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3章 四國島之戰

板倉重昌對島原城認識的比青山忠俊清醒,因此的沒有妄圖引誘天草四郎出城,也沒有意圖去困死,更不想拼死硬攻。

這些jīdūjiào徒大部分人是農民,只要衝進城,他有信心,徹底絞殺這羣亂民!

因此,表面上兩萬人在轟轟烈烈的攻城,他心底寄望的是兩條密道。

至於鹿兒島的薩摩藩,從未在板倉重昌的考慮範圍內。

天草四郎站在城頭,即便他有大明的火器相助,但兩萬人不顧一切的攻城,還是給了他不小的壓力,城頭上已經出現膠着戰。

平三郎絲毫沒有急色,站在天草四郎邊上,疑惑的道:“主教,我怎麼覺得有些不對勁。”

天草四郎早就發現了,道:“按理說,板倉重昌應該圍城,而後強攻,但他沒有。並且,這兩萬人,看似進攻的猛烈,但總感覺乏力,似乎,還留有餘力。”

平三郎思索一番,道:“這是在試探?”

天草四郎搖頭,道:“板倉重昌不是傻子,他這麼做,肯定是掩護他的真正目的,讓四門小心觀察,任何蛛絲馬跡都要報到我這裡。”

平三郎立即點頭,道“是。”

板倉重昌自然是藏了實力,他站在一處高坡,眺望着島原城頭,控制着節奏。

天草四郎也沒有動用權力,島原城頭的‘膠着’更像是彼此的試探。幕府軍沒有更進一步,天草四郎也沒有強力將他們都推下去。

這一戰,顯得頗爲怪異。

與此同時,鹿兒島很快收到消息,左良玉,樺山久等在商議着。

樺山久的漢語現在是字正腔圓,道“左大人,板倉重昌五萬大軍進攻島原,我們是否要策應一下?”

左良玉這些年已經漸漸淡定,沒有之初被流放的那麼慌張,看着地圖,道“青山忠俊的千萬大軍就擺在家門口,想要策應,得先收拾他們。”

樺山久頓時不說話了,他們只有一萬人,怎麼對付得了幕府的七萬大軍?

左良玉繼續看着地圖,道:“根據楊大都督的計劃,海軍很快就要進入四國島與本國島的海峽,而後多爾袞的五萬大軍會登岸,咱們要做的,就是守住鹿兒島,等待大軍攻克四國島,fǎngōng九國島!”

左良玉能明白楊嗣昌的目的,拿下四國島有多重目的,一來,給幕府震懾,打擊他們的抵抗意志。第二,消耗九國島幕府軍的銳氣。第三,也是想試探一下,看看幕府軍的真正實力。

樺山久道:“那,我們也不能幹坐着,要不要弄出點動靜,吸引一下青山忠俊的目光,免得他分兵去支援板倉重昌?”

左良玉沉默一陣,道:“將我們的全部兵力,wàiwéi的人手全數撤回鹿兒島,堅壁清野!”

薩摩藩是一個不小的半島,核心的鹿兒島是湖中半島,易守難攻。

樺山久一愣,道:“大人,這是何意?”

左良玉站起來,笑着道“沒什麼,就是給青山忠俊施加點壓力。”

鹿兒島有一萬的倭國僕從軍,一萬的朝鮮,琉球聯軍,加上薩摩藩散亂的武士等,一起涌入鹿兒島,可能會超過三萬人。

鹿兒島雖然準備多年,但錢糧始終是個問題,何況還孤守一城。

樺山久猶豫了一會兒,沒有反對,道“是。”

對於德川幕府來說,島原城算是內亂,費點力氣很容易解決,真正麻煩的,是鹿兒島的薩摩藩,這個被明朝征服,他們還沒有騰出手收拾的地方。

這裡是明朝經營多年,做爲根基的地方,是威脅倭國存亡的禍根之地!

青山忠俊的目光只是偶爾略過島原,始終盯着的,是薩摩藩。

薩摩藩急劇收縮,堅壁清野,這讓青山忠俊很是警惕。

家老山縣和一跪坐在他身側,道:“殿,明人只怕要策應島原了。”

青山忠俊表情如鐵,面色冷清,道“問題是,明人要做什麼?對馬島,蝦夷島的明軍總數有十五萬之多,他們沉寂了一個月,到底想要做什麼?”

按照他們的猜測,明人登陸的地方無非三個,第一個就是從對馬島,登陸肥前藩,第二個是由鹿兒島登錄,由南而北。第三個就是由蝦夷島出,登陸陸奧藩,由北而南。

這麼清晰的戰略,明朝爲什麼久久不動?明人等了三年,倭國也等了三年,這個時刻,對方怎麼還會有如此的耐心?

亦或者,明朝在籌謀更多的計劃……到底有什麼陰謀?

山縣和一沉吟着,道:“殿,我覺得,我們應該先發制人,這樣處處受制,很難獲勝。”

青山忠俊道“嗯,我已與內府商討過,會將戰士控制在鹿兒島,但之前必須先產出島原的異端。”

島原半島近乎在九國島的腰上,同時還能從海上登陸,若是不剷除,青山忠俊無法全力南下。

山縣和一面露凝色,道“殿,現在的島原城城牆高大,配有明朝的火器,想要強攻下來,怕是會損失不小,我還擔心,板倉殿會重蹈覆轍,無法攻下島原。”

青山忠俊看了他一眼,冷如鐵的臉上露出一絲冷酷,道:“他一定會攻下來!”

山縣和一微微點頭,一陣又道:“那,鹿兒島那邊要如何應對?”

青山忠俊,道:“命加藤率兩萬人,緩步向前推,先試探一番明人的目的。”

“是。”山縣和一道。

山縣和一將戰線向前推進,鹿兒島的左良玉就向後退,堅壁清野,什麼都不留。

雙方一樣的謹慎,可制,絲毫沒有激進以及讓對方誤會的行爲。

陸奧藩,鬆平信綱沉默如水,彷彿沒有來到,外界只有伊達政宗一些大名知曉。

他的對岸,蝦夷島,一樣的平靜,沒有官船,也沒有商船來往,安靜的如一深潭。

江戶,同樣很安靜,整個倭國上下,除了在徵收夏糧,調集更多的武士,彷彿一如往常,絲毫沒有感覺到一場滅國大戰已經開始了。

洪武號,正在穿過鹿兒島與大隅之間的海峽,駛往四國島。

在他們身後,除了一百艘的戰艦,還有兩三百艘的大小船隻,上面或站或坐,都是人頭——建奴騎兵!

除卻多爾袞的外,還有一些ānnán等的雜兵,總數五萬人,他們正在翹首的望着四國島。

在這個檔口,德川明秀,酒井忠勝等一羣人終於抵擋京城,與外事局先接觸起來。

外事局副主事薛正慶目前主持京城的事務,聽着德川明秀帶來的議和條件,可以用目瞪口呆來形容。

倭國居然想用他們的女tiānhuáng來聯姻,這簡直是曠世未有!

薛正慶沒敢擅端,連忙入了乾清宮。

朱栩正在陪着幾個孩子上課,聽着薛正慶的回到,走出課堂,站在屋檐下,摸着下巴,有些可笑的笑了起來。

薛正慶見朱栩的表情,深爲痛恨的道:“皇上,倭國不通教化,不明倫理,臣認爲,當今早征討,以拯救倭國萬民於水火。”

朱栩對薛正慶這個態度很滿意,道:“嗯,你去一躺內閣,跟孫閣老聊一聊,談判拖着,朕想看看,德川家光爲拖延時間,要付出多大的籌碼。”

薛正慶擡手,道:“臣遵旨。”

薛正慶轉道去內閣,孫傳庭的態度與朱栩一樣,就是置之不理,隨意的拖着。

孫承宗,秦良玉知道消息後,立即傳信給楊嗣昌,命他加緊開戰,不能再給德川幕府時間。

楊嗣昌受到命令,一系列密信發出,圍繞着倭國,四面八方迅速動了起來。

與此同時,曹變蛟的艦隊駛入四國島與本國島之間的海峽,一聲炮響,驚動了兩岸!15

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八百零零六章 大理寺換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六百章 閹黨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1361章 最後的忠告第1175章 陰森森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八百八十二章 定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兩百五十六章 訓斥楊漣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507 世界視角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一百零九章 對面而坐第五百六十一章 登徒子皇帝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1113章 伊達第1134章 李定國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七百六十六章 驚人的海貿利潤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變通之說第1255章 以命相陪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宣魏忠賢進宮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處處第1359章 突然逃跑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見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1491章 內閣出手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兩百四十四章 越來越放肆第1201章 角力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張獻忠的初戰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1422章 懷念朱栩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一千零六十一張 不簡單的事情第1524章 新問題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功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熾烈如濤第1282章 大動作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
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連法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1304章 對孫傳庭不太好的說法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八百零零六章 大理寺換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見解第六百章 閹黨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1361章 最後的忠告第1175章 陰森森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場酒的時間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對聲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帝師的躊躇滿志第六百八十三章 演武第八百八十二章 定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兩百五十六章 訓斥楊漣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埔第四百一十一章 下獄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1507 世界視角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一百零九章 對面而坐第五百六十一章 登徒子皇帝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1113章 伊達第1134章 李定國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五百九十五章 被襲第七百六十六章 驚人的海貿利潤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七百七十九章 變通之說第1255章 以命相陪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1230章 風向陡轉第七百八十九章 字字誅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宣魏忠賢進宮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1239章 傅家的難境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三百零一章 嚴峻的形勢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處處第1359章 突然逃跑第八百七十七章 召見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三十五章 聯袂(求收藏,推薦票~)第1491章 內閣出手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兩百四十四章 越來越放肆第1201章 角力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七百二十三章 進攻九州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兩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四百四十七章 張獻忠的初戰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1422章 懷念朱栩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一千零六十一張 不簡單的事情第1524章 新問題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功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1114章 倭國進退兩難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熾烈如濤第1282章 大動作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十九章 二次彈劾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