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2章 格局

張國維一大早就前往內閣,當面與孫傳庭說了,要去倭國,視察新兵營的情況。じ

倭國現在可以說完全操持在多爾袞手裡,新兵營是兵部控制,轄制多爾袞的手段之一。

作爲兵部尚書,在事隔大半年後,前往視察,是正當其時,沒有說不過去的。

孫傳庭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張國維。

雖然外界屢屢傳出畢自嚴將復起的傳聞,但孫傳庭完全不放在心上,一來是大勢不容畢自嚴再回來,二來,乾清宮也不會允許。

外加他權勢日漸穩固,根本不擔心畢系的反彈。

眼見張國維火急火燎的要‘逃走’,孫傳庭心裡也是曬然,神色不動的道:“嗯,想去就去吧,兵部我會找人代理。”

張國維神情微緊,道“首輔,下官提議,李幼唐調任兵部右侍郎。”

孫傳庭對此不置可否,道:“你走一趟琉球,視察一番,給尚廉提議一番,將王府,巡撫衙門搬到鹿兒島。”

倭國事後,薩摩藩原屬的鹿兒島被劃給了琉球,琉球的首府首裡在琉球羣島中間。

張國維見孫傳庭不迴應他的話,沒有繼續,道:“是,下官會與尚家討論。”

“到了倭國,多走走看看,不要被多爾袞矇蔽了。必要的時候,敲打一下多爾袞,勒緊繩子。雖然是放養,但也就是圈子大了點,不能讓他出圈……”孫傳庭道。

張國維只能點頭應是,孫傳庭肯放他走,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不能奢求更多。

孫傳庭交代一番,便讓內閣起草詔令,任命張國維爲內閣特使,前往倭國,也就是綏海省。

張國維當天在兵部交代一番,便快速出京,前往天津,準備坐船出海。

在張國維離開內閣沒多久,包理遊就走進來,疑惑道:“首輔,就這麼放張國維走了嗎?”

孫傳庭拿着毛筆,奮筆疾書,隨口道:“我本來也沒打算立即對兵部進行降品。”

包理遊一怔,猛的醒悟,道:“首輔……這是敲打一些人?”

孫傳庭寫完,拿起吹了一下,道:“毛筆雖然用的習慣,還是不如城東作坊出的碳筆好用,你擬個命令,除了朝廷,各級衙門正式的公文外,儘量推行碳筆……也不是敲打,聲東擊西吧。”

包理遊應了聲‘是’,繼而反應過來。

孫傳庭就是故意製造這個麻煩,讓那些人盯着不放,繼而沒有精力阻礙他們推行的政策。

包理遊讚了聲‘首輔高明’,馬屁之後,這才道:“各地對今年災情的評估已經上來了,情況比去年還要嚴重,糧稅可能要跌破七百萬了。”

孫傳庭已經看過一些,只是沒有具體的分析,他放下筆,道:“讓幕僚司進一步分析,拿出報告來給我看。其他方面呢。”

包理遊翻開手裡的小本子,道“番薯,玉米的收成比去年增加兩成以上,各地基本能自給自足,勉強應對災情,餓死人的情況會進一步減少。值得關注的是商稅,預計比去年上半年要增加三成,全年可能超過五千萬,鹽,茶葉,瓷器,布匹等依舊是大頭,還有就是火器的出口,兵部,外事院那邊的數據,單單賣出去的大炮就多達千門,其他的火槍,huǒ yào,甲冑,兵器等,更是數量龐大……”

孫傳庭認真的聽着,自然知道這些東西是賣去了哪裡。

傳統的大國,比如西班牙,奧斯曼其實買的並不多,倒是海路上的那些國家,對明朝這些先進武器相當熱衷,紛紛購買,用來對付國內外的敵人。加上神龍府的世界貿易大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生意自然就越來越紅火。

孫傳庭聽了一陣,道:“西班牙那邊的糧食合同今年到期了吧?後面續期,皇家商貿集團怎麼說?”

關於明朝從西班牙以及尼德蘭,英格蘭,奧斯曼以及其他國家購買糧食,已經通通交給皇家商貿集團來負責,以降低政治分量,進行純粹的貿易化。

包理遊翻了一頁,道:“那邊給內閣的反饋是,合同還在談,這一次,總共聯繫了三十多個國家,包括暹羅,緬甸,海外的莫臥兒,波斯,再遠的歐洲,西班牙,尼德蘭,英格蘭等等,計劃每年購入的糧食超過一千萬石,如果計劃順利,這個數字會持續增加,第一批糧食,會在夏收後一個月左右到岸。”

孫傳庭倚靠着椅子,若有所思一陣,道:“嗯,那就進一步控制糧價,配合商貿集團那邊收地。對了,那邊遇到問題了沒有?”

包理遊神色凝重,道:“問題不少,大部分是不願意賣的,尤其是那些擁有大量中田,上田的大戶,即便出高價,他們也是不肯。也不執行朝廷的關於租地的最低租子等規定,租戶的日子相當不好過,一年到頭,只能保證餓不死。”

孫傳庭這些年看到的已經太多,並不意外,神色微冷,淡淡道:“告訴他們,這些人留着,等我騰出手來,一起收拾!”

包理遊點點頭,朝廷現在的事情太多,還沒有精力顧及太多,繼而道:“登記戶口也有些停滯,不止大戶藏匿,普通百姓也害怕人頭稅,紛紛不配合,要麼就少報,即便登記了,怕是出入也很大。”

孫傳庭眉宇間有些厭色,道:“不着急,先登記,等將來地收的差不多了,就要按人頭分地。那個時候,有的這些人辛苦!”

包理遊似乎想到了那些人跑斷腿,證明家裡的戶丁的美好畫面,心裡不禁爽快,面上還露出笑容,道“還是首輔高明。”

孫傳庭歇了會兒,又拿起筆,道:“你去給吏部那邊說一下,對於重要府或者官員,派出郎中或者侍郎親自送過去,必要的話,你親自代表我去!”

這就是站臺,宣誓內閣意志了。

包理遊明白,應聲後,又小心翼翼的道:“聽說,張尚書昨夜去了傅閣老府邸,待了一刻鐘。”

孫傳庭不以爲意,道:“不奇怪,張國維沒有這樣的格局。還有,讓外面那些人消停一點,朝廷沒有瞎子。”

包理遊猛的驚醒,神色謹慎小心,道“下官明白了。”

孫傳庭拿着毛筆擺了擺手,繼續埋首案牘。

包理遊無聲的退了出去,頭上隱約有冷汗。

孫閣老已經不是閣老,是首輔,心思越發叵測額難猜了。

第一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1503章 對上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二十五章 權勢收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四百三十七章 報紙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第1233章 風暴前的投石問路第1176章 路演第四百九十五章 血洗開始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1517章 軍演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耍威風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1227章 憂慮的畢首輔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三十章 密辛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1270章 肅殺之氣(五千字大章)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引‘狼’入室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1175章 陰森森第一百零零章 漕運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
第一百零七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1503章 對上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六百二十五章 權勢收攏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袁崇煥死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四百三十七章 報紙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第1233章 風暴前的投石問路第1176章 路演第四百九十五章 血洗開始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1517章 軍演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范文程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1278章 閹了多爾袞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耍威風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1227章 憂慮的畢首輔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三十章 密辛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千古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八百九十八章 遼東策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1270章 肅殺之氣(五千字大章)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七百八十二章 引‘狼’入室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1175章 陰森森第一百零零章 漕運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