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節 皇子

集歡用過午膳,忽然爲一陣睏意所襲,正想午休時,聖上下宴來了。

聖上見了她,問:“可好些了?”

集歡道:“才吃一劑藥便想睡覺了。”

聖上癱倒在椅上,道:“那就好。”

集歡聞到一股濃郁的酒氣,道:“聖上喝了多少?”

聖上道:“幾杯而已。”

集歡道:“一杯也是幾杯,九杯也是幾杯。聖上纔剛好怎麼就喝酒了,皇后也不勸着些。坐着吧,我去讓侍女煮醒酒湯。”

待集歡回來時,聖上已經躺在牀上睡着了。觸到聖上發熱的臉,她舀了一盆水,用面巾幫聖上降溫。

聖上直睡了兩個時辰。窗外的烈陽浮於琉璃瓦之上,涼風習習,穿過長廊,灌叢間的蟲聲傳入瓊樓華殿中。

聖上睜開眼,殘酒未消,引得四肢疲軟。他扶額起身,正對着窗臺下焚香的集歡。集歡在香爐的炭灰上放置一張銀片,在其上投放事先準備的以荔枝殼、苦楝花、松子膜爲材料的合香香丸,再合上了香蓋。幽幽香味自通風的小孔飄出。

集歡將“金鴨”推置桌案中央,覺察到不遠處有目光凝視着她,她盈盈一笑,道:“聖上起來了?晚膳已經備好了,聖上在這兒用嗎?”

聖上一本正經道:“今晚該在皇后處用膳。”

集歡道:“你去吧。集歡不送你了。”

聖上拉過她,笑道:“我開玩笑的,怎麼又吃起醋來了。”

集歡讓雲束傳膳,準備和聖上一同用飯。用膳期間,她佯作不經意地問:“ 朝中是不是新來一箇中奉大夫?”

聖上沉思片刻,道:“是有一個,姓蘇,去年從地方調來的。怎麼問起這個?”

集歡驚慌,怕自己一旦開口,會導致聖上生氣。若不說,就此搪塞過去,又報答不了蘇寅恪的恩情。—番權衡下來,她終是打算坦誠講出。她一璧幫他盛湯,一壁道:“我認識他,他是叫蘇寅恪,曾是永州知州。我阿爹在世時在他手下做過官。今日,他夫人來我殿中找我,求我在聖上提起他。”

集歡趁將湯碗放在聖上桌前的空當,瞄了他一眼,發現他並沒有不快。

聖上問:“你認爲蘇寅恪是什麼樣的人?”

“玉山一般的人。”她引用她阿爹的話。

聖上道:“我記下了。”

晚飯後,聖上與集歡待了一會兒,又去看崔婕妤了。

幾日後的早朝,聖上就魏軍與外敵作戰,軍中副將不向朝廷請示,臨陣先退,望敵不進,引朝臣廷辯。朝臣各持己見,黨同伐異,使得廷上如鼎中加煮之水般沸騰。聖上問了蘇寅恪的意見。他道,大將請示朝廷後纔可行動的規定在平居無事時是可行的。可兵臨城下, 人心危岌,將領率兵數十萬,如果無權自主處置這些事情,將權不集中,如何能打勝杖?

他的獨到見解讓聖上大爲讚賞,不久,晉他爲右諫議大夫。嘉和二十年,因提供的策略使西北暴亂平定,拜爲參知政事。福禍相依,有人揭出他是因聖上寵妃之故才得以平步青雲。羣臣憤而詰之,要求聖上罷免其官職。聖上解釋早聞其清廉博識,當初是爲了考驗他而故視而不見。羣臣仍怒不可遏,聖上無奈於嘉和二十二年罷其宰執之職,出於外官。嘉和二十四年,又召回京,復官,次年,又升任同平章事。元興三年,被劾罷相,出知永州事。太慶二年,再次拜相。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六個月之後,崔婕妤即將臨盆。聖上和皇后極其重視,欽派宮人檢驗崔婕妤飲食及用品。

崔婕妤被這等厚望弄得急張拘諸,加重了孕吐程度。皇后安撫她放寬心,她定會平安降生皇子。

十二月底,崔婕妤於一個嚴寒的午後誕下一名皇子。當穩婆興沖沖地跑到廊下,叩首宣告,恭賀聖上、皇后,崔娘子生了一個小皇子。

相隔數十載,聖上終於又有兒子了。聖上竟激動的淚眼婆娑。他立馬回極寧殿擬旨晉崔才人爲充儀,封四皇子爲顯親王,取名爲扶山。前朝後苑一團喜氣,聖上在元日備下羊肉湯、紅糖渥雞蛋、蟹黃蒸餃、魚糕分送給朝臣、內外命婦,慶賀昱親王降世。

可惜四皇子福祉淺薄,出生不久就患上咳疾,吃了多少藥都不見好,正月剛過,就薨逝了。

這一喜一悲來得措不及防,宮外人僅唏噓,嘆息小皇子壽命之短,崔充儀喪子之痛。可這反覆無常的變化對聖上來說卻是致命的打擊,他終日惶惶,不得安寧,反思自己犯下的錯事惹怒上蒼,以致將他的孩子一個接着一個從身邊帶走。只這一個正月,聖上靈魂似被抽出一竅,外人望着他,如同生於桂殿蘭宮內卻慢慢枯澀的樹木。

聖上輟朝三日,厚葬昱親王,廷中朝臣陳於東華門,禁中諸婦弔唁鳴音閣,幾日後,擡棺葬於皇子陵。

昱親王喪禮結束後,集歡聽說崔充儀終日以淚洗面,便想起自己喪女時的悲痛,不免泛起憐惜之情,遂攜雲束去鳴音閣看望她。

崔充儀正暗自對着昱親王的衣物垂淚,見她來,忙用巾帕揩了揩眼淚,但玉容上仍殘留淚痕,“瑞心,給鍾娘子倒茶。

“不用了,”集歡坐在她身邊,道:“我過會兒就走。”集歡看她眉眼間俱是悲悽之色,遂慰藉道:“我理解你心中的痛苦,但不管怎樣,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總不能一直沉溺於這份悲痛中。千萬要保重身體。”

崔充儀苦笑道:“多謝鍾娘子關心,可是這份痛楚我實在排遣不了。”

集歡沉默了一會兒,她曾經也以爲她會一輩子記得喪子之痛,但當另一個孩子來到她生命中,這份悲痛就漸漸淡去。

她道:“你還會有其他孩子,你會忘記這份痛苦,它只會是暫時的。”

“不,”崔充儀又流下幾滴眼淚,道:“我不會忘記的,不管我今後有多少孩子,這傷痛會像一個永不消失的傷痕留在我的心上。別人以爲我忘了,其實我根本忘不了,它只會隨時間的消逝而愈加深刻。”

集歡有所觸動,道:“你多慮了。”

崔充儀搖搖頭,淚珠滾出眼眶,猶如一朵含露的茉莉花。

集歡又勸慰她半晌,便出了鳴音閣。一路上,集歡若有所思,並未與雲束搭話。臨近瓊華軒,集歡纔開口問:“你覺得崔娘子的話有道理嗎?你所經歷的痛苦會一直跟隨你,永遠不被拋卻?”

雲束道:“可能吧。”

集歡詫異地看張她,道:“你有這樣的痛苦嗎?”

“有。”雲束道。這是一句實話。

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四節 記憶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十二節 太后第二節 魏宮(2)三十四節 委蛇第十七節 三願第十八節 發冠第五節 畫生第三十七節 交鋒第八節 處罰(2)第三十五節 紅瓷第四節 記憶第四十節 溫成番外 十年生死兩茫茫(壹)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四十節 溫成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四節 藏鉤第二十八節 議親第五節 新婚第十二節 有孕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三節 集歡(1)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十一節 聖上第七節 處罰(1)第四節 記憶第十六節 昭君第十一節 聖上第七節 書齋第二十節 輪轉第二十二節 探病第十三節 誕子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二十二節 推卻第三節 欲求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十二節 太后第二十二節 推卻第二十二節 探病第十節 上元第十一節 煙火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四節 記憶第三十節 貴妃第十三節 誕子第三節 醉語第二十六節 夜雨第十節 上元第八節 處罰(2)第四節 藏鉤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二節 離閣第二節 離閣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二十節 輪轉第九節 故人第十四節 恩寵第四節 記憶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十九節 毓璃第十七節 安壽第三十節 貴妃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十五節 車轎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第三節 欲求第十九節 毓璃第十四節 歸家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十六節 昭君第四節 集歡(2)第二十四節 論畫第七節 處罰(1)第十五節 車轎第二十八節 議親第六節 敬茶第八節 上香第三節 醉語第二十七節 月恆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二節 離閣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六節 丟玉(2)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十節 獻舞(2)
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四節 記憶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十二節 太后第二節 魏宮(2)三十四節 委蛇第十七節 三願第十八節 發冠第五節 畫生第三十七節 交鋒第八節 處罰(2)第三十五節 紅瓷第四節 記憶第四十節 溫成番外 十年生死兩茫茫(壹)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四十節 溫成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四節 藏鉤第二十八節 議親第五節 新婚第十二節 有孕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三節 集歡(1)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十一節 聖上第七節 處罰(1)第四節 記憶第十六節 昭君第十一節 聖上第七節 書齋第二十節 輪轉第二十二節 探病第十三節 誕子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二十二節 推卻第三節 欲求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十二節 太后第二十二節 推卻第二十二節 探病第十節 上元第十一節 煙火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四節 記憶第三十節 貴妃第十三節 誕子第三節 醉語第二十六節 夜雨第十節 上元第八節 處罰(2)第四節 藏鉤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二節 離閣第二節 離閣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二十節 輪轉第九節 故人第十四節 恩寵第四節 記憶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十九節 毓璃第十七節 安壽第三十節 貴妃第二十六節 太子第十五節 車轎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第三節 欲求第十九節 毓璃第十四節 歸家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十六節 昭君第四節 集歡(2)第二十四節 論畫第七節 處罰(1)第十五節 車轎第二十八節 議親第六節 敬茶第八節 上香第三節 醉語第二十七節 月恆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二節 離閣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六節 丟玉(2)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十節 獻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