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料理乾淨

這道詔命不同以往,明確寫明瞭要‘嚴懲’結黨之人,並且實行‘連坐’,一旦被查實,家人,鄉友,都將‘永不敘用’!

註解:在詔命頒發之後,可以向刑部,大理寺,當地府衙,東廠,吏部,督政院等各個衙門舉報。

在朝廷頒佈命令之後,禮部的朝報也全面轉載,同時還配有一些文壇名宿的文章,包括了‘重典治亂’,‘黨人不法’之類。

在明末這段時間,黨爭都是習以爲常的事,每個人官吏幾乎都離不開‘朋黨’二字,只不過有的直接,有的隱蔽,有的涉的深,有的淺。

這自然在京城掀起了一股滔天大浪,不啻驚雷,無數人爲之震驚,忐忑不安!

朱雀大街的一處茶樓內,兩人聚集在一張桌子上,都在認真的看着今天的朝報。

沒有多久,一箇中年模樣的男子將朝報拍在桌子上,冷哼一聲道:“朝廷現在行事是越來越昏聵了!”

他對面是一個稍胖的中年人,搖頭笑道“學學我,早早辭官,做個商人,現在商人活的多滋潤……”

起先說話的叫做洪先禮,是天啓六年的工部主事,崇禎初被罷。稍胖的叫做李再庸,原刑部員外郎,天啓四年,魏忠賢調查王永光,他害怕被牽連,辭官躲在鄉下,崇禎初纔敢出來。

兩人之前算得上是一對難兄難弟,不過現在的境遇卻大不相同。

洪先禮留在京城沒走,一心想謀復官,可一直沒能成功,現在是窮困潦倒。

李再庸不同,他近年一直經商。大明近年‘商氣’大盛,政改後的商業管理更加清晰明瞭,釋放了很大一部分潛能,外加陸路,水路的大變,四通八達,暢通無阻,也使得經商更加熾盛,李再庸現在身價也小二十萬。

洪先禮一肚子怨氣,看着李再庸有些得意的表情,冷哼一聲,道:“商人終歸是賤籍,你不考慮自己,難不成兒孫也不要了?”

現在商籍是不允許科舉入仕的。

李再庸完全不在意,笑道:“我那幾個兒子都不爭氣,都不喜歡讀書,現在熱衷出海。”

洪先禮自然熟悉這位老友,無非是發泄一下鬱憤之情,又低頭看着報紙,沒多久又忍不住的冷哼道:“‘嚴查朋黨’、‘嚴懲不貸’,剛剛殺了馮銓等人數十人,還嫌不夠嗎?哼,朋黨,朋黨……怎麼區分朋黨?同鄉就是朋黨嗎?同窗就是朋黨嗎?信王違背祖制,竊取高位,這非要將天下搞得大亂不可!”

李再庸也知道洪先禮內心的不滿,勸道:“現在雖說朝局平穩,可也越發的讓人看不懂,若不是有這朝報解惑一二,我都不知道朝廷要幹什麼。咱們這位新皇帝,所思所想迥異於常人,我要是你,早就放下了,這一官半職,不值得將一生都搭進去。”

洪先禮嗤笑一聲,道:“你也是讀了幾十年聖賢書的人,而今滿身銅臭,還有何資格談論朝政!”

李再庸絲毫不生氣,這不是洪先禮第一次說這樣的話了。

洪先禮發泄了一陣鬱悶之氣,又站起來道:“我出去一趟。”

李再庸知道洪先禮不死心,這又要乘機去走動關係了。

這可正在風口浪尖上啊?

李再庸清楚勸也無用,微微搖頭,沒有阻止。

同時也心下了然,像洪先禮這樣在京城的人,這些年是越來越多了。

城南,皇家政院。

曹鼎蛟,魏學濂,孟兆祥幾人邊走邊看着今天的朝報。

魏學濂不停的搖頭,道:“本以爲皇上消除了黨爭,沒想到下面還是這麼暗潮洶涌……”

孟兆祥埋頭走路,言簡意賅的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曹鼎蛟倒是神色平靜,他更關注的是西南,可朝報上的內容很少,只是在講西南‘羣雜地廣,官府力有不逮,災情如火’等等。

不同於他叔叔曹文詔,也與兄長曹變蛟不一樣,曹鼎蛟更喜歡政務,這些日子一直在政院學習,頗有些如飢似渴,廢寢忘食。

魏學濂見曹鼎蛟不說話,轉頭看向他道:“老曹,你怎麼看?”

曹鼎蛟隨意般的道:“朝報上都寫明瞭,顯然是皇上決意要剷除黨爭,不給黨爭一絲復燃的機會,算是一種警告。”

孟兆祥若有所思的點頭,道:“曹兄的想法雖然有些意外,倒也正點中要害,本來內閣復啓,應該是黨爭再起的最好時機,現在怕是大部分人都不敢亂動了。”

魏學濂道:“想想也是,應該是朝廷察覺到了一些苗頭,給了這當頭一棒。”

說到這裡,孟兆祥忽然擡頭看向曹鼎蛟,神色有些異色的道“曹兄,你的想法每每不同,還真是家學淵源。”

曹鼎蛟怔了怔,這是他上次進宮看望兄長曹變蛟,臨走前曹變蛟叮囑在學院內,千萬不能參與拉幫結派,更不能結黨謀權,這纔會意一二。

要是說是家學淵源,也沒錯吧?

他不能暴露與曹變蛟,曹文詔的關係,只能神色僵僵的笑了笑。

魏學濂卻沒有在意這些,快步道“快走吧,再不趕緊就沒位置了。”

在皇家政院內有一座浩大的藏書樓,裡面佈滿了經史子集的各類書,還有不少孤本,自然都是手抄本,可也足足有十幾萬冊,並且每天都在從各地彙集進來,使得藏書樓不斷的變得浩如煙海,豐富異常。

政院的學員可以在這裡看書,抄錄,借閱,每天這裡都聚滿了人,稍慢一點,下腳的位置都沒有。

曹鼎蛟聞言也不由得加緊了腳步,今天他還要抄錄一本。

孟兆祥看了眼曹鼎蛟,快步跟上。

沒走幾步,魏學濂又抱怨道“也不知道誰出的鬼主意,看三本要抄錄一本還給藏書樓,我都不知道抄錄多少本了。”

這一點孟兆祥倒是不在意,笑道:“這是要發到各地學院的藏書樓的,你抄錄的,說不得有多少人會借閱,所以還是認真一點吧。”

孟兆祥無語,腳下又快了幾分。

曹鼎蛟也笑了笑,三人快速向藏書樓跑去。

朱由檢成爲內閣首輔,第一天就召開了六部尚書,侍郎議事。

會議很順利,討論的重點是‘重實績,核虛誇’,‘勠力同心,修復國政’,‘以朝廷之綿力,抗未有之災情’等等,並且要六部切實履行。

這些也都算是對朱栩政務疏漏的一種補缺,確實是爲國爲民,六部沒有理由拒絕。

不知道是不是周應秋的話起了作用,朱由檢的動作並沒有急切,也沒有要一舉推翻朱栩之前的政策的意圖,這讓六部尚書,侍郎們都鬆了口氣。

正如同朱栩所料,隨着東廠在南方緝捕的人數越來越多,三司衙門判決死刑,流放的人不斷增加,地方上的磅礴壓力也隨之而來。

這種壓力不止在朝廷,各地巡撫都有些承受不住,紛紛上書朝廷,要求朝廷‘勿要大肆殺戮,以寬仁待天下’。

沈.陽,行宮。

朱栩看着劉時敏寫的簡略,彈劾來宗道,朱由檢的奏本已經超過三百了,據說還有一批名家大儒準備來京,要當面與信王‘論祖制’,更要告御狀。

朱栩笑了笑,好在他早有預料,要是這罪名落在他身上,雖然他有平復遼東的‘武功’,可也擋不住這些人的口誅筆伐,最重要的是,他們這樣的人,一篇文章註定是要‘流芳百世’的。

作爲一個立志要成爲曠世明君的皇帝來說,名聲很重要!

朱栩正看着,孫承宗從外面走進來,拍打着身上的雪,見禮後道:“皇上,袁大人已經啓程去朝.鮮,楊麟已經開始回師,朱梅也在各處畫界,重新制定遼東版圖。”

朱栩頜首,道:“這件事不能大意,一定要用一百二十個心思,比沈.陽還要用心才行。”

孫承宗知道皇帝在意,道:“是,臣已經安排好,會輪流派遣將領駐紮,加速開墾,構建城池要塞。”

朱栩對孫承宗很放心,忽然話題一轉,道:“遼東可還有異動?”

遼東的局勢還是比較複雜的,雖然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可也都是武力下的統一,諸多部落心懷不滿,外加還有是通過‘盟約’形式控制的,同時這裡原本還是蒙.古部落的地盤,散居着不少蒙.古部落,各種聯姻,盟約,關係勾連,錯綜複雜。

孫承宗道“已基本穩定,鮑承先,孟喬芳還是頗有能力,通過扶持歸順的人捕殺不臣叛逆,再拉攏一批沒有主意的人,各處沒有大的亂事發生。”

朱栩微微一笑,眯着眼,一會兒道:“這樣,命孟喬芳執行株連法,平時種地,閒暇時候練兵,挑選合適的,湊齊萬人交給碩託統轄,用來平叛。”

孫承宗眉頭微動,道:“皇上,雖然遼東人口不多,可這加起來,怕也要好幾萬人。”

不論是女真還是蒙古,都是遊牧民族,天生的騎兵,要是他們稍加訓練,那就是幾萬的騎兵,要是被碩託控制……

朱栩不屑一笑,道“要是多爾袞,朕會多防備幾手,這碩託,朕就是放手給他,他也沒有膽子再叛變!”

孫承宗一怔,旋即醒悟過來。黃太吉已經是喪家之犬,即便明朝不做防備,碩託也沒有理由叛變。

不過,該防備的孫承宗絲毫不會少,擡手道:“遵旨。臣回去之後,就立刻安排。”

“嗯,早點安排吧,明天中午回京,該料理的,都料理乾淨,不要留後患。”朱栩道。

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番外三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八十章 摔跤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兩百一十五章 停錦衣衛俸銀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王府看戲番外二第九百零二章 大婚事第五百六十章 姐妹花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話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三章 駱養性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1188章 案中案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東林翻版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意孤行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1538章 血染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1518章 進擊中的大明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四百九十四章 遼東的人事安排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1527章 截殺孫承宗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1282章 大動作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1374章 鬥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八百八十二章 定案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八章 尷尬第九章 眼藥水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1145章 炮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諫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三百四十一章 聯姻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1366章 夜襲
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番外三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八十章 摔跤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兩百一十五章 停錦衣衛俸銀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平王府看戲番外二第九百零二章 大婚事第五百六十章 姐妹花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話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三章 駱養性第一百五十章 閹黨成勢(求訂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1535章 多爾袞要死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1188章 案中案第1500章 孫傳庭再次攏權的機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東林翻版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陰謀一角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意孤行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1538章 血染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1518章 進擊中的大明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亂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四百九十四章 遼東的人事安排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1527章 截殺孫承宗第九百六十章 難難難第1282章 大動作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1374章 鬥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新人與舊人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八百八十二章 定案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八章 尷尬第九章 眼藥水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1145章 炮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諫第1322章 不尋常第三百四十一章 聯姻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四百二十九章 平亂第一千零九十章 換血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1366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