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

午門外面,聚集了太多的人,包括幾大國公在內,悉數焦急萬分,陛下還在奉天殿議事,今天的時間格外漫長,每一分鐘都是煎熬。

湯和老臉都是熱汗,藍玉氣喘如牛,就連馮勝都沒法淡定,老爺子來回走動。

“遞牌子,求見!”

馮勝跟柳家結親,算是柳淳的長輩,他不護着,又有誰護着。老頭邁步向前,準備將自己的象牙牌交給太監。

就在這時候,突然有個老太監從裡面笑呵呵出來。

見了幾位國公,衝着他們深深一躬,然後笑吟吟道:“沒事了,咱柳大人……贏了!”

“什麼?”

馮勝彷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上百官員怒告御狀,柳淳又自詡楊朱傳人,怎麼看都是死路一條。能保住小命就不錯了,怎麼可能……贏了?

難道是老太監說錯了?

見馮勝遲疑,老太監忙道:“宋國公,現在聖人正在跟柳大人議論賦稅的事情,老奴琢磨着,怕是要到下晌纔有結果,幾位國公爺若是不急,可以先回去歇着了。”

老太監說完,急忙轉身去伺候了。他是偷着出來報信的,就是怕這幾位着急。

馮勝只覺得暈乎乎的。

贏了?

真的贏了?

臭小子,你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馮勝抓着柳三的胳膊,大笑道:“行啊,你真有福氣!”

三爺只剩下傻笑了,一旁的徐增壽伸了個懶腰,衝着妹妹道:“我就知道那小子死不了,瞧把你急得,都流淚了!”

徐妙錦連忙擦拭並不存在的淚水,當發覺是被四哥欺騙了,氣得小臉通紅,揮拳就打。她是沒哭,可有人確確實實哭了。

看似最粗枝大葉的藍新月,竟然是最先承受不住的那個,她捂着臉喜極而泣。

……

宮門外衆人狂喜,湯和跟馮勝都是有身份的人,當得知柳淳沒事,就紛紛回府,等候消息,其他人也好此刻去闖宮。

只剩下陶成道,還有他的弟子們,靜靜等待着。

每個人的眼睛裡都放着光,他們努力壓制心中的喜悅,但心臟砰砰亂跳的聲音,漲紅的面頰,依舊顯示着不平常的內心。

柳大人贏了!

我們能祭祀郭守敬了!

楊朱,墨子!

我們也有道統傳承,我們能昂首挺胸,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漢子了!

陶成道激動地眼圈泛紅,他簡直像活在夢裡。

作爲一個醉心飛天的人,陶成道對歷代先賢的發明創造,也有頗深的瞭解。中國古代的技術,可絕不只是四大發明那麼簡單。跟四大發明類似的成就,至少有幾十項之多,比如船隻的密封艙技術,方向舵,鍊鐵用到的鼓風機,騎兵的馬鐙……這些技術都深刻改變文明的進程,只有擁有穿透歷史的慧眼,才能知曉技術的偉大。

很無奈的是自漢唐以來,長期秉持道德決定論,仁義無敵論的儒家文人集團,寧可記錄詩人的風花雪月,貞潔烈婦,也不願意多關心些技術的東西。

諸如沈括,郭守敬一般的文人,絕對是主流文人當中的異類,他們的著作只能跟山海經,神話故事放在一起,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是從根子上決定的,孔老夫子早就說過: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學種田種菜,那是小人行徑,他老人家喜歡的是君子六藝,講究的是禮樂教化……只是很可惜,老夫子的徒子徒孫很不爭氣,連六藝都給扔了,只剩下空談道德仁義,越來越脫離實際。

在先秦諸子當中,墨子是不折不扣的技術派。

所以當柳淳提出學問來自墨子之後,陶成道是很願意認這位祖師爺的,可他不是小孩子,很清楚想在理學一統天下的狀況下,豎起墨子的大旗,是何等困難!

也別說墨子,就連儒家的其他學派,都沒有生存的空間。

陶成道覺得師兄很可能是以卵擊石,一去不復還……可誰能想到,柳淳就變不可能爲可能,至少說,柳淳打贏了第一戰!

陶成道衝着弟子們,握緊了拳頭。

行的!

我們有機會創造歷史的!

把郭氏門人,科學子弟的大旗打起來!

告訴世人,除了孔孟之道,還有一門叫做科學的東西,能讓人飛天遁地,無所不能!

……

柳淳還不清楚,外面許多人已經把他當成了神一般的偶像。

此刻的柳淳還在全力以赴,應對文官的詰難。

“柳淳,你建議陛下多徵商稅,是要擡高商人地位嗎?”詹徽憤怒質問,“商人貪財好利,品行卑賤,朝廷能指望着商人供養嗎?還有,你多徵商稅,商人勢必轉嫁給百姓,吃虧的還是蒼生百姓,你這是挖肉補瘡,拆東牆補西牆,根本不可取!”

天官發話,其他的人也緩過來,紛紛指責。

柳淳輕笑道:“諸位大人,按照你們的意思,收你的稅,是瞧得起你!瞧不起商人,那就不用收稅?對吧?既然如此,陛下重視士人,那就更應該徵收士人的稅賦了?你們不能把自己放在跟卑賤的商人一樣的地位上吧?這不合理啊,難道你們這麼自甘墮落嗎?我要是讀書人,我一定主動帶頭,多納稅,服徭役,以示我跟商賈的不同之處,對吧?”

“我聽師長講過一個故事,有一位士人,他的五個兒子全都從軍,戰鬥結束,有個奴僕跑來,告訴他,你的五個兒子都戰死了。這位士人大怒,對那個奴僕講,我沒問他們,問的是戰鬥,打贏了嗎?奴僕說打贏了,士人歡天喜地回家慶祝。所謂士爲知己者死,我以爲這纔是真正的士人,士人代表的是責任,是承擔,而不應該是享受,更不應該是魚肉鄉里高人一等的特權。”

在場的上百位文官,不乏舌辯之士。但是他們卻沒有多少膽氣,挑戰柳淳。

沒法子,這小子始終能抓住他們的漏洞,用嚴密的邏輯,駁倒他們覺得天經地義的道理。

詹徽徹底無語了,翰林院,國子監的飽學之士也覺得要緩一緩,不拿出完美的對策,辯論了也是自取其辱。

奉天殿陷入了詭異的安靜,朱元璋嘴角不斷上翹,笑得越發開心了。

不得不說,柳淳的話,給他帶來不少的啓發。

什麼是士人?

像那位犧牲五個兒子,依舊關心勝敗的纔是真正的士人!

至於當朝諸公,距離士人還太遠了……既然你們沒有士人的擔當,那朕就不必客氣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你們都退下,太子和柳淳留下!”

百官灰頭土臉,從金殿敗退,他們經過柳淳的身邊,每個人眼裡都冒着火焰,幾乎要把他給生吞活剝了。

柳淳滿不在乎,他們又不是反穿褲頭的超人,沒法用眼神殺人,老子怕你們作甚!

等所有人都走了,朱元璋才衝着柳淳笑道:“臭小子,你又讓朕刮目相看啊!朕今天破例,就讓你小子瞧一件東西,瞧瞧我大明的根基!”

老朱在前面走,太子朱標跟柳淳走在後面,柳淳心裡嘀咕,大明的根基?是什麼?傳國玉璽?還是京城龍脈?

柳淳偷眼看朱標,發現這位太子只是笑而不語。

柳淳只好強忍着好奇,隨着老朱,來到了一處偏殿,有太監打開大門之後,柳淳走了進來。

裡面沒有任何的潮氣,反而散發着淡淡的幽香。向四周望去,居然是個藏書室,只是這個藏書室有些大得離譜兒。一排排的書架,上面堆滿了厚厚的冊子。

朱元璋隨手拿起一本,扔給了柳淳。

接在手裡,柳淳這才知道,敢情這是大明朝各州縣賦役的黃冊!

朝廷徵收田賦,徵召民夫徭役,全都按照這個冊子在推行。

難怪老朱說這是大明朝的根基呢!

“從朕登基到現在,二十多年,總算是做完了,大明江山,共計戶千六十八萬四千四百三十五,丁五千六百七十七萬四千五百六十一……朕身爲大明天子,萬民君父,管的人就是這麼多!”

老朱衝着柳淳淡然一笑,“臭小子,你在金殿上說了那些話,什麼士紳一體納糧,什麼徵收商稅,你當朕沒有想過嗎?”

柳淳忙陪笑道:“陛下睿智,當然要比臣想得深遠!”

“別拍馬屁!”朱元璋氣咻咻道:“這些東西,朕花了二十年,才勉強做完。朕可以向士紳徵稅,試問,誰又替朕徵稅?還不是官吏士紳!他們會老老實實納糧服役嗎?朕不給他們一點好處,又有誰願意替朕做事?有些事情,非是朕不想做,而是不能做!”

即便強如老朱,也有力有未逮之時。

柳淳並不意味,他輕聲道:“陛下所言極是,可有些事情,若是不從一開始就打好基礎,以後就再也做不了了!這二十多年的太平盛世,大明已經從戰亂中走過來,商業復甦,人口增加,民間土地兼併之風已經出現……臣以爲,陛下當早做決斷纔是!”

朱元璋眉頭緊皺,還是那句話,柳淳能看到的,老朱怎麼可能看不到。

又何止是朱元璋,幾年後,建文登基,方孝孺那個酸儒都知道要抑制兼併,只不過他看準了病症,出的藥方卻是恢復井田……很不幸,一副藥下去,朱允炆就涼透了。要不然,朱老四以一隅之地,怎麼能勝得過建文呢?

朱元璋眉頭緊皺,“是啊,朕應該有所準備了!”

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699章 草原亦是漢家地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954章 在天竺的幸福生活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890章 宦官之師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45章 都是給我打工的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881章 自信十足的朱棣第711章 錦衣衛惹不得第405章 朱棣的初心第164章 刑部不行啊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321章 朱棣要加油啊第653章 皇家身價第一人第692章 吾兒真有父皇風範第524章 和朱棣一起看戲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414章 藩王皆反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387章 皇帝,很了不起嗎?第636章 很自私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304章 錦衣衛上門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153章 免死金牌第67章 內訌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837章 張玉也走了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179章 豬要上天了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341章 貶官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804章 太傅遇刺了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34章 朱高煦的變形記第173章 救駕第680章 誅九族不過分吧?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51章 坑人不淺的方孝孺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283章 皇家醫學院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882章 這丫頭朕不敢要了第317章 你出名了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717章 兒子的反殺第153章 免死金牌第180章 你們震動龍脈了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884章 朱棣的心腹第432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59章 這纔是真正的教化!第457章 徐四公子能女裝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694章 不做亡國之君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413章 德不配位第253章 目標國子監第746章 提前回家的六朝元老第110章 第一干吏第610章 此人有中山王之風第330章 略感失望的朱元璋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770章 女裝大佬惹不起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728章 朕躬有罪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85章 柳淳的三大功第342章 朕去送送他第631章 朱棣又破產了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859章 把勳貴也趕出國門第877章 糧食很關鍵第150章 誰敢瞧不起柳郎?第223章 大家一起去挖坑第655章 幹掉一半言官第303章 錦衣衛復出的第一個倒黴蛋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955章 原料基地第234章 打出科學的大旗第6章 初次相逢第3章 繡春刀之夢
第416章 朕的江山要完啊!第699章 草原亦是漢家地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954章 在天竺的幸福生活第538章 爲燕王賀第890章 宦官之師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45章 都是給我打工的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881章 自信十足的朱棣第711章 錦衣衛惹不得第405章 朱棣的初心第164章 刑部不行啊第589章 運氣太好了怎麼辦第321章 朱棣要加油啊第653章 皇家身價第一人第692章 吾兒真有父皇風範第524章 和朱棣一起看戲第956章 坑死天竺不償命第414章 藩王皆反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387章 皇帝,很了不起嗎?第636章 很自私第555章 驚世著作第304章 錦衣衛上門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第475章 厲害了,李景隆第153章 免死金牌第67章 內訌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837章 張玉也走了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179章 豬要上天了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341章 貶官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804章 太傅遇刺了第26章 獨挑重擔的朱棣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154章 錦衣衛上門第34章 朱高煦的變形記第173章 救駕第680章 誅九族不過分吧?第369章 殺了個麒麟第51章 坑人不淺的方孝孺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283章 皇家醫學院第376章 被按在雲南的柳淳第882章 這丫頭朕不敢要了第317章 你出名了第716章 奇葩父子倆第717章 兒子的反殺第153章 免死金牌第180章 你們震動龍脈了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884章 朱棣的心腹第432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325章 皇明祖訓第59章 這纔是真正的教化!第457章 徐四公子能女裝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694章 不做亡國之君第605章 抓個閣老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第413章 德不配位第253章 目標國子監第746章 提前回家的六朝元老第110章 第一干吏第610章 此人有中山王之風第330章 略感失望的朱元璋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419章 殺贓官,投燕王第770章 女裝大佬惹不起第378章 一鳴驚人的吏部天官第728章 朕躬有罪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418章 商人也要造反了第314章 威力無窮的小人書第85章 柳淳的三大功第342章 朕去送送他第631章 朱棣又破產了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859章 把勳貴也趕出國門第877章 糧食很關鍵第150章 誰敢瞧不起柳郎?第223章 大家一起去挖坑第655章 幹掉一半言官第303章 錦衣衛復出的第一個倒黴蛋第578章 武夫之怒第955章 原料基地第234章 打出科學的大旗第6章 初次相逢第3章 繡春刀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