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

鄔博彥是一箇中年人,四十剛出頭,以前是國子監教授,在國子監併入皇家政院後,在政院發展相當順利,被畢自嚴看中,調入內閣,負責朝報。

“微臣鄔博彥,參見皇上。”

鄔博彥進了御書房,有些拘謹的給朱栩行禮。他不是第一次見朱栩,卻是第一次來御書房。

整個大明都知道,這裡不是一般人能來的,但凡進入的,標誌着的是入了皇帝的眼,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朱栩放下手裡的筆,擡頭打量了他一眼,道:“平身。”

“謝皇上。”鄔博彥站在朱栩御桌前不遠,神態漸漸緩和。

朱栩端起一杯茶,微笑道:“你的報紙做的不錯,輿論方面有不少建樹,要再接再厲,不要懈怠。”

鄔博彥心裡微跳,連忙道“臣不敢居功,皆是皇上深謀遠慮,奇思妙想。”

朱栩笑了笑,道:“說說你接下來的計劃。”

鄔博彥來之前已經考慮過了,揣摩着腹稿,道:“回皇上,臣有兩個計劃,一個是繼續擴大報紙的覆蓋,在府縣一級準備設立報點,同時增加發行量,爭取士林的支持。第二,微臣打算對‘新政’進行深刻剖析,並且放開一部分進行討論,使得天下人進一步瞭解‘新政’,支持‘新政’,忠心‘皇上’……”

顯然,鄔博彥也很清楚,朱栩這些年的所作所爲得罪了很大一部分人,這部分又是大明最爲精英的一羣,不能長期這麼‘對峙’,需要化解。

朱栩‘嗯’了聲,道:“你的幾本奏本朕都看過,很有見地,放心大膽的去做,有什麼麻煩,你就來找朕,朕給你撐腰。”

鄔博彥的一些動作是‘犯忌諱’的,比如對‘國本之爭’進行重新討論,對天啓的‘三大案’進行‘解密’,這裡面避不開的又牽扯到黨爭,東林黨是主力,很多齷蹉被掀開來,涉及到了從萬曆到現在的很多人,尤其是現在還在高位的,幾乎都多少涉及在內,難免引起一些人不滿。

由於要配合朝廷對東林黨的‘定案’要求,鄔博彥對東林黨在‘國本之爭’,‘挺擊案’,‘移宮案’等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淡化,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當年‘國本之爭’的主力筆桿子之一,現任工部侍郎的徐良彥就不同意對東林黨‘翻舊案,類妖邪’,甚至還當面與畢自嚴,張問達爭辯,要求‘秉公而行,勿枉勿縱’。

現在朝報司的重要性還很低,鄔博彥也只是內閣六品官,面對三品大員的指摘,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有了朱栩這句話,他心裡頓時洶涌澎湃,豪氣滾滾,挺了挺身,擡手道:“謝皇上,臣遵旨。”

“嗯,”

朱栩微笑着,一陣後拿起手邊的六道文書,道:“這些都是朕在南下的時候說的一些話,做的一些規定,還有一些想法,你回去看看,琢磨琢磨,以此寫幾份樣板來給朕,找個時機,發佈出去。”

這些都是朱栩對‘新政’,對大明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一些解析,裡面明暗兩面的夾雜着朱栩謀求改變的意圖。

鄔博彥自然很關注朱栩南下一路上的所作所爲,也有些記錄,聞言連忙上前接過來,道:“請皇上放心,臣一定會盡快寫好,呈皇上御覽。”

朱栩點點頭,道:“對了,那個顧炎武,做的怎麼樣?”

關於顧炎武,朱栩本來是想放到禮部的,確實也在禮部做了一段時間,在錢謙益辭官後就被調到了內閣朝報司。

朝報司規模很大,編輯就有幾十個,鄔博彥對這個顧炎武倒是有些印象,回想一陣,道:“回皇上,此人文采出衆,見解獨到,只是有些時候,會說些胡話,寫些妄語,可能是讀了李卓吾的一些書文。”

聽到‘李卓吾’朱栩先是一愣,好一會兒纔想起是誰。

李贄,號卓吾,這個人在大明有着極其特殊的地位,去世至今也不過二十多年,他是文壇巨匠,自認‘異端’,痛斥‘朱程’,是一個‘離經叛道’非常嚴重的人。他當年的門生弟子數以萬計,每一處開壇講學,從者雲集,士庶都爲之欽佩。

他不是王陽明,可在當時他的地位勝過陽明心學,震動整個大明,引起朝野動盪。

最後,當時給事中的張問達上書彈劾,李贄從容自殺,所作被焚燬,一度被列爲‘禁書’,以此了結了‘李贄時代’。在孔孟,朱程,陽明的徒子徒孫眼中,他是不折不扣的異端,邪徒,一直抨擊的對象。

可他的想法,在朱栩看來,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種體現,歷史上再過十年,顧炎武等人的‘進步’思想,很多都是受他的啓發,‘反對重農抑商’,‘君輕民重’,‘男女同權’等等,都能在李贄的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論述。

“李卓吾啊……”

朱栩心裡輕嘆一聲,這個人,太過特殊了,思想太過先進,遠超世人,只怕他也有‘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淒涼感,這樣一個人,在森嚴的儒家社會中,頂着‘異端’的帽子活了七十多年,簡直是個不可思議的存在。

雖然有心給他平反,但眼下顯然是做不到的,李贄走的太前,以明朝現在的狀況,最起碼要二十年才能對這些敏感話題進行討論,然後再不知多久纔能有所改變。

那時離李贄寫下這些話,怕是已經過了一個半世紀以上了。

心裡轉悠半晌,朱栩擡頭看向鄔博彥道:“要給年輕人機會,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李卓吾還活了七十多,咱們不能一棍子就將人打死……”

明朝的文化風氣還是相當的開放的,當初張問達彈劾李贄也是出於政治目的,而不是因爲‘學術’。

現在大明的各種流派,學說也是雜亂紛呈,什麼都有,一個年輕人胡亂說幾句也沒誰會在意。

鄔博彥自從聽到朱栩提到‘顧炎武’三個字就知道這個人在皇帝心中掛號,哪敢大意,慌忙接話道:“是,此子才華滿腹,是微臣重點培養之人,聽說其還在政院伴讀,頗爲上進,沒有什麼不良嗜好,與一般的世家子弟大爲不同。”

顧炎武還年輕,他的思想還在累積的階段,並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論,還不夠成熟,正拼命四處學習。

點點頭,朱栩滿意的道“嗯,你去吧,早點寫好,拿來給朕看看。”

鄔博彥擡手,帶着心裡的激動,躬身道“臣遵旨,臣告退。”

朱栩看着鄔博彥離開,輕聲自語道“希望能在大明引起一些改變吧……”

他的那些話都是有選擇性的,並沒有太過‘離經叛道’,在這個時候應當容易接受,只是能接受多少,要多久,引起多大的改變,就得看朱栩的配合手段了。

“皇上,這些是通政使司剛剛送來,關於‘內閣輔臣’的奏本。”朱栩話音剛落,一個內監有端着一疊奏本,足足有二十多本,放在朱栩的案桌上。

朱栩捏着下巴,看着這疊奏本,神色若有所思。

‘看來這件事很牽動人心啊……’

朱栩稍稍一琢磨,道:“全都留中不發,要是還有,寫簡略給朕就行。”

“是。”內監應聲,又端走。

對於‘增補內閣輔臣’一事,皇宮之內不出聲,內閣畢自嚴,孫承宗也不開口,加上六部尚書齊齊‘入閣議事’,不但沒有阻止一些人的勃勃野心,反而將事情推的越發的甚囂塵上,綿綿不絕。

兩天後,魚藻宮。

朱栩抱着一對兒女,坐在椅子上,逗弄着,別提多開心。

他身側的李解語一臉小心,不時的探出手,彷彿要接住什麼。蓋是因爲有兩次朱栩不小心差點將讓孩子從臂彎掉落,李解語爲此提心吊膽。

朱栩小心翼翼,看着兩張小臉,心裡說不出的有滿足感,成就感。

在他們對面,小永寧,李香君兩個小丫頭,坐在椅子上,一個百無聊賴,趴在桌上打哈欠,不時瞥一眼朱栩,堵着嘴;一個緊抿着,小身板挺直,小模樣頗爲認真的看着朱栩。

朱栩見懷裡的兩個小傢伙漸漸的睡着,這才放到搖籃裡,讓李解語推走,他站起來,看着兩個小丫頭,笑着道:“怎麼了,你們這會兒不應該在學女紅嗎?”

李香君看了眼小永寧,見她還是趴在桌上不動,她跳下椅子,一本正經的道:“回皇上,太后娘娘今天準我們的假,允許我們出慈寧宮,公主說來找皇上玩。”

“皇叔越來越無聊……”小永寧嘀咕,趴在那哼哼唧唧。

朱栩走過去,一把將她提溜着坐起來,道:“行了,朕今天帶你們出宮轉轉,不過有條件。”

小永寧頓時坐的板直,大眼睛閃亮的道:“什麼條件,我答應了!”

“好!”

朱栩雙眼一眯,笑道:“走吧,你們去換身衣服,尋常一點的。”

小永寧看着朱栩的神色心裡覺得不對勁,但出宮的誘惑更大,她跳下來拉着李香君就跑了出去。

李解語迴轉過來,輕聲笑道:“皇上是知道公主就是打這個主意來的吧?”

朱栩笑了聲,一邊脫衣服一邊道:“皇嫂的棍棒教育是不行的,朕調教看看。”

李解語微笑着,從櫃子裡拿出便服來,一邊給朱栩換上,一邊道;“皇上,張小姐那邊臣妾讓人去看了看,準備找個機會出宮見見,皇上有沒有什麼話要轉達?”

朱栩心裡對張筠還想再看看,穿好衣服,活動了下道:“你先別急,朕先親自去看看。”

第四百四十三章 寧完我死了第1125章 踏雪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兩百七十七章 處置藩王例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七十七章 不對勁(求收藏,求推薦~~)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一百六十四章 呵斥閹黨第1533章 絕境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1125章 踏雪第1319章 家宴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第1378章 繞道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1531章 謀算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盤大棋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1526章 送行第1440章 孫承宗要隱退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五百六十四章 宣魏忠賢進宮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商人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1315章 狂風起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五百四十五章 拘禁信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禁範家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1165章 投誠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兩百九十六章 緊迫感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1215章 無聲無息的對峙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九百九十九章 朕堅定不移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啓迪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
第四百四十三章 寧完我死了第1125章 踏雪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兩百七十七章 處置藩王例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七十七章 不對勁(求收藏,求推薦~~)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一百六十四章 呵斥閹黨第1533章 絕境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緩則圓第六百四十一章 比秦淮河如何?第1125章 踏雪第1319章 家宴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閣議第1378章 繞道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1531章 謀算第1245章 逼入牆角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盤大棋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1526章 送行第1440章 孫承宗要隱退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1377章 血腥戰術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五百六十四章 宣魏忠賢進宮第1489章 分地伊始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七百五十五章 雖遠必誅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商人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1207章 隨手畫了幾條線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1315章 狂風起第八百七十八章 集思廣益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五百四十五章 拘禁信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鹽法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禁範家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七十三章 張皇后的擔憂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1165章 投誠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七百六十五章 歸心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兩百九十六章 緊迫感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1215章 無聲無息的對峙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九百三十三章 殺人,無聲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九百九十九章 朕堅定不移第1112章 人工降雨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兩百四十三章 最後一次廷議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啓迪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五百一十章 打的說不出話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