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六親不認的朱元璋

不得不說,學好數學,是相當有用的。

柳淳囂張無比地給朱元璋講解變法的成效。

哪怕老朱都震撼了,相比起枯燥的文字,柳淳的準備,豐富有趣太多了。

簡單的兩個圓形,就把變法的好處展示的一清二楚。

“陛下,在變法之前,士紳地主大約佔了不到四成的土地,可他們呢,只負擔了一成五的稅收。這裡面有他們藏匿土地的問題,也有士紳官僚可以免賦的因素。總而言之,情況很明白,百姓人多,地少,負擔重……同樣種一畝田,同樣的產出,老百姓拿到的回報就比士紳平白少了一大截!”

“陛下從開國之初,授田百姓,嚴厲抑制兼併,可問題是兼併之風,屢禁不止。甚至有老百姓,主動投獻,原因就在這裡!因爲稅賦不公平!到了一定程度之後,老百姓給士紳地主當佃農,也比當自耕農負擔輕。士紳有強烈的兼併意願,老百姓又想擺脫沉重的賦稅,二者結合,土地兼併,也就不可避免!”

“臣推行變法之後,首先清丈田畝,將一些本屬於百姓的田產,返回百姓。然後按照土地面積,攤入丁稅,如此一來,士紳負擔的賦稅甚至比百姓稍微高一些。”

經過清丈返回之後,士紳所佔土地,已經不足三成,但是因爲丁稅攤入了田畝之中,換句話說,就是田多交的多,不再是人多交的多。

所以士紳負擔的稅賦比例,反而更高了一些。

這個結果當然符合老朱的期望。

“陛下,臣還設想過,對田畝在一千畝以上的大戶,徵收每年不少於百分之三的額外田賦,以此來抑制兼併,維護土地的公平。”

朱元璋一邊聽着柳淳的講解,一邊看着手上的資料,頻頻點頭,笑容可掬,腦門上的擡頭紋都笑開了。

自從朱標一死,老朱雖然每日依舊處理政務,但不得不說,他已經失去了大半的靈魂,只是機械,麻木地做事。

有些時候,他只是想用忙碌來填充所有時間,讓自己暫時從喪子之痛中解脫出來。

可以說,在朱標死後的這幾個月,老朱像一個痛失兒子的父親,遠多過大明的皇帝。

他有時候甚至在問自己,失去了繼承人,他宵衣旰食,殫精竭慮,還有什麼價值?

柳淳的時機把握實在是精準,他在這時候送來了變法的成果,終於把老朱的注意力,拉回了政務上面。

“這是田畝的情況,你所說的商稅如何了?”

柳淳忙道:“陛下,長沙自古以來,都是商賈雲集之地,貿易十分繁榮。根據臣的計算,一年之內,貢獻的商稅已經達到了五萬兩!”

“五萬兩?這麼多?”

柳淳笑道:“很正常的,這還僅僅是大宗的交易,一些街頭巷尾的小商小販,並沒有徵稅。”

朱元璋笑道:“他們日子也不容易,徵他們的稅幹什麼?不是有人常說,要藏富於民嗎!朕也要學會抓大放小!”

老朱欣然大笑,長沙雖然繁榮,但是畢竟比不過蘇州,杭州這些地方,甚至比不了松江和北平,以蘇州的情況來看,一年徵收幾十萬的商稅,幾乎毫不費力。

“根據目前的情況看,如果把商稅鋪開,五年之內,僅商稅一項,就能達到一千萬兩!”

柳淳講的是真金白銀的錢!

老朱忍不住怦然心動,這麼多的錢,足夠把府庫填滿了吧?老朱不改農民的本性,柳淳卻道:“陛下,隨着財力的增加,朝廷可以做的事情,就會多許多!”

“比如可以在各地整修道路,建立起運糧大路。既能爲朝廷輸送稅糧提供便利,又能讓老百姓互通有無,方便商賈交易,實在是一舉多得!”

柳淳笑呵呵畫着大餅,明初的財稅還算充足,但因爲弊端太大,等到了明世宗的時候,朝廷歲入二百多萬兩,光是九邊的軍費,就需要三百多萬兩!

缺口之大,真不知道是怎麼撐過來的。

柳淳提議,及早打好基礎,對於日後的發展,絕對有好處。

錢多了,用來修路,鋪橋,疏通巷道……這樣一來,就能方便各地生意往來,漸漸形成統一的市場。然後統一商稅,統一金融體系……整個大明,就會連成一個牢固的整體。

這一次的變法,可絕不是多收幾兩稅,多徵幾石糧食那麼簡單。

按理說老朱是開國君主,他直接定規矩就算了,柳淳爲什麼還用變法來定義他的舉動呢?

很簡單,因爲他在變秦漢以來,綿延兩千年的成法。

歷代都講究輕徭薄賦,柳淳卻認爲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朝廷必須弄清楚,自己的責任所在,不能白白享受百姓的供養。

因此柳淳將長沙府多徵上來的糧食和稅金撥出一半,興建了學堂,主要招收寒門子弟入學,而且柳淳還設計了獎學金的制度……

“比如,如果不出意外,在幾年之內,長沙府就有望超過武昌,成爲湖廣第一大財賦重地,文治也會冠絕湖廣。”

老朱仔細閱讀柳淳給他的資料,頻頻點頭。

“朕還在小時候就常聽人說,有錢的人家,越過越有。朕以往總覺得是有錢人,善於經營,勤儉持家,才能讓家業越來越興旺。直到今天,朕才如夢方醒,原來是朝廷的稅收,對他們太寬厚了!他們是在佔朝廷的便宜,不!”

老朱冷冷道:“他們是吃兩頭,吃過了朝廷吃百姓!對了,官字不就是長了這麼兩張嘴嗎?”

老朱越說越氣,忍不住罵道:“柳淳,你個臭小子,這些事情,你怎麼不早點告訴朕?你還是藏着,掖着,可惡!”

又捱罵了!

這一次柳淳沒有半點氣惱,相反,還差點笑出來!

罵我了,老朱又罵我了!

柳淳的心裡歡呼,可下一秒又覺得自己太便宜了,竟然喜歡找罵!只能用力甩頭,可就是擋不住高興。

那個勤勉刻薄的朱元璋,又回來了!

柳淳看得很明白,別看朱元璋對臣子特別狠,但是他卻比大多數帝王,更愛自己的孩子。

對朱標就不用說了,哪怕太原的晉王,老爹柳三已經查出了一些端倪,但這些日子,老朱爲什麼沒有動作?

很多人或許會說,你搞什麼鬼?

太子都死了,老朱難道不該發瘋,不該大殺四方嗎?

你小子慢慢吞吞,猶猶豫豫,讓大傢伙很不爽,你知道嗎?

柳淳深表無奈,他不是不想快意恩仇。但問題是,古往今來,不要說太子,死的皇帝還少了?

那些死的稀裡糊塗的皇帝,哪一位查得清清楚楚了?

還不都是糊塗着。新君都巴望着趕快忘了老皇帝纔好,哪怕父子,都不能免俗,就拿世宗嘉靖來說,他剛死,繼位的裕王就改年號隆慶!

隆重慶祝!

也不知道他在府裡放沒放鞭炮……

朱標之死,情況也差不多,老朱首先考慮的是江山的繼承人。

只要確定了儲君,他才能重新恢復狀態。

之前賜死傅家爺仨,那只是牛刀小試,先出口怨氣而已,真正的大菜纔剛剛出爐,正準備上桌。

“陛下,口說無憑,臣也是等到結果都出來,纔敢遞交,本來應該早些讓陛下知道,臣這些日子,心神恍惚,渾渾噩噩的,臣,臣有罪!”

朱元璋怒哼了一聲,“你是在說朕,不是說你自己!”老朱起身,緩緩踱步,“朕承認是悲傷了一些,也耽擱了一些時間,拖延了一些政務!可是,朕的兒子沒了!難道不許朕傷心嗎?”

柳淳慌忙跪倒,“陛下,臣也是爲了懿文太子傷心,臣沒有別的意思。”

朱元璋擺手,“不管你有沒有別的意思,朕都是大明的皇帝,是天下臣民的君父,朕會打起精神,該做的事情,朕心裡有數!你小子退下吧,回頭寫個更詳細的方略出來,全面推開變法,勢在必行!”

得到了老朱的答覆,柳淳是喜不自勝,他已經不指望能改變朱允炆的想法了,或許從老朱下手,纔是最正確的方法!

就在柳淳從宮裡出來,朱元璋緊咬牙關,咯吱作響!

這幾個月以來,朕都在幹什麼?

朕的雄心壯志,朕的勇氣都哪去了?

變法的事情不說了,就連太子的死,朕也不敢面對嗎?才殺了幾個無關痛癢的人,怎麼向太子的在天之靈交代?

“朱棡!假如你真的害死了大哥,朕絕不饒你!”

“傳旨!”

朱元璋對着暗處冷冷道:“立刻給柳三下旨,讓他全力以赴,朕要看到結果!”

第28章 給老爹說媒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215章 太子之師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109章 拿東廠嚇死你第601章 捷報!捷報!第548章 陛下都來了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434章 忠臣也會投降第231章 藍玉要遠征第267章 又當了欽差第241章 因禍得福的黃觀第872章 恐怖如斯的重賞第890章 宦官之師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662章 南北二京第23章 捨得下本的劉淳欠一章,明天補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177章 三女搶柳郎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554章 永樂大典第511章 亡命徒紀綱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675章 擡棺出戰第132章 洪武朝的辦案風格第753章 誰讓你姓藍了?第671章 錦衣無敵第604章 錦衣衛的權力巔峰第477章 見孫女了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660章 遷都帶來的動盪(加更求訂閱)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293章 朱元璋要造福家鄉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336章 戰鼓響起第627章 “柳爺”被抓了第710章 帝國財相第120章 鹹魚翻身第740章 大家都來送錢了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761章 顯靈啦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246章 一把火第783章 大明不是華夏矣!第710章 帝國財相第226章 六元神話第107章 真正的和解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411章 巨大收穫第434章 忠臣也會投降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800章 地方改革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373章 朱棣闖宮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92章 一本奇書第438章 舅舅來救你了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452章 罪己詔第344章 臨江仙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804章 太傅遇刺了第492章 血虧的商人們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803章 傳說中的鴻門宴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363章 仗劍經商纔可靠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521章 豈不美哉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478章 大團圓第327章 告密者齊泰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
第28章 給老爹說媒第349章 憤怒的東宮羣賢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846章 怒打皇孫第215章 太子之師第111章 強者修路,弱者修牆第109章 拿東廠嚇死你第601章 捷報!捷報!第548章 陛下都來了第526章 你來當衍聖公吧第723章 漲點俸祿真不容易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434章 忠臣也會投降第231章 藍玉要遠征第267章 又當了欽差第241章 因禍得福的黃觀第872章 恐怖如斯的重賞第890章 宦官之師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490章 小心眼的師父第168章 第一隻肥羊上門了第662章 南北二京第23章 捨得下本的劉淳欠一章,明天補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356章 跟柳淳混有前途第177章 三女搶柳郎第159章 二王鬥富第554章 永樂大典第511章 亡命徒紀綱第570章 朱橚的成功第675章 擡棺出戰第132章 洪武朝的辦案風格第753章 誰讓你姓藍了?第671章 錦衣無敵第604章 錦衣衛的權力巔峰第477章 見孫女了第430章 猛士平安入甕第660章 遷都帶來的動盪(加更求訂閱)第836章 大勝之後追窮寇第232章 發揚光大郭氏之學第293章 朱元璋要造福家鄉第499章 北平不養閒漢第336章 戰鼓響起第627章 “柳爺”被抓了第710章 帝國財相第120章 鹹魚翻身第740章 大家都來送錢了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761章 顯靈啦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246章 一把火第783章 大明不是華夏矣!第710章 帝國財相第226章 六元神話第107章 真正的和解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411章 巨大收穫第434章 忠臣也會投降第296章 大義滅親第800章 地方改革第700章 朱棣要納妃第697章 你還不如個孩子第373章 朱棣闖宮第289章 賠了侄子又折兵第92章 一本奇書第438章 舅舅來救你了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647章 狗一樣的練子寧第452章 罪己詔第344章 臨江仙第453章 第二條戰線上的徐增壽第638章 于謙他爹送來的大禮第672章 捷報太多也愁人第804章 太傅遇刺了第492章 血虧的商人們第786章 主持公道的大明第642章 老頑固何其多第803章 傳說中的鴻門宴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823章 小婿六十三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785章 腐儒誤我啊!第363章 仗劍經商纔可靠第15章 敲詐小能手第521章 豈不美哉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629章 我要見陛下第743章 他不配嗎?第562章 皇家印書局第284章 你還記得太子之仇嗎?第447章 發現了無價之寶第478章 大團圓第327章 告密者齊泰第329章 什麼叫豬隊友第119章 最後一個犯人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第512章 燕王有大軍五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