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在乎帝心

在另一邊,大元帥府同樣燈火通明,晝夜不息。

秦良玉已經從孫承宗手裡接過帥府的日常管理權,領導者九處二局,對帥府的架構,人事,進行重新的調整,梳理。

這一次,曹文詔,熊廷弼等人也在,衆人合力,對帥府進行革新。

大明的軍制,朱栩歷來是託付給孫承宗一個人,其他人極難插手,爲的就是確保軍隊牢牢控制在他一個人手裡!

時過境遷,朱栩需要一個體制健全,奮發向上的多軍種軍隊,這就需要各種人才參與到管理層。

經過多天的會議與改革,孫承宗是長鬆一口氣,將秦良玉,盧象升,曹文詔,熊廷弼,楊嗣昌幾人邀入他的府邸吃飯。

孫承宗多喝了幾杯,朗笑着道“不怕你們嘲笑,這幾年我日干部支,力有不及,本想與畢景會一起致仕,但皇上不允,這一次由你們在,我發現確實是老了……”

曹文詔年近五十,依舊壯碩,哈哈一笑,道:“元帥,你這話騙得了別人可騙不了我,沒少在皇上面前給我使絆子吧?”

現在朝局已定,朱栩確實沒有讓曹文詔接替孫承宗,由此孫承宗不介意曹文詔的調笑,笑道:“不止是你,秦副元帥我也說了不少壞話。”

秦良玉滿頭白髮,坐在衆人之間,絲毫不顯突兀,聲音堅韌又清朗,道:“我就不計較了,反正多元帥一個不多,少元帥一個也不少。”

聽着秦良玉的話,衆人都是搖頭失笑。

當初傳言秦良玉要接替孫承宗,不知道鬧出多大風波,朝野的dànhé奏本,講理進讒的人如過江之卿,數之不盡。

盧象升看着幾人談笑無忌,道:“今年或許會更多,一個總兵,背後不知道站着多少人,牽扯多少達官貴族,士紳豪門。”

熊廷弼道:“我琢磨着,除了遼東,老盧你的麻煩最大,其次就是我了,副元帥,明天我要登門叨擾,您可不要嫌煩?”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出任四川大都督,接管周邊六省的軍務。

秦良玉輕輕點頭,道:“四川的情況最爲複雜,若是熊大都督有需要,我可以派馬祥麟協助,他對情況比較熟悉。”

熊廷弼大喜,道:“那最好不過,多謝副元帥。”

孫承宗聽着幾人的話,道:“我們不同於政務,相對簡單一些。只要凌厲,果決的處置,軍隊之外,自有孫白谷去管。”

秦良玉道:“此次清理,除了禁軍,兩大營,巡防營由兵部着手,其他的,皇家軍團,騎兵,步兵,包括海軍,都在內。總兵四十六人,副總兵一百九十六人,用半年時間,甄別他們,並進行重新調配、整肅,確保高層的純潔,乾淨,忠於皇上!”

孫承宗放下酒杯,道“穩一段時間,明年就可以開始進行都尉一層的甄別,這一層人數相當多,又最爲中堅,關鍵,要逐步推進,不要引出亂子,一到兩年是必須的,而後,就可以對下層校尉進行清查,兩年時間應該可以收尾,前前後後,五年,差不多就能完成軍隊的徹底改造,打造一支新式,精銳,強大的海陸軍!”

這次的清理計劃,不止是爲了配合‘新政’,去除舊患的同時,也是要與大明舊式軍隊進行徹底的切割,打造新式軍隊!

自然,清掃計劃是孫承宗等人的,切割與新建是朱栩一直以來的計劃。

秦良玉以及幾位大都督點頭,這些天他們就是爲這些事情在做計劃,佈置,等年沐一過,他們正式宣誓,述職後,就會向皇帝辭呈,各自履職,開始執行計劃。

軍隊這些人比孫傳庭等人還有緊迫性,早已經迫不及待。

元宵節一過,大明彷彿才邁入景正六年,一股緊繃,不安的氣息在朝野流轉。

新任的朝廷高官,包括孫傳庭在內的新內閣,秦良玉在內的副元帥,大都督,正式在議會,對着大明列祖列宗排位宣誓就職!

這也標誌着,內閣正式的進入孫傳庭時代。

就在孫傳庭宣誓的第二天,朝報發表了一片白話文文章,是給天下人看的,這篇文章充滿了huǒyào味,強烈的進攻性。

標題是黑色大字:‘新政’是一場不容失敗的戰爭!

文章列明瞭大明面臨的的十大問題,內閣誓言要突破桎梏,完成目標,並且擺出了一系列的準備方案。

這是明晃晃的宣戰,粗暴直接!

不同於以往的畢自嚴時代,那個時候,朝廷一有風吹草動,天下沸然,反應激烈。面對孫傳庭,迴應的是一片安靜。

隨後內閣,六部一系列官員的調整上任,不斷充實着新內閣的權力與權威。

在景正六年,二月初一,廉政反貪局局長,督政院院正,大理寺寺卿,吏部尚書四人,在內閣簽署《反貪戰書》,四部門將協力打擊貪腐,用三年時間,打造一個清廉的官場!

二月初二,這一天,大理寺開庭。

新改革的大理寺,審判庭有一個主審,四個陪審。

他們審的第一案,就是魯王的‘貪贓不法,行爲狂悖’。

不說魯王那些舊賬,就是在宗人府,接過平王一大攤子,這些年做過的手腳,稍微一查就能連根拔起,牽累甚多。

還有一個,就是晉王,這位幕後之人分的也不少,現在羈押在天牢,等着乾清宮下旨剝奪爵位,刑部好送審。

主審的名叫陸正行,是皇家政院三期的生員,是汪喬年從政院調來的衆多學生之一。

陸正行翻閱着厚厚的卷宗,擡頭看向站在大堂內,一身枷鎖的魯王。

他前面不遠處,有一個負責堂記的師爺,他拿着一張張狀紙,大聲宣讀。

林林總總,共十六條,大多是涉及貪腐,瀆職。

大堂內只有師爺的聲音,堂內椅子上坐着四十多百姓,一樣安靜。

師爺讀完,轉頭對陸正行示意,而後坐下。

陸正行擡起頭,看向一臉枯槁,生無可戀的魯王,淡淡道:“朱壽鋐,關於刑部指控你的罪名,你可有辯解?”

被關了一個多月,魯王是想的明白,心裡鬱結,面上嘆了口氣,道:“是我觸怒了皇上,才遭此一難,什麼罪民我都認了,只請你轉告皇上,魯王一脈對皇上忠心耿耿,不曾有叛心,與其他人不同。請皇上看在列祖列宗以及我這些年的苦勞上,讓魯王府有個體面……”

陸正行一拍驚堂木,沉聲道:“朱壽鋐,你要弄清楚!你是不法在前,處置在後,休要攀扯皇上!本庭再問你一次,是否認罪!”

魯王仰天,長嘆一聲,道:“認不認又有什麼區別,你判吧,是坐牢還是流放還是戍邊?”

陸正行合上卷宗,道:“既然你認罪,本庭也省事。現在本庭宣佈,魯王認罪,三天後開庭,宣判。退庭!”

本以爲是一場大戲的審判,以魯王的認罪,在所有人瞠目結舌中休庭。

第二天,經過內閣再三上疏,乾清宮終於下旨,以晉王朱求桂‘行爲不軌,殊途難測’爲罪名,除爵!

旋即,刑部將朱求桂從宗人府押出,送入天牢,又過一天,送入大理寺過審。

朱求桂比魯王乾脆,他知道,現在再如何掙扎也無用,打錯算盤的結果就是滿盤皆輸。

孫傳庭新內閣的開端,是以兩位親王除爵爲開端!

朝野更加安靜,不知道多少人在考慮自身,想法設法的自保。

但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孫傳庭穩住內閣,一道任命砸下來,內閣,六部的大部分中間官員被調整,內部調劑還好說,但大部分是被外放,明升暗降。

京城是什麼地方,天下首善之地,誰不擠破腦袋往京城來,若不是放到肥缺,那都是妥妥的流放性質,將來沒有機會再回去了。

這自然在京城引起軒然dàb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種路數都找上了門。

這一天,周應秋剛剛出門,原吏部都水司員外郎噗通跪在他身前,大聲哭嚎道:“大人,您不能不管下官了!下官跟着您十幾年,任勞任怨,從來沒有求過您,可這一次,下官不能不來啊,下官九年五十九,還有兩年就致仕了,現在要發配我去雲南,這是是要我葬骨在邊陲之地,兒孫不好擡棺啊……”

這位是聲淚俱下,哭的肝腸寸斷。

這不是第一個找周應秋說情的,但還是第一個堵門跪着的。

他面無表情,擡頭看去,果然,巷子拐拐角角不少人頭猛的縮了回去,而後閃閃爍爍。

周應秋神色毫無波動,道:“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打個報告去吏部,我說個情,讓你提前致仕,在京城養老。”

這位員外郎一愣,繼而大哭道:“大人,下官不是畏懼艱遠,而是太過突然,下官沒有準備,還請大人勸說孫閣老,急政緩行,操之過急,適得其反啊……”

說的是情真意切,有理有據。

周應秋哪裡不清楚他的意思,無非就是想保住官位,賴在京城不肯走。

他看着已經過來的馬車,道:“好,我會在內閣會議上提一下,你安心上任吧。”

這位員外郎滿臉漸乾燥的淚水,聽着周應秋的話,差點又哭出來,衝過去想要抱緊周應秋的大腿,被侍衛擋開。

周應秋沒有多耽擱,上了馬車,直奔內閣。

周應秋在一堆侍衛的護衛下,走向皇宮,出了巷子,確保沒有人聽到,周應秋的幕僚,幕僚司副主事,楚勻騎着馬,隔着窗簾,道:“東家,近來京城上下官員羣青不穩,朝政多有堵塞。”

周應秋坐在馬車內,不動如山,道;“不用去管,新任命的那些官員到位了嗎?”

楚勻道:“阻力不小,有很多人從中作梗,尤其是那些被調離的人,據說,還有人照常去衙門,如過去一樣處理事務,沒人能阻止。另外……一些部門大人的態度有些曖昧,在縱容。”

周應秋目露冷色,道:“我在遼東呆了幾年,他們都忘了我的手段了!你待會兒去找包理遊,以內閣的名義,通知所有這次遷調的人,必須在今天之類離開,否則以抗命,瀆職的罪論處!讓刑部點齊人手,準備抓人!”

楚勻神色微變,道:“東家,這樣一來,得罪人的就變成我們了,與您清名有礙,在內閣的地位也會收到影響……”

周應秋語氣平淡,道:“你不懂,按我說的去做吧,對了,告訴我們的人,嚴格按照內閣的要求行事,若是誰在這個時候拖我的後腿,休怪我不念舊情!”

周應秋任吏部尚書多年,他的門生故吏,提拔的人,在這個時候,慢慢都進入了五品到三品的高位。

在朝廷中,若說誰的勢力最大,無疑就是周應秋。

楚勻會意,道:“學生明白了。”

周應秋坐在馬車內,神情冷然,眼神銳利,過了一陣,他又道:“你盯着朝野,不管是我的人,還是傅閣老,亦或者其他人,如果有明顯的結黨痕跡,立即告訴我,如果我不在,就告訴畢閣老,孫閣老,不能耽擱分毫,知道嗎?”

楚勻這會兒聽出味道了,走近一點,低聲道:“大人,真的需要這麼認真嗎?”

楚勻是周應秋的幕僚,掌管在他內外通訊,是一個關鍵人物,沉吟片刻,周應秋道:“我與你說一點,你心裡有個分寸。孫傳庭的這些改革,很多人都說是是大勢所趨,但這‘大勢’是怎麼來的,‘趨’又是怎麼回事,你心裡應該明白。在這個時候,誰要是跳出來反對孫傳庭,等同於反對皇上。‘新政’是皇上多年的心血,關乎功德,自不必多說。還有一點,就是,朝廷的地位,未來的升遷去留,不在朝野所謂的清名,而在帝心!”

楚勻頓時恍然大悟,道:“多謝東家提點,學生明白了。”

周應秋漠然的‘嗯’了聲,道:“你是天啓三年的進士,跟在我身邊也是屈才,等過了今年,我便安排你外放,眼下要謹慎,不要出差錯。”

楚勻連忙抱拳,道:“學生謝東家提點!”

第1476章 定調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四百九十五章 血洗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閣,尚書增補名錄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1507 世界視角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1538章 血染番外一第1227章 憂慮的畢首輔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1113章 伊達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1388章 明正天皇的野望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黑手第1198章 節點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1350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見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1371章 大戰起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1238章 闖關東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1188章 案中案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四百九十五章 血洗開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1247章 弔詭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七百四十五章 得意後的倒地第二十三章 倪文煥(求收藏~~)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忠善(求訂閱~)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
第1476章 定調第1329章 倭國對策-聯姻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四百九十五章 血洗開始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閣,尚書增補名錄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檢的驚醒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兩百九十章 遼東黃太吉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五百八十九章 艱難險阻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瀾涌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四章 明緬之戰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第四百零三章 九條規定第1507 世界視角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1229章 意外的前進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問政第1538章 血染番外一第1227章 憂慮的畢首輔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1113章 伊達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1388章 明正天皇的野望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進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黑手第1198章 節點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寧與女將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1350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三十一章 決意下江南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動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1281章 萬事俱備第1163章 黃太吉境遇第十六章 青樓見孟侯(求收藏,推薦~~)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見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1371章 大戰起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1214章 一炮驚天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1501章 蒙古入關第1238章 闖關東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1459章 大元帥府換人第1188章 案中案第九百九十三章 要有個結果第四百九十五章 血洗開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1247章 弔詭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七百四十五章 得意後的倒地第二十三章 倪文煥(求收藏~~)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一百三十三章 金忠善(求訂閱~)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