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收徒

崔萬採微笑道:“何爲大道?天道也,衆生哉。”

寧渝再不敢小視這位真正的君子,道:“還請先生賜教。”

崔萬採道:“若夫衆生者,取之有時,用之有道。行火俟風暴,畋漁候豺獺,所以順天時也。”

“你若拜我爲師,我既不會授儒家之學,亦不會授你法刑之論,你可還願學?”

這話說出來,卻是意味非常。爲什麼?因爲當世顯學,嚴格來說只有儒家和法家,那些什麼先秦百家之言,到如今早已消失殆盡,僅剩下這些了。

自董仲舒罷百家之言,這世間真正的官方指導思想自然只剩下儒家了,可是儒家光靠道德仁義是治不了天下的,於是便跟先秦以來便最爲強大的法家合作,也就是形成了外儒內法的思想。

這種思想跟荀子一脈相承,即性惡論推導除人人都有惡念,光靠道德的約束是不夠的,那麼只能用律法來約束,而集法家之大成的韓非子就曾經師從荀子,深受其影響。

自儒法合流以來,便深受帝王的認同,因爲這種思想實在是太有利於君王統治了,不過由於一些刻意的限制,以至於真正的法家大臣都是披着儒家的外衣,比如張居正。因此在之後的時代裡,儒家也就成爲了人們唯一的選擇。

就這麼一位大儒,如今卻一本正經的告訴寧渝,我不教你儒學了,法家你也別想學。

寧渝知道對方既然願意收他爲徒,自然有一些其他的學問,會傳授給他,因此當前也不去多想,便認認真真跪下來行了拜師禮,叫了聲老師。

可千萬別小看這個年代的老師地位,所謂天地君親師,可以說除了父母雙親,就是老師是自己最親近的人了,就連株連大案時也是綁在一起的,堪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崔萬採盯着遠方的青山綠水,摸着下巴的短鬚,笑道:“爲師沒有收過弟子,將來也不會再收第二個弟子。所以你不僅是爲師的首徒,也是關門弟子。”

正在寧渝暈暈乎乎之際,此君又開口道。

“爲師三歲開蒙,七歲便熟讀五經,十歲便通過了童生試,在當時的聲譽可不比你這位天才小。”

“十八歲自覺讀盡天下有用之書,參與科考後更是一舉成名,成爲當年最年輕的舉人,而後更是勇猛精進,二十八歲高中。幾十年寒窗換來了一身翰林官袍。”

崔萬採嘆息道:“後來爲師深感官場如團黑墨,便辭官歸鄉治學,潛心十五年,終於將自身學問融匯於一爐,希望有個傳人能將爲師的學問傳遞下去。”

寧渝若有所思,道:“那老師你與我父是如何相識的?”之所以問這個,是因爲在當時,以寧家的地位和寧忠源的官位,想要認識崔萬採,幾乎是不可能的。

崔萬採臉上浮出一絲難以捉摸的微笑,道:“那是很久以前的往事了,今日卻不說了。今日想跟你說的是,爲師想要傳給你的學問,乃楊朱之學。”

“楊朱?可是‘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楊朱?”寧渝有些詫異道。

崔萬採帶着些許驕傲道:“正是此學,不過現如今很多人都稱爲帝王學。”

“帝...王學?”這下卻是嚇到了寧渝,他左右張望,發現沒有人在偷聽採放下心來。

崔萬採反倒被寧渝這番作態給逗樂了:“這帝王學雖然忌諱,但本朝並非沒有高人精通,至少有兩個半人是此道高手!”

寧渝小心試探道:“還望師尊指教。”

崔萬採道:“其中一個人自然是爲師,還有一個人是已經過世的李文貞公,最後的這半個當屬當朝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的張廷玉了。”

這兩個人寧渝都不陌生,前面的李文貞公乃康熙年間名臣李光地,深知爲官三味,後來雍正即位後還追授他爲太子太傅,這老頭前兩年就死了,結局還算不錯。

至於張廷玉那可了不得,出身官宦世家,父親張英曾經還登上過相位,後於康熙三十九年高中,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簡在帝心,僅僅磨勘了四年不到,就開始入職南書房了。一直做官做到了乾隆年間,還成爲了有清以來唯一一位配享太廟的漢臣,堪稱殊榮之至了。

寧渝又道:“老師,只是學生還是有些不明白,這帝王學,不,這楊朱之學學之何益?”他內心裡始終對帝王學這三個字有些忌諱。

崔萬採深深地望着寧渝,緩緩開口道:“爲衆生,爲天道,爲人心。”

“你出身大富大貴之家,本該玩樂的年紀,卻做出這麼一番事來,若不是心有猛虎,又豈能解釋?”

“日後,無論你做什麼,爲師都不會感覺到奇怪。只是,還望你能記住我的這番話,行大道,順人心,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這楊朱之學,便是告訴你如何洞察時勢,如何捕捉人心,又如何順從人心,成就偉業。人心似海,這楊朱之學便爲舟。”

。。。。。。

一番話說完,卻已經是黃昏時分。

寧渝也不急於這一時,這一天所接受的內容已經足夠多了,還需要好好消化,便帶着門外的家丁護衛就此離去,往漢陽寧府方向去了。

在寧渝剛剛離開後,從崔家內屋裡出來了一名小少女,瞧着眉眼如水,身段更是如同謫仙人一般,彷彿從畫裡走出來的一般。

瞧見崔萬採又在品味着山茶,少女也給自己沏上了一杯,輕抿了幾口便又放下,道:“這茶初嘗下來,倒也尋常得緊。”聲音如同空谷黃鸝鳥一般,透着輕靈。

崔萬採卻沒有理睬,自顧自地又飲上一杯,道:“這茶剛開始喝的時候,有些澀口,可是再泡上幾次,便出了韻味,這時候你再嘗,感覺苦味裡帶着回甘,可真真是回味悠長了。”

少女撇撇嘴,道:“父親大人,等您發覺這茶只是徒有其表時,怕已經晚了。我倒不可惜您,就可惜您這上好的景德鎮青釉杯,白白浪費了。”

崔萬採笑道:“姒兒,我知道你天性聰穎,學什麼都是過目不忘的記性,倘若你是男兒身,縱使做不得一國宰輔,那也是督撫閣臣之流,可是,你身上有個最致命的缺點,這個缺點侷限了你的能力。”

崔姒心中有些不服,道:“還請父親賜教。”

崔萬採輕輕說道:“當你覺得自己是諸葛亮時,可千萬不要覺得這世間沒有司馬仲達。”

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十九章 火炮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
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五百零三章 濟州島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四百六十三章 九門提督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七章 思想教育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三十二章 戰康熙(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七十六章 武昌!武昌!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護府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十九章 火炮第七十五章 圍城打援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裡還有君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