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佈局

李儼不說話了。

他不知道該說什麼。

好半響,李儼終於問了一個對的問題:“大哥,不被宦官四貴看中?”

李曄道:“當然。”

李儼不解的問:“爲何?”

李曄道:“因爲大皇子,已經被宰相看中。”

李儼訝異道:“被宰相看中就不行了?”

李曄點點頭道:“被宰相看中的人,宦官四貴不會看中。”

李儼更加疑惑:“這又是爲何?”

李曄道:“宦官與朝臣,自古對立,這是其一;朝臣立太子,新君即位,重用朝臣,宦官四貴的權柄便有可能不保,他們要保證自己的權勢,就必須讓新君是自己扶立的。”

李儼搖搖頭:“不懂。”

李曄道:“想想陛下是怎麼即位的。”

李儼想了想,旋即再度沉默下來。

這回他沉默的時間更長。

先帝宣宗在位時,未曾立下太子,起初,鄆王李溫(即位後更名李漼)並不受寵,其他皇子都住在皇宮,唯獨他居於宮外,彼時朝臣中意的是夔王李滋,然而宣宗病逝的時候,神策軍左軍中尉王宗實一番安排,便讓李溫即了位,成爲當今陛下。

許久,李儼擡起頭,眸中有了亮彩:“我果真有希望?”

李曄笑了:“舍你其誰?”

李儼問:“宦官四貴中意孤王?孤王爲何不知?”

李曄道:“他們先前並沒有中意你。”

李儼怔了怔:“那你還說這麼多?”

李曄:“他們以後會中意你。”

李儼明白過來:“我們要怎麼做?”

李曄道:“有個人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李儼期待的問:“什麼樣的人?”

李曄道:“一個宦官?”

李儼驚奇的問:“誰?”

李曄道:“田令孜。”

李儼失望道:“他只是我府上一介侍從罷了。”

李曄:“他還是神策軍中尉的義子。”

李儼驚詫道:“我怎麼不知道?”

李曄:“因爲他還沒去認義父。”

李儼沉默下來。

李曄的意思已經很明顯,李儼要讓田令孜,去認神策軍中尉做義父,通過田令孜討好宦官四貴,讓宦官四貴支持李儼做太子。

李儼忽而又問:“神策軍中尉劉行深、韓文約,深受陛下寵信,手中權勢已經大到極致,會認田令孜做義子嗎?”

李曄笑了笑:“爲什麼不會?正因爲他們的權勢已經大到極致,才更不能容許失去這權勢,所以他們需要物色一位皇子,以便來日扶持他即位。”

李儼猶豫不定:“陛下有那麼多皇子,劉行深、韓文約憑什麼要扶持我?我資質平平,修爲也就勉強成就練氣,平日裡更是聖眷淡薄。”

李曄把醒酒湯重新推倒李儼面前,看着他說道:“就因爲你修爲不高,也沒什麼聖眷,劉行深、韓文約纔會扶持你。若是你本就得寵,有希望成爲太子,他們反而不會扶持你了。試想,你原本是毫無希望成爲太子的,在他們的幫助下成爲儲君,那還不驚喜萬分,對他們感恩戴德、親信有加?”

李儼想明白後立即喜上眉梢:“照你這麼說,此事豈不是十分簡單?”

李曄搖了搖頭,肅然道:“並不簡單。”

李儼不明所以。

李曄嘆息道:“首先,若是田令孜十分不堪,根本不入劉行深、韓文約法眼,連接近他們都辦不到,那也就談不上別的了,不過好在田令孜修爲不錯,接近劉行深、韓文約應該不難。”

李儼點點頭,等着李曄繼續說下去。

李曄道:“其次,雖然你具備被劉行深、韓文約扶持的條件,但這畢竟都是理論上的分析,要落實下來還有諸多變數,畢竟皇子衆多,他們不一定非得扶持你,這就需要你做些事來交好他們,讓他們注意到你,並且關注你。”

李儼馬上問道:“我要怎麼做?”

李曄道:“不是你怎麼做,是我怎麼做。”

李儼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李曄對李儼的遲鈍無可奈何,輕嘆道:“要快速與人結交,無非兩種辦法。”

李儼立即問:“哪兩種辦法?”

李曄道:“其一,投其所好;其二,解人所難。”

李儼又懵了。

李曄主動解釋:“宦官跟朝臣不對付,自古都是這樣,就現實的情況來說,皇朝權柄就那麼多,三省六部分掌皇朝絕大部分權柄,這些原本都是朝臣的碗裡粥,宦官一旦得勢,想要掌權,就只能從朝臣手裡分。如今,神策軍被宦官把持,樞密院分了兵部職權,更別說還有宣徽院了,就連藩鎮節度使,宦官也要橫插一腳。”

“陛下寵信宦官,有什麼事,便吩咐宦官去辦而不是朝臣,那宦官就可以藉機再侵奪朝臣的權柄,宦官勢大,有了話語權,那麼州縣主官和藩鎮節度使,進京後就會向宦官行賄,巴結他們,而不是去奉承宰相和六部官員,這又是讓朝臣不滿的地方......”

李曄見李儼聽得雲裡霧裡,一臉茫然,便知不能細說,遂簡而言之:“一言以蔽之,宦官跟朝臣是有矛盾的,神策軍中尉、樞密使、宣徽使跟宰相和六部官員也不對付,劉行深、韓文約跟韋保衡都有權力鬥爭,若是我們能打擊韋保衡一黨,自然就會讓劉行深、韓文約高興,這就是投其所好、解人所難。”

李儼這下聽明白了,而且很快反應過來:“邢國公不就是跟韋保衡一黨的嗎?你原本就要對付邢國公、韋保衡他們——這豈非是一舉兩得?”

李曄笑了笑:“正是如此。”

李曄的想法,其實不是李儼以爲的那麼簡單,畢竟朝野局勢其實很複雜。

如果李峴果真是受猜忌而死,那麼八公山之役,難說沒有宦官從中出力,而且很可能是宦官和朝臣聯手的,畢竟李峴修爲高、親信多、勢力大,單靠任何一方都可能力有不逮,即便是成功刺殺李峴,也會有諸多後遺症。

李曄要對付這些人,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一步步來。

現今的主要矛盾,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對手,是李冠書、韋保衡一黨。

當夜,李曄與李儼促膝而談。李儼興致勃勃,拉着李曄說個不休,一直到第二日午後,才感到精神倦怠去休息。

李曄睡不着,便讓丫鬟備了茶水,到涼亭中飲茶靜思。安王府後有座小山,高不過四五丈,佔地三兩畝,涼亭便在這山上。

李曄叫了上官傾城前來陪同。現如今,上官傾城是他的頭號親信,有事沒事李曄都會把她帶在身邊,各種事情和謀劃也不曾瞞她。

聽罷李曄對和李儼談話的簡述,上官傾城有些驚訝:“殿下已經跟王公來往,爲何還要去結交宦官?”

李曄招呼上官傾城坐下,給她推過去一杯茶,淡淡道:“眼下的朝堂,韋保衡隻手遮天,王公勢力太小,自身的地位也不是穩如泰山,這也是他迫不及待想要拉我入夥的原因......就這麼個情況,我怎敢把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

李曄飲了口茶,繼續道:“所以說,結交王公,是爲了順利出仕,結交宦官,是爲了長遠打算,徹底扳倒韋保衡。”

上官傾城反應比李儼快,她很快提出一個李儼沒有意識到的問題:“若是八公山之役,跟宦官不無干系,那劉行深、韓文約,又怎會與殿下結交?”

“八公山之役本就隱蔽,知道的真相的,也就是當事人那麼幾個,還都是大人物,這裡面又以李冠書、康承訓是明麪人物,宦官隱藏得很深,我只要不表現出對八公山之役的興趣、對父親之死的懷疑,他們應該也不會想太多。”李曄沉吟着道。

上官傾城仍是不放心:“若是萬一想多了呢?”

李曄沉默片刻,忽而笑了笑:“且走且看吧,無非是雙方鬥法而已,就看誰的手段高明,能瞞騙住對方了。只要韋保衡倒了,普王順利即位,就算我跟他們撕破臉皮,也未必就會怕了他們。”

李曄有件事沒跟上官傾城說,也沒法說,依照他前世的經歷,鹹通十四年李漼就死了,所以他只需要瞞過宦官兩年,若是事情順利,那時候李儼就會即位。

說起李儼,上官傾城有些疑慮:“非是末將多嘴,普王殿下喜好玩樂,而且性情簡單,才智也一般,若是普王殿下即位,只怕......”

說到這,她看了李曄一眼,沒有繼續說下去。

李曄知道上官傾城的意思,她是想說,李儼絕不會是個明君。

李曄知道這一點,但他沒有選擇。

衆皇子中,只有李儼與他關係親近,所以他只能輔佐李儼即位。

只有李儼即位,憑着兩人私交甚篤和從龍之功,李曄纔會得到重用,到時候他纔有機會,在天下大亂之前,去做他面對大劫的準備。

如果李峴真是因爲皇帝猜忌,才被謀害於淮南,那麼換任何一個皇子即位,在得知八公山之役的真相後,都會繼承李漼的意志,不可能讓李曄掌握權柄。

更何況,李儼即位,這也是歷史的選擇。

“你下去吧,這幾日閉門謝客,就說我要閉關修煉。”李曄吩咐了一句。

上官傾城走後,李曄掏出了安王王印。

昨日吳弘杉給他加王冕,也將李峴曾今執掌過的安王王印,交給了他。

凝視着王印,李曄靜下心來。

安王印,代表的是大唐親王的爵位,有大唐皇朝的一絲氣運。

“王印啊王印......你有多少氣運呢?”李曄手握王印,緩緩閉上雙眼,暗暗調動了體內的龍氣。

第六章 練氣第八十八章 這裡的大計與來這裡的人第三十七章 深入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七章 氣運第五十三章 人的名第四十二章 制勝(3)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能夠保護你一輩子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二十一章 記住第十四章 這一劍第十七章 殺將(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悍然入陣(第二更)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二十八章 菜園子與儒家之學第七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死第四章 相見(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事與能耐第一百二十章 勸降第五十五章 危機與勝利(3)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五十章 殺破(4)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五十一章 大勢盡失(第三更)第三章 道觀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十六章 大道顯形 大劫已至第十一章 親信第一百零三章 無依第二十五章 醉酒的漢子 清醒的聖姬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十九章 攻城(2)第十三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規矩第一百零二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十一章 毀滅第十九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三十六章 紅袖,我做到了第六十四章 城破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三十八章 花明(3)第五十六章 將不過李第七章 氣運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二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四十六章 原來是友軍?第三十一章 對臺戲第七十七章 必經之途第六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十一章 雖遠必誅(二更)第九十七章 都給你第四十八章 這就是差距(第四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罪第七十六章 嗷嗚?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三十四章 好兄弟第四十二章 只屬於你一個人(三更)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三十五章 再見第十三章 逃竄(下)第十三章 劍下留人第四十一章 西行第七十八章 彼此彼此(二更)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二十五章 蛟魔王與凌雲渡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十九章 攻城(2)第九十五章 攻防應對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五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百章 戰利品與嫁妝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十九章 大人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戰爭(3)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三十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4)第二十六章 你們的下場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八章 英雄識於陌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七十二章 又完美實現了(三更)第六十六章 積累(二更)第三十一章 青衣衙門第七章 水妖第三十四章 暗鬥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護府疏勒鎮
第六章 練氣第八十八章 這裡的大計與來這裡的人第三十七章 深入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七章 氣運第五十三章 人的名第四十二章 制勝(3)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能夠保護你一輩子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二十一章 記住第十四章 這一劍第十七章 殺將(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悍然入陣(第二更)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二十八章 菜園子與儒家之學第七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死第四章 相見(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事與能耐第一百二十章 勸降第五十五章 危機與勝利(3)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五十章 殺破(4)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五十一章 大勢盡失(第三更)第三章 道觀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十六章 大道顯形 大劫已至第十一章 親信第一百零三章 無依第二十五章 醉酒的漢子 清醒的聖姬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十九章 攻城(2)第十三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規矩第一百零二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五十一章 毀滅第十九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三十六章 紅袖,我做到了第六十四章 城破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三十八章 花明(3)第五十六章 將不過李第七章 氣運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二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四十六章 原來是友軍?第三十一章 對臺戲第七十七章 必經之途第六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十一章 雖遠必誅(二更)第九十七章 都給你第四十八章 這就是差距(第四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罪第七十六章 嗷嗚?第三十四章 白衣白裙 黃酒書卷第三十四章 好兄弟第四十二章 只屬於你一個人(三更)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三十五章 再見第十三章 逃竄(下)第十三章 劍下留人第四十一章 西行第七十八章 彼此彼此(二更)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二十五章 蛟魔王與凌雲渡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十九章 攻城(2)第九十五章 攻防應對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五十二章 大殺器第一百章 戰利品與嫁妝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十九章 大人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戰爭(3)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三十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4)第二十六章 你們的下場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八章 英雄識於陌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七十二章 又完美實現了(三更)第六十六章 積累(二更)第三十一章 青衣衙門第七章 水妖第三十四章 暗鬥第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護府疏勒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