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

沈寧聽到沈俞氏這樣說,又想起姐妹間的前世種種,就決定去找妹妹們聯繫感情了。她們都還那麼小,能有什麼樣的隔閡呢,姐妹間的情誼是在的,何況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她所要做的,只是主動邁出這互往的一步,於是先往沈宓的半閒居走去。

春詩跟在她身後,小聲地說着半閒居的事情。沈宓的半閒居,離她生母李姨娘的采薇院很近,中間就隔一個小花園而已。沈宓出生的時候,沈寧太小,沈俞氏無暇分身,就讓李姨娘自己帶着沈宓,到她六歲多才搬進半閒居,特地挑選了離李姨娘近的院子。因有沈宓的先例,所以沈宛也是和沈宓差不多,都是由她們生母帶大的。

走到半閒居附近,沈寧就知道爲什麼沈則敬給這院子取名半閒居了,名副其實啊。小花園幽深人少,靜寂卻不荒涼,中有一個小池塘,繞着池塘,兩邊種着不少玉蘭,正是開花時節,暗暗有風送清香來;玉蘭的後面,還有幾株大葉薔薇,開得正熱烈,稍遠處還有不少雜花修木,其且有百草豐茂。見此夏花、清香、池塘,不說此時了,即使再炎熱的苦夏,也覺得清陰爽涼,去哪裡偷得這般好風景?

浮生半日閒是如此啊。

當丫鬟南枝來稟報說沈寧來訪,此刻就站在半閒居外時,沈宓吃了一驚,也顧不得想別的,慌忙從繡花架子站起來就出院子去接,連一旁的李姨娘也是奇怪迷惑,這個大小姐怎麼到半閒居來了?這可是沒有過的事情,不會有什麼事吧?她一時有些惴惴起來。

沈宓望着沈寧笑意盈盈的臉,覺得頗爲無措。雖然努力想揚起笑意,奈何本來就是內向膽小的人,只得對沈寧笑了笑:“長姐請進來……”雖然很想問,卻沒有問出她來這裡是做什麼。

沈寧笑着踏進了半閒居,只見院牆旁栽有幾棵虯曲老梅,也沒有細看,就跟着沈宛進了房間。半閒居和她的青竹居格局差不多,雖然是兩進的院子,房間卻是不多,前面住着小丫鬟和粗使婆子,後面住着沈宓和兩個貼身丫鬟,琴房和書房也都設在後面。

沈寧看見李姨娘也在,截住了李姨娘要給她行禮的動作,就說:“我只是來找妹妹玩兒來了,這些天在母親那裡都沒有看到妹妹,我就來看看。”沈宓這才知道她的來意,不着地看了一眼李姨娘,然後請沈寧坐下,又吩咐另一個大丫鬟南雁趕緊沏茶,然後才陪着沈寧坐下聊天。

沈寧看到房間裡尚未收拾的繡架子,知道沈宓剛剛是在繡花,正好有了話題,便問沈宓:“妹妹這是在繡什麼?”邊還起來走到繡架子旁邊,這纔看清了沈宓原來繡的是一幅魚戲蓮葉圖景,已經快要收尾了。再細看,那繡圖針線細密,竟難看出針腳,設色也精妙,那鯉魚彷彿在甩一甩尾巴,水珠似乎都被濺出來了,實是光彩射目。沈寧深深感嘆,佩服地看着沈宓:“這繡得也太好了!”這不是客氣話,沈宓的確比她自己繡的好太多了。

沈宓被沈寧看得臉色發燙,感到一陣不好意思,雙眼有笑意。說到她喜歡的刺繡,她也沒那麼靦腆了,開始小聲和沈寧說起來,說這繡圖她也是看了吳江錢大家的繡品纔有啓發的,其實也是拾她牙慧等等,沈寧也在回答那也太厲害了我就繡不出等等。兩姐妹又從吳江繡品說到吳門畫派,說他們文清秀古雅的細筆畫,又說到他們恬靜平和的格調,期間沈宓還翻出了她新近的畫作讓沈寧看,讓她評說一二,不知不覺間,時間就過去大半早上,也是李姨娘在一旁小聲提醒:“快是午膳時間了。”兩人這才停了下來,相互笑了笑。

謝絕了沈宓留飯的好意,說今天打擾的時間也不短了,下來一定留下來嚐嚐味道,還邀請沈宓得閒來青竹居玩兒,連春詩,也邀請南枝、南雁去和她們一起聚聚,沈宓主僕三人也應了,送走了沈寧。

看着沈寧離開,沈宓還是覺得心有不解,問還沒走的李姨娘:“難道她真是來找我打發時間玩兒的嗎?”李姨娘也一時無話,良久才道:“不用想太多了,你們姐妹好好相處就是。我們娘倆也沒有可讓人惦記的地方,爲娘只想你好好的……”

沈宓靠在李姨娘懷裡,心想這個長姐倒是很好說話的人啊,況且她懂得很多啊,姐妹好好相處,好像也不是那麼難……

此後沈寧又來了半閒居兩次,應沈寧的邀請,沈宓也終於鼓起勇氣,去拜訪了一趟青竹居。沈寧很熱情地接待,兩姐妹就說說年輕小女孩的事情,年紀都不大,又只差了一歲,可以說的事情也有很多。沈餘宏託小廝送過來的知味齋的豆乾,沈宓也嚐到了;沈宓還意外的在沈寧那裡發現了沈周的畫作,還感嘆了一番,只沈寧在一旁捂嘴笑,她不解,再仔細一看,原來竟是仿作!是她大意了,想一想也是,現在怎麼還會有沈周的真跡呢?她自己也不禁懊惱的笑了出來,兩姐妹感情漸漸親厚不論。

連南枝南雁兩個丫鬟和春夏秋冬她們幾個也都話多了起來,彼此間也多有來往。又趁着夏詞的生日,在沈寧的默許下,幾個丫鬟整了一小桌飯菜,請了夏枝她們過來,還有別的幾個丫鬟婆子,此後,青竹居和半閒居就漸漸熟絡起來。

沈宛太小,現在還跟着何姨娘在碧荷院住呢,所以沈寧也就沒有去找她。只是,每當沈餘宏給她帶來的小吃食和小玩意,也讓人送一份來碧荷院給沈宛,使得年紀小小的沈宛就對沈寧這個長姐喜歡上了。

對此,沈俞氏是樂見的。她只有這麼一個女兒,能有個伴,又不至於和姐妹骨肉疏離,對沈家後院也好。李姨娘和何姨娘也是很高興,連帶的,對沈俞氏又多了幾分恭謹。

沈寧的日常生活就這樣,白天向沈俞氏請安,晚上隨伺沈則敬書房,中間還和妹妹們聯繫聯繫感情,倒也不壞。只是她也不敢鬆懈,對四大丫鬟和蚍蜉的敦促教導,也在緩慢進行中,除了讓蚍蜉繼續關注京兆尹和五皇子府的動態,自己也在回憶上官長治的舉動,思考相關的對策,是一刻不得閒。

位於京兆北向的五皇子府,上官長治正和許三思、李可安在討論事情,這兩人都是五皇子府的長史,也是他的心腹親信,此刻他們正在討論的,正是沈家的事情。

“沈餘宏最近都不出現了,看來沈家對沈餘宏也是很謹慎。現在一時也不好再有別的動作。”這是李可安在說。沈餘宏一事,正是他想出的,希望通過沈餘宏取得沈家的好感。現在五皇子新開府不久,雖然配備有一系列的屬官,真正得力的官員卻沒有,所以他們現在很需要一有力的支持,沈家,正是他們選擇的目標之一。

太子雖佔了儲君之位,可是自幼體弱,長泰帝憐惜,不忍其操勞,連詹事府都沒有爲太子配設。這樣的局面下,諸皇子蠢蠢欲動,其中自然包括了上官長治。

“除了沈家,還有陳家、龔家、鄭家等,家中都有適齡的女兒、孫女,其實也並不是非沈家不可……”這是許三思,他在京兆勢力也是很熟悉的。別看這兩個人只是長史,可是聽他們悠遊說話間,竟然有指點朝廷權臣的意思,不由得不讓人吃了一驚。眼光闊遠,胸懷溝壑,也正是上官長治倚重他們的原因,上官長治再一次慶幸當初收攏了他們兩個,即使手上沾了無辜的鮮血,這又有什麼呢?

“三省主官,是不會參合到這裡面去的,御史大夫龔如熙、京兆尹羅士敬都是長泰早年就已經得聖上信任的,幾十年信任不變,可見不會輕易結交皇子,兵部尚書陳知浩家和戶部尚書鄭濮存家倒沒有聽說偏向哪邊……”許三思邊分析邊思考,見上官長治不說話,和李可安交換了一下眼神,等待他的示意。

雖然五皇子只有十八歲,還是剛開府不久,可是他們兩個卻不敢對他有絲毫輕忽之心,這個人雖然溫潤如玉,但那手段,卻令見識過的兩個人不寒而慄。

“沈家根在吳越,沈則敬岳家又是溪山俞氏,在江南道的影響力不容小覷,聽說江南道觀察使葉正純和沈家、俞家交情都不錯的,沈則敬還是他的門生,所以我纔想刻意結交沈餘宏,這樣的勢力最好爲我所用,不然必是心腹大患。”上官長治的語氣雖然有些陰厲,面上卻還是淡笑溫和。

“父皇有意讓兵部尚書和老二結親,陳家是不用想了。”末了他又補充從別處的得到的隱秘消息,雖然這個消息沒有幾個人知道,可是上官長治恰恰就是那幾個人之一。

“如果讓二皇子得到陳家的助力,那不是更如虎添翼了?他母族勢力本來就不小了。趁這個事情還未公佈,必須是要想辦法阻止纔是。”許三思不用思考都知道這個事情,對上官長治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上官長治和李可安都點點頭,三人討論的焦點逐漸從沈家轉移到如何阻止二皇子婚事上面來,從二皇子的孃家勢力說到陳家的兵部尚書也做了不少年數,又分析出陳知浩陳知浩嫡孫女中最有可能與二皇子結婚的是哪一個。

“陳知浩嫡長子先後娶妻二人,她們所出的女兒也都相差不大,應該是從其中出了,有傳聞稱陳知浩老妻頗疼惜其先頭媳婦所出的那一個孫女,看樣子應該是那一個機會比較大。”許三思回想起陳家的事情來,猜測這二皇子的人選應該就是那一個孫女陳婉柔沒有錯了。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花朝節之後就會有賜婚的旨意出來了。”上官長治喃喃地說出一句,花朝節?對了,是花朝節,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想他已經想出應對的辦法了。

許三思和李可安略想了一想,也覺得花朝節是最好的時機,兩人不禁相互一笑,若是陳婉柔嫁給二皇子,不知道陳家這位嫡子夫人會有什麼想法呢?

第二日,上官長治入宮照樣入宮向生母李嬪請安。大永皇室早有規定,皇子雖然分府出宮,可是每五日仍需入宮向皇后、生母請安。分府出宮的諸皇子都十分遵照規定,每五日入宮一次,既是請安,更多的,也是爲了互通消息。

在春熙宮,李嬪和上官長治兩人正在說話,留下的,也都是自己的心腹宮人。李嬪三十多歲,年紀不小了,卻因爲保養得宜,依舊面容清麗,有一種婉約輕柔的氣質,所以連她所出的上官長治,看着都是溫潤和煦的。

“花朝節,我知道了,會看着辦的。”依舊是李嬪輕輕柔柔的聲音。

“勞母妃費心了。”上官長治恭敬的回答,讓李嬪心裡也舒暢。

“府裡可有事情?你還是要多去看看你父皇……”

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360章 首領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51章 所謀爲何第542 舊仇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86章 刺殺後續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486章 掌軍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552章 路上第26章 塵埃落定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443章 改元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101章 春闈案四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256章 殺伐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391章 帝爲棋第99章 春闈案二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527章 基石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226 謎團迭起第302章 狠手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149章 封宮第73章 太子妃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86章 刺殺後續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359章 何策?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428章 設毒計第295章 驚濤第443章 改元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315章 寇色第542 舊仇第391章 帝爲棋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82章 代價第96章 鑑華堂第257章 族令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310章 決裂第281章 盯梢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184章 愛情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73章 太子妃第533章 出與入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220章 利器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307章 嬌客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372章 妖孽出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521章 弒君第18章 說親之機第307章 嬌客第62章 姑姑用意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59章 產子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498章 皇子出生
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360章 首領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51章 所謀爲何第542 舊仇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86章 刺殺後續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486章 掌軍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552章 路上第26章 塵埃落定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443章 改元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101章 春闈案四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256章 殺伐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391章 帝爲棋第99章 春闈案二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527章 基石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226 謎團迭起第302章 狠手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149章 封宮第73章 太子妃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86章 刺殺後續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359章 何策?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23章 任職鴻臚寺第428章 設毒計第295章 驚濤第443章 改元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315章 寇色第542 舊仇第391章 帝爲棋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82章 代價第96章 鑑華堂第257章 族令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310章 決裂第281章 盯梢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184章 愛情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73章 太子妃第533章 出與入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220章 利器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307章 嬌客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372章 妖孽出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521章 弒君第18章 說親之機第307章 嬌客第62章 姑姑用意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59章 產子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498章 皇子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