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戰壕防禦戰

反漢同盟軍深刻吸取了克里米亞汗國和丹麥王國戰敗的事例,不再依託城市和工事要塞爲防禦重點,因爲他們發現,哪怕是最堅固的菱形堡壘,也受不住75毫米速射炮的幾輪齊射,而且堡壘中的大批士兵,往往還沒等看到太平軍士兵的臉,就被埋在了碎石廢墟中,死的毫無價值……

太平軍的炮彈彷彿無窮無盡一般,反漢同盟國如果再想不到太平天國本土有一處規模龐大的軍工生產基地的話,就可以拿塊豆腐撞死了……

理所當然的,反漢同盟國不可能拿寶貴的兵力去消耗太平軍的彈藥儲備,於是,原本耗費巨資修建的要塞堡壘,一瞬間淪爲輔助性質的普通據點。

這就是武器裝備帶來的代差,先進的火炮讓曾經面對漢陽造步槍都能起到用途的要塞堡壘,變成了無用的棺材殼。

反漢同盟軍也在戰爭中不斷進步學習,他們無法快速仿造出太平軍使用的先進武器,但可以在戰術層面上漸漸學習該如何防備太平軍的武器。

譬如,野外防禦戰中,不再簡單的佈置一道道涇渭分明的戰線,而是開始加強縱深,層層阻截,每一層戰線都佈置不多的兵力,不再集中成密集的軍陣,而是學習太平軍排成散兵線分開防守。

對於沒有機槍和密集火力的同盟軍來說,散兵線戰術實在是太早了,米尼步槍的射程方面有優勢,但同樣是前裝步槍,射速有多坑誰都知道……

然而,反漢同盟軍卻不得不這麼做,因爲傳統的密集橫隊排槍方陣在太平軍的火炮和機槍面前,完全等於自殺,反漢同盟軍寧願降低自己的火力密度,少殺點敵人,也不願意如同靶子一般被一枚炮彈報銷一個連隊……

至少,這麼分散開來降低戰損的方式,讓己方軍隊士兵不至於連太平軍的面都沒見到,就被火炮給轟擊得崩潰!

不得不說,反漢同盟軍的進步還是蠻大的,他們修建了一個個加深過的戰壕,爲了躲避炮擊,乾脆讓士兵們藏身其中,真別說,跟太平軍打了幾仗後,反漢同盟軍士兵發現效果出奇的好,傷亡大幅度降了下來。

只不過,這樣一來讓本就不密集的火力更加分散,畢竟他們使用的是前裝米尼步槍!

反漢同盟軍的傷亡雖然降下來了,不變的是,太平軍突進的速度絲毫沒變。

分散的火力,士兵們呆在戰壕裡,讓太平軍用機槍和擲彈筒輕易將他們壓制在戰壕中,只能零星冒頭進行零散的擊殺,直到太平軍士兵衝上來,一輪手榴彈砸進戰壕,然後戰鬥就結束了……

不過,在某些抵抗頑強的地段裡,太平軍也跟戰壕內反衝出來的同盟軍士兵發生了肉搏,同盟軍士兵趁着太平軍士兵衝上來,太平軍機槍和擲彈筒無法繼續射擊的空檔,端着刺刀躍出戰壕。

這樣一來,同盟軍士兵只需要承受一波太平軍的步槍齊射和手榴彈轟炸,就可以進入肉搏階段,而不是被機槍和擲彈筒的輪替火力打的毫無抵抗力……

反漢同盟軍的戰術更新運用,將戰損降低的同時,也讓太平軍開始出現傷亡。

曾經殲滅數萬敵軍己方傷亡兩位數的情況,在戰場上再也沒有出現,反漢同盟軍雖然防線同樣守不住,但他們的戰略縱深寬啊!

反漢同盟軍修建的不是一戰時的塹壕,只是普通的防炮戰壕而已,也就一人高左右,費不了多少功夫,一層被突破了,後面的士兵足以修建出兩層,大大降低的戰損,讓反漢同盟軍不至於被一兩場決戰打的兵力不足。

於是,1681年的戰局呈現出這樣一種形勢,太平軍一直在穩步推進,但傷亡始終降不下來,反漢同盟軍在法蘭西境內所有的適宜防禦的地帶挖掘戰壕,一個戰壕只佈置少量兵力,用戰壕的數量來拖延太平軍進攻的腳步。

至於城市和要塞堡壘,同盟軍也不再佈置大量的兵力,很多城市甚至遇到太平軍後,主動舉起了白旗投降,而城內數量不多的同盟軍守軍,不是被當地人策反就是被驅逐。 Wωω•Tтká n•¢O

因爲太平軍給出了投誠優待政策,反漢同盟軍卻喊出了城亡人亡的口號,自然而然的,城內的市民乃至有錢人,不願意陪着反漢同盟軍一起送死……

太平軍的戰損雖然居高不下,但太平軍的攻勢卻絲毫沒有受阻,普通的民衆不會深入看到戰爭的本質,他們只知道,太平軍勢不可擋!

所以,除了少數駐紮了同盟軍重兵的大城樞紐外,野外防線對太平軍造成的傷亡,反倒是超過了普通的要塞堡壘和其他城市。

至於慘烈的巷戰,一次都沒有爆發過!

反漢同盟軍似乎被野外戰壕防禦戰的戰果吸引住了,試圖以空間換取兵力的方式,一點點給太平軍放光鮮血。

戰壕防禦戰中,同盟軍士兵的陣亡率也不高,他們只需要在太平軍衝鋒的時候起身開槍,戰前只要埋首趴在戰壕裡,就能躲過太平軍各種炮擊。

真正戰鬥的時候,只在太平軍衝上來的一剎那,加上肉搏時間,半小時內也足以決出一道戰壕的勝負了,大多數戰壕同盟軍士兵,都不是被殺死,而是投降和潰逃。

同盟軍這種不斷糾纏的戰壕打法,讓太平軍損失不清,當太平軍推進到巴黎城時,整整一個裝備着漢陽造步槍的後膛槍師團,已經損失超過八成,不得不打散編入其他部隊,一個師團的建制就此消失……

洪天成無奈的發現,反漢同盟軍再次找到了消耗太平軍的方式,即便太平軍的武器裝備大幅度提升,也無法像以往那般幾乎零戰損的擊敗對手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反漢同盟軍在戰壕防禦戰中的損失比太平軍還高!

343 對俘虜的處理407 巴黎會戰122 安德烈的野望041 神蹟274 春季攻勢405 決不妥協443 分兵擴張423 橫掃巴爾幹442 首次碰觸454 各方反響275 進攻上382 時間站在哪一方052 聖庫制度357 混戰與勝利261 避重就輕016 第一次爲所欲爲177 做對的下場437 不投降的英國佬301 志在消除北方威脅008 士兵晉升305 各取所需417 隨處可見的屠殺001 黑化464 打到倫敦412 新的戰略規劃272 各國動態130 進攻開始032 攻佔城鎮下274 春季攻勢092 登城下373 進攻威尼斯150 稀有人物155 立陶宛求和469 準備攻略滿清050 瑞典資深劍士032 攻佔城鎮下120 局勢分析下056 被包圍363 重組軸心國集團390 突破與圍堵174 炮灰的鋪墊045 波蘭翼騎兵434 反漢同盟最後的堅持027 控制城頭089 聲東擊西278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155 立陶宛求和391 國王級092 登城下233 細細的紅線282 奇怪的和談條件059 波蘭人的進攻上303 全面進攻波蘭375 攻勢274 春季攻勢191 更省力的方式247 即將封口457 歧視鏈條134 最重要的作戰目標456 分崩離析的奧斯曼152 派遣468 滿清的警覺124 洪天成的決定130 進攻開始301 志在消除北方威脅393 白人女子的選擇001 黑化171 麻煩408 法蘭西最後的勇士042 日托米爾184 三級良民419 後膛槍碾壓火炮328 哈布斯堡出手333 爭論087 王法262 完成立陶宛之王338 騎兵衝陣136 空心方陣下(第四更求訂閱)075 帶頭作用378 人潮攻勢337 不敗神話?131 火炮的殺傷力249 進攻切爾尼戈夫045 波蘭翼騎兵016 第一次爲所欲爲248 遠征軍的自救336 準備充足的敵人087 王法435 戰壕防禦戰048 慘勝403 大逃亡155 立陶宛求和159 沒有炮兵的尷尬466 英國王室投降459 俄羅斯幫兇136 空心方陣下(第四更求訂閱)462 海軍對決477 時間和壽命349 首次突破科技壁壘308 波蘭王國
343 對俘虜的處理407 巴黎會戰122 安德烈的野望041 神蹟274 春季攻勢405 決不妥協443 分兵擴張423 橫掃巴爾幹442 首次碰觸454 各方反響275 進攻上382 時間站在哪一方052 聖庫制度357 混戰與勝利261 避重就輕016 第一次爲所欲爲177 做對的下場437 不投降的英國佬301 志在消除北方威脅008 士兵晉升305 各取所需417 隨處可見的屠殺001 黑化464 打到倫敦412 新的戰略規劃272 各國動態130 進攻開始032 攻佔城鎮下274 春季攻勢092 登城下373 進攻威尼斯150 稀有人物155 立陶宛求和469 準備攻略滿清050 瑞典資深劍士032 攻佔城鎮下120 局勢分析下056 被包圍363 重組軸心國集團390 突破與圍堵174 炮灰的鋪墊045 波蘭翼騎兵434 反漢同盟最後的堅持027 控制城頭089 聲東擊西278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155 立陶宛求和391 國王級092 登城下233 細細的紅線282 奇怪的和談條件059 波蘭人的進攻上303 全面進攻波蘭375 攻勢274 春季攻勢191 更省力的方式247 即將封口457 歧視鏈條134 最重要的作戰目標456 分崩離析的奧斯曼152 派遣468 滿清的警覺124 洪天成的決定130 進攻開始301 志在消除北方威脅393 白人女子的選擇001 黑化171 麻煩408 法蘭西最後的勇士042 日托米爾184 三級良民419 後膛槍碾壓火炮328 哈布斯堡出手333 爭論087 王法262 完成立陶宛之王338 騎兵衝陣136 空心方陣下(第四更求訂閱)075 帶頭作用378 人潮攻勢337 不敗神話?131 火炮的殺傷力249 進攻切爾尼戈夫045 波蘭翼騎兵016 第一次爲所欲爲248 遠征軍的自救336 準備充足的敵人087 王法435 戰壕防禦戰048 慘勝403 大逃亡155 立陶宛求和159 沒有炮兵的尷尬466 英國王室投降459 俄羅斯幫兇136 空心方陣下(第四更求訂閱)462 海軍對決477 時間和壽命349 首次突破科技壁壘308 波蘭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