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

在世人眼中,出身於岳家後人,是一種莫大的榮耀,而作爲這種榮耀理所應當的繼承人,嶽鍾琪從小到大可謂是順風順水,家族中的一切資源都優先讓他來使用,這也讓嶽鍾琪在軍途上的發展一發而不可收拾。

康熙三十五年,昭莫多大捷之後,嶽升龍被朝廷授爲拖沙喇哈番,並擢四川提督一職。此時的嶽鍾琪年僅十歲,作爲四川提督之子,他享受到了這人世間的繁華與富貴,而此時岳家的另一位少年,嶽凌峰還在甘肅臨洮求得一線出頭的機會。

這種落差感讓嶽凌峰心態有着很大的落差感,他沒有老老實實任命,沒有選擇依靠岳家的資源背景,而是孤身一人入軍營打拼,儘管在綠營當中,嶽凌峰也立下了功勳,也開始受到上官的賞識,開始一步步攀爬着。

可是當嶽鍾琪成年之後,便發揮出他世家子弟的威力來,早在二十三歲的時候,便在家族的支持下捐了一個候補知府的官銜,後來過了兩年,準噶爾汗國屢屢騷擾邊民,爲了平息叛亂,加之自己自幼喜愛軍事。嶽鍾琪毅然請求由文職改作武職,便作了四川松潘鎮中軍遊擊,從三品。

嶽鍾琪的起步便是從三品將軍,經過十年的奮鬥,如今更是官居從一品的安徽提督,此時的嶽鍾琪也不過才三十五歲,可謂是少壯派的代表了。

這種巨大的落差感讓嶽凌峰感覺到了深深的刺激,他的腦海裡,翻來覆去的都是關於過往,關於曾經的那些委屈和痛苦。

我要證明我自己!比起嶽東美,我並不比他差!

宇治景輕輕嘆息道:“你知道嗎?之前軍中有人跟我說,讓你嶽凌峰去找嶽鍾琪勸降,讓你用血脈親情去拉攏嶽鍾琪。”

嶽凌峰臉色有些灰敗,若真是如此,他將會遭受難以言說的恥辱,這種恥辱會讓他生不如死,可是真的讓他去勸降,他嶽凌峰能拒絕嗎?

可宇治景卻輕輕搖了搖頭,他望着眼前的堅城,望着可能會出現的巨大傷亡,苦笑道:“其實這個想法連我都動心了,若真能勸嶽鍾琪,則代表我軍跟清軍的差距,再一次被拉平,可是卻最終被大都督給否決了。”

“大都督說,他嶽凌峰從一開始就不是岳家人,現在更不是,他是我復漢軍的人,如果現在讓他去勸降,他只有死路一條。”

嶽凌峰聞言,卻是一言不發,徑自朝着寧渝營帳的方向跪了下來,足足磕了三個響頭,蹙青的頭皮上都是紅紅的印子。

“謝大都督恩典!嶽某至死不忘!”

嶽凌峰擡起頭,望着眼前的宇師長,一字一句道:“宇師長,我要跟大都督申請,我守備二師打頭陣,我,嶽凌峰,將帶頭誓死衝鋒,不下安慶,我死不罷休!”

...............................................................................................................

康熙六十年十二月十八,復漢軍正式對安慶城和長楓嶺展開了進攻,此刻無數人的壯志雄心,無數人內心的渴望,都將會在眼前的這一座安慶城實現,他們是嶽凌峰,是嶽鍾琪,是錢英,是寧渝......

上百門火炮同時發出了呼嘯聲,上百顆彈子從天而降,落在了安慶城頭上,這些彈子中有一部分是實心彈,還有一部分是開花彈,連綿不絕的爆炸聲震動了整個天地,也將清軍士卒的戰心給震碎了。

長楓嶺上的大戰率先打響,由復漢軍新成立的守備六師八千士卒,對戰嶽鍾琪副將王永和一部三千人,雙方很快便爆發了極爲血腥的戰鬥,作爲新成立的守備第六師,錢英甚至在戰場上吼出了一句話。

“要死就死在長楓嶺,老子跟你們一塊死!”

守備六師的火炮和彈子數量都不多,因此在剛開始進行了三輪的炮擊之後,守備第六師的一個團便抱着槍,開始向着嶺子上攻取,一時間槍聲如雨,彈子紛飛之際,不斷見到有人倒在了地上,便再也爬不起來,濃密的硝煙將大半個山嶺都渲染成了仙境一般,只是裡面只有死亡與痛苦。

“團長,這一仗,我一營的人先上!”

守備六師一團一營營長郝昭是一個大長臉,看上去有些凶神惡煞的,特別是現如今這仗一打起來,臉上帶着黑色的污痕,更是看着讓人心裡發寒。

守備六師什麼都是新的,包括團長也很新,他不是雛鷹出來的兵,而是在前面多次大戰中積功升上來的,都還沒來得及接受正規的講武堂學習,平日裡也沒太多的軍事素養,可是到了眼下的這一戰,除了拼上去已經沒轍了。

郝昭得了令以後也不客氣,他派人將一團的所有手榴彈都集中了起來,隨後便開始找敢死隊,想着一鼓作氣攻上嶺去,徹底打崩嶺上的三千清軍。

站在全營五百人面前,望着下面的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臉龐,郝昭心裡涌現出了無限的豪情,當今天下,還有誰能擋我復漢軍的進攻?

“俺郝昭是個粗人,不懂教書先生的那些大事,可是就是俺這麼個粗人,也曾經在大都督座下聽過課,領過賞!大都督念過一句詞,倒讓俺記到現在,今日可算是能賣弄一下子了!”

“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俺水平差,就記得這麼一句,可今天俺要跟你們說明白了,咱這次上嶺,要是打不垮清軍,咱們也就別回來了,死,也要給俺死在嶺上!”

五百人懵懵懂懂,他們或許不太明白那句詞是什麼意思,可是聽到郝昭念起時,卻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他們端着燧發槍,腰間掛着手榴彈,甚至還有人沒有槍,僅僅拿着一根簡陋的長矛,便就此開始向着嶺上衝去。

躲在壕溝裡的清軍,此時才能明白上官的命令是多麼的明智,若是放在過往,他們這些人當中,在火炮襲來時,少說也得死個上百人,可如今卻僅僅只有十餘人被炮子不幸命中,更多的人躲在壕溝裡安然無恙。

望着從嶺下開始往上發起攻勢的復漢軍,清兵們也只能老老實實呆在壕溝裡,看着對方一步步逼近,槍頭上的寒芒,在此時卻顯得十分耀眼。

王永和望着眼前的這一幕,心裡卻越發地顯得悲涼,毫無疑問,此時的嶽鍾琪是沒辦法來支援他了,到時候是生是死,完全得聽天由命了。

只是那支寄予了所有人厚望的大軍,此刻行動卻顯得如此緩慢。

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十章 尋礦第一百章 年關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八十章 勸降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章 年關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
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堯的決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五百六十七章 戰漠北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攻佔江寧第一百三十四章 曾靜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四十三章 表彰第三百五十八章 酒醉入韶州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九十一章 老天爺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十章 尋礦第一百章 年關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七十三章 再見崔姒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八十章 勸降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四百三十一章 加強宣傳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做賠本買賣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一百三十九章 噩夢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三十七章 軍事編制第八十三章 奪嫡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一百章 年關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