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永樂大典

柳淳笑呵呵去見朱棣,半點擔心都沒有。小太監也不敢多說,只是想不通,這位柳大人真是不一般,這年頭不怕陛下發火的,宮裡是皇后,宮外怕就是這位柳大人了。

柳淳走進了寢宮,見禮之後,朱棣就擺手,把其他人趕了出去。等到宮女太監都出去了,朱棣臉上反而沒有那麼多怒氣,甚至笑了。

他讓柳淳坐下,忍不住揶揄道:“本來還以爲你能一呼百應呢,沒想到竟然是舉朝反對,你慚愧不?”

柳淳坦然一笑,“陛下,自從洪武年間開始,臣就是這個處境,習慣了!”

這話說的,朱棣還不知道怎麼繼續了,他重重嘆口氣,“你的門人弟子都沒在京中,就連朱高熾他們三個都沒上朝,這個結果,也是情理之中,朕早有預料。而且朕已經下令!”

朱棣說着,將幾份手諭扔給了柳淳。

其中第一份,就是請葛誠進京。

這位原是燕王府的長史,朱棣的嫡系,如今代朱棣去鳳陽祭拜,馬上就要回來。葛誠只聽朱棣一個人的,而且資格夠老,他能開口,情況就會扭轉。

第二份,這是送去雙嶼的。

“我知道你瞧不上陳瑛,這個人我也清楚,是個酷吏。可關鍵時刻,就要他這樣的人!”朱棣冷笑道:“朕唯有藉助他的狠,才能壓得住百官的滑。”

另外還有幾份手諭,是調柳淳門下入京,包括湯懷、荀順慶和劉政等人。

朱棣伸出巴掌,“五天,只要五天之後,人全都到齊,就在朝會上一局定乾坤!”朱棣信心十足,他瞧着二郎腿,不屑道:“老百姓常說事不過三,朕已經給了羣臣兩次機會,如果他們還敢跳出來,繼續阻撓,朕不介意砍幾顆腦袋玩玩!”

管砍頭叫玩玩,你可真是朱元璋的好兒子。

柳淳太瞭解朱棣了。

這位用兵打仗,雖然喜歡行險,但實際上卻是很謹慎,不會貿然出手的。

從第一次試探,到早朝,中間兩天時間,朱棣一點動靜沒有,任憑百官在下面折騰,這就是在挖坑。

跟皇帝意見不同,就要殺人,那是不教而誅。

可若是給了兩次機會,還死不悔改,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早朝上,朱棣生氣啊,發怒啊,根本是演出來的。

如果這麼容易罷手,就不是永樂大帝了。

“朕再告訴你一件事,我已經讓紀綱去查百官了,這幾天,他們私下裡有什麼勾結,朕都要查出來……然後就按照結黨營私,狠狠辦一批!”

朱棣想了想,又道:“等五天之後,你要配合朕,把這出誘敵深入唱好。對了……”朱棣又把那個小罐茶扔給了柳淳,氣哼哼道:“你說說你,怎麼能露出這麼大的破綻!還讓一個無名小卒給抓到了。回頭你好好寫篇文章,把事情說清楚,堵住他們的嘴。”

朱棣揉着太陽穴,有些話他沒跟柳淳講,比如道衍,比如茹瑺,這倆人得打好招呼,不能讓他們跳出來添亂。

柳淳只是默默聽着,朱棣就像是一個老練的獵手,將方方面面都安排好了,只等着獵物上鉤。

心機之深沉,手段之兇狠,讓人歎爲觀止。

“陛下……文章臣可以寫,不過臣能不能斗膽請教,陛下爲何要讓臣接衍聖公的位置?”柳淳笑呵呵反問。

朱棣瞬間沉下了老臉,“怎麼?你覺得朕在開玩笑是嗎?告訴你,朕對功臣向來是寬厚的,你替朕做了這麼多事情,給你個衍聖公,不過爲!更何況孔家子弟實在是不肖,讓你接過來,也是給他們一個嘴巴,這些理由夠了吧?”

柳淳咧嘴輕笑,“陛下,如果臣沒有說錯,您還有更深層的用意,如果陛下不願意講,那臣可以講出來。”

柳淳從容不迫,臉上總是笑呵呵的,可他的笑容在朱棣看來,簡直值一百二十個嘴巴子。看破不說破,大傢伙還是朋友,你非要點破,真是不識趣!

朱棣氣了半晌,話要是從柳淳嘴裡說出來,不會好聽的。

他只能悶聲道:“唉,朝局如此,朕要推變法,要剷平士紳地主,阻力非常大。別看表面上沒人敢反對,可私下裡,全都在扯朕的後腿。說到底,他們還都是讀書人,偏偏朕要治理這個國家,還離不開他們,這幫東西也是恃寵而驕啊!”

“我讓你接衍聖公,就是豎起一面旗幟,以你的號召力,去壓制百官,爲了推行新政,提供支持。”朱棣笑道:“以後朕下一道旨意,你這個衍聖公能跟着遙相呼應,我們君臣聯手,下面人就沒法反對了。”

朱棣氣呼呼道:“朕都說了,你還想問什麼?”

柳淳搖頭,的確沒什麼好問的了。

說穿了,朱棣封聖,還是希望加重柳淳的權威,反過來,協助他推行變法。

過去士林和皇家是站在對立面的,現在朱棣想讓柳淳統領士林,做起事情自然就會容易許多。

“陛下深謀遠慮,臣五體投地。”

朱棣冷哼道:“我還以爲你會說自己纔不堪用,推辭位置呢!”

柳淳突然大笑,“陛下覺得臣是那麼謙虛的人嗎?”

這倆貨互相看了看,都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

果然,都是一個山上的狐狸,心有靈犀。

效果之後,朱棣道:“就按照這個方略辦,你也去準備準備吧。”

柳淳沉吟道:“陛下,其實臣還有一個想法,就是不知道陛下能不能答應?”

朱棣不悅道:“朕已經開誠佈公,你還藏着掖着,忒不爽利,趕快說!”

柳淳笑道:“陛下,當年漢武帝面臨匈奴入寇,爲了一血恥辱,決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的目的是爲了改變之前的無爲而治,集中全力,對匈奴展開反擊!”

朱棣點頭,“你說的這個例子很對,漢武之雄才大略,的確讓人歎服,朕也有此意。”

“陛下高屋建瓴,洞穿古今,日後成就,必在漢武之上。”柳淳笑容可掬道。

朱棣微皺着眉頭,“就咱們兩個,你還拍馬屁,說點有用的!”

“是!”柳淳笑道:“漢武帝當年權衡百家,選取儒術,自然有其中的道理。但是儒家這套學說當中,也存在着弊病。而且千年來,儒家的解釋權都在文人手裡,他們不斷歪曲篡改,已經讓儒家變了味道。當然了,即便是純正的儒學,也未必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否則孔老夫子就不會一事無成了。”

朱棣耐心聽着柳淳的話,遲疑道:“瞧你的意思,莫非真有學問,能超過儒家?”

“當然有了,就是科學啊!”柳淳笑道:“陛下在金殿上,不就是這麼說的嗎!”

朱棣差點被嗆到,“我說取代儒學,其實是取代理學……就你那幾本教材,小冊子,就想打敗四書五經,孔孟之道,恐怕還差着火候吧!”

柳淳欣然道:“陛下,既然如此,那不妨讓臣去著書,看看臣究竟能不能取代儒學!”柳淳的眼睛之中,閃爍着自信的光芒,這回輪到朱棣舉棋不定了。

漢武帝以儒家理論爲基礎,推行大一統,反擊匈奴,大獲成功。

朱棣有意讓柳淳封聖,也是想統一思想,然後大刀闊斧,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功業。

只是朱棣忽略了,柳淳可不是董仲舒。他有更大的野心,或者說,柳淳有把握,靠着自己的實力,立地成聖!

“柳淳,著書立說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朕可等不及了。”

柳淳笑道:“陛下,其實臣在詐死的那段時間,就擬定了一個計劃,最近也動筆寫了一些東西。如果陛下不嫌棄,臣不日就可以交給陛下御覽。”

朱棣眼珠轉動,微微沉吟,而後道:“柳淳,你我君臣,推心置腹,不必說假話。你的才學我是欽佩的。可你這個人算計太多,若是有人攻訐你的人品,朕還真不知道怎麼辯解。再有,你有把握,能超越四書五經嗎?這些東西可是千百年來,沉積錘鍊的精華。你寫出來的書,若是比不上,貽笑大方,到了那時候,別說封聖,就連朕都要跟着你丟臉了。”朱棣憂心道:“乾脆,不要這麼麻煩,殺幾個腦袋祭旗,是最容易的。”

柳淳眨巴了一下眼睛,真沒想到,自己在朱棣的眼裡,竟然是這麼個形象。

“陛下,精於算計可不是壞事,再說了,儒家學問,根本構不成嚴密的體系……就拿論語來說,其中很多地方,都是自相矛盾的。就算沒有矛盾,那也是正確無比的廢話而已。臣寫的書,怎麼可能比不過呢?”

朱棣還是遲疑,他從桌案旁邊,拿出了一套書,遞給了柳淳。

“這是頭些時候,我在東宮偶然發現的,是大哥活着時候,很喜歡看的……你寫書的水平,不就就是這個吧?”

柳淳掃了一眼封面,只看到一個“金”字,他就知道是什麼了……朱棣啊,你留着幹嘛,有本事扔了啊!

朱棣微紅着臉道:“這個……書還是不錯的,但是……卻不能流傳,如果流傳出去,咱們君臣的臉都丟光了!”

柳淳算是清楚了,原來他的黑歷史還不止小罐茶一件事,還包括這部大作!朱棣是真怕柳淳被書寫成這樣,精彩好看不假,但格調不高,拿不上臺面。

“陛下,臣可是師承名家,這麼多年,在江湖和朝堂之間,做了不少事情,臣的體悟不算淺薄。經緯天下,治國安邦之論,臣肚子裡有的是!”柳淳決定不藏着了,“只要稍微給臣一點時間,臣就有把握建立起一整套非常完整,涵蓋萬事萬物的學問體系,臣可以修一套前所未有的著作,會徹底顛覆讀書人的思想,能讓大明朝完全不一樣!”

朱棣目瞪口呆,“柳淳,你不會說大話吧?”

“臣從來不說大話,這部書臣都想好名字了,叫《大百科全書》。”柳淳信心十足道。

“百科全書!還是大百科全書!”朱棣唸叨了兩遍,“柳淳,你的心可夠大的!”

“多謝陛下誇獎。”

朱棣冷笑道:“若真是有這麼一本書,不能叫《大百科全書》,要叫《永樂大典》,對,就是這個名字!”

第1章 請你吃肉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242章 坐而論道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94章 纏足之風第782章 舉朝剃髮第84章 藍玉的勝利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517章 兵臨長江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259章 老朱的感動第311章 滿血復活的錦衣衛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277章 皇孫們的衝突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185章 內帑滿了第798章 自己辦報紙第514章 十日破城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553章 惹禍的小罐茶第437章 我也是先帝的兒子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412章 水真的很涼很涼第423章 請斬徐輝祖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666章 以德服人第868章 轟動西方的大生意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646章 好聖孫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336章 戰鼓響起第224章 挖出來的真理第58章 打動老朱的方案第603章 一個白癡第595章 捐出全部家產第800章 地方改革第181章 收點錢壓壓驚第249章 貶太子,升柳淳第358章 一時忽悠一時爽,一直忽悠一直爽第345章 留給新君的禮物第474章 南軍譁變了第103章 紀綱的爹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504章 朱允炆送來的大禮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3章 繡春刀之夢第645章 後院起火了第68章 虎父犬子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815章 修路人選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533章 內閣首輔是怎麼煉成的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868章 轟動西方的大生意第203章 害人不淺的柳淳第396章 京城的棄官潮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5章 燕王駕到第176章 該給柳淳點甜頭了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2章 錦衣第190章 大明的錢,欠不得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802章 不服者,死!第820章 大明的臉丟光了第145章 該給老爹娶媳婦了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295章 求上門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學了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954章 在天竺的幸福生活第350章 勿使孤有弒師之名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650章 這是多少錢啊?第654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當官的第474章 南軍譁變了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
第1章 請你吃肉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242章 坐而論道第677章 朱允炆要拉墊背的第16章 傳說中的投獻第94章 纏足之風第782章 舉朝剃髮第84章 藍玉的勝利第564章 吃貨的下場第517章 兵臨長江第542章 皇孫朱瞻基第199章 跟朕看戲去第259章 老朱的感動第311章 滿血復活的錦衣衛第401章 我們就是華農兄弟了第193章 柳淳是個好老闆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277章 皇孫們的衝突第879章 爭着做柳家女婿第893章 太師千金的大婚第185章 內帑滿了第798章 自己辦報紙第514章 十日破城第421章 快速發展的義軍第553章 惹禍的小罐茶第437章 我也是先帝的兒子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412章 水真的很涼很涼第423章 請斬徐輝祖第624章 聖明的永樂大帝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第379章 記仇的柳淳第953章 收復西域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666章 以德服人第868章 轟動西方的大生意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646章 好聖孫第174章 敏銳的朱棣第336章 戰鼓響起第224章 挖出來的真理第58章 打動老朱的方案第603章 一個白癡第595章 捐出全部家產第800章 地方改革第181章 收點錢壓壓驚第249章 貶太子,升柳淳第358章 一時忽悠一時爽,一直忽悠一直爽第345章 留給新君的禮物第474章 南軍譁變了第103章 紀綱的爹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504章 朱允炆送來的大禮第250章 父子分歧第3章 繡春刀之夢第645章 後院起火了第68章 虎父犬子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815章 修路人選第227章 學神駕到第533章 內閣首輔是怎麼煉成的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709章 奸佞在行動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791章 二哥,小弟罩着你第868章 轟動西方的大生意第203章 害人不淺的柳淳第396章 京城的棄官潮第89章 不拍馬屁會死的第5章 燕王駕到第176章 該給柳淳點甜頭了第460章 我太難了第167章 又一個藩王上鉤了第2章 錦衣第190章 大明的錢,欠不得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802章 不服者,死!第820章 大明的臉丟光了第145章 該給老爹娶媳婦了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295章 求上門第619章 百官要重新上學了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41章 新生的徐妙錦第273章 朱棣的機會第143章 給老朱送錢了第954章 在天竺的幸福生活第350章 勿使孤有弒師之名第268章 藍新月大戰敏敏特穆爾第650章 這是多少錢啊?第654章 爲什麼倒黴的總是當官的第474章 南軍譁變了第147章 被誤會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