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

皇宮之外,因爲錢謙益認罪,掀起了一波狂潮。

錢謙益在文壇的影響力巨大,他不是老學究,反而更得一些年輕人崇拜,詩詞滿腹,學生遍天下,好友布大明。他的認罪對這些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同樣,也是對他們的信仰的‘東林先賢’的一次心理挫敗。

內閣這一次從容異常,動作快速,當晚就頒佈了對楊漣,王紀等人的‘調任令’,這道命令是針對個人的,所以沒有頒佈讓所有人知道。

天.津衛。

現在的天.津衛只是一個港口,因爲已經設置了天.津府,在岸邊,十幾艘的大船在海面上靜靜的沉浮。

在大船上,已經住了好些天的楊漣,王紀等人,愁雲慘淡,滿目枯槁。

王紀與楊漣本是對頭,現在卻是惺惺相惜,坐在桌子前,溫着酒,慢慢的喝着。

“大洪,兜兜轉轉,沒想到我們還能在這裡喝酒。”王紀臉上有些蒼白,嘆息着,感慨着說道。他本來就有病,現在更不好了。

楊漣臉上還是那副苦大仇深模樣,擡頭看了看遠處泛起魚肚白的天色,漠然道:“我怕是大明歷史上最爲悲慘的帝師了。”

王紀看着楊漣,搖了搖頭,道:“你又是何苦,當初若是你順從皇上,現在的首輔怎麼也輪不到畢自嚴。”

楊漣喝了口酒,深深吐了口酒氣,道:“政見不合,徒呼奈何。”

王紀看着楊漣,若是早個七八年,他一定會快意,但現在都是天涯淪落人,他笑不出來。

“確實如此。”王紀默默點頭,他們東林人自有風骨,不會被皇帝的高官厚祿所收買,到現在他也不認爲他們就錯了。當今皇帝肆意妄爲,將整個大明砸的支離破碎,大明的根基壞的一乾二淨,哪怕是從頭再來,他們也不會有絲毫改變!

桌子上有幾盤小菜,可他們都沒有動筷子的心思,靜靜的看着。

“皇上要大婚了。”好半晌,王紀又道。

楊漣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這句話裡面有很多意味,意味着皇帝成年了,將名正言順的親政;意味着皇帝的皇位將徹底牢固,無人能撼動;意味着皇帝對朝局的把控將更進一步,權力更加細緻、龐大;意味着他們這些正人短時間內不會再有出頭的機會,局勢將再難扭轉;還意味着,大明將更加危險!

王紀知道楊漣爲人沉默,端起一杯酒,忽然道“最多再三日,我們就要去南海了,這把老骨頭估計就死在海外,你沒有什麼遺言交代給家裡嗎?”

楊漣看了他一眼,一口酒下肚,砰的砸着酒杯,道:“國難尚未去,同志何言死!”

王紀眉頭皺了皺,看着楊漣滿臉不忿,嘆了口氣道:“皇上厭惡朋黨,且性格剛硬,絕不輕易低頭,你我今生都不會再入朝堂,何必執着?”

楊漣冷哼一聲,沒有理會他。

他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定不會就這樣屈服,時間還有那麼長,誰說就沒有一絲機會了!?

“聖旨到!”

突然間,大船之外響起一聲長喝,一羣人的腳步聲響起。

楊漣與王紀對視一眼,兩人皺眉,這聖旨比他們預想來的要早。

“難道是錢謙益翻盤了?”王紀不解,在他想來,錢謙益是翻不了的盤的,皇帝既然已經將他們都抓來,斷然不會再給錢謙益一絲一毫的機會!

楊漣將酒杯砸在桌上,起身道“出去看看!”

他們在船上還算自由,唯獨不能下船。

王紀皺眉,與楊漣一前一後的出了倉,剛到甲板上,就看到一羣人在從岸上搭着船板上船。

“是鄭友元,內閣中書。”王紀看着兩人,擰緊眉頭道。

楊漣沒有說話,眼角抽搐,面無表情的看着鄭友元走近。

鄭友元一路風塵僕僕趕來,身後還都是內閣從屬的禁衛,他徑直走向兩人,手裡託舉着聖旨,淡淡道:“二位大人,接旨吧。”

王紀看了眼鄭友元,心裡暗驚,沒想到朝廷那麼快就料理了錢謙益,現在要發配他們了。

楊漣面色無比難看,眼神都是怒火,雙拳握的格格響。

鄭友元現在在朝廷中也算頗爲地位,面對這兩個‘罪人’,完全沒有任何畏懼,居高臨下的冷聲道“二位大人是要抗旨嗎?”

他的聲音一落,他身後的八個禁衛立刻雙手握刀,目光殺氣如實質。

這些禁衛都是經過多年嚴格的訓練,規條兩個字:皇帝!任何敢於抗旨的行爲,他們都將毫不猶豫的就地格殺!

王紀立刻跪地,眼見楊漣還站立不動,連忙拉扯了他一下。

楊漣眉頭擰成川字,滿臉寫滿不甘,在鄭友元的逼視下,還是慢慢的跪了下來。

“臣接旨。”兩人異口同聲,又能清晰分辨的道。

鄭友元看了兩人一眼,打開聖旨,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楊漣,克忠勤勉,事圓通達,特命爲呂宋學政,即刻赴任,不得耽擱。王紀,敏達用事,兢兢業業,擢舊港學政,即刻赴任,不得有誤,欽此!”

這道旨意是內閣擬定,朱栩蓋印,簡單不能再簡單,裡面既有着內閣的心態,也有着朱栩的威嚴。

王紀嘴角狠狠一抽,劇烈的咳嗽起來。

楊漣反而從容很多,擡起手,道:“臣遵旨。”

鄭友元對這二人已經不在意,放下聖旨也不交代什麼,轉身就走。

待下了船,負責這一趟‘押送’的天.津衛基地的都尉走過來,擡着手道:“鄭大人,現在就開船嗎?”

海上不比內河,天還不夠亮,外加近來時常有大風,很容易出事。

鄭友元點點頭,道“內閣並兵部的命令你也看到了,連夜走吧,到了南直隸還有二十多艘。”

“是,下官遵命!”這個都尉抱拳,這一趟有六十多艘,除了押送這些大人們,還有各種補給,送給呂宋,舊港兩地。

船上的楊漣,王紀看着岸邊,而後又向京城看去,目光復雜,神色變幻。真到了這個時候,哪怕他們意志再堅定,也是心慌意亂,憂慮叢叢。

“開船!”

沒過多久,一陣大喝之下,三十多艘穿開始拔錨,揚帆,調轉方向。

這個時候,一些船上驀然響起大喊大叫,甚至有人跪在船邊,向着鄭友元大哭,求饒。

鄭友元面無表情,恍若未聞,這些人他再熟悉不過了,督政院,刑部抓的人,都是提前請示內閣,每一個名字他都十分清楚。

這些人要麼是東林餘孽,要麼就是一直在圖謀復起不得的朝野官員,整日的在京城散播流言,惹是生非,唯恐天下不亂,現在只是發配,已算是內閣向皇帝爭取來的寬大。

“我死也不去海外!”

突然間有一個人大叫着,跳下了船,撲通一聲落入了海水裡。

“我也不去!”

“海外都是賤民去的!”

“父母在不遠行!”

撲通撲通撲通

一連串,十多個人撲通撲通跳了下水,在各條船還有不少人蠢蠢欲動,大喊大叫。

“救命!救命!水太冷了!”

“快救我,救我,我不會游泳!”

“不要拉,不要碰我,快點,拉我上去,我不要死了……”

鄭友元本來還有些頭疼,但現在卻嗤笑不已,轉身走了幾步,上馬道:“走吧,回京!”

八個禁衛幾乎同時上馬,九個人打馬飛奔,折回京城。

那十幾個跳海的,很快就被撈起來,船隊如期開船,也沒有人再吵嚷着跳海,只是求饒,哭喊聲始終不絕。

雖然楊漣,王紀等人的‘調令’沒有公佈,可隨着錢謙益審判,加上之前那些人的消失,還是在京城引起了不少揣度。

作爲漏網之魚的吳有爲,現在是忐忑不安,憂懼難排,好幾次都想一死了之,臨頭膽怯。甚至好幾次要去督政院‘自首’,硬生生的又退了回來。

整日裡都在拼命的喝酒,想着要把自己醉死——這樣就不知道痛了。

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三百五十一章 爭風吃醋第1471章 集權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九百四十三章 嚴明法紀第1388章 明正天皇的野望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兩百二十五章 禽獸不如第四百一十章 殺意凝聚第1450章 制衡多爾袞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1437章 詔安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113章 伊達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爲盟主‘保底蜀黍’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四百八十三章 瀋陽第四百零四章 東林反對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三章 鰲拜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1399章 倭國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啓迪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1450章 制衡多爾袞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1194章 危機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1444章 冊封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1256章 新勢力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兩百七十章 深夜入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1491章 內閣出手第1477章 舉報信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九百零七章 驅車趕羊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1134章 李定國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八百四十四章 轟動事件第四百七十二章 送人頭第六百六十六章 蒙古二衛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
第1364章 清晰的戰局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親第三百五十一章 爭風吃醋第1471章 集權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七十九章 流言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九百四十三章 嚴明法紀第1388章 明正天皇的野望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1433章 視察福建第兩百二十五章 禽獸不如第四百一十章 殺意凝聚第1450章 制衡多爾袞第一百七十三章 孫承宗回京(求訂閱~~)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1437章 詔安第1515章 謀大事者無名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1113章 伊達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爲盟主‘保底蜀黍’賀!)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重臣進宮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一百七十章 尾聲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四百八十三章 瀋陽第四百零四章 東林反對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三章 鰲拜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1399章 倭國定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啓迪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歐洲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1450章 制衡多爾袞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1194章 危機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1444章 冊封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1256章 新勢力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兩百七十章 深夜入宮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1491章 內閣出手第1477章 舉報信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九百零七章 驅車趕羊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1134章 李定國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252章 跳樑小醜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三百七十章 鎮壓第八百四十四章 轟動事件第四百七十二章 送人頭第六百六十六章 蒙古二衛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