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懷念朱栩

平王近幾年一直在府裡,除了打理一下那點生意,基本就在府裡聽曲,看舞,樂的逍遙自在。ψ

外面的風雨再大,只要刮不到平王府,他都不管,因此近年他是又胖了一圈。

當然了,這次風雨罩到平王府頭頂了,平王也不打算追究。

外面風雨太大,足以摧毀平王府!

平王看似兩耳不聞窗外事,可身在京城,僅剩下的幾個親王之一,又深受朱栩信任,重用,如何能獨善其身,自享安寧?

這不,前一陣子被人算計,損失了一萬兩銀子,現在又有人直接找上門了。

眼前這個人,三十多歲,是天啓六年的進士,按理說現在的官位應該不低,但他是東林黨的信徒,這些年沒少爲東林黨搖旗吶喊,哭訴冤情,因此被排斥在朝廷之外,難以入仕。

平王聽着他的慷慨陳詞,面無表情,小眼睛一眨不眨。

他身邊給他按肩膀的幾個婢女,早就嚇的不敢出聲,縮着頭,瑟瑟發抖。

這個人的這些話,完全是大逆不道,就差直接謀逆了。

這個人說了一大通,然後眼神定定的看着平王,沉色道:“王爺,你難道就不該說句話嗎!”

平王理了理身前的衣服,歪了下頭,表情一動不動。

他很清楚,外面的‘倒閣’聲音喧沸入雲,朝廷裡不少人心思也是各異,都或明或暗的想着孫傳庭倒臺,推波助瀾。

孫傳庭這一年做了太多的事情,這些事情等同於等罪了所有人,是朱栩大政下的具體實施者,註定要被所有人唾棄、反對,恨不得將他挫骨揚灰。

平王沒有說話,冷靜的出奇。按理說,在這麼一番慷慨陳詞下,涉及祖宗家法,做爲子孫,必須要反駁一二,顧全面子與自尊。

但平王就是沒有,淡定的一如往常。

這個讀書人盯着平王,打量一陣,忽然道:“王爺,您不會爲了苟且,貪圖富貴享受,連太祖太宗打下來的江山,制定的家法都不要了吧?”

平王也是久經沉浮,是當年的國本之爭的受牽累者之一,經歷的太多,哪裡會被這個人的激將法給騙到。

“你想要本王做什麼?”平王淡淡的開口,聲音略帶沙啞,還有一絲冷漠。

讀書人見平王終於說話了,頓時道:“請王爺上疏皇上,罷黜孫傳庭,溯本還原,恢復祖制,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平王肥胖的身體依靠在椅子上,盯着這個人打量,道:“誰讓你來的?”

讀書人眉頭一皺,道:“王爺,這些都是學生的肺腑之言,難道您真的就沒有一點觸動,一點想法嗎?”

平王看着這個讀書人,艱難向前,拿起一杯茶,端着茶杯道:“年輕人,聽我一句勸,有野心是好事情,但被人利用,會死人的。”

讀書人聽着平王的話,毫無波動,更無怒氣,擡着手道:“王爺既然不肯爲大義援手,那學生就不爲難您了,學生告辭,這就去信王府。”

平王看着他的背影,表情變得相當嚴肅,甚至罕見的露出一絲殺機來。

整個大明都看得出,當今皇帝與他的五哥信王關係微妙,並且那句謠言一直耿在朝野所有人的心頭。

‘信王不王,景正不正’——這八個字,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讓人相信,哪怕一些當初就在天啓駕崩牀前的人,心裡也動搖起來。

對於平王來說,不止在於當年天啓傳位是確鑿無疑,人證物證無可辯駁,還在於,當今皇帝已登極十多年,早已經完全掌握朝局,更是在推動涉及大明方方面面的‘景正新政’,要是皇帝逼不得已殺了信王,將不會是奪嫡,奪位的兄弟鬩牆那麼簡單,整個天下都會未知沸騰,那句謠言就越發的有了‘佐證’。

絕對會出大事情!

那樣的後果,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

平王眯着小眼睛,最終也沒做什麼,默默搖了搖頭,自語的嘆道:“希望老wǔ bù要犯糊塗,讓皇上爲難。”

這個讀書人出了平王府,徑直前往信王府,沒有料到的是,門房告訴他,信王不在府裡。

讀書人滿面狐疑,不知道朱由檢是真的不在府裡,還是秘密前往了別處,但今天的計劃是不行了,只得回去。

但這些消息都會從各種渠道彙集到孫傳庭的案頭,令他的壓力更大。

入夜,內閣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依舊忙碌不休。

別說那些小官吏,就是孫傳庭,靖王,傅昌宗等人也不曾離開,依舊在內閣熬夜。

到了深夜,包理遊頂着一雙熊貓眼,努力睜着,來到孫傳庭班房,道:“大人,還沒有辦法,汪閣老家裡說,最遲明天中午他們就會上路。”

孫傳庭臉色有些發白,擡起頭,眼神裡出現少有的疲憊之色,放下筆,道“諸閣老,六部,都沒有辦法?”

包理遊點點頭,無奈的道:“汪閣老本就是孝子,留一天已是艱難,涉及人倫大道,要是多留,怕是會責怪到大人身上。”

孫傳庭揉了揉太陽穴,道:“好了,我知道了。”

包理遊看着孫傳庭的疲憊之態,心想他們當初還是樂觀了。本以爲接手畢自嚴執掌多年的朝政會輕而易舉,但現在的壓力,足以將他們粉身碎骨,遠不是之前預想的那般輕鬆。

包理遊默默退了出來,看着彷彿永無止境的大雪,心裡輕嘆。

汪喬年這一次辭官,或許會在內閣掀開一個口子,洶涌澎湃的攻擊潮,下一個目標就會直接是孫傳庭。

“該怎麼辦呢?”

包理遊站在殿前,裹着衣服,面對寒風,輕聲自語。

“該怎麼辦呢?”

這句話,在很多地方響起。哪怕是一些末吏也能感覺到,朝廷要出大事情了。

如果孫傳庭真的黯然離去,朝廷怎麼辦?即便是畢自嚴回來,怕也是收拾不了眼下這個爛攤子吧?

當衆人想着誰能收拾這個爛攤子的時候,情不自禁的想念起朱栩來。

有他在京城,天大的事情也有人扛着,他有能力控制朝局,不會崩散。只要有他在,這麼多年再大的風浪,朝局始終穩固。

孫傳庭,畢竟只是一個閣臣,是所有人都能明面,正面攻擊的對象。

‘皇上,這個時候了,怎麼還不回京呢?’

這一夜,不知道多少人望着南直隸方向喃喃自語。心裡忐忑不安的同時,靜等着明日汪喬年辭官後的狂風暴雨。

第1217章 宏偉鉅著第1378章 繞道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五十五章 日常(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1217章 宏偉鉅著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四百六十一章 六扇門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1227章 憂慮的畢首輔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1457章 不妥協第1354章 力竭而戰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時限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五百四十七章 指責皇帝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九百四十七章 杯酒論權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九百二十一章 六部宣言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八百章 ‘判決’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1437章 詔安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三百六十六章 誅殺晉商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惡從心頭起
第1217章 宏偉鉅著第1378章 繞道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兩百七十四章 有錢有糧的人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五十五章 日常(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沸騰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1217章 宏偉鉅著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四百六十一章 六扇門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1467章 樂觀的南直隸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1227章 憂慮的畢首輔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轟王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制衡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五百一十八章 新的戰場第1457章 不妥協第1354章 力竭而戰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五百九十章 三天時限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八十一章 結果第五百四十七章 指責皇帝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五百四十九章 千秋大計第兩百一十六章 商業模式第九百四十七章 杯酒論權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九百二十一章 六部宣言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八百章 ‘判決’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六百四十八章 訓話第一百一十七章 結案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1437章 詔安第六十六章 對峙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三百六十六章 誅殺晉商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兩百二十章 大時代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六百一十八章 惡從心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