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學了

隨着一道題一道題看下來,原本很小的一堆,快速膨脹,而沒有出錯的臣子,卻越來越少,漸漸的已經不足百人。

朱棣的老臉越來越黑,百官這邊,也是越來越發燒。

坦白講啊,這些題目他們也要承認,沒有特別難的。像柳淳最擅長的奇奇怪怪的算學題目,根本就沒有。

完全是農業稅率多少,京城高多少,御街寬多少,糧食多少錢一石……全都是這一類的題目,當然也包括一些歷史題材,比如劉徹的廟號是什麼,鄱陽湖之戰雙方損失多少,大明每年軍費開支多少……

這些東西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有些難度,可身爲朝廷官吏,飽讀詩書,理應信手捏來。

可誰能想到,最後剩下的官吏,只有區區三十幾人,少得可憐!

這三十多人當中,包括內閣六位學士。這恐怕是唯一能讓朱棣欣慰的了,至少他的眼睛沒有瞎,挑的幾個助手還是很有才華的,至少還是吃人間煙火的。

另外就是茹瑺楊靖等重臣,也包括戶部,兵部的少數官員。

最慘的就是科道言官,六科給事中,十三道御史,最後能留下的,只有一個人!

朱棣挨個往下看,最讓他驚訝的倒是在人羣后面,還有一個特別的人。

黃觀!

昔日的六元公!

還記得當初朱棣決定南下,黃觀曾經作爲使者,質問朱棣,結果就被扣下了。

黃觀雖然還忠於朱允炆,但是因爲他跟柳淳瓜葛很深,在建文舊臣裡面,不受待見,參與的事情也不多。

結果在清算的時候,黃觀僥倖逃過。

可逃過一劫的黃觀,並沒有半點喜悅。

他目睹了整個建文集團的覆滅,三載寬政,衆正盈朝,全都是鴻儒名臣,忠心耿耿,學問高深,人品無雙……在掌權之前,除了像柳淳這種異類瞧不起他們之外,大多數人都充滿了信心,絕對能夠糾正洪武朝的一些錯誤,從此天下大治。

只是等他們上位之後,很多事情就不用多說了。

黃觀捫心自問,就算沒有朱棣起兵,不打靖難之役。在朱允炆的治下,大明朝也絕對不會變好,甚至那一大堆的文臣,就是讓江山由盛轉衰的劊子手!

黃觀醉生夢死了很久,也用一雙醉眼,觀察了許久。

他剛剛擔任國子監司業還不到一個月,就遇到了這次的事情,黃觀可不是來給文官們助威的,他只是想看看這幫人能不能如願以償。只是沒想到,一開頭就碰了釘子。

一場考試下來,黃觀的眼睛終於冒出了光,在朱棣和柳淳這對君臣身上,他看到了希望!

“瞧瞧這些人吧?瞧瞧我大明科舉選拔出來的英才俊傑,都是什麼樣的人物!”

朱棣豁然站起,憤怒踱步,忍不住指着他們道:“連孩子都比不上,你們羞愧不羞愧?”

那些答錯的官員,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

“陛下,臣等有罪,請陛下責罰。”

朱棣怒罵道:“你們沒罪,你們是沒心!上天把江山交給了朕,朕又仰仗着你們,來治理天下。就憑你們現在的程度,如何能肩負起江山重擔?”

朱棣的質問,句句誅心刺骨,直戳命門。

身爲吏部尚書,茹瑺雖然都答對了,卻也雙膝一軟,跪在了地上。

“啓奏陛下,老臣身爲吏部尚書,執掌銓選,不能爲國選材,臣有罪!”

作爲多年的心腹,朱棣也不忍心呵斥茹瑺,但是怒火中燒,控制不住啊!

“吏部當然有錯,可事情也不光是吏部的責任,還有吏部,都察院,國子監,翰林院……這些衙門都在幹什麼?關琢磨着怎麼往上爬嗎?”

被點到名的官員,紛紛跪倒,磕頭作響。

“臣等有負皇恩,請陛下降罪。”

朱棣瞧着他們,哼道:“治罪還在其次,關鍵是要找到根源。”他說着,轉向了柳淳,“你怎麼看此事?”

柳淳慌忙道:“陛下,其實要讓臣說,還真不能怪百官。”

朱棣把眼睛一瞪,“他們一問三不知,還不該責怪嗎?”

“陛下,民間有種說法,叫三十不學藝……諸位大人十年寒窗苦讀,一朝入朝爲官,固然有人手不釋卷,但是更多的人應該忽視了學業。臣覺得不該將讀書視作敲門磚,一旦當官之後,就棄之不顧。當官之後,更要事事留心,知道民間疾苦,這樣才能爲陛下盡忠,爲百姓盡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能指望人人都能勤學苦讀,而且若是光讀四書五經,也弄不清楚許多事情。所以歸根到底,要從發矇的時候就做起。改革考試科目,豐富考試內容。逼着文人學子多知多懂,等他們考中進士,入朝爲官之後,也就能瞭解更多情況,不至於像今天一樣尷尬了。”

柳淳又深深一躬,“陛下,臣以爲這不過是君臣之間的一個小遊戲而已,只是給百官提個醒兒,陛下也不要太過較真,今天的事情,就不要懲罰百官了。”

柳淳居然開口求情,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對於百官來說,情願不要這個人情!該死的柳淳,他繞來繞去,反而給改革科舉找到了依據,現在現在都是犯錯之臣,戴罪之身,還怎麼據理力爭啊?

柳淳,你丫的也太壞了。

相比起柳淳來說,朱棣的壞水也半點不少,這就是君臣兩個聯手挖的坑,一下子埋了兩三百人。

許多人又羞又憤,又無可奈何!

還怎麼阻止科舉改革?

難道就要低頭嗎?

如果真的從此往後,科舉的考試內容變成了科學,那衝擊可就太大了。

以文章取士,相比起推薦啊,九品中正啊,還是非常進步的。

但是文章的好壞,是很難說清楚的一件事。

不同的文風,有不同的人喜歡,彼此之間,怎麼區分高低呢?

說白了,還是要看考官的傾向。

這也是許多士子對自己座師感恩戴德,一輩子要報答的原因。真的,授業恩師教你十年苦讀,不如座師在試卷上畫的一個圈值錢。

可若是改成了考察多個門類,相比之下,就會客觀許多,普通人的機會也就會更多。

當然了,任何考試方式,都很難完全公平,只不過這一次的改革,會向着更多普通人傾斜。

……

均田均賦,已經拿掉了士人的經濟基礎,再改革科舉,進而推動教育改革,士人最強大的一個優勢——教育,也會因此撼動。

毫不客氣地說,隨着普遍的基礎教育推開,文盲大幅度下降,貧寒子弟入朝爲官,傳統的士人集團必定會土崩瓦解。

什麼叫刨祖墳,柳淳下手,從來就沒有客氣過。

百官此刻就跟等着挨刀的牛羊一樣。

他們很想憤然站起,跟朱棣爭論到底,可一看朱棣身邊,一黑一白,兩個小娃娃,他們全都沒了底氣。

連個六歲孩子都不如,還有什麼老臉去爭啊!

陛下啊,你也太狠了!

或許只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集體辭官,讓六部衙門,全都停下來。沒有人給你辦事,就剩下一個空殼天子,看你還怎麼折騰。

毫無疑問,這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招數,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使用,可是此刻他們已經被逼到了牆角。

唯有捨命一擊,才能找回面子。

理由都是現成的,因爲考試成績不佳,羞愧自責,情願回鄉讀書……多好的理由啊!

這幫人正在琢磨着,朱棣把話接過來,“柳淳啊,你替百官說話,朕是聽得進去的,可百官錯了這麼多,朕也不能視而不見。你剛剛說的太對了,許多人把讀書當成了敲門磚,一旦登堂入室,就把書扔到了九霄雲外,這樣下去,豈不是滿朝皆是不如孩童的蠢笨臣子了?”

朱棣氣哼哼道:“這樣吧,從今往後,每一季度,都要對官員就行考試。這個考試不同於吏部的考評,只是考覈官員的基本常識,也包括本部政務。從部堂以下,包括書吏在內,統統都要考覈。”

“這一次朕可以放過,但是下次考覈不通過,朕卻是不能答應了!”

朱棣殺氣騰騰,“臣登基以來,常有經筵,百官之中,學問廣博之人,爲朕講課,朕也是受益匪淺啊!”

“既然能給天子講課,羣臣也該有人講課,你們以爲如何啊?”

朱棣又挖了一個坑,這幫大臣還能不明白,光是改革科舉,已經不能滿足陛下的胃口了,他還要給羣臣上一道催命符!

又是講課,又是考覈,誰要是不聽話,就可以藉着機會,放手處置。

而且師出有名,想反對都不行。

尤其是一些經歷過洪武朝的老臣,此刻在心裡暗暗比較,給朱棣當臣子,比在老朱手下還有艱難。

我們太不容易了!

不過大傢伙還有一個念頭,就是誰給百官講課,只要找不出這個人,或許就能躲過一劫,畢竟柳淳的事情太多,除了他之外,也沒有誰合適了……

就在這時候,柳淳突然道:“陛下,臣以爲不管是誰,時常學習都是應該的。臣斗膽推薦黃觀黃大人,擔負此職!”

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353章 大家一起來發財第380章 初心第593章 這是要發財了嗎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12章 地主家的兒子第515章 攻克濟南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249章 貶太子,升柳淳第464章 朱允炆,爲師來看你了第395章 朱棣也是個大忽悠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184章 不賞金牌賞塊玉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121章 陛下要見見你第448章 燕王別慌 ,家裡有礦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651章 風口之“豬”第307章 我想給柳大人效力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68章 虎父犬子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769章 金殿對賭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321章 朱棣要加油啊第747章 太傅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507章 投奔燕王的人們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524章 和朱棣一起看戲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610章 此人有中山王之風第106章 當世文宗第559章 書中真有黃金屋第255章 老朱的恩典第436章 唯有殺戮而已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270章 該來的還是要來第529章 開始清算了第579章 刺殺朱棣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663章 輔國公,沒有世襲罔替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547章 掉進坑裡的公侯們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658章 天子守國門第434章 忠臣也會投降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805章 填滿大牢第319章 朕確實錯了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42章 農民和工人的差別第357章 土司來降第470章 君臣翻臉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24章 又來個想當爹的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810章 真正的神器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個老無賴第895章 逆徒于謙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679章 拿下寧王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593章 這是要發財了嗎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170章 豈不美哉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827章 大明武夫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646章 好聖孫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172章 朕的內帑有希望了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346章 聰明的藍新月第618章 臣等有罪第309章 當錦衣衛挺好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146章 婚禮和壽禮第150章 誰敢瞧不起柳郎?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121章 陛下要見見你第582章 緹騎出動天下驚第480章 齊聚北平第285章 狀告晉王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807章 追到天涯海角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758章 我感謝你八輩祖宗第698章 朕有重賞
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718章 比朱棣還有錢第828章 復仇之師第353章 大家一起來發財第380章 初心第593章 這是要發財了嗎第487章 柳淳,我輸了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12章 地主家的兒子第515章 攻克濟南第701章 太子殿下的小媳婦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613章 心滿意足的朱棣第249章 貶太子,升柳淳第464章 朱允炆,爲師來看你了第395章 朱棣也是個大忽悠第576章 來自臣子的報答第184章 不賞金牌賞塊玉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121章 陛下要見見你第448章 燕王別慌 ,家裡有礦第118章 朱棣的頓悟第651章 風口之“豬”第307章 我想給柳大人效力第760章 連朱元璋都驚動了第68章 虎父犬子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769章 金殿對賭第537章 沉溺養豚,不能自拔第321章 朱棣要加油啊第747章 太傅第87章 大元朝完了第507章 投奔燕王的人們第587章 必勝無疑的戰鬥第524章 和朱棣一起看戲第428章 藍家出手了第610章 此人有中山王之風第106章 當世文宗第559章 書中真有黃金屋第255章 老朱的恩典第436章 唯有殺戮而已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270章 該來的還是要來第529章 開始清算了第579章 刺殺朱棣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663章 輔國公,沒有世襲罔替第572章 打朱棣的臉第547章 掉進坑裡的公侯們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658章 天子守國門第434章 忠臣也會投降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805章 填滿大牢第319章 朕確實錯了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42章 農民和工人的差別第357章 土司來降第470章 君臣翻臉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24章 又來個想當爹的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810章 真正的神器第138章 朱元璋就是個老無賴第895章 逆徒于謙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679章 拿下寧王第698章 朕有重賞第593章 這是要發財了嗎第162章 拉個王爺當打手第170章 豈不美哉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827章 大明武夫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646章 好聖孫第600章 朱棣有錢了第172章 朕的內帑有希望了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346章 聰明的藍新月第618章 臣等有罪第309章 當錦衣衛挺好第187章 活得最明白的人第31章 藍玉和他的乾兒子們第146章 婚禮和壽禮第150章 誰敢瞧不起柳郎?第875章 大明的世界秩序第166章 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第121章 陛下要見見你第582章 緹騎出動天下驚第480章 齊聚北平第285章 狀告晉王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807章 追到天涯海角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758章 我感謝你八輩祖宗第698章 朕有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