古出發已經拿下防守薄弱的黑龍江省、吉林省以及除盛京外的遼寧省,劉博在留下一定兵力防守三省後,便率軍增援在盛京的第一集團軍。
當兩軍相遇後,漢軍對盛京發動了狂猛進攻,每天都有近萬士卒傷亡,在漢軍對盛京攻打半個月後,城中清軍終於承受不住了。在1845年11月15日夜裡發動了叛變,漢軍趁此發動對盛京的進攻。
等到第二天時候,盛京城便被漢軍拿下了,愛新覺羅·奕詝等人在昨晚的叛變中,被叛軍士卒給斬殺,只有少數幾人逃脫一劫。
在北京的李逸得知大清帝國已經被滅絕,李逸一個人登上了皇宮城牆上看着遠方的天空自言自語說道:“希望在未來大漢帝國能夠站在世界之巔。”
1875年12月8日,在位三十多年李逸傳位給第四子李嘉益,之後便帶着自己妻子趙薇遊覽全國。
1895年8月12日,李逸在避暑山莊時候,突發心臟病身亡,大漢帝國爲此降國旗三天,日不落等國紛紛降半旗。
1897年12月8日,在位二十二年的李嘉益傳位給長子李玉國,退位的李嘉益便跟隨父親的腳步帶着自己妻子頤養天年。
在兩位皇上在位期間,大漢帝國綜合國力得到極大的增強,大漢帝國的百姓因爲大漢帝國頒佈的政策生活漸漸變得富裕起來。雖然大漢帝國的綜合國力得到極大的增強,但是在四周還存在着危險,而大漢帝國是否會把這些危險解除呢?
(全書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