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9章 參觀皇宮

包理遊聽了大喜,飛快的將這羣文壇大佬迎接入內閣。

‘新政’之所以舉步維艱,被處處詬病,除了太過超前,超越了大部分人的心裡承受能力,還有就是缺少士林的支持。

最爲反對的,自然也是士林那些頑固的儒學大家。

如果有眼前的這些大佬背書,不但能大大減少‘新政’的阻力,還將擁有更加堅定的yú lùn支持。

孫傳庭聽到消息,自然大喜過望。他的威望不足,這些文壇大佬,正是雪中送炭。

孫傳庭親自出迎,帶着一干閣老,六部尚書,集體陪同。

“這個內閣大殿,是先帝傳位以來,皇上登極後,新建的僅有的兩個大殿之一……”

孫傳庭帶着這些人,參觀內閣大殿,沿途做講解員,道:“爲了節省錢糧用於抗災,皇宮裡省吃儉用,從未奢侈,更沒有大興土木,連陵墓都被皇上否決……”

船山先生揹着手,在大殿裡慢慢走着,似乎會意孫傳庭的話外之音,道:“先帝與當今皇上,那是堯舜之聖,有衆多人證,有傳位詔書,即便是那些謀逆不臣之輩也未曾質疑,這件事,是爲鐵案,朝廷無需爭辯,以免落入陷阱。”

“所謂的‘銅臭皇帝’,這是一派胡言!”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先生,氣的鬍鬚亂顫,道:“都說聖人愛錢,可曾見過皇上有奢侈之舉?謠言紛飛,無非還是爲了阻擋‘新政’!若是亦步亦趨,墨守成規,只是東施效顰,何來知新?孔聖之後,何來亞聖?何來朱子,陽明先生?”

“有些事情,要講清楚,以免世人誤會。有些道理,要講明白,以免遺禍千年。聖人的很多話,遭到了曲解,半解,甚至是惡解。當能宋相說半本論語治天下,這是何等滑稽,還出自一國丞相之口?這對天下讀書人是何等的誤導,對天下官員又會造成何樣的困惑?”一位五十多歲的儒雅中年人,神情肅然的說道。

“讀書治國,可以從書裡學到治國的知識,爲國久了也會有新的心得,因此,讀書治國是相輔相成,哪裡是讀書決定如何治國?簡直是荒唐!‘絕知此事要躬行’,當要書行合一,走萬里路,觀萬海千川,方知天地輪廓,深究其理……”

“讀書爲做官,這簡直是謬論,是對聖人的褻瀆!這種說法,要嚴厲批駁,朝廷對這樣的人,不能任用!”

……

一羣人隨着孫傳庭參觀着,不斷的發表着一些看法,這些看法,令孫傳庭等rén dà爲意外,深合‘新政’的需要,就是他們以往在報紙上拼命宣傳的東西。

孫傳庭等人帶着這些大家,走過內閣,得到司禮監同意,開始參觀內廷,乾清宮,御膳房,太醫院等等。

乾清宮已經好多年沒有裝修,看上去頗有些‘寒酸’,桌椅板凳,各種裝飾也不見奢華。

孫傳庭道:“皇上速來喜素,酒肉女色皆很節制,皇后娘娘以及諸位娘娘一樣沒有什麼奢侈,宮裡一年的用度,不足天啓年間的十分之一,萬曆年間的二十分之一……”

船山先生看着頗顯寒酸的乾清宮,感慨道:“凡成大事,莫不自律,皇上能持之以恆十多年,非常難得了。”

“不錯,外面的一些謠言,必須適可而止!”

“謠言雖止於智者,但爲了不被誤導的民衆,朝廷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我們避居鄉野,潛心讀書。對於黎民社稷,對於大明社會,未來發展,前途扼要等漠不關心,現在思來,確實是有些自私自利。”

“我們當有力所能及的做些事情,不說國家社稷的大事,單單是鄉里福祉也要有所顧及纔是。”

孫傳庭等人聽着,面面相覷。

這些大儒,哪一個不是清高自傲,對於俗務避之不及,厭惡頭頂,這次是怎麼了?

這些疑惑按耐在心底,孫傳庭帶着他們逛了皇宮,又出了大明門,來到宮外的六部所在,帶着他們一一觀看。

之後甚至還去了皇家政院等地,將大明機構所在,通通走了一圈。

這些儒學大家自然又發了一通感慨,話裡話外都是支持孫傳庭的內閣,支持‘新政’,呼籲孫傳庭有所作爲,無懼流言蜚語,勇往直前,披荊斬棘,掃除大明陳病舊窠。

當晚,孫傳庭宴請這些大佬,朝廷六部,包括宗人府,皇家政院,皇家銀行等要員齊聚,與這些大儒暢談。

第二天一道早,有五十多明朝當世最爲頂端的大儒的聯名文章發表在朝報上。

這篇文章是船山先生親手操刀,寫的不算華麗,但有理有據,結合聖人之言,又有新的解釋,是固化的儒家思想向前邁的一大步。

朝報已經覆蓋所有身份,報紙發展這麼多,已經有了相當一部分固定讀者。船山先生這篇文章一出,在大明上下,尤其是士林之間掀起巨大風浪。

這五十多個大儒,徒子徒孫的關係網相當複雜,一時間壓住了很多聲音,士林間支持‘新政’的聲音甚囂塵上,第一次蓋過了反對聲,佔據yú lùn主導。

接着,這些大儒的私人訪談開始,一些大編輯開始對他們進行訪問,並進行記錄,整理,第二天開始陸續發表。

一連三天,有這些大儒背書,孫傳庭的處境大爲改變。加之權力穩固,還在進行的清掃,孫傳庭四周不知道出現了多少支持者,出現了一呼百應的盛景!

三天後,這些大儒要走了,孫傳庭熱情相送,還派了巡防營的士兵專門保護。

大家們進京得到了很好的招待,臨走還帶了一些形式各異的‘潤筆費’,算是皆大歡喜。

輪到最後的船山先生,孫傳庭刻意留了一下,冒着雪,在包理遊陪同下,送船山先生出城。

船山先生邊走邊說,道“‘新政’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孫閣老責任重大,望請堅持,勿要輕言放棄。”

孫傳庭點頭應是,瞥了眼前面不遠處的亭子,停住腳步,道:“老先生,現在該告訴我,你們爲什麼會一同進京來支持學生了吧?”

船山先生一怔,看着孫傳庭笑着道:“我還以爲你早就猜到了,那你猜猜,誰有這麼大本事,能請動我們這些深山老林,頑固不化的老傢伙?”

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三十章 密辛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八百章 ‘判決’第四百六十一章 六扇門第1411章 孫傳庭的不善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世界賽跑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給孫承宗寫信(跪求訂閱~~)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三百零三章 反擊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兩百八十九章 火炮演習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1348章 圍獵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禁範家第三百七十八章 苛責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1346章 王牌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六百三十二章 借兵建奴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三十章 密辛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1442章 格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八百三十五章 降爵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報紙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一千一百章 左良玉的去處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一十六章 料理乾淨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1487章 大明的對外影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1371章 大戰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一百七十六章 八大皇商之範家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八百八十二章 定案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敗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
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三十章 密辛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驚魂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八百章 ‘判決’第四百六十一章 六扇門第1411章 孫傳庭的不善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世界賽跑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一百三十五章 給孫承宗寫信(跪求訂閱~~)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391章 倭國真的要亡了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三百零三章 反擊第六百一十二章 試探誰?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兩百八十九章 火炮演習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1348章 圍獵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禁範家第三百七十八章 苛責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七百七十二章 與西班牙人談判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由檢扛不住了第1346章 王牌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六百三十二章 借兵建奴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三十章 密辛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1442章 格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八百三十五章 降爵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報紙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一千一百章 左良玉的去處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鹽(求收藏,求推薦~~)第五百一十六章 料理乾淨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1137章 令人震驚的薩摩藩第1487章 大明的對外影響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襲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1371章 大戰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戰略部第一百七十六章 八大皇商之範家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八百八十二章 定案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敗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一章 王爺寫聖旨第七百六十七章 南海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