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

在場的士子都不是一般人,能被邀請而來的自然都是熟人,所謂的才子佳人。

朱栩這麼突兀的出現,讓衆人都是一怔,目光紛紛在朱栩身上打量。

朱栩從柳樹後走出,擡頭看去,除去婢女,隨從只有八個人算是主角,一女七男,其中一個赫然是冒闢疆!

顧橫波連忙起身,上前,躬身道“顧媚多謝公子。”

朱栩有些莫名其妙,打量了她一眼,道:“小姐……何出此言?”

顧橫波自然沒辦法說是朱栩替他趕走了冒闢疆兩次,輕輕一笑,又轉身退了回去。

顧橫波只一番的動作,讓在做的其他幾個男子都皺眉。

其中一個人神情微冷,旋即就站起來,笑着迎上朱栩,異常客套的道:“原來是媚兒的朋友,還不知尊姓大名?”

對於這種皮笑肉不笑的虛情假意,朱栩算是見多了,神色不動的道:“小姓朱,字木羽。”

“朱慕宇?”

來人暗自唸了一句,並不知道是哪兩個字,更不知道來歷,臉上越發警惕了三分,道:“不知兄臺從何處來,與媚兒如何結識,倒是不見兄臺的名聲。”

所謂的‘名聲’指的是文名,‘不見名聲’也就是名不經傳,在書生之間算是一種輕微侮辱性的詞彙了。

朱栩幾乎沒有與這類士子交流的經驗,倒是沒有聽出裡面的意味,笑着道:“初出家門,四處遊歷,聽說這裡有文會,冒昧而來,還望勿見怪。”

‘原來是個毛頭小子。’

龔鼎孳心裡不屑,面上不變的笑道:“朱兄,我們這裡唯有才名顯著的士子方可參與,你還是請回,恕不遠送。”

曹變蛟在朱栩身後,聽着眼神冷漠。

龔鼎孳話音剛落,人羣中一個十六七的少年模樣的人站起來,聲音清朗的道“孝升,不妨請這位公子來一坐,我們聊了半天,也想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龔鼎孳轉頭看了眼,微微皺眉,旋即嗮然一笑,道:“朱兄,請。”

朱栩已經感覺到龔鼎孳的敵意,笑了笑,來到人羣前,擡手道:“慕名而來,還請大家不要見怪,今天的酒水在下請了。”

這裡的都不是普通人,不差幾兩銀子,聞言都沒有在意,倒是冒闢疆嘴角微翹,他可以省一筆了。

朱栩一坐下,這才發覺,剛纔喊他過來的,並不是一個公子,而是女扮男裝的,模樣嬌俏,神態從容,坐在一羣男子中間,竟隱隱是核心。

除了顧橫波,冒闢疆,朱栩都不認識,但每一個都儀表出衆,氣質不凡。

幾人中間有一個大桌子,擺滿酒具,頗爲精緻,菜餚八個,菜少酒多。

朱栩暗自點頭,這應該是現在士子階層慣常的聚會方式了。

朱栩剛坐下,他身邊的‘公子’就擡手道:“剛纔聽聞公子叫做朱慕宇,在下柳隱,字影憐。這位是陳子龍,字人中,這位是冒襄,字闢疆,這位是龔鼎孳,字孝升……”

柳隱挨個介紹,朱栩先是一愣,連忙擡手,都是客套的:“久仰大名。”

其他人都是矜持的點頭,微笑不語。

朱栩看着這一羣人,暗暗感慨,沒想到在濟/南就遇到了。

這柳隱就是柳如是了,冒闢疆,陳子龍不用說,是江南四大才子,幾年前復社鬧的轟轟烈烈,就有他們,倒是這個龔鼎孳,朱栩多看了幾眼。

他記得很清楚,歷史上這位是有名的‘貳臣’,闖賊來降闖,滿清來降清,節操碎了一地。

柳隱瘦弱,盤腿而坐,一身青色儒衫,緊身而系,頗有些濁世佳公子的氣質。

她神情頗爲自如,有大家之風,介紹完,端坐的看着朱栩道:“我等在討論朝局,諸多爭議,不知朱兄有何看法?”

柳隱倒是沒有考校之意,只是熱衷於討論這些,她也時常自言,恨不生爲男兒。

她沒有,其他人,尤其是龔鼎孳與陳子龍,都面露認真的看着朱栩,顯然是想要考校一番,確定有沒有資格與他們坐在一起。

朱栩扇子橫在雙腿間,看着柳隱笑着道:“不知諸位剛纔討論的是什麼?”

“就是北直隸這次抓捕士紳,朱兄怎麼看?”龔鼎孳有些迫不及待的道。

龔鼎孳話音落下,顧橫波向着朱栩微微一笑,道:“龔公子認爲朝廷這道新政實屬‘昏政’,不知朱公子如何認爲?”

龔鼎孳聞言,對着顧橫波輕輕一笑。

顧橫波低頭一笑,媚眼含春。

柳隱,陳子龍都微微皺眉,顧橫波將話題都給定性了,還要別人如何回答?

冒闢疆倒是一臉看好戲的表情,不管不顧。

朱栩看了眼龔鼎孳與顧橫波,這兩位明顯是在秀恩愛啊,且是拿他做單身狗來虐。

“題目有點大……”朱栩捏着下巴,笑了聲。

這件事要說,確實有很多地方可以說,可他們能說出來的,未必是他的本意,哪怕其中之一,也不會是他的根本目的。

朱栩面露思忖,想着合適的切入口。

“我等士子,自然要心懷家國,不做那悲悲切切之語。”龔鼎孳一聽就大聲說道,鏗鏘有力。

顧橫波微微傾身,看着朱栩道:“朱公子,胸懷若不大,如何能成就大事,切不能故步自封,令自己沒有了上進之心。”

朱栩摸了摸鼻子,這二人就是秀恩愛,就是在虐他!

朱栩瞥了眼邊上眉清目秀的柳隱,笑着道:“其實這件事,可以從很多方面來講。”

柳隱一聽就神色微動,道:“朱公子請說。”

其他人也都看過來,龔鼎孳嘴角微翹,目光灼灼的盯着朱栩,等着他的話,已經在準備反駁。

朱栩不急不緩的給自己倒了杯酒,喝了一口,道:“第一,朝廷雖說是恢復‘太祖’祖制,這是一個大義由頭,實際上是因爲國庫空虛,各地災情連連,是一個開源之舉,實屬無奈。”

這一點衆人都猜到了,並沒有什麼可說的。

“第二?”顧橫波迫不及待的問道。

朱栩看了她一眼,道:“第二,是朝廷顯示革新新政的決心,連北直隸的萬千士紳朝廷都能悍然下手,那那些反對新政的人,自然要顧忌三分,慎重五分。”

衆人聽着不動聲色的點頭,這倒也是。

朱栩開了話頭,便沒有顧忌了,繼續道:“第三,內閣復立,朝廷有意重塑內閣的威望,這一次不論是北直隸的士紳,還是魏忠賢與東廠,註定都要陪葬,成爲內閣的威權墊腳石。”

魏忠賢謀逆的事情還沒有傳過來,朱栩這句話一落,龔鼎孳就大聲道:“朱兄此言大錯特錯。”

其他人,包括柳隱,陳子龍都皺眉,朱栩的話大出他們意料,是他們剛纔討論的死角,從未涉及,不由得思忖起來。

目光都看了眼朱栩,落在龔鼎孳身上。

龔鼎孳身體坐直,瞥了眼顧橫波,郎笑一聲道:“天下誰人不知,魏忠賢屢遭彈劾,是皇帝力保,如今他爲朝廷立下大功,如何會陪葬?即便朝廷不喜閹黨,短時間也不會處置魏忠賢,更別說東廠!”

“龔公子說的是,”顧橫波習慣性的跟着,道:“東廠乃是太宗所立,根深蒂固,豈能輕易廢止。”

柳隱沒有輕易下結論,看向陳子龍道:“人中,你怎麼看?”

柳隱與陳子龍走的極近,兩人在談吐,修養,學識上極其相近,是那種非常談得來的朋友。

陳子龍不是庸包,不過上次順天府的事情給了他不小打擊,聞言想了想道:“朝堂諸公對閹黨深惡痛絕已久,此事震動整個大明,若是藉此機會剪除閹黨是有可能,不過東廠廢立,言之尚早。”

柳隱若有所思的點頭,別人的話還有三分懷疑,陳子龍的話他要多信三分,畢竟他的父親是順天府府丞,算是靠近朝堂了。

龔鼎孳與顧橫波相視一笑,圈子裡也是分輕重的,他們需要增加自己的分量。

朱栩眉頭一挑,笑着道:“一家之言。”

柳隱覺得朱栩的話是有幾分見地的,至少魏忠賢這件事他們剛纔都沒有討論到,輕聲一笑,道“不知朱公子可還有其他看法。”

衆人的目光不自覺的又落在朱栩身上,都頗爲好奇,想聽聽還有沒有其他意外之言。

龔鼎孳就更期待了,若是能多反駁幾次,更顯他的能力與眼光。

朱栩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江南米酒,可口爽肺,過了一會兒才道:“剛纔說的是朝廷,現在來說說皇帝的意圖。”

這句話一出,衆人神色都變了,討論時局,政事是一回事,揣摩皇帝心思就是另一回事,且容易犯忌諱,不被士林所喜。

朱栩自然不用在意這些,話題打開了他就直接道:“看朝局,一看內閣六部,二看皇帝,雖說政務多出自內閣六部,可皇帝的心思也不能不顧及。”

“從張太嶽之後,皇帝與朝臣越發的離心,尤其是‘國本之爭’後,皇帝與朝臣們近乎對立起來,皇帝想做的事情,朝臣們必然千方百計的反對,阻止。朝臣們想做的事情,皇帝千萬個不願意,這種暗中的‘爭鬥’已經綿延幾十年……”

“當今皇帝是何許人,登基以來,平定建奴,掃除東林,圈禁宗室,改革軍制,政體等等,野心勃勃,雄才大略,豈會受朝臣們制約,這次雖然是衝着士紳去的,未嘗沒有打擊朝臣們士氣,收攏皇權的意圖,提醒朝臣們皇權至高無上的意思……”

衆人聽的直髮愣,他們討論時局,都着眼於當下,哪裡能考慮那麼多,尤其還要揣摩皇帝的心思與朝臣們的微妙關係。

朱栩話匣子打開就收不住了,繼續道“這是第一,皇帝要打擊朝臣們的氣勢,令他們拋棄那股子莫名其妙的傲氣,更加務實,專注於政務。第二,就是給天下官員一個提醒,那就是大明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挖骨療毒也在所不惜!”

一羣人都被朱栩唬住了,都認真的聽着,畢竟不是誰都能揣摩皇帝心思的,單憑這份膽量就不一般。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咱們這位皇帝做事的風格以及這一次風波的目的。”朱栩說到了這裡,突然收住話頭。

龔鼎孳是一個力求上進的青年,對這個格外上心,已經忘記了要踩朱栩提升分量,連忙道:“皇上的做事風格,這次的目的?還請朱兄細說。”

柳隱等人也都看過來,他們都覺得新鮮,從來沒有聽過這些。

朱栩笑了笑,道:“咱們這位皇帝,每一件事都做的很徹底。比如,鹽政,他徹底廢除了以往的鹽戶,鹽引,從根本上變革。比如軍制,他廢除了五軍都護府,軍戶,衛所,建立了十八軍。再比如政體,現在哪裡還有三司?巡撫,總督,所以,這一次朝廷有朝廷的目的,皇帝有皇帝的意圖。”

陳子龍隱隱聽出了什麼,細細琢磨着,沉着臉沒有說話。

龔鼎孳很着急,連忙道:“皇帝的目的是什麼?”

顧橫波也頗爲意動,伸着頭看向朱栩。

柳隱蹙眉,她雖然學識不錯,可這種政務豈是她能猜測的,更何況還要去猜朱栩的心思。

她目光靜靜的看着朱栩,等着他說話。

朱栩又喝了口酒,笑着道:“其實有些事情不難看出,比如政體的改制,內閣,六部,中央朝廷的改革基本完成,地方的首府,巡撫,總督也改革的差不多,現在要繼續的話,就是知府,知縣,相對底層的官制,以咱們皇帝的性格,必然是要摧毀重建,所以,他這一次看似是衝着士紳去的,實則是要摧毀整個北直隸的政治生態,重新建立……”

“這種方法成本看似有點高,實則付出的是政治成本,在農業上代價極少,畢竟北直隸產糧並不多,夏糧還有一個多月,足夠緩衝,且是一勞永逸的辦法。同時,還會樹立一個改革標杆,積累經驗,根據皇帝以往的行事風格,我估計,用不了多久他就會迫不及待的強行向天下推廣……”

“有了北直隸這麼一個教訓,各地巡撫,總督都要小心翼翼,哪怕他們再不願意,也要試着推行新政,否則皇帝要是在地方上動手,他們這些巡撫,總督就別想安穩的做官了,被架空,然後下獄或者回家種地都是可以預見的……”

顧橫波畢竟只是‘名妓’,聽的是雲裡霧裡,只是睜着大眼睛看向龔鼎孳。

龔鼎孳已經深深的陷入了朱栩的話裡不能自拔,他倒是覺得朱栩的話很有道理,正想着如何迎合皇帝,如何儘快的上位了。

冒闢疆心裡嗤笑不已,他認爲朱栩特別能胡侃,又是朝廷又是皇帝,說的還挺玄乎,倒是很能唬人,默默的記下,想着回江南可以用一用。

陳子龍對現在的政務研究的比較多,這位‘朱慕宇’的話看似有些荒唐,實則極有可能,畢竟皇宮裡的那位皇帝誰都捉摸不透,歷來行事詭異,誰不知道他到底要幹什麼。

這個時候,突然一個年輕人跑過來,邊跑邊大喊道“京城傳來消息,魏忠賢謀逆,聖旨已下,魏忠賢凌遲處死,廢除東廠!”

衆人猛的雙眼大睜,轉頭不可思議的看向朱栩。

剛纔他們還嘲笑朱栩,說廢除東廠是不可能的,結果消息這麼快就來了!

龔鼎孳神情露出佩服之色,臉上還帶着一副‘友好’的笑容。

冒闢疆神色震驚,目光直直的看着朱栩,不可置信。

陳子龍緊皺眉頭,心裡將姓朱的大戶豪門想了遍。

倒是柳隱頗爲鎮定,端起一杯酒,向着朱栩肅色道;“朱兄思維敏捷,目光長遠,胸中韜略非小妹能及。”

“客氣。”朱栩端着酒杯,輕輕的喝了一口。

“這是小妹的帖子,”柳隱從懷裡掏出一張紅色,印有荷花的帖子遞給朱栩道:“不管何時何地,朱兄若來,小妹掃榻相迎。”

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1231章 聰明人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188章 案中案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1528章 李自成沒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八百八十章 夜議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見第九百四十八章 畫餅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1442章 格局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1338章 圍剿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四十三章 客氏死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431章 兩億五千萬白銀!第四十三章 客氏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1511章 大商們的吐血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隊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九十章 佈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苛責第九百三十一章 國企、國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新政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1113章 伊達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賢讀大學第1497章 貸款陷阱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1262章 辯論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番外三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團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八百章 ‘判決’
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1298章 變局之前的亂局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1192章 朱由檢的噁心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1231章 聰明人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188章 案中案第六百五十一章 繼續南下第七十章 原委(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1528章 李自成沒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八百八十章 夜議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見第九百四十八章 畫餅第1269章 襲擊皇駕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1442章 格局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1338章 圍剿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四十三章 客氏死第三十三章 魏良卿(求收藏,求推薦票~)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454章 移民亂象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1431章 兩億五千萬白銀!第四十三章 客氏死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1511章 大商們的吐血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七百三十九章 劫掠商隊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一百零五章 放人第1402章 孫傳庭施壓第九十章 佈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苛責第九百三十一章 國企、國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新政第三百六十八章 面臨困境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棚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1113章 伊達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賢讀大學第1497章 貸款陷阱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1262章 辯論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番外三第1268章 看誰先死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團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八百章 ‘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