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二十四 給東漢帝國收屍

所謂正坐胡坐雖然也有些道理,但是在更多人看來,皇帝的意思最重要。

你在皇帝手底下當官,還要和皇帝唱反調。

說句難聽的,你以爲當今天子是前漢天子那麼好糊弄的?

很顯然,不是每一個士族出身的官員都那麼看中所謂正坐和胡坐之間的區別的。

士族也不是鐵板一塊,不是沒有叛逆者。

一如黎庶出身的官員裡一樣也有貪腐之輩。

有背叛階級的個人存在,這是可以肯定的。

再說了,這種事情不過是滿足一下口腹之慾,圖個新鮮,真要上升到華夷之辯,那也太多餘了。

諸葛亮就是經常去酒肆喝酒吃飯的士族官員之中的一員。

他覺得這種方式很有趣,很有新意,吃起來也很愉快,很舒服,而且價格也不貴,是他這種囊中較爲羞澀的官員也能負擔得起的。

應邀者有徐庶,有孟建,有石韜,還有司馬懿。

一共五個人的小型宴會,也不對外開放,五人簡單地吃一頓飯,喝一頓五人都喜歡的酒,算是給諸葛亮送別。

“孔明,你到底爲什麼要選擇外放?我還是不明白。”

徐庶敬了諸葛亮一杯酒,一口乾掉,滿臉費解的看着諸葛亮:“離開洛陽,也不去長安,卻要到敦煌……那麼遙遠的地方,可真的沒有酒肆,也沒什麼可以尋歡作樂的地方,更沒有滿眼青翠,你真的想好了?”

諸葛亮笑了笑。

“陛下聖旨已下,我已經不得不走,元直,何須多言?”

石韜也敬了諸葛亮一杯酒。

“孔明,你比我們都聰明,總是能想到我們想不到的事情,你能不能說句真話,你到底爲什麼要離開?”

“真話?廣元,我有說過假話嗎?”

諸葛亮搖頭道:“理由我已經說過了,在這個我等即將受到重用的時候,我想積累更多的實際經驗。

我要知道今後我在洛陽城內到底該做些什麼才能對魏國有好處,這種事情一直待在洛陽城裡可弄不明白,我要出去看看。”

“可是敦煌……也太遠了,關中不行嗎?”

孟建也敬了諸葛亮一杯酒。

“關中都已經被治理的差不多了,我想去更加荒蕪的地方,從頭建設一個地方,從無到有,從貧窮到富庶,如此一來,纔算是真正的政績,我才能說服自己回到洛陽。”

諸葛亮回敬。

最後就剩下司馬懿了。

“孔明,我就不敬你了。”

司馬懿一手端着酒杯笑道:“就在剛纔,我也把申請外放的奏表遞上去了,我想,用不了多久,我也會到涼州邊地去找你的。”

徐庶、孟建和石韜驚訝的看着司馬懿。

諸葛亮只是稍微愣了一下,看着司馬懿的表情,便露出了真摯的笑容。

“仲達,我以爲你只是在開玩笑。”

“一開始,我也以爲你在開玩笑,但是想了想,我覺得你說的很對。”

司馬懿一口把杯中酒喝乾:“若不能知道我在洛陽城所做的一切是爲了什麼,或許,我繼續待在洛陽城裡也沒什麼意義了。”

“真的要去?”

“真的要去。”

諸葛亮和司馬懿對視一眼,而後一笑,場面充滿了莫名的氛圍。

這讓徐庶等三人更加疑惑了。

一個兩個都趕着離開內閣那麼有前途的地方,去涼州那等苦寒之地忍受風吹日曬和艱苦的環境,圖什麼啊?

就是那種莫名其妙的理由嗎?

他們怎麼想也不能理解這兩人的理由,總覺得這樣做很傻逼。

人是不能互相理解的,人與人之間的快樂也不相通。

所謂我見諸君如傻逼,諸君見我應如是。

在這個大家互相把對方當傻逼的時代,能做到嘴上相互尊重對方的想法,不開口閉口就是罵人的話,就已經很難得了。

諸葛亮和司馬懿嘗試着互相理解,並且互相認同,互相不把對方當傻逼,已經可謂是知己的典範。

這場酒宴之後的第二天,司馬懿被郭鵬喊去了勤政殿書房,然後出來,收拾收拾行李。

當天下午,司馬懿就得到自己被調往涼州敦煌郡廣至縣當縣長的調令,責令五日內準備好,啓程赴任。

兩人有一天的時間差,所以諸葛亮先出發,然後在洛陽城西的驛站裡等到了之後趕來的司馬懿。

之後,兩人攜手共進,一路上品味人間最美的風景,看着來來往往的行人,一起踏上了前往帝國邊陲的征途。

那必然是遙遠且偉大的征途。

而同一時刻,郭某人又在洛陽城內給自己的臣子們下達了一項新的任務。

修史。

修《後漢書》。

這其實不是郭某人自己想到的,郭某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還沒想到要修史書。

只是蔡邕閒來無事,某一日上表給郭鵬,希望郭鵬可以對他開放宮廷內收藏史料的場所,他想用餘下的生命修一部關於東漢帝國的史書。

他想爲東漢帝國收屍,全了自己最後一個念想,給他所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那些人做傳,記錄他們所經歷的所發生的事情。

於是郭某人才想到了修史的事情。

其實也不怪他,準確的說,這一時期,直到數百年後,史書的重要性和政治意義並沒有爲人所重視。

且直到隋唐以前,修史書都不是官方組織的事情,都是私人行爲,歷朝歷代官方並沒有想過專門派一羣人給前朝修史。

包括《史記》在內,最開始的名字叫《太史公書》,是司馬遷的私修史書。

更早的孔子所修魯國史書《春秋》、無名氏所修《戰國策》還有《竹書紀年》等等都是一個性質的私修史書。

東漢時期,班固兄妹聯手修了《漢書》。

漢末三國時期,有諸國官僚士人私著的《魏略》、《三國志》、《英雄記》、《魏書》、《吳書》等私修史書。

到南北朝時期,包括《後漢書》、《華陽國志》等等,也是私修史書。

當時的政府官方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也不認爲史書具備隋唐之後所普遍認知的可以給上一個朝代蓋棺定論並且宣佈自家政權合法性的政治意義。

最開始禁止私修史書的人是隋文帝楊堅,不過隋朝國祚短,沒有能貫徹落實。

到了唐朝也沒明令禁止,但是設置了專門修史書的國史館。

從那以後被認同的所謂正史絕大部分都是官方下令組織修訂,爲了給上一個朝代蓋棺定論並且宣揚自家政權合法性了。

這種史書就被稱作正史,當然除了滿清之外,也沒有真的嚴厲禁止私人修史,不過一律稱之爲野史罷了。

於是滿清只好流行起了打打擦邊球的考據學。

而眼下,修史只是一羣社會精英出於個人的某種目的或者志向而進行的行爲,和官方沒什麼太大關係。

對蔡邕來說,想給東漢帝國收屍是一回事,自己閒極無聊也是一回事,並且想着和司馬遷還有班固兄妹比肩也是一回事。

他也想給後世留下一點重要的東西。

一千四百七十六 搖扇子的諸葛亮一百三十三 受到驚嚇的張舉一千二百三十六 來,現在這個皇帝就來讓你做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一百九十五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三百八十三 你這個天子是不是太菜了一點?九百一十五 不能讓他們有和解的可能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六百八十 你沒好下場的一千一百六十一 戰神的兒子當然也是戰神八百一十九 韓卿,我想回家三百三十九 上天爲何如此對待袁本初!三百一十四 袁紹,我來了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九百六十 馬遠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某種商機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一千二百 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準備嗎?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二百五十 大漢,要不行了五百二十七 漢室的旗幟倒了一千三百二十二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六十八 形勢逆轉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一千三百九十八 羅馬帝國糟糕的制度開始發揮它的威力七百九十九 等到郭鵬死了,天下還是從前的天下七百三十六 吳景陣亡六百八十六 隴右馬政二百八十八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一千四百四十八 郭鵬想要給她們一點補償九百七十三 我的孩子,不該平庸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八百零六 荊益內戰三百四十 郭某人滿臉都是森寒的殺意一千一百七十二 貴霜內亂二百零二 席捲天下的風暴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二百四十一 文丑之死五十四 袁術沒有未來一千二百零八 讀書改變命運一千五百一十六 郭某人的報應六百四十一 天下大勢在魏三百二十九 狗仗人勢的郭某人八百六十一 魏帝國第一任益州刺史六百一十二 龐羲眼中的殺意卻越來越甚五百五十七 陸議得出了結論四百二十二 荊州是荊州人的荊州,不是劉景升的荊州一千五百零三 劉健能活到現在真是不容易五百零三 沒錢沒勢還想做狗?一千二百五十七 郭瑾納妾與交州變故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在洛陽正式召開一千四百八十五 何止一個司馬懿呢?二百五十五 一路打,一路吞併一百二十 漢室於我有何恩義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三百九十六 郭子鳳!你居然敢背叛我!七百二十八 三路出擊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六百八十九 漢帝封王八百二十七 魏軍兵壓蜀中一千五百四十六 新幣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五百六十七 難道還想享受八小時工作制?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二百九十七 將軍纔是真正值得託付族人性命的豪傑一千三百五十二 郭瑾感覺自己的臉都要被抽腫了十五 年十二,殺人七百五十 黃祖在行動一千五百三十九 訣別七百零二 郭氏願永遠與蔡氏攜手同行一千一百九十六 荊州進入戰時狀態七百七十四 從現在開始,你就真的沒有退路了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一百零六 因地制宜二百三十九 潁川荀彧文若,拜見將軍一千零五十七 諸葛亮覺得在這裡可以實現他的價值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戰(上)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四百五十二 魏八百七十 隨孤一統江山!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一千五百四十四 郭瑾的貨幣改革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七十二 郭鵬的戰術二十八 拿捏有道的蔡邕一千四百六十七 抗壓大師司馬懿五百五十八 吳國戰敗了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
一千四百七十六 搖扇子的諸葛亮一百三十三 受到驚嚇的張舉一千二百三十六 來,現在這個皇帝就來讓你做一千二百零五 解決不了這羣人,你就別當太子了!一百九十五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三百八十三 你這個天子是不是太菜了一點?九百一十五 不能讓他們有和解的可能五百八十二 孫吳的立國之戰六百八十 你沒好下場的一千一百六十一 戰神的兒子當然也是戰神八百一十九 韓卿,我想回家三百三十九 上天爲何如此對待袁本初!三百一十四 袁紹,我來了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九百六十 馬遠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某種商機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一千二百 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準備嗎?三百三十二 泰山捧日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爲王臣者,必爲我所殺!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二百五十 大漢,要不行了五百二十七 漢室的旗幟倒了一千三百二十二 爬得越高,摔得越慘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六百三十九 郭鵬的前進,也是他們的前進六十八 形勢逆轉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個輪迴的開始一千三百九十八 羅馬帝國糟糕的制度開始發揮它的威力七百九十九 等到郭鵬死了,天下還是從前的天下七百三十六 吳景陣亡六百八十六 隴右馬政二百八十八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一千四百四十八 郭鵬想要給她們一點補償九百七十三 我的孩子,不該平庸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八百零六 荊益內戰三百四十 郭某人滿臉都是森寒的殺意一千一百七十二 貴霜內亂二百零二 席捲天下的風暴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二百四十一 文丑之死五十四 袁術沒有未來一千二百零八 讀書改變命運一千五百一十六 郭某人的報應六百四十一 天下大勢在魏三百二十九 狗仗人勢的郭某人八百六十一 魏帝國第一任益州刺史六百一十二 龐羲眼中的殺意卻越來越甚五百五十七 陸議得出了結論四百二十二 荊州是荊州人的荊州,不是劉景升的荊州一千五百零三 劉健能活到現在真是不容易五百零三 沒錢沒勢還想做狗?一千二百五十七 郭瑾納妾與交州變故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舉考試在洛陽正式召開一千四百八十五 何止一個司馬懿呢?二百五十五 一路打,一路吞併一百二十 漢室於我有何恩義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三百九十六 郭子鳳!你居然敢背叛我!七百二十八 三路出擊一千五百五十七 如果魏國需要他做一個神,他就做那個神好了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六百八十九 漢帝封王八百二十七 魏軍兵壓蜀中一千五百四十六 新幣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五百六十七 難道還想享受八小時工作制?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大壞蛋!二百九十七 將軍纔是真正值得託付族人性命的豪傑一千三百五十二 郭瑾感覺自己的臉都要被抽腫了十五 年十二,殺人七百五十 黃祖在行動一千五百三十九 訣別七百零二 郭氏願永遠與蔡氏攜手同行一千一百九十六 荊州進入戰時狀態七百七十四 從現在開始,你就真的沒有退路了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七百九十八 郭某人真的太難了一百零六 因地制宜二百三十九 潁川荀彧文若,拜見將軍一千零五十七 諸葛亮覺得在這裡可以實現他的價值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戰(上)三百一十一 討伐袁紹(爲盟主武選清吏司加一更)四百五十二 魏八百七十 隨孤一統江山!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一千五百四十四 郭瑾的貨幣改革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七十二 郭鵬的戰術二十八 拿捏有道的蔡邕一千四百六十七 抗壓大師司馬懿五百五十八 吳國戰敗了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一千三百八十一 郭瑾感到憤怒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