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

李曄現在很閒。

自打時節開始入秋,他忽然就閒了下來。

國中再無大事,今年也沒打算向外征戰,瑣碎軍政要務也有李振、崔克禮等人分憂,自己只需要提綱挈領,拿拿大點的注意就行。

當他學會了適時偷懶之後,就發現自己有了大把閒散時間。

沒事的時候,李曄就擰一壺酒,坐在視野開闊的王府大殿屋頂,一面觀賞長安愈發繁華的市井,一面仔細感受百姓氣運從各方匯聚而來。

這都是他的政績,也是他的立身之本。

收服河西,擊敗吐蕃,國中有志之士、熱血兒郎莫不歸心;治理天下大半年,百姓安居樂業,注重實利的百姓也大多再無怨言。

李曄查看過自己的仙園,除了邊疆,大唐版圖已經基本勾勒出來,各地的百姓星辰無不密集點亮,真正有了夏夜星河之勢。

而他的修爲也穩步提升,雖然還在金仙境,但跟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距離大羅金仙不是太遠了。

李曄認真估算過,哪怕不往外開疆拓土,只要大唐休養生息三年,藩鎮權柄被朝廷收回大半,再無盤剝州縣的能力,國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就會基本實現。屆時,他的修爲或許就可以突破大羅金仙境。

安王府跟岐王府很近,有時候岐王會過來,但來的多得多的還是聖姬。

大半年的時間過後,大少司命終於發現,這兩傢伙就是一個人。

因爲天下無戰事,李茂貞也不操心政事,所以平日裡就閒得慌,有事沒事就過來找李曄喝酒,常常是不醉不歸,醉了也不歸。

這樣的時候多了,總有情不能自己的時候。

於是乎,某日深夜,兩王同牀共枕,外面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屋中龍鳳呈祥,黃鸝長歌。大少司命在昏暗不定的燈火中,捅破窗戶紙,就看到了讓她們如遭雷擊的畫面。

自那之後,少司命看李曄的眼神就變了,變得正常了,不再有一丁點兒怪異。

倒是大少司命,雖然大部分時候跟少司命一個神色,但偶爾卻流露出更加幽怨的眼神,讓李曄瞧見了常常不甚自在。

他不在意這些小問題。

長安修行學院終究還是要開學了。

這是李曄大規模招收修士,擴大大唐修士隊伍的國策之一。

一旦長安學院建成,則標誌着修行法門不再執掌於欽天監,跟道門也徹底劃清了關係——準確的說,是跟全真觀撇清了關係。

自此之後,修行功法不再只出現於欽天監、釋門、道門和各大家族,普通人也有了踏入修行之門的可能。

“修行學院下轄三個分院,基礎學院,練氣學院,大修士學院。”

政事堂中,李振跟李曄彙報修行學院的事務,“基礎學院學生最多,第一期招收八千人,半數從軍中有功士卒中選拔,半數從民間挑選資質優異者。都採取自願報名的方式。

“前者由兵部直接統轄考覈精選,後者由三省六部派遣官吏,配合修行學院的先生,每年去州縣進行挑選。前期事務會繁雜一些,但做上幾年,形成制度,朝廷和地方官員熟悉起來,也就方便多了。

“基礎學院在民間,只招收十六歲以下的學生,軍中年限可以放寬到及冠之齡,這樣做也有益於激發熱血兒郎從軍。

“練氣學院只招收練氣三層以下的修士,基本都會是從基礎學院升上來的。一旦修爲超過練氣三層,則應該下放軍隊或者地方州縣任職。當然,也可以進入無空釋門和全真觀,去外邦傳教佈道,打探敵國風俗民情、軍政要事等等。

“練氣學院本身就不是隻教授修行,還會分成文官、武將、工匠、宗教等部分,讓他們在提升修爲的同時,爲日後要選擇的人生方向做好準備。

“大修士學院,只招收練氣八九層的修士,前提是立下足夠的功勳。獲得學生資格後,由學院幫助他們突破真人境,再擔任更加要害的官職,成爲一方柱石。”

說完這些,李振就閉口不言,等李曄發表意見。

李曄其實沒什麼意見,這些綱領都是他跟衆人商量多時的結果,李振只是進一步完善了,而且是學院建設者。

不過李曄還是有話要說,他敲打着案几道:“練氣學院中的文官、武將兩部分,相信能夠招收到不少學生,也是少年們打破腦門都想進入的。工匠、宗教兩部分,只怕自願進入的人不多,你們要好好宣傳一下。

“這可是兩個關鍵部分,前者能量如何,陽關的法器牀弩就是證明,發展好了,甚至會改變生活面貌,我可是想看到法器飛機......飛行法器作爲普通物件出現的。

“後者雖然是細作,但立功升遷卻快,最適合出身貧寒,心智上佳,有雄心壯志的少年。”

李振聽得頻頻頷首。

他道:“那得三省六部配合才行,士農工商,工匠向來低人一等,有志者不屑爲之,朝廷需要提高他們的身份地位。

“宗教部分,就看少年們聰不聰明,能不能看透宗教的本質了。如果他們能利用好這個武器,絕對會明白,那是他們在異國他鄉橫行無忌的神器,立功升遷只是反手間。”

李曄點點頭,“三省六部的事,你去跟崔克禮商議,拿出個章程來。現在你們都是宰相,應該有這個胸襟氣魄。”

李振記下了這點。

李曄接着道:“長安修行學院,招收八千人還是太少了,三年後,至少要擴大到三萬人。五年後,大唐三百餘州,每一州都要有修行學院,如此,天下英傑才能都得到接受朝廷培養,而後爲國效力的機會。

“等到十年後,我大唐天下的練氣修士,會是現在的十倍不止!屆時,莫說恢復祖宗疆土,就算是打到天邊去,我們也能看到這個希望。

“如果,到時候工匠們研製出了,只需要練氣修士操控,能夠搭乘數十人數百人,日行百千里的龐大飛行法器,那大唐的天下,就是真正的天下了!”

李振怔了怔。

他沒想到李曄心中的藍圖,竟然會如此博大,博大到堪稱驚心動魄。

李振正要起身行禮,表示對李曄的敬佩膜拜,李曄就擺了擺手,讓他繼續坐好,自己的話還沒說完。

李曄看着李曄道:“你跟隨我多年,有些想法我也不瞞你,我想看到一二十年後,大唐開啓全民修煉時代......我知道,大家資質不同,能夠成就練氣的,都是百裡挑一的俊才。但即便是不能成就練氣,我也要他們修行。

“不能成爲武宗,那就成爲武師,武師在軍中也是隊正上下的官職。不能成爲武師,那就成爲武士,這總不難吧?天下一半的唐人,修煉到及冠之齡,都能成爲武士,此言不誇大吧?”

“如果軍中普通士卒,都是武士境界,大唐的軍隊,焉能不百戰百勝?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資源,修煉資源不夠。但這正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天下實際上很大,我們大唐沒有的修煉資源,可以在域外尋找。若不能聚斂財富和修煉資源,壯大皇朝的國家實力,我們開疆拓土幹什麼,發動戰爭做什麼?

“十年後,我要大唐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二十年後,我要大唐人人有書讀,人人能修行!現在讀書之人才多少?印書不便宜,我知道,農田裡的事忙不完,都去讀書修行了,田畝就荒廢了,我也知道。

“普通農夫之家,現在是負擔不起這些。但我說的一二十年後。我建立修行學院是做什麼的?印書不便宜,那就讓工匠學院研究,讓它變得便宜;農具不夠有力,也讓他們去解決這個問題。

“糧食產量不夠?那就打到天邊去,域外總有高產糧食。軍隊是幹什麼的?我不妨告訴你,南邊,就有一年三熟的稻子,打下那裡,大唐就有了比江南更好的糧倉。

“我再告訴你,東海的東邊盡頭,還有畝產五十石的糧食!不說大唐的軍隊佔領那裡,只要到達那個地方,帶回糧食種子,我們大唐的農夫,就不再缺糧!

“等到農夫不缺吃的,不缺穿的,能輕輕鬆鬆活下來了,他們自然就會想着讀書,自己不能讀,也會讓子女讀,自己不能修行,也會讓子女修行。

“你以爲我在說夢話?我說的是事實,是二十年後,大唐百姓不僅豐衣足食,還能笑傲天下!”

李振已經完全傻了。

作爲一個書生,一個胸懷國家大事,一心想要熱血報國,讓國家強盛無敵的有志書生,李曄描繪的未來,是他連做夢都想擁抱的場景。

改進印書技藝,讓印書變得便宜,這並非不可能,東漢之前還沒紙呢!尋找新的布料,改進織布工藝,讓人人冬天都不用挨凍,這雖然說的誇張了些,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

但是!

畝產五十石的糧食?

那是什麼東西?

大唐現在的糧食畝產,能夠達到五石,農夫就要半夜笑醒!

十倍的產量,那是什麼樣的糧食?!

天下還有這種糧食?

李振不是讀書讀傻了的迂腐書生,事實上,李曄麾下就沒這種書生。無論是李振一系的官吏,還是青州儒門的儒生,都極重實際,完全不是紙上談兵的揚州儒門可比,對天下事都清楚得很。

不管是農事、水利,還是軍伍、甲兵,他們都有最起碼的認知。

正因如此,李振才格外清楚,無論是貞觀之治,還是開元盛世,天下百姓都有很多在餓肚子!

閒時吃稀飯,忙時能吃乾飯,這就是普通百姓最嚮往的生活。肉?那是什麼東西,逢年過節能吃一頓,便會笑得見牙不見眼,那就是盛世啊!

糧食不夠吃,這是皇朝最大的問題,永恆的困擾。

能夠讓大部分百姓吃飽肚子,能夠在災年的時候,讓百姓少餓死幾個,那就是有志官員的終生奮鬥目標!

而現在,李曄竟然說有畝產五十石的糧食?

如果真有,大唐天下,將再無吃不飽肚子的人!

一旦能吃飽、穿暖,夏天不捱餓,冬天不受凍,書冊也變得便宜可以負擔,傻子纔不讀書識字,纔不修行!

如果真有那一天,在李曄的治理下,大唐焉能不進入全民修行時代?

大唐......焉能不獨霸天下?!

李振想想就激動的渾身亂抖。

他忘記了禮儀,忘記了尊卑,撲到李曄身前,一把抓住李曄的胳膊,雙目猩紅的盯着對方,噶聲急問:“殿下,殿下......真的有畝產五十石的糧食?!”

“真有。”李曄能夠理解李振的心情,拍拍他的手,好言說道,“就是距離遠了些。我們要到達那裡,需要能在海上航行萬里,可以抗拒大風暴的船艦......”

“研究,研究!讓工匠部去研究!”李振瘋了一樣的大叫,“萬里算什麼?我們大唐的商隊,不是沒有西行過萬里!”

“不是向西,是向東,這是不同的,海洋情況不一樣......”李曄話說到這裡,竟然被李振打斷。

他紅着脖子嘶吼道:“讓大修士去!讓真人境修士過去!讓他們去帶回糧食種子!”

李曄:“......”

南美洲難道就沒有媲美真人境的大修士?

就算大唐的真人境修士,能夠沿着陸路一路向北,到達白令海峽,再進入北美洲,最後到達南美洲,但要將土豆、玉米的種子帶回來......

等等。

李曄忽然瞳孔一縮。

這未嘗不可能啊。

作爲穿越者,他當然知道,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土豆,畝產五十石肯定沒問題。這東西他穿越前,東土早就種的滿地都是了,便宜得很哪。

土豆亦糧亦菜,雖然說整天把它當飯吃,恐怕有點痛苦,但至少可以保證不餓死人。

而一旦中美洲的玉米種子被帶回來......

在地球上,歷朝歷代以來,人口最多隻是八千萬左右,爲什麼到了清朝末期,就增加到四億了?最大的原因,因爲玉米、土豆出現了,大家都有飯吃了......

玉米畝產估計也就十幾石,比起土豆來還是少了很多,但那是真正的糧食。李曄在地球上的時候,那可是農民子弟,小時候沒少吃玉米飯,俗稱苞谷飯。

毫不客氣的說,苞谷飯比稻米飯香多了,農村的老人尤其習慣,喜歡吃。

但實事求是的說,苞谷飯口感較爲粗糙,不如稻米飯來的綿軟細膩,後來就逐漸被淘汰。

現在不必計較口感的問題,有了玉米,大唐就不會再有人餓肚子,如果再配上土豆做菜......呵呵,大家都去修行吧。

李振走了。

走得時候滿面紅光,雄糾糾氣昂昂。

看樣子,長安修行學院的工匠分院,或者說百工分院,應該會成爲地位最重要的分院。

李曄自己琢磨了一下:組織幾十名真人境大修士,配上自己畫的地圖,要到達南美洲,其實......並不是那麼難。找到玉米、土豆種子的可能也很大。

畢竟不是過去侵略人家,那邊的人估計也不會冒然跟自己的人動手,說不定還能建立穩定的外交關係......

唯一的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在於,向北走到北極圈內的白令海峽,需要經過新羅、契丹的控制範圍。

新羅不是太大問題,但契丹就麻煩了。

李曄又想了一下:土豆、玉米是不是必須得到,是不是必須儘快得到。

無論他怎麼思考,答案都是肯定的。

國家強大,時不我待啊!

對李曄個人而言,這關係着他的修爲境界提升。

天下事就是這樣,李曄可以得到八成唐人的尊敬,但得不到所有唐人的氣運。你總不能指望一個在你治下,連肚子都填不飽,連寒冬都熬不過去的老弱婦孺,對你有什麼絕對的忠心。

滿打滿算,他三年後或許能夠成就大羅金仙。

但道門仙庭有一大堆大羅金仙。

非止如此,還有更加高高在上的聖人境。譬如說老君。

誰知道他們的想法是什麼?

西面來的安拉,連聖佛都擊敗了,說不定也是個聖人境。

聖人之下,皆爲螻蟻。大羅金仙就算再強,跟聖人依然處在兩個世界,正面對上,估計只有被蹂躪的份。

依照這樣的境界提升速度,就算李曄收復西域,滅了契丹,威懾草原,只怕也很難成就聖人境。無論是西域,還是草原,其實人丁跟大唐一比,都太少了。

而且要這些地方的人,完全效忠大唐,那個難度,還不如李曄去找土豆玉米。

只有完全獲得唐人的氣運,再輔以開疆拓土,李曄纔有可能成就聖人境。

也只是按照趨勢得出的可能性推測。

如今看來,帶回土豆玉米的種子,並同時改進印書、織布工藝,讓唐人在吃飽穿暖的情況下,人人能讀書,人人能修行——至少是讓他們看到這種希望,不僅是提升大唐實力,也是提升李曄自身實力的關鍵!

“說到底,先得解決契丹,爲真人境去南美洲找到糧食種子開拓道路。”想到這裡,李曄心中已經有了計議。

契丹,是他一直都想解決的問題。

問題是他有沒有做好準備,能不能畢其功於一役。

而要解決契丹,就不得不正視仙域戰爭這個問題。

李曄決定先看看仙域戰局,再決定凡間的事。

第一百一十七章 書生道 君子堂第三十七章 哭聲第三十章 明志第一百二十九章 誤解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六十八章 聯合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七十六章 害怕(上)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一百零三章 你錯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三十九章 李曄的威逼第二十六章 亂世(4)【第九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條狗的誕生第四十六章 徒使豎子成名(1)第四十五章 太陰星君與巨靈天神第二十一章 記住第八章 接收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五十八章 危機與勝利(6)第十章 九尾第七十章 肝腦塗地第九十一章 勝負已分(中)第九章 生存與功勳第三章 盟誓第七十一章 見招拆招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那一年的酒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七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一章 名將第六十九章 兄弟之情(第二更)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十七章 突遭劫難第三十六章 戰鬥第五十五章 我李兄(第三更)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五十章 平靜的時刻第五章 禍害第三十六章 花明(1)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七十章 上任(1)第五十七章 決勝第十九章 道兵第十章 九尾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五章 聯合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道之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四十三章 驕傲(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蛟魔王與凌雲渡第七十一章 見招拆招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馬海戰(2)第五章 聯合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十四章 我沒騙你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甲仙人第三十三章 神威 人力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王不會死(三更)第八章 接收第四十九章 廣寒仙子(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8)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一百二十五章 終點與起點第十三章 先鋒戰冤句(中)第六十三章 離間第六十七章 已經成功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一百零二章 原因第五十五章 知之甚深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二章 聖子與蜚妖第四十八章 魔頭之威(第三更)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六十四章 計謀(三更)第八十八章 入局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變革者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六章 應對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下)第三十二章 我不會欺負你第六章 吳鉤第六十九章 了不得的事(三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營第十五章 山上的道觀和師父第三十七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4)第七十六章 害怕(上)第十三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六章 放心(第二更)
第一百一十七章 書生道 君子堂第三十七章 哭聲第三十章 明志第一百二十九章 誤解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六十八章 聯合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五十七章 盛況第七十六章 害怕(上)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一百零三章 你錯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三十九章 李曄的威逼第二十六章 亂世(4)【第九更】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條狗的誕生第四十六章 徒使豎子成名(1)第四十五章 太陰星君與巨靈天神第二十一章 記住第八章 接收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五十八章 危機與勝利(6)第十章 九尾第七十章 肝腦塗地第九十一章 勝負已分(中)第九章 生存與功勳第三章 盟誓第七十一章 見招拆招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那一年的酒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七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三十五章 終極一戰(第九更)第一章 名將第六十九章 兄弟之情(第二更)第一百二十章 兩個方法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十七章 突遭劫難第三十六章 戰鬥第五十五章 我李兄(第三更)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五十章 平靜的時刻第五章 禍害第三十六章 花明(1)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七十章 上任(1)第五十七章 決勝第十九章 道兵第十章 九尾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五章 聯合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道之力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四十三章 驕傲(第二更)第二十五章 蛟魔王與凌雲渡第七十一章 見招拆招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馬海戰(2)第五章 聯合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十四章 我沒騙你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甲仙人第三十三章 神威 人力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王不會死(三更)第八章 接收第四十九章 廣寒仙子(第三更)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8)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一百二十五章 終點與起點第十三章 先鋒戰冤句(中)第六十三章 離間第六十七章 已經成功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一百零二章 原因第五十五章 知之甚深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二章 聖子與蜚妖第四十八章 魔頭之威(第三更)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六十四章 計謀(三更)第八十八章 入局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四十三章 變革者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六章 應對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下)第三十二章 我不會欺負你第六章 吳鉤第六十九章 了不得的事(三更)第一百五十八章 陛下巡營第十五章 山上的道觀和師父第三十七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4)第七十六章 害怕(上)第十三章 野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六章 放心(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