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人口普查與財政報表(6K)

開泰二年的年關很快過去。

正月十五剛過,京城中便又飄起了鵝毛大雪。

李奕站在屋檐下,眺望遠處的茫茫雪景,眼神幽幽。

一座座宮牆金瓦,被白雪覆蓋,白茫茫一片,異常美麗。

“這雪越下越大了!”

李奕攏了攏身上的白狐皮披風,表情有些凝重。

一旁的王忠也是開口附和道。

“是啊陛下,今天早晨起來,小的們掃雪的時候,宮內的積雪差不多有一尺厚呢。”

李奕點點頭,然後說道。

“派人去京城中查探一下,看看京中的雪情如何。”

“然後再安排人手,於京師街頭清掃積雪,並着手施粥,如今這大過年,別真的凍死或是餓死人了。”

王忠聞言,當即應聲道。

“陛下英明。”

“奴婢替京城的百姓謝陛下恩典!”

李奕聞言,只是呵呵笑道。

“恩典什麼啊!”

“不過是命人施粥罷了,這都是朕這個皇帝應該做的。”

語罷,李奕轉身回了殿內。

回到室內之後,氣溫頓時便上來了。

李奕登基後,雖然沒有大興土木去爲自己修建皇宮,但在入住圓明園後,卻也是對圓明園進行了一番改造。

比如說加裝地暖,加裝上下水系統,加裝抽水馬桶,加裝電路系統等。

李奕在儘可能的讓圓明園變得更加宜居,好讓他自己住的更加舒服。

李奕不喜歡奢侈,但也不喜歡受罪。

進入室內之後,李奕隨手將自己身上披着的披風脫下,丟給了身邊伺候的王忠,然後邁步走到書案後,開始處理起了年節期間積壓的公務。

首先擺在他面前的,就是大唐目前的人口普查報告。

李奕在登基之後,便下令命人開始人口普查,清點大唐治下的人口數量。

如今,終於有了個結果!

李奕隨手翻閱了起來。

【大唐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報告】

【截止大唐開泰二年,大唐治下共有人口三億七千五百二十一萬餘人。】

【其中,男性數量一億九千二百四十五萬人,占人口總數的51.2%。】

【女性數量爲一億八千三百一十萬人,約佔總人口數的48.8%。】

【20到40歲之間的青壯男女數量,佔總人口數的數量爲62%。】

總的來說,目前大唐的男女比例雖然有些失衡,但總體的人口結構還是很健康的。

並不存在什麼老齡化的問題!

之所以失衡的不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爲戰爭剛剛結束。

自金田起義,到大唐定鼎天下,大唐,天國,滿清,各路義軍,各方勢力在中原大地上亂戰絞殺了五六年。

極大的消耗了成年男性的數量!

否則大唐的男女比例失衡問題只會比現在更嚴重。

而老齡化之所以沒有出現,那就更好理解了。

這年頭普通人的平均壽命也就五六十歲,人不到老齡化那個年紀就死了,怎麼可能出現老齡化的問題。

沒那個條件好嘛!

只是,雖然目前大唐的人口結構很健康,可李奕卻並沒有感到高興。

因爲,人多了也愁啊!

他得想辦法創造崗位,拉動就業,養活這麼多人才行。

否則的話,這些優質的勞動力,就都將變成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嗯,這也是爲什麼李奕要一個勁兒的發展工業,並積極推動向外移民的原因。

說白了就是爲了能夠養活更多的人口。

在當前這個生產力的情況下,中國這片土地的人口承載力,幾乎已經到了極限。

如果不將人給移出去一點,或者是創造更多的勞動崗位,就真的要憋炸了。

除去這份人口普查報告之外,就是清丈田畝報告。

目前大唐的耕地總面積約爲17億畝。

其中,關內傳統的漢地十八省的耕地面積約爲14億畝。

剩下的三億畝,一小部分爲大唐在關外遼東開墾出來的土地。

另一部分,則是大唐拿下的廣南,呂宋,婆羅洲等地的土地後得到的耕地。

尤其是廣南的紅河三角洲。

這地方可基本上都是被開墾好的熟地。

一年三熟的好地方!

呂宋和婆羅洲也一樣,早就被西班牙和荷蘭殖民者給開墾好了。

大唐現在把土地佔下來,其實就是撿現成去了。

不說別的,光是這些到手的良田,大唐同荷蘭和西班牙開戰這一仗就打的很值。

這年頭,工業固然重要,但糧食的份量卻也同樣不差。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着。

一個國家,無糧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

這三者中,糧是排在第一位的!

因爲,人可以什麼都沒有,但唯獨不能沒有飯吃!

看着這些耕地數據,李奕原本因爲大唐誇張的人口數量而凝重的心情,變得舒緩了許多。

因爲,這17億畝,只是當前的數據。

隨着大唐繼續開墾遼東關外和南洋,大唐的耕地數量必然還會繼續增加。

耕地數量增加,再加上工業發展,以及大興基建所提供的勞動崗位,多管齊下,目前大唐的社會矛盾雖然有,但已經不像是咸豐年間那麼嚴重,有了些盛世的跡象。

歷史上所謂的同治中興是怎麼來的?

說白了也就是,太平天國起義極大的消耗了南方的人口,甘陝的H亂又消耗了北方人口,人口消耗多了,再加上闖關東關外被開發出來,社會矛盾可不就是緩解了嗎?

社會矛盾緩解了,中興不就來了嗎?

李奕合上手中的報告,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出了一抹笑容。

隨後,他又翻閱起了下一份奏報。

這份奏報是大唐財政部提交上來的去年一年大唐的財政收入,以及開支情況。

大唐去年的財政收入中,主要是以稅收爲主,除去稅收之外,還有軍貿所得,戰爭繳獲等。

至於說像是大唐皇家銀行之類的皇家商行下屬企業的利潤上繳,這個是直接歸於內帑的。

大唐的內帑和國庫是兩個系統。

國庫是朝廷的錢,官府的錢,皇帝要調用需要走朝堂上的程序。

而內帑,是皇帝的小金庫,想用隨時可以調用。

這兩者自然不能混爲一談。

這其中,稅收所得約爲三億五千萬,和前年比起來,去年大唐的稅收總額增長了大約17%。

其中,主要分爲農稅,商稅,關稅,印花稅,鹽稅,茶稅,地稅,個人所得稅等不同稅種。

其中,農稅,商稅,關稅,地稅四者爲大頭。

尤其是隨着大唐開海,以及工商發展,商稅和關稅這兩個稅種的稅收總額節節攀升。

如今兩者相加,差不多已經佔了大唐稅收總額的百分之四十六。

剩下的,農稅佔百分之二十四,和房地產有關的地稅約百分之十二,其餘稅種共計約百分之十八。

說白了,如今大唐的稅收增長,主要看的就是關稅和商稅以及地稅。

主要增長額就在這三個上面!

農稅什麼的雖然也有增長,但和商稅與關稅的增長額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

李奕目前正在做的就是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自然不可能再去加農稅。

除去稅收之外,也就是戰爭繳獲,以及軍火貿易等收入。

兩者相加大約有五千二百萬左右!

其中,戰爭繳獲約三千四百萬。

不管是馬尼拉,還是巴達維亞,亦或是英國的海峽殖民地,都富裕的很。

大唐打他們都有得賺!

唯獨北伐打北海有點打虧了。

戰爭繳獲遠遠抵不上發兵所需的消耗。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西伯利亞是真的太窮了。

若非爲了保證北方邊境的安全,李奕是真的對西伯利亞大荒原沒興趣。

在他看來,大唐與其向西伯利亞擴張,倒不如向新大陸使使勁兒!

新大陸的土地,可比西伯利亞的荒原值錢多了。

而剩下的一千八百萬,則大部分出自軍火貿易。

大唐的軍貿不光是和英法沙俄三國做,還和印度,和朝鮮,和日本,和緬甸,和泰國,甚至是和新大陸那邊的美國做。

說一句大唐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軍火販子,完全不爲過。

老美那邊雖然內戰還沒正式開打,但雙方都知道戰爭不可避免,再加上堪薩斯內戰。

藉着軍火貿易,大唐沒少爆老美的金幣!

賺的相當不少!

嗯,兩頭賣軍火,想不賺也不可能。

除去這些之外,再加上些零零碎碎的收入,大唐去年一年的國庫收入,大約有小四個億。

除去國庫收入外,內帑的收入也不少。

總數大約有三千萬出頭!

主要來源於大唐皇家商行的利潤上繳。

比如說大唐皇家銀行,比如說京城的四海賓館,這都屬於是大唐皇家商行的產業。

除去這些之外,大唐皇家商行還涉及有機械製造,化工,鋼鐵冶煉,工業設備研發,奢侈品交易,文娛報刊等相關產業。

這其中,有金融,地產,奢侈品這樣利潤巨大的行業。

但更多的是機械製造,化工,鋼鐵冶煉等前期投入巨大,回本困難的重工產業。

這樣的產業,民間不願做,那麼也就只能是交由朝廷或者是皇家來負責了。

每年內帑三千萬的收益,其中九成九都被李奕給繼續投資出去,用於扶持皇家商會旗下的重工業發展。

只有剩下的一小部分被用於維持皇室日常開支。

不過,也足夠了,大唐皇室現在滿打滿算也就十來口人,就算每天山珍海味的吃,又能花多少錢?

在說了,李奕又不是個喜好奢靡的性子。

而支出方面,主要分爲六部分。

一爲行政支出,報國給官員的工資俸祿,以及各種行政費用,約佔朝廷財政總支出的27%。

二爲軍事支出,簡稱軍費,約佔朝廷財政總支出的24%。

三爲基建支出,包括修建鐵路,修建水利工程,修建官道,疏通運河,興建工業園等,約佔財政總支出的19%。

四爲教育支出,包括給各大高校的財政撥款,包括給各地辦學扶持基金,包括興建校舍教室補貼書本食宿的花費,約佔財政總支出的12%。

五爲社會福利支出,包括各地賑災,施粥的花費,給養濟院的撥款等,約佔財政支出的8%。

剩下的10%,則是大唐給移民,以及扶持各種產業發展的專項基金。

比如造船,鋼鐵冶煉,化肥生產,機械製造等產業。

這麼說吧,雖然如今大唐每年的財政收入都在增加。

但是在支出方面依舊是緊巴巴的。

尤其是修鐵路這樣的大筆支出,更是需要商人出錢,甚至是通過發行債券籌集資金。

說白了,放在國家這個層面上,錢永遠也不會有夠花的時候!

但是,即便如此,李奕依舊是滿臉的笑容。

因爲他知道,困難只是暫時的!

隨着工業革命發展,工商業大規模爆發,大唐的財政收入只會一年比一年高。

說白了,如今的大唐的國勢,完全屬於穩中向好的狀態。

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在李奕看來,如今制約大唐發展的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不足。

如果有足夠的資金注入,大唐的工業發展進度絕對會比現在快很多。

這個資金不足,一說的是各種資源不夠。

二則是字面意義上的錢不夠。

大唐目前所採取的貨幣制度,乃是金銀本位制。

而金銀的數量,是有限的。

哪怕是每年開發,可金銀的增長兩,也趕不上經濟發展的進程。

而這將帶來兩個十分要命的問題。

一是,經濟發展,貨幣不足而導致的通貨緊縮。

目前,大唐就有點這個趨勢。

二是,貨幣不足,會嚴重阻礙經濟發展的進度。

衆所周知,需要足夠的資金注入,經濟才能被推動發展起來的。

很多時候,都是大水漫灌才能推動經濟騰飛。

而對此,李奕的解決方法有兩個。

一是推動金融業發展,通過金融業來募集資金。

二則是發行紙幣!

通過發行紙幣,來接觸貴金屬數量對貨幣數量的轄制,進而推動經濟發展。

第一治標,第二治本。

但是,讓李奕感覺有些糾結的是,在這個時代的中國發紙幣實在是不好發!

瑪德,都怪老朱家瞎搞什麼寶鈔,以至於中國這片土地上,紙幣徹底壞了名聲。

否則的話,李奕也就不用這麼糾結了……

……

廣州!

新寧縣!

趙家莊,一間兩進的大宅院內。

趙志躺在牀上呼呼大睡。

在他的牀邊,擺放着一張桌子,桌子上是一迭迭下酒菜,以及一罈子黃酒。

整個房間內,瀰漫着一股子宿醉之後的酒臭味。

整個房間都亂糟糟的,到處堆放着髒衣服,牀上,被褥間更是有好幾個襪子內褲。

一看就很長時間沒有收拾過了!

就在這時候,伴隨着砰的一聲巨響,趙志的房門被人給踹開了。

一箇中年婦女罵罵咧咧從外邊走了進來。

“都什麼時候了,太陽都曬屁股了,還不起?”

“怎麼,你要爛死在牀上嗎?”

趙志的母親趙楊氏揚起手中的掃帚,狠狠在自己兒子屁股上抽了一下。

一陣劇痛襲來,趙志被抽醒,捂着屁股一陣齜牙咧嘴。

但見是自己老孃,卻也沒敢發作,只是默默的穿衣起身。

他的頭髮亂糟糟的,一看就很久沒有梳理,臉上更是站着雜亂的胡茬,眼睛裡滿是紅血絲。

整個人一看就很是頹喪狼狽。

趙楊氏見趙志醒來,她一邊幫着自己兒子收拾房間,一邊罵着。

“小兔崽子,老孃早就告訴過你,遇事別出頭,遇事別出頭。”

“這下好了,你是偵破了一場大案,甚至還拉了一個侯爺,三個伯爺下馬,風光一時。”

“但這又有什麼用,你小子還不是被人給記恨上,然後設計給坑的連軍職都沒有了嗎?”

“這下長記性沒?以後還出不出頭了?”

趙志在稽查出孫祥等人的鴉片走私案後,確實風光了好一陣。

但也正因此得罪了人!

今年過年的時候,他在營內值班,一時鬆懈,被人灌了酒。

然後就被上面抓住這一錯處,直接革了他的軍職。

如今的趙志,已經賦閒在家一個多月了。

每日裡只是喝酒,很是頹廢。

平樂侯等人確實是栽了,甚至連小命都丟了,但他們在軍中有不少故舊。

這些故舊不敢記恨皇帝,於是便記恨上了趙志這個點燃火藥桶的火星子。

專門設計做局革了他的軍職,算是爲平樂侯等人出氣。

之後,還不知道有多少磨難等着他呢!

趙志聞言,心中依舊不忿,只是嘟囔道。

“我沒做錯什麼。”

“皇帝陛下說了,當官要對得起良心,我就很對得起良心,對得起皇帝賜給我軍刀。”

趙楊氏聞言,上前來用手指戳着自己兒子的腦袋,開口說道。

“皇帝,皇帝,一天就知道皇帝,我看你小子是讀書讀傻了。”

“皇帝老子天高黃帝遠的,豈能知道底下發生了什麼?”

“咱們還是得想辦法過好自己的小日子纔是正理!”

“聽爲娘一句勸,以後啊,別再爲了這種事情出頭了,吃力不討好,沒有人會領你的情。”

“你要是再不聽勸,以後就別回家了,和你那把破刀過去!”

趙志有些委屈的張張嘴,嘴裡一陣嘟囔,可最終卻也是什麼都沒有說出來。

他知道,自己的母親雖然說話不好聽。

但確實是爲了自己好!

趙楊氏見此,也是心軟了。

話音一轉說道。

“我和你舅舅聯繫了。”

“你舅舅現在在南洋那邊混的挺好的,已經是一家商行的管事了。”

“你得罪了人,今後在廣州是待不下去了,回頭去南洋投奔你舅舅吧。”

“你舅舅那邊不會缺你一口飯吃的!”

趙志點點頭,神情依舊頹喪。

心中甚是委屈,只感覺自己一身抱負無從施展。

但他又實在沒辦法說什麼。

軍中值班時飲酒,確實是大忌,酒是趙志自己喝的,因此被人抓住錯處,怪不得別人。

只是,他的心中依舊氣不順而已!

就在這時候,趙家的院門被人給敲響了。

咚咚咚!

伴隨着一陣敲門聲,趙楊氏十分潑辣的大喊。

“誰呀?哪個撲街來我家敲門!”

說話間,趙楊氏打開了自家院門。

院門外,站着幾名穿着黑衣的男人。

這些人一身黑衣,表情冷峻,只是站在那裡,便給人一種極大的壓迫感。

趙楊氏本來還待再罵,可見眼前幾人身上的威勢,瞬間卡殼了。

幸而,面前之人並沒有和他計較,只是笑呵呵的詢問。

“這位大嬸,趙志在家嗎?”

趙楊氏聞言,心中咯噔一下,以爲是找麻煩的來了。

當即說道。

“趙志?不認識?”

“你們是不是找錯人了?”

馬田聞言,無奈扶額道。

“大嬸,你別這麼緊張,我們不是來找麻煩的。”

“有勞你去將趙志交出來,我們有話要和他說!”

趙楊氏聞言,依舊一臉警惕。

“當真?”

馬田聳聳肩。

“這是當然,我們沒必要騙大嬸您不是?”

就在這時候,趙志也是抱着皇帝御賜的佩刀從房間內走了出來。

刀鋒出鞘,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着寒光。

聽到自己母親的話,他以爲有人來找麻煩。

他趙志身爲人子,自然不會遇到事了縮在自己母親身後。

眼見趙志氣勢洶洶的出來,馬田笑呵呵的詢問道。

“是趙志兄弟對吧?”

趙志點點頭,木着臉詢問道。

“是我!”

“你們想要做什麼,衝我來,不要傷害我孃親!”

馬田笑着擺手。

“趙兄弟誤會了,我等不是來找麻煩的!”

“而是來幫你的!”

“先把刀收起來吧!!”

趙志聞言,將信將疑的看了面前的馬田一眼,可最終還是將佩刀給收了起來。

馬田整理了一下衣領,開口道。

“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馬田。”

“官任大唐監察部廣州分局第一偵稽處處長,我今日前來,便是想要問一下。”

“趙兄弟可有興趣來我們監察部做事?”

“監察百官,肅清吏治,協助陛下鞭笞宇內,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便是我們的使命!”

趙志聞言,臉上不由得露出一個吃驚的神情。

他作爲一名曾經的軍官,自然是清楚監察部是個什麼性質的單位的。

他有些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落魄之後,竟是自己之前百般鄙夷的皇家鷹犬,前來撈自己一把……

185.第183章 最終的勝利者?第413章 選秀與關外變故第119章 柏貴:爲了大清,再苦一苦百姓第32章 那是另外的價錢!第519章 番外二234.第231章 軍事賬和政治賬第137章 李奕:胡服騎射了解一下?第75章 陳廣國:我加錢!第107章 驅民攻城,背水一戰302.第298章 和談?不,是乞降!第51章 八旗兵許可證第133章 大英:我沒了,你們開始懷念了?第512章 關於義務教育的設想316.第312章 破大沽,奪天津393.第388章 鑽空子的戰爭財第56章 馮雲山: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483章 李奕:將威脅扼殺於搖籃!第49章 定策東下第49章 定策東下第497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431章 對貝加爾湖的企圖第108章 侯雲階:壞了,老子踏馬成背鍋的了!252.第249章 洪秀全:下凡歷劫,昇天去也!(加更九)330.第325章 德川幕府和滿清302.第298章 和談?不,是乞降!332.第327章 奕: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04章 打掃戰場與勸降153.第152章 李奕:絞殺湘軍於胚胎!第2章 按理說?不,按禮說!第32章 那是另外的價錢!358.第353章 黃河阻擊戰213.第211章 三好同事張芾!(加更4)第75章 陳廣國:我加錢!149.第148章 曾國藩:工作的時候稱職務!399.第394章 登基大典!第480章 風水輪流轉(美利堅版)336.第331章 中國人的淳樸夢想(還二)第89章 李奕: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第82章 李奕:我忠貞不二?你確定?!第121章 水陸激戰第70章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172.請假條159.第158章 李奕:咬人的狗不叫!第121章 水陸激戰156.第155章 快刀劉:能切一個皇帝,這輩子沒白活358.第353章 黃河阻擊戰第109章 不食賊粟145.第144章 前途?不還是錢途更重要!166.第165章 打仗歸打仗,不能妨礙資本家賺錢不是?第63章 八百對兩千,優勢在我!第487章 利益永存!344.第339章 死鴨子嘴硬第30章 李奕:排隊排隊!第411章 劉福生:那是另外的價錢!第12章 清軍:你踏馬自己怎麼不上?第57章 洪秀全:你這嘴開光了是吧?299.第295章 御駕親征!第503章 雜交水稻第429章 新武器248.第245章 李奕:孤可是白蓮花!224.第221章 人心中的火焰170.第169章 向榮:和一羣蟲豸一起怎麼能救大清?205.第203章 洪仁玕:按理來說沒問題276.第272章 海戰(還2)308.第304章 北伐!北伐!第454章 克里米亞停火,巴黎和約簽訂(6K)310.第306章 難民與逃荒336.第331章 中國人的淳樸夢想(還二)第108章 侯雲階:壞了,老子踏馬成背鍋的了!292.第288章 望風而降(還五)第93章 向榮:尼瑪,又是我?!390.第385章 春季攻勢!第442章 印度大起義爆發!(62K)159.第158章 李奕:咬人的狗不叫!215.第213章 老洪:這玩意誰研究的呢173.第171章 破江南江北大營第454章 克里米亞停火,巴黎和約簽訂(6K)143.第142章 羅大綱:我的太子外孫!第404章 北伐預案第67章 李星沅:我雖然陣前轉進,但絕非貪生怕死第463章 德里戰役開始(6K)第54章 清軍俘虜:你們高興的太早了!355.第350章 錫諾普海戰246.第243章 江寧改名第46章 李奕:雙標要不得!185.第183章 最終的勝利者?146.第145章 遇事不決,就加錢!第91章 天父保佑?不,李奕保佑!第99章 戰後總結第423章 帕麥斯頓:好惡心的攪屎棍!(加更2)第1章 人在金田,身份清妖180.第178章 天京事變(二)【五千字】第22章 MLE1842型擊發槍第119章 柏貴:爲了大清,再苦一苦百姓第33章 喪鐘與號角第497章 重開絲綢之路?167.第166章 鮑超:我實在太想進步了!第2章 按理說?不,按禮說!第5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183.第181章 琦善:大清的八旗子弟還有不抽大煙的?
185.第183章 最終的勝利者?第413章 選秀與關外變故第119章 柏貴:爲了大清,再苦一苦百姓第32章 那是另外的價錢!第519章 番外二234.第231章 軍事賬和政治賬第137章 李奕:胡服騎射了解一下?第75章 陳廣國:我加錢!第107章 驅民攻城,背水一戰302.第298章 和談?不,是乞降!第51章 八旗兵許可證第133章 大英:我沒了,你們開始懷念了?第512章 關於義務教育的設想316.第312章 破大沽,奪天津393.第388章 鑽空子的戰爭財第56章 馮雲山: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483章 李奕:將威脅扼殺於搖籃!第49章 定策東下第49章 定策東下第497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431章 對貝加爾湖的企圖第108章 侯雲階:壞了,老子踏馬成背鍋的了!252.第249章 洪秀全:下凡歷劫,昇天去也!(加更九)330.第325章 德川幕府和滿清302.第298章 和談?不,是乞降!332.第327章 奕: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04章 打掃戰場與勸降153.第152章 李奕:絞殺湘軍於胚胎!第2章 按理說?不,按禮說!第32章 那是另外的價錢!358.第353章 黃河阻擊戰213.第211章 三好同事張芾!(加更4)第75章 陳廣國:我加錢!149.第148章 曾國藩:工作的時候稱職務!399.第394章 登基大典!第480章 風水輪流轉(美利堅版)336.第331章 中國人的淳樸夢想(還二)第89章 李奕: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第82章 李奕:我忠貞不二?你確定?!第121章 水陸激戰第70章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172.請假條159.第158章 李奕:咬人的狗不叫!第121章 水陸激戰156.第155章 快刀劉:能切一個皇帝,這輩子沒白活358.第353章 黃河阻擊戰第109章 不食賊粟145.第144章 前途?不還是錢途更重要!166.第165章 打仗歸打仗,不能妨礙資本家賺錢不是?第63章 八百對兩千,優勢在我!第487章 利益永存!344.第339章 死鴨子嘴硬第30章 李奕:排隊排隊!第411章 劉福生:那是另外的價錢!第12章 清軍:你踏馬自己怎麼不上?第57章 洪秀全:你這嘴開光了是吧?299.第295章 御駕親征!第503章 雜交水稻第429章 新武器248.第245章 李奕:孤可是白蓮花!224.第221章 人心中的火焰170.第169章 向榮:和一羣蟲豸一起怎麼能救大清?205.第203章 洪仁玕:按理來說沒問題276.第272章 海戰(還2)308.第304章 北伐!北伐!第454章 克里米亞停火,巴黎和約簽訂(6K)310.第306章 難民與逃荒336.第331章 中國人的淳樸夢想(還二)第108章 侯雲階:壞了,老子踏馬成背鍋的了!292.第288章 望風而降(還五)第93章 向榮:尼瑪,又是我?!390.第385章 春季攻勢!第442章 印度大起義爆發!(62K)159.第158章 李奕:咬人的狗不叫!215.第213章 老洪:這玩意誰研究的呢173.第171章 破江南江北大營第454章 克里米亞停火,巴黎和約簽訂(6K)143.第142章 羅大綱:我的太子外孫!第404章 北伐預案第67章 李星沅:我雖然陣前轉進,但絕非貪生怕死第463章 德里戰役開始(6K)第54章 清軍俘虜:你們高興的太早了!355.第350章 錫諾普海戰246.第243章 江寧改名第46章 李奕:雙標要不得!185.第183章 最終的勝利者?146.第145章 遇事不決,就加錢!第91章 天父保佑?不,李奕保佑!第99章 戰後總結第423章 帕麥斯頓:好惡心的攪屎棍!(加更2)第1章 人在金田,身份清妖180.第178章 天京事變(二)【五千字】第22章 MLE1842型擊發槍第119章 柏貴:爲了大清,再苦一苦百姓第33章 喪鐘與號角第497章 重開絲綢之路?167.第166章 鮑超:我實在太想進步了!第2章 按理說?不,按禮說!第59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183.第181章 琦善:大清的八旗子弟還有不抽大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