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零五章 四兩撥千斤

謠言漫天,淹沒了京城。

很快就有人上書,要求重審‘賄賂內廷案’,更有直接彈劾傅昌宗,要求將之罷免下獄的。

誰都沒有料到,有人能將楊漣等人與傅昌宗聯繫到一塊,還有模有樣的搞出了證據來,弄的滿城風雨,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半個時辰,內閣。

兩位次輔,六部尚書,督政院院正靖王朱履祜,大理寺卿吳淳夫等人都被叫了過來,算是擴大會議。

大堂內,安靜的落針可聞,所有人都面色肅然,同時又心頭壓抑。

所謂的人言可畏,口誅筆伐,在這個時候顯得是淋漓盡致。若是成真,傅昌宗這個位置是坐不穩了。

畢自嚴看向傅昌宗,只見他端坐不動,一如過去,平靜如常,絲毫沒有緊張或慌亂。

他眉頭皺了下,轉向張問達道“刑部有什麼要說的?”

楊漣等人一案是前不久張問達調查的重點,裡面的事情他很清楚,但是他不曾瞭解到,裡面還有惠通商行的影子。

他瞥了眼傅昌宗,道:“刑部已經進行了緊急調查,惠通商行有一筆銀子出現在魏忠賢的賬簿上,加上有人指證,人證物證確鑿無疑。”

張問達話音一落,沈珣,徐大化,甚至周應秋都目光微閃的看向傅昌宗,這要是坐實了,即便是皇帝也保不了他。

畢自嚴沉默了一會兒,惠通商行參與進去,再想起熊廷弼出獄前後,他很頓時就知道了是怎麼回事,無非是當時還是惠王的皇帝用了一些手段救出了熊廷弼。

雖然這件事本身沒什麼可指摘的,但畢竟不光彩,不好在臺面上說。

同時,畢自嚴也意識到,這是個燙手山芋,人證物證齊全,該怎麼處置?

最煎熬的就是吳淳夫了,他沒有勇氣向朱栩自首,這會兒拼命地希望內閣能主動要求他重審楊漣等人一案,只要能光明正大的重審,他就有辦法判楊漣無罪,同時撇清自己。

其他人反而都更擔心,傅昌宗要是倒臺,那不是小事情,會掀起巨大的連鎖反應,他們都未必能獨善其身!

“傅大人,你有什麼要說的嗎?”畢自嚴擡起頭,看向傅昌宗道。他正準備對朝局進行梳理,皇帝那邊還有更多的計劃,都不會希望傅昌宗突然倒臺,還是在被人算計的情況下!

傅昌宗神色從容淡定,看了畢自嚴一眼,又環顧一圈,淡淡道:“惠通商行前些年是小兒在管,但是別忘了,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也在裡面,不管是我,還是小兒都沒有必要給魏忠賢送銀子,無論什麼時候,傅家與熊廷弼都極少接觸,與楊大洪等人也沒有來往。至於指證的人,一個閹黨餘孽,有何可信的?”

在座的其實心裡都清楚,這件事背後的是皇帝,本身來說也無可厚非,營救熊廷弼,當時是朝野的共同願望,現在來看也是對的。

只是手段有些犯忌諱——‘行賄內廷’。

傅昌宗這麼當衆扯瞎話,衆人先是一愣,接着幾個人都嘴角微動。

一句話,四兩撥千斤。

這確實是個好藉口,且天衣無縫,誰也說不出什麼來。在座的都需要這麼一個藉口,沒有誰會去揭穿,否則大家都難堪,難做。

畢自嚴神色倒是平靜,心裡暗鬆一口氣,轉向張問達道:“刑部要儘快結案,了結此事,同時闢謠,打擊造謠者!”

張問達看了眼傅昌宗,面色平靜,一陣子之後才道:“這羣人異常狡猾,刑部幾次想要追查都會半路斷掉,並非一般人,一時半會怕是難有進度。”

畢自嚴眉頭一皺,道:“可知道到底是什麼人?”

京城的風雨在皇帝回京之前就颳了起來,期初他們認爲是東林餘孽,現在看來,卻不是東林那些人該有的手段,或者說,並不是他們能做到的。

張問達沉吟一陣,道:“不知道,他們異常的鬼祟,似乎對刑部辦案很熟悉,動作都在我們之前,有一點線索就被掐滅,追查不下去。”

衆人心裡都是一陣嘀咕,東林黨雖然在京城是一個忌諱之詞,但在內閣卻沒有那麼多避諱。

東林黨有諸多不法的事實在,但在情感上,他們都還是很同情的,不願意趕盡殺絕。

可是到了這個程度就超過了畢自嚴的容忍限度,他轉頭看向孫承宗,道“孫閣老,讓間邪司介入如何?”

間邪司雖然成立不短日子,可異常的低調,至今在朝局中沒有什麼存在感。

孫承宗不喜歡這樣彈壓羣臣的機構,微微搖頭道:“若是間邪司動了,皇上那邊也會有所反應,還是交給刑部吧,動用一切手段,找出幕後之人,儘快平息京城的亂象,以備大廷議。”

“下官遵命。”張問達道。

這件事就算過去了,畢自嚴剛要開口,吳淳夫連忙接着道:“畢閣老,孫閣老,諸位大人,下官建議楊大洪等人的案子再審一次,以做澄清,滌盪謠言!”

大理寺的地位非常的低,比不上六部,也比不上督政院,大理寺卿的品級纔是從三品,跟京外的巡撫是一樣,但又如何能比得上封疆大吏的實權與威風!?

衆人都是一怔,吳淳夫的存在感相當低,似乎是他第一次開口。

畢自嚴與孫承宗對視一眼,稍作沉吟,道:“也可以,刑部這一次一定要查的詳實,不要有紕漏,不要再給謠言任何機會!”

“下官遵命!”吳淳夫,張問達幾乎同時道。

張問達倒是可有可無,事情早就做過一遍,無非捎帶着給傅昌宗做澄清。但吳淳夫不同,他面上平靜,心裡狂喜,只要找個替罪羔羊去審案,他藉口出京,等楊漣‘無罪開釋’了,他再回來,一切就都撇的乾乾淨淨!

內閣在商討的時候,朱栩正在御書房,研究着‘軍改’。

明朝現在的軍隊規模太過龐大了,需要進行精簡,走精兵路線,通過不斷的輪換保持軍隊的強大,同時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很快召集更多的士兵。

現在大明的省份已經擴大了二十多個,總督統領的民兵,也就是省兵,府兵,縣兵,外加朝廷正規的駐軍,還有其他的騎兵,炮兵,槍兵,箭炮兵,林林總總,超過四百萬,對朝廷的財政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同時,明朝的疆域又前所未有的擴大,需要更多的士兵來鎮守,陸上的,海上的,大漠的,複雜到甚至是朱栩都細細查閱才能看清楚。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想要走精兵路線,無疑要仔細推敲,慎之又慎,一點大意不得。

朱栩站在桌前,在地圖上圈圈畫畫,寫着一個個人名,一個個數字,還要勾勒地域,一個多時辰都在忙,眉頭始終沒有鬆開過。

不知道過了多久,劉時敏端來一杯茶。

朱栩下意識的看了他一眼,然後才接過茶杯,目光還是盯着手裡畫的亂七八糟的地圖,喝了口茶,一陣子之後道:“怎麼了?”

“有人在宮外散播傅尚書的謠言,畢閣老已經處置了,吳淳夫提議重審‘賄賂內廷案’,內閣已經準。”劉時敏言簡意賅的道。

朱栩神色不動,放下茶杯,道:“內閣估計是認爲吳淳夫會聽他們的話……這回是想差了。”

劉時敏默默點頭,真要任由內閣施爲,楊漣非得被放出來不可。那個就麻煩了,整個東林一案都會受到質疑,本就處於輿論的下風,這麼一來怕是要有損天威,動搖‘新政’!

朱栩手裡的炭筆轉了轉,道:“大理寺那邊定在什麼時候開審?”

劉時敏道:“還沒定,依照現在的情勢,可能今天就會開審。”

朱栩‘嗯’了聲,現在傅昌宗夾雜在裡面,吳淳夫有足夠的理由儘快重審,早日審結,給傅昌宗洗清冤屈。

劉時敏等了一會兒,不見朱栩說話,道:“皇上,是否要作些安排?”

朱栩擺了擺手,道“都是朕玩剩下的,不用,傳汪喬年來見朕。”

汪喬年,皇家政院副院長,正院長是畢自嚴,不過畢自嚴只是掛名的,實際政院一直都是汪喬年在負責。

劉時敏有些不明白,還是躬身道:“遵旨。”

汪喬年匆匆的從皇家政院出來,心裡一陣疑惑,不知道皇帝突然召見所爲何事。一路上他想來想去,只能是政院畢業生與那些進士出身的官員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不好解,問題的關鍵就是這些學生並不是科舉出身,不正規,甚至不是野路子,是皇帝通過吏部的強行安排,哪怕都是底層,還算是‘吏’,可只要有幾個人突破這個界限,就會引來極大的反彈。

魏學濂冒頭了,且是一個令人忌憚的位置上,怎麼可能不引起羣攻?

外加曹鼎蛟的背景顯赫,一些人忌憚,使用了陰招。

汪喬年走向去景陽宮的路上,心裡忐忑不安,政院畢業的生員近來有些抱團,可能會被人強行與‘黨爭’牽扯在一起。

——

第二更,求月票,推薦票,訂閱。

總是能看到一些沒有訂閱的親~,在剁手的時候,不要忘記打賞一下官官咩~~~

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1165章 投誠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皇后的暗示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1378章 繞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忠賢的局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對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1315章 狂風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東林是先賢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零四章 趙南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一千一百章 左良玉的去處第1337章 攻入四國島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公子賭徒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1231章 聰明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絕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1481章 對皇子的安排第九百零七章 驅車趕羊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1455章 閒聊下的大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七百五十八章 軍火生意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
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1244章 衝着傅家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四百七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1165章 投誠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皇后的暗示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1164章 最後的安排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1378章 繞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忠賢的局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對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錢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一百八十二章 皇上出事了第1315章 狂風起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東林是先賢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零四章 趙南星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一千一百章 左良玉的去處第1337章 攻入四國島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從下手第六百一十七章 公子賭徒第七百五十九章 各種條約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七百九十四章 矛頭直對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七百一十一章 勘正‘心學’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六十四章 波及國公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五十八章 張豔瑤的恨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1231章 聰明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八十三章 憂懼(求收藏,推薦~~~)第六百一十五章 重修儒家經典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絕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六百五十六章 總商會第1481章 對皇子的安排第九百零七章 驅車趕羊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努爾哈赤兵進寧遠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1455章 閒聊下的大事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七百五十八章 軍火生意第1331章 準備就緒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四百章 後金生亂第五百三十四章 異端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