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撥雲見日

成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總愛說少年人性情不穩,思維不周密,以此突出少年人的不足和缺陷,從而彰顯歲月帶給他們的優越感。誠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少年人的確會比中年人衝動,很多事情做起來也不顧後果。

但這並不是什麼缺點,而是意味着血性,意味着不懼艱險,意味着不怕死。

從這個意義上說,少年人總比是中年人更加能闖蕩天地。

中年人引以爲傲的歲月帶給他們的東西,其實並不是歲月的恩賜,而是來自於他們的閱歷。所謂閱歷,字面上可以理解爲閱讀和經歷,也就是從書本上得到的經驗,和親身經歷的所見所聞,所得到的經驗。

但經驗這種東西,到底是否能夠讓人成長成熟,其實在於個人從中思考了什麼,領悟到了什麼,很大程度上,這就是普通人和卓越者之間的區別。

對張長安來說,他年輕的生命還並不長,但他經歷的事情卻已經不少。

生長在河西漢人大家族,而且還是那樣的家族,他從生下來開始,就在經歷普通人無法經歷的苦痛、艱難與折磨,無論是起初對父親的不瞭解和怨忿,還是對祖父的崇拜與效仿,矛盾的處境讓他成長得格外快。

而後來的金城縣之戰,陽關保衛戰和半載戍邊歲月,以及長安學院的修行,都讓這個天資聰穎又早早懂得人情世故的少年,有了旁人難以企及的智慧與縝密心思,同時又不失熱血。

這份智慧比起李曄這等存在來說,或許還顯得稚嫩了些,但相較於尋常中年人,絕對是超出了很多。

正是靠着這份智慧,讓張長安在聽到不塵那番話後,敏銳的察覺到了一絲不對。

“你方纔說,耶律斜涅赤在殺完幾個領頭酋長後,對其他人並未嚴加看管,而是寬厚相待?”張長安在不塵說完之後,皺着眉頭問道。

不塵點頭道:“的確如此。這難道不正常嗎?耶律斜涅赤已經採取了雷霆手段,來震懾各部酋長,現如今大戰還在繼續,後面他還需要依仗這些人作戰,必然要恩威並濟。

“此刻對這些酋長表示寬厚、信任,正是他凝聚軍心士氣的高明之舉。”

這番話說得很有道理,而且也符合常識,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有很大的說服力。

但非同尋常的人物,絕對會有一顆相信自己的心,這種自信讓張長安不可能輕易被人說服。

他沉吟着道:“你說的有可能是事實,但也可能不是。據我看來,在眼下這種情況下,保持對軍隊的絕對掌控,纔是統兵大將應該做的事。畢竟酋長們已經鬧事了,而且戰局對耶律斜涅赤很不利!

“他的確需要依仗草原部族軍,但正因爲需要依仗,纔不能允許他們出半點兒意外!

“我在陽關的時候,曾經受到過教導,無論是人主還是統帥,都有讓一切都在掌握中的習慣,不如此,他們根本就無法避免意外的發生。強烈的控制慾,是優秀統帥必須要有的素質,而絕對不是什麼信任!”

不塵聽到這裡,認真地想了想,覺得張長安說得有些言過其實。

主帥要是不信任麾下的將領、部曲,那還如何排兵佈陣,跟他們並肩作戰,贏取沙場勝利?張弛有度,纔是馭下之道!

他道:“貧道認爲,耶律斜涅赤的處理並無不妥之處。草原部族軍本就不是契丹八部本部軍隊,對契丹的忠誠度本就少些,眼下契丹掀起戰爭數月,始終未能取得多大戰果,部族戰士鬥志消減,是必然之事,爲了穩住酋長們,耶律斜涅赤必須要表達信任!

“張指揮使,這正是我們的機會,趁着現在耶律斜涅赤不嚴密監控草原部族軍,我們可以發動所有力量,跳動戰士們的思家和危機情緒,讓他們積累對戰爭的牴觸!

“如果這種戰士能達到數萬人的規模,一旦時機到來,我們立馬就能配合大軍取得戰爭勝利!”

這個說法很有誘惑性,而且入情入理,並非胡亂編排。

無論如何,眼下都是全真觀、無空釋門發力的時候,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張長安臣眉道:“我認爲恰恰相反!我們應該暫停一切行動,暫時蟄伏下來,只讓原本的信徒聽從指揮即可,一旦大軍發起攻勢,我們臨機策反酋長們,也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道長,你要相信我,正是因爲草原部族軍,對契丹國的忠誠少,耶律斜涅赤才更要嚴密監控酋長們!他現在示之以寬,只是一種假象而已,營中的大修士,肯定在密切注意酋長們的一舉一動!”

他說的也很有道理。

同樣的形勢,不同的看法,每一個都有依據,都看似理由充足。

在事先不知道結果的情況下,誰能評判哪一個是對的?

兩人爭論的結果,是誰也沒有說服誰,以至於兩人自打合作以來,第一次面紅耳赤,爭得要大打出手!

臨了,不塵寒聲道:“貧道是全真觀統率,全真觀自然聽貧道安排!至於無空釋門如何選擇,定然也是聽貧道的可能大些!

“張指揮使,你雖然是指揮使,但這並不是在大軍之中,而是在敵境之內,這裡的人,都是貧道的人,你只能服從貧道的指揮!”

張長安又急又怒:“可你是錯的!數千人的生死,戰爭大局的成敗,怎能因爲這裡你的人多,就由你做主?!”

不塵紅着眼睛道:“貧道何錯之有?!張指揮使,你可以不參與此次行動,但你不能阻礙我們!”

說到這裡,不塵站起身,就要離開馬廄拂袖而去。

張長安眼看對方就要踏入死地,責任感與使命感,讓他站起來拉住對方。

雖然心中怒火滔天,但他說服自己壓抑了怒火,以在他這個年紀,很不可思議的毅力,擠出一個笑容,雖然很勉強,看着有些扭曲,但真誠的態度確實毋庸置疑。

他用盡量平和的語氣道:“道長,我知道,你們深入草原,在敵國傳教佈道很不容易,眼下軍中能有數千契丹戰士,能夠爲大唐所用,也多虧了你們的努力。此間艱苦與犧牲,張長安不能盡知,但心中對道長的敬佩之情,從來都不是作假!”

這番話就很中聽了。

不塵神色緩和下來,嘆息一聲,道:“貧道怎能不知,張指揮使也是一心爲國?貧道何嘗不是如此啊!就是因爲這樣,貧道對張指揮使,絕對沒有私人怨忿,這一切都是爲了成大事......”

作爲危險境遇中並肩奮戰的同袍,不塵又怎會真想跟張長安鬧翻?眼見對方願意緩和態度,他作爲一箇中年人,年長對方那麼多,沒理由不賣對方面子,否則自己就太小家子氣了。

張長安連忙道:“道長說的是極!你我之爭,說到底,都是爲了同袍們的安危和戰爭大局!大唐能否有重現盛世的機會,就係於此戰,而此戰能否得勝,又繫於能否在嬀州打開局面,咱們的作用分外關鍵!

“道長,你看這樣行不行,咱們先暫停行動三日!如果三日之內,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就按照你說的,所有人一起大規模行動,挑動草原部族戰士的情緒!”

不塵皺了皺眉。

大好局勢下,他如何會想浪費三天的大好時機?

但不可否認,張長安這是穩妥之言。

雖然很多時候,穩妥、謹慎,也意味着失去稍縱即逝的戰機。

不塵想了很久。

最終他道:“好,就依指揮使所言,我們安靜三日。三日後,若是沒有異常,指揮使不得再多言!”張長安畢竟代表大軍,他怎麼也得尊重一下對方的意見。

張長安知道,三日的時間其實有些短了,如果這三日之內,耶律斜涅赤沒有露出什麼嚴密監控酋長們的痕跡,那一切都沒了。

但他同時也知道,三日時間,是他能爭取的,能夠讓不塵做出的最大讓步。

“道長放心,在下說到做到!”張長安肅然道,“三日之內,務必不能有一人行動!”

兩人的約定就此達成。

三日說過去就過去了。

其間,張長安過得很煎熬。

不塵同樣如此。

第三日日落時,張長安等人,還是沒有發現耶律斜涅赤,煎迫酋長們和軍營戰士們的蛛絲馬跡。

這讓張長安心驚膽戰。

與此同時,他又不得不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

他雖然自信,但畢竟年輕,事情沒如自己想象的發展,難免會懷疑自己。

“指揮使,現在你無話可說了吧?明日清晨起,貧道就下令大夥兒行動了!”不塵找到張長安,跟他說起此事的時候,眼眸中有掩飾不住的得意。

那是中年人對少年人的俯瞰之意,類似於薑還是老的辣。

張長安張了張嘴,幾度欲言又止,最後還是無奈嘆息,“既然如此,那就......依了道長吧。”

不塵哈哈大笑,轉身離去。

而就在這時,耶律斜涅赤卻接到了耶律阿保機的一份指令。

“據報,草原上有一些唐朝的道人和僧人,這些年行走頗爲頻繁,雖然沒有大規模在契丹八部的本部領地出現,但在其他部族中,卻往往是酋長和牧人的座上賓。

“此乃危急存亡之秋,務必徹查大軍,一旦發現有唐朝道門、釋門信徒,殺無赦!”

看到這份軍令,耶律斜涅赤也是大感錯愕。

這份軍令,不是憑空出現的。

是在耶律斜涅赤稟報腹心部戰敗後。

可想而知,耶律阿保機對有一支唐軍,能夠在草原上行動自如,還能依據對地形的瞭解設伏滅了腹心部,感到很是不滿,從而起了戒心。

在這種情況下,耶律阿保機自然要探究根由。由此重視全真觀、無空釋門傳教佈道,這些他之前並未在意,亦或是下屬沒有稟報的無關緊要的事,也就順理成章。

無論是在何方,宗教中人傳教佈道,都是存在的,草原之前也有釋門、道門的人在做這些事——何止是道門釋門,明教也有。相應的,契丹神教的人,也不是沒有試圖在幽州等大唐邊地傳教。

耶律斜涅赤之前沒覺得這有多大問題,畢竟對方動靜太小,沒形成多大影響力。

但是有了耶律阿保機這份軍令,他就坐不住了。

“立下徹查營地!”耶律斜涅赤立即下令。

是夜,契丹軍營一片噪雜,到處都是耶律斜涅赤的人,在詢問、探查這些時日以來,有沒有人在營中傳教佈道,亦或是舉止異常,散佈惑亂軍心的言辭等等。

腹心部雖然沒了,但嬀州一線五十萬契丹大軍,契丹八部本部戰士的數量,依然佔了半數左右,如果有什麼意外,他們雷霆行動,很容易就能控制局面。

鬧騰了半夜,耶律斜涅赤得到的答案,讓他鬆了一口氣。

營中並無異常!

翌日清晨,耶律斜涅赤給耶律阿保機回了信。

什麼大唐道人、僧人,在草原上還是沒什麼影響力嘛,大王不必擔心。

而清晨跟張長安相見的不塵,卻是臉色煞白。

“多虧指揮使考慮周到,否則你我現在都已經身首異處不說,還會貽誤戰爭大局!殿下令全真觀、無空釋門掌控草原人思想的計劃,也有可能因爲耶律阿保機的打壓,而就此落空!指揮使救了貧道,也救了全真觀與無空釋門,貧道拜謝!”

不塵在慶幸後怕之餘,對張長安的智慧是佩服得心服口服。

張長安很高興。

不僅是因爲拯救了大局,還因爲得到了不塵的敬佩。畢竟是少年人,自身能被他人認可,怎麼都是愉悅的——不僅是少年人,年紀再大的人都是如此。

“貧道這就傳令下去,讓信徒們不得輕舉妄動!”不塵嚴肅道。

“不,現在正是行動的大好時機!耶律斜涅赤剛剛大肆檢點過軍營,沒有發現什麼值得懷疑的對象,一定會放鬆下來,我們必須馬上行動!道長,嬀州一線,契丹大軍還有五十萬,其中契丹八部本部軍隊,就有接近半數!

“而我們在這裡的長安禁軍,攏共只有二十萬而已!上官將軍以三萬餘將士,擊潰腹心部,雖然是大勝,但自身將士的傷亡,必然也是極大,恐怕再也無力大戰。大軍要獲得嬀州之戰的勝利,必須要有我們的行動配合!”

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七十二章 又完美實現了(三更)第四十章 制勝(1)第二十二章 用人之際(第五更)第九章 擋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服第十四章 北上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三十八章 花明(3)第一百一十四章 勾結第七十六章 掌控(2)第一百零三章 羽翼初豐第七十三章 新舊仙帝第六十章 王(上)第六十一章 大難臨頭第四十二章 只屬於你一個人(三更)第八十四章 威嚴第五十二章 真人境楚南懷(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靈第五十九章 強悍第九章 驚變第二十章 十五個字的時間(第二更)第一百章 戰利品與嫁妝第二十八章 菜園子與儒家之學第五十六章 生死第九十一章 險惡交鋒第三十八章 地仙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五十九章 你懂我的意思吧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十三章 逃竄(下)第十章 立威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四十四章 無路第六十七章 已經成功了第十章 得定州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三十九章 李曄的威逼第三十三章 你還可以第一百零三章 無依第五十六章 生死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六十四章 城破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四十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7)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四十六章 嬀州會戰(2)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九十五章 聖姬?岐王?(三更)第五十四章 還是要來(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1)第二十五章 醉酒的漢子 清醒的聖姬第四十九章 站立的位置第二十四章 唯真英雄能本色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安艦與白牛第三十四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1)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四十一章 護衛第三章 盟誓第三十七章 接我一劍第一章 勤王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八十八章 這裡的大計與來這裡的人第一章 劫道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八十六章 王來了(3)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止於此第九十八章 順勢而爲(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五十七章 撩撥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六十九章 兄弟之情(第二更)第十二章 逃竄(上)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與黑白小魚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九十二章 決戰(2)第三十六章 下來受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對馬海戰(1)第六十三章 合理與不合理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九十七章 是分是合(二更)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無趣第三章 道觀第七十九章 安西都護府第八十五章 故人與故事(上)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六十九章 蜀軍之敗(下)
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七十二章 又完美實現了(三更)第四十章 制勝(1)第二十二章 用人之際(第五更)第九章 擋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服第十四章 北上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三十八章 花明(3)第一百一十四章 勾結第七十六章 掌控(2)第一百零三章 羽翼初豐第七十三章 新舊仙帝第六十章 王(上)第六十一章 大難臨頭第四十二章 只屬於你一個人(三更)第八十四章 威嚴第五十二章 真人境楚南懷(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無靈第五十九章 強悍第九章 驚變第二十章 十五個字的時間(第二更)第一百章 戰利品與嫁妝第二十八章 菜園子與儒家之學第五十六章 生死第九十一章 險惡交鋒第三十八章 地仙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五十九章 你懂我的意思吧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十三章 逃竄(下)第十章 立威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四十四章 無路第六十七章 已經成功了第十章 得定州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三十九章 李曄的威逼第三十三章 你還可以第一百零三章 無依第五十六章 生死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六十四章 城破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四十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7)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四十六章 嬀州會戰(2)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九十五章 聖姬?岐王?(三更)第五十四章 還是要來(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1)第二十五章 醉酒的漢子 清醒的聖姬第四十九章 站立的位置第二十四章 唯真英雄能本色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安艦與白牛第三十四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1)第一百四十四章 皇后第四十一章 護衛第三章 盟誓第三十七章 接我一劍第一章 勤王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八十八章 這裡的大計與來這裡的人第一章 劫道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八十六章 王來了(3)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止於此第九十八章 順勢而爲(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五十七章 撩撥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六十九章 兄弟之情(第二更)第十二章 逃竄(上)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與黑白小魚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九十二章 決戰(2)第三十六章 下來受死第一百一十一章 對馬海戰(1)第六十三章 合理與不合理第九十六章 高手(6)第九十七章 是分是合(二更)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無趣第三章 道觀第七十九章 安西都護府第八十五章 故人與故事(上)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六十九章 蜀軍之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