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 意大利半島

威尼斯地區邊境線上,一條延綿數十里地的永駐工事將反漢同盟國和太平天國的勢力範圍隔離開。

這道工事都是那些被太平軍荼毒過的意大利半島人民貢獻出來的汗水修建的,被太平軍佔領後和佔領區的意大利半島人民,簡直如同兩個民族一般。

太平軍的佔領打破了意大利半島各國民衆的國家界限,剝奪了意大利半島民衆的絕大部分財富,太平軍在意大利半島走了一圈,基本上把能拿走的都運走了,不能拿走的大多數也一把火燒了個精光,這是在洪天成下定決心放棄意大利半島後,下令做的事情。

洪天成的目的是希望破壞意大利半島發達的手工製造業,降低意大利半島的糧食產量。

顯然,洪天成的目的完美達到了,意大利半島的民衆爲自己的懦弱付出了代價,原本的溫飽水平線一下子下降到了食不果腹,可想而知意大利半島人民的怨念有多大!

反漢同盟正是利用這種怨念,以不高的投入組建了一支又一支意大利半島部隊,很多部隊反漢同盟甚至連工資都沒有下發,只是負責提供衣食住行和武器裝備而已。

不過,因爲意大利半島募集的士兵不屬於反漢同盟主要國家的部隊,最先進的米尼步槍是一杆都沒有,配備的全都是法蘭西和西班牙軍隊淘汰下來的刺刀燧發槍,當然,對於原本太平軍佔領期間,只剩下大刀長矛的意大利民兵而言,這種武器更新已經相當不錯了。

只有受過苦難的人,要求才會很低。

這就好比二戰時期飽受壓迫的東方古國人民一般,擁有一把小日本的三八大蓋就已經喜氣洋洋當作寶貝一般保養維護,要知道,當時的小日本使用的三八大蓋,堪稱二戰主要參戰國中,最差的單兵武器,沒有之一!

哪怕是老毛子使用的廉價莫辛納甘系列步槍,都比小日本的三八大蓋故障率低上數倍!

莫辛納甘可是一戰時期普遍列裝的標準步槍!

三八大蓋放在太平洋戰場上,被美國大兵繳獲後,如同垃圾一般處理……

這就是國力不同所導致的價值觀不同,二戰時期亞洲戰場和歐洲戰場上,不提戰鬥力差距,單講單兵武器系列,亞洲戰場能比歐洲戰場整整落後20年!

歐陸一戰時期的武器,在二戰的亞洲戰場上卻橫行無忌,這也是小日本對上美軍和蘇軍後,毫無還手之力的原因,哪怕日本鬼子再玩命,也很難彌補武器上帶來的全面代差,當時的日本也就海軍和空軍裝備還能拿的出手,陸軍打仗基本上全靠勇氣和玉碎的氣勢……

而洪天成所在的時空中,太平軍的作戰勇氣和武器科技全面佔優,自然更不可能戰敗,雖說戰爭是國力的比拼,但軍隊的素質也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因素。

特別是在17世紀這個落後的年代裡!

連反漢同盟國的首腦們自己都承認,反漢同盟國聯軍士兵的單兵戰力遠不如太平軍,反漢同盟國能跟太平軍打上5個年頭,靠的就是國家底蘊。

1672年中旬,威尼斯邊境線工事裡的意大利部隊突然得到了大量增援,反漢同盟將意大利半島新組建的十個步兵師一股腦的全都投入了進來,防備太平軍即將展開的進攻。

不得不說,在佔領區不得人心的太平軍,在軍事情報方面始終處於弱勢,只要是大軍出征,反漢同盟各國的間諜分分鐘就能得到具體進軍路線,除非太平軍專走無人的地區!

然而,太平軍如果不挑選大城市路線,沿途的補給就會出現問題,因此,太平軍只要發動進攻,反漢同盟國基本上都能提前得到消息。

當然,得到消息是一碼事,是否能擋得住就是另一碼事了……

或者說,反漢同盟國聯軍是否有能力擋得住!

譬如現在,反漢同盟國得到的消息是5個太平軍新編步兵師(反漢同盟國對太平軍後膛槍步兵師的稱呼)進入威尼斯,打算進攻意大利半島的戰略走勢,提前一週就被反漢同盟國得知,並抽調了意大利半島所有的新組建的野戰步兵師。

除了10個意大利新建步兵師外,防線上還有數萬瑞士、薩伏依、法蘭西、西班牙等國的聯軍部隊,合計能有18萬左右戰鬥兵力!

這是意大利半島上能拿出的全部兵力了,當然,裝備的武器清一色的全都是刺刀燧發槍,米尼步槍還處在生產狀態,只有法蘭西和西班牙境內寥寥數個步兵師正在進行列裝,還沒有列裝完! ωwш◆тт kдn◆co

而且,法蘭西王國出於私心,所有裝備着米尼步槍的部隊,全部駐留在萊茵河防線上,守衛本土。

反漢同盟國這番部屬也是十分明智的,意大利半島的手工製造業已經被破壞的差不多,沒有幾年時間甭想恢復生產力,自然要以法蘭西本土守護優先,現在的米尼步槍生產大頭可全在發達的法蘭西王國,其次是西班牙王國,最後纔是合併的大不列顛王國。

其他獨立的小國只有零星的生產,根本無法批量打造。

想要將一件新式武器投入大規模生產,可不是光有樣品就可以的,沒有發達的手工業生產力,想都別想。

法蘭西王國、西班牙王國和大不列顛王國已經進入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動力的運用已經開始普及,才擁有大量製造米尼步槍的生產能力,但生產速度卻十分普通……

洪天成看中的就是這個時間差,米尼步槍雖然比漢陽造步槍落後數十年,但射程上的劣勢已經大大彌補,漢陽造步槍理論射程雖然佔據優勢,但人眼瞄準是有極限的,即便是現代戰爭裡,步槍交戰距離也維持在四五百米左右,再遠了就很難打準目標人體了。

在四五百米開外,人體目標已經很小了!

除非裝上2倍鏡、四倍鏡、八倍鏡、十五倍鏡這類專用狙擊鏡,才能將射擊距離大大延伸。

056 被包圍118 爆肝伊始112 抽獎上397 肆意屠戮363 重組軸心國集團272 各國動態062 慘烈的消耗戰下148 拿下波列西耶433 故人遠去300 霸道的契約352 榴彈炮發威055 一意孤行398 牛皮的薩伏依121 不屑一顧202 射擊軍330 告一段落448 歐洲五大區419 後膛槍碾壓火炮377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273 引誘計劃162 鐵蹄與勇氣下307 認清現實253 兩個理由112 抽獎上228 旋起旋滅470 進攻廣州107 敗退的國王127 戰前安排221 正義與邪惡的判定295 跑路的卡爾069 慘勝230 輕易擊潰241 煽動混亂001 黑化435 戰壕防禦戰108 基輔到手345 線列步兵時代390 突破與圍堵295 跑路的卡爾470 進攻廣州102 三觀崩壞後的撤退390 突破與圍堵317 斯德哥爾摩內戰215 聖劍的隕落043 厚顏無恥259 所謂國家利益122 安德烈的野望260 哥薩克元首270 栽贓與藉口093 城破上197 烏合之衆179 鎮壓即爲罪惡347 俄瑞戰爭290 蔑視與接敵151 獨特的首領英雄373 進攻威尼斯479 生化回收站090 開始攻城175 日理萬機233 細細的紅線348 哈布斯堡垮臺076 進攻日托米爾240 復仇開始428 懸殊的科技代差183 官奴等級075 帶頭作用229 進攻射擊軍397 肆意屠戮026 火力壓制451 進攻外圍237 戰爭形勢410 戰爭泥潭292 成噸的暴擊159 沒有炮兵的尷尬454 各方反響059 波蘭人的進攻上267 開始收權418 洪天成的戰略計劃110 大擴軍049 精銳親衛營073 戰俘的應用011 先發制人143 不按套路出牌235 門捷羅夫的應對038 入教的波蘭奸242 騎馬步兵的突襲064 生死之戰201 死無對證200 找好替罪羊475 武士的自殺式衝鋒310 洪天成的應對189 利沃尼亞的機遇431 荷蘭投降335 強權主義444 奴隸兵266 重新整編433 故人遠去315 合作與引子158 立陶宛決戰413 反漢同盟的覬覦
056 被包圍118 爆肝伊始112 抽獎上397 肆意屠戮363 重組軸心國集團272 各國動態062 慘烈的消耗戰下148 拿下波列西耶433 故人遠去300 霸道的契約352 榴彈炮發威055 一意孤行398 牛皮的薩伏依121 不屑一顧202 射擊軍330 告一段落448 歐洲五大區419 後膛槍碾壓火炮377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273 引誘計劃162 鐵蹄與勇氣下307 認清現實253 兩個理由112 抽獎上228 旋起旋滅470 進攻廣州107 敗退的國王127 戰前安排221 正義與邪惡的判定295 跑路的卡爾069 慘勝230 輕易擊潰241 煽動混亂001 黑化435 戰壕防禦戰108 基輔到手345 線列步兵時代390 突破與圍堵295 跑路的卡爾470 進攻廣州102 三觀崩壞後的撤退390 突破與圍堵317 斯德哥爾摩內戰215 聖劍的隕落043 厚顏無恥259 所謂國家利益122 安德烈的野望260 哥薩克元首270 栽贓與藉口093 城破上197 烏合之衆179 鎮壓即爲罪惡347 俄瑞戰爭290 蔑視與接敵151 獨特的首領英雄373 進攻威尼斯479 生化回收站090 開始攻城175 日理萬機233 細細的紅線348 哈布斯堡垮臺076 進攻日托米爾240 復仇開始428 懸殊的科技代差183 官奴等級075 帶頭作用229 進攻射擊軍397 肆意屠戮026 火力壓制451 進攻外圍237 戰爭形勢410 戰爭泥潭292 成噸的暴擊159 沒有炮兵的尷尬454 各方反響059 波蘭人的進攻上267 開始收權418 洪天成的戰略計劃110 大擴軍049 精銳親衛營073 戰俘的應用011 先發制人143 不按套路出牌235 門捷羅夫的應對038 入教的波蘭奸242 騎馬步兵的突襲064 生死之戰201 死無對證200 找好替罪羊475 武士的自殺式衝鋒310 洪天成的應對189 利沃尼亞的機遇431 荷蘭投降335 強權主義444 奴隸兵266 重新整編433 故人遠去315 合作與引子158 立陶宛決戰413 反漢同盟的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