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內閣首輔是怎麼煉成的

聽到要沒收土地,楊士奇頓時心裡咯噔一聲……坦白講,他對此舉是存在疑慮的,可他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輕,朝廷大事根本不是他能參與的,至於方孝孺託付他,要保護士人,留下讀書人的斯文元氣。

楊士奇更是不以爲然,他覺得方孝孺的確是太迂腐了,既然知道這些人無可救藥,還總想着做點什麼,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就像是朱允炆,明知道他不行,還要陪着他一起完蛋,除了腦殘,就沒有別的詞可以形容了。

楊士奇默然不語,但是朱棣卻看上了他。

“柳淳,你說他當初跟你一起修過皇明祖訓?還在雞鳴山教過書?”

柳淳笑着點頭,“的確如此,楊士奇文采過人,熟讀經史,一支筆,可是大明少有啊!”

朱棣大笑,“你這麼稱讚一個人,可是難得!這樣,就任命他爲翰林侍講,入值文淵閣,預機務!”

朱棣說的輕飄飄的,楊士奇也彷彿沒有在意似的。

只有柳淳,咯噔了一下,內閣來了!

不出意外,楊士奇成了大明朝第一任內閣首輔!

當然了,此刻還沒有這個說法,內閣的體制也沒有完全齊備,很少有人能看清楚,這個小小的內閣,究竟會成長爲什麼樣的怪物……

很多人都說內閣是朱棣創立的,其實這是不對的。早在老朱時期,廢了丞相之後,國政盡數歸於朱元璋一人。

老朱也不是全知全能,因此他設置了一些顧問,也就是所謂的大學士,充當諮詢之用。這就是內閣的濫觴。也就是說老朱遇到了拿不準的事情,就叫來問問,平時他們不參與處置朝政,而且品級也只有區區的五品。

後來老朱越來越嫺熟,顧問也就被扔到了一邊,柳淳入京的時候,就很少看到這些大學士了。

朱棣很早就不喜歡老朱事事躬親的作風,尤其是芝麻綠豆大的事情,怎麼能全歸皇帝處理?

朱棣打算將內閣擴充起來,除了諮詢之外,再負責一些瑣事,他就能全力以赴,處理大政了。

坦白講,朱棣最初是想讓柳淳擔任丞相,替他處理這些的,奈何有祖訓在,他沒法破壞。不能恢復丞相,把柳淳弄到小小的內閣,就太委屈他了。所以纔有了讓柳淳成爲衍聖公的打算。

只是朱棣也沒有想清楚,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這些皇帝的顧問雖然品級不高,但是能夠影響最高決策,絕對不是一羣可有可無的小角色。

畢竟治理如此龐大的國家,一個人肯定是很困難的,除了老朱之外,沒人敢嘗試。因此分權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且按照規矩,通常情況下,是距離皇帝越近的人,分到的權柄就越多。

六部尚書,比起內閣諸臣,天生就差了一截。如果說比內閣諸臣還親密的,那就是皇宮的太監了。

所以說老朱廢了中書省,內閣權力擴大,然後又放出了太監製衡內閣,形成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共同分割相權的格局,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此刻的朱棣就開了這個頭兒。

順便再說一句,最早的閣臣不一定都是大學士,像楊士奇這樣,以侍講一類翰林官入閣的,比比皆是。

只不過後來隨着閣臣地位尊崇,入閣必須是大學士,而且爲了表示尊重,甚至會加尚書銜。

到了後期,乾脆就加公孤師少,直接位壓羣臣,統領百官,成爲事實上的宰相。

所以說此刻的楊士奇,還只是個小蝦米,實在是無足輕重。

不過柳淳既然知道內閣的潛力,就不打算輕輕放過他。

“王爺,內閣雖然品級不高,但是需要處理的政務種類繁多,內容涉及文武六部,有實有虛……固然需要閣臣文采過人,但是也需要閣臣能深刻理解朝政,這樣擬定出來的東西,才能合乎上意。一句話,既要有高度,又要接地氣!”

朱棣眼睛眨了眨,點頭道:“對,你說的太對了。俺朱棣就是個武夫,不喜歡之乎者也的。閣臣必須文辭簡單明瞭,不許賣弄,更不許肆意引經據典,要寫人話,要讓人看得懂!”

剛被提拔爲閣臣,就讓朱棣來了一棒子,楊士奇被砸得暈乎乎的,他心說要不就算了,我還是去翰林院修書得了,這個內閣我不進了行不?

楊士奇正在遲疑之際,柳淳又道:“王爺,當初楊士奇在長沙蔘與了一些變法,只不過程度不深,瞭解的也不算詳細。我打算讓他去落實這次的分田,腳底板沾了泥,走出了血泡,瞭解了民情,才能給王爺當好顧問助手,不知道王爺意下如何?”

楊士奇的想法直接被柳淳忽略了,官職太小,根本沒有發言的權力。

朱棣沉吟片刻,眼神放光,他突然笑了。

朱棣給柳淳的任務,就是讓他幫着對付文官。朱棣也知道,文官一貫會狐假虎威,虛張聲勢。楊士奇能來祭奠方孝孺,足見此人品行還可以。但是有沒有文人的毛病,這就不好說了。

讓他去下面歷練,通過了再來給自己做事,通不過就滾蛋……反正一個小官而已,出事也不心疼。

“你這個提議很好,以後就形成規矩,凡是要入閣的,必須先到下面歷練,懂了民間疾苦,才能入閣。”

朱棣這一句話,很順利成爲了日後的祖訓之一,幾乎一下子斷了大多數詞臣入閣的道路,在後世飽受爭議,卻誰也推翻不了,也正因爲如此,內閣的大門幾乎對清流永遠關閉了。這幫人只能在科道罵人而已,想要真正參與決策,對不起,請到地方上修煉,等有了政績再說。

朱棣和柳淳,在談論之間,就已經開始給大明帝國勾畫遊戲規則,其他人只能在框架之內行事了。

比如楊士奇,他領了命令,腦袋都大了。

朱棣要求他用中山王府的財產,安頓一萬名流民。

這個要求很明白,但是如何操作,卻是太困難了。

因爲楊士奇很快發現,這些土地十分複雜,其中有魏國公府直接擁有的,有魏國公家丁擁有的,還有依附過來的士紳地主擁有的。

一句話,魏國公府就是一棵大樹,依附着這棵大樹,有一圈圈的關係網,成千上萬的人,靠着魏國公的招牌,汲取財富,過着舒舒服服的日子。

到底要怎麼辦纔好?

楊士奇首先下達命令,要求各家將土地全數交出來。

這道命令下去,只有寥寥迴應,基本上沒人搭理。

沒法子,楊士奇只能親自下去,結果他第一次下去,就碰了釘子,地方上出現了上千名老百姓,他們手裡拿着鋤頭棍棒,一副要跟楊士奇拼命的樣子。

第二輪出動,又失敗了。

楊士奇簡直瘋了,朱棣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區區一萬人還安置不了,別說入閣,不進天牢就不錯了。

楊士奇準備再度下重手,可就在這時候,他的一個老朋友來了。

“楊大人,這裡是一千兩黃金,請大人務必收下,只要大人網開一面,日後小人們少不了孝敬!”

這一夜楊士奇失眠了,足足一千兩啊!

黃澄澄的一片,沉甸甸的金子,晃人的眼睛。

楊士奇出身孤苦,他母親改嫁羅家,結果繼父得罪權貴,成了犯官,全靠着母子相依爲命。從小到大,楊士奇就沒有見過這麼多錢!

一千兩金子,十六兩一斤,足足有六十多斤,差不多有一個小孩子那麼重了。

楊士奇的眼睛晃成了金黃色,他小心翼翼,把金子包好,抱在懷裡,沉甸甸的,壓得喘不上氣,要的就是這種真實感覺,太充實了!

他抱了足足一個時辰,然後又把金子放在腦袋下面枕着,放在牀下面藏着……整整一夜,楊士奇都沒有合上眼睛。

這就是錢的魔力啊!

只要自己點頭,一千兩金子就是自己的,往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好處,或許不止黃金,還有美女,還有各種各樣的珠寶古玩……

清晨的眼光,照射進房舍,楊士奇終於緩緩站起,他默默背上了金子,也沒有用馬車,只是一步一步,走向了都察院,他沒走多遠,渾身就被汗水溼透了。可他就是捨不得坐車騎馬,甚至他還想讓路途變得遙遠一些。

被金子壓着的感覺,真是實在了,要是能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地老天荒,那該多好啊!

下午時候,楊士奇重新出現在了鄉下的地頭,這時候在他身後,足足有一千精兵!

“傳我的命令,徵收所有田地,膽敢阻攔,一律擒拿!還有,告訴所有百姓,不要受蠱惑,更不要跟朝廷對抗!”

楊士奇果斷下令,沒有半點猶豫。

當朝廷的人馬出動的時候,那個給楊士奇送禮的人出現了,他怒目而視。

“楊大人!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嗎?你,你還講不講規矩?”對方氣急敗壞,他湊到了楊士奇的面前,“大人,你要是不滿意,還可以加嗎!”

楊士奇突然大笑,“本來只是收你們的土地,既然你提到了,那就請去刑部一趟,連同賄賂官員之罪,一併處置吧!”

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757章 都滾蛋吧!第465章 兵臨金陵城第714章 過生日第632章 這錢花得值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308章 兇猛的繡春刀第870章 朱高熾的祥瑞第124章 雄姿英發的將門虎女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464章 朱允炆,爲師來看你了第57章 文人的致命弱點第615章 要動科舉了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257章 絕對陛下親子第802章 不服者,死!第646章 好聖孫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第6章 初次相逢第591章 一門雙國公第308章 兇猛的繡春刀第66章 真香第265章 請太子殿下匡扶正道第245章 與庶民同罪第306章 揪出一條大魚第833章 都敗了第668章 我不怕死的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216章 人心險惡的第一堂課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831章 後繼有人的武夫們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第413章 德不配位第82章 作死的羅貫中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278章 我要叫醒老朱第367章 老朱的禮物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第54章 你聽說過沈萬三嗎?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746章 提前回家的六朝元老第839章 請誅柳太傅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835章 朕爲將士擂戰鼓第363章 仗劍經商纔可靠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520章 朱允炆最後的掙扎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815章 修路人選第704章 朱允炆招供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810章 真正的神器第270章 該來的還是要來第639章 邪惡的地球儀第350章 勿使孤有弒師之名第218章 朱標的抉擇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463章 朕躬有罪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585章 李景隆的勝利第382章 帝崩第248章 朱標的疑問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229章 柳三賺大了第853章 大明的蘇武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247章 強悍的帝王,脆弱的太子第469章 京城兵變第288章 智勇雙全的藍大將軍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93章 黃子澄的雄心壯志第782章 舉朝剃髮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766章 士大夫的新出路第17章 錦衣衛不會白死的第226章 六元神話第737章 鎮國神器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283章 皇家醫學院第385章 帝王無情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504章 朱允炆送來的大禮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543章 永樂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434章 忠臣也會投降
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757章 都滾蛋吧!第465章 兵臨金陵城第714章 過生日第632章 這錢花得值第79章 損失慘重的朱標第238章 大明的根基第552章 臣等寧死不從第308章 兇猛的繡春刀第870章 朱高熾的祥瑞第124章 雄姿英發的將門虎女第217章 朱標的思考第464章 朱允炆,爲師來看你了第57章 文人的致命弱點第615章 要動科舉了第957章 太上皇威武第257章 絕對陛下親子第802章 不服者,死!第646章 好聖孫第702章 對情敵不能客氣第6章 初次相逢第591章 一門雙國公第308章 兇猛的繡春刀第66章 真香第265章 請太子殿下匡扶正道第245章 與庶民同罪第306章 揪出一條大魚第833章 都敗了第668章 我不怕死的第105章 鬧不起來的大案第216章 人心險惡的第一堂課第630章 微笑着面對它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724章 殺戮不留情第673章 藍玉老矣,尚能飯否?第831章 後繼有人的武夫們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第413章 德不配位第82章 作死的羅貫中第659章 大明藥丸啊!第278章 我要叫醒老朱第367章 老朱的禮物第61章 好一口大鐵鍋第54章 你聽說過沈萬三嗎?第252章 藍玉的禮物第678章 抓捕開始了第746章 提前回家的六朝元老第839章 請誅柳太傅第623章 金殿問罪第835章 朕爲將士擂戰鼓第363章 仗劍經商纔可靠第484章 功名比不過榮譽第476章 兩個活土匪第520章 朱允炆最後的掙扎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815章 修路人選第704章 朱允炆招供第398章 以筆爲刀第530章 徐輝祖的日記第664章 國公之首的威風(四更)第810章 真正的神器第270章 該來的還是要來第639章 邪惡的地球儀第350章 勿使孤有弒師之名第218章 朱標的抉擇第829章 爲淇王報仇第463章 朕躬有罪第689章 侄子抓了叔叔第409章 人才匯聚西安第585章 李景隆的勝利第382章 帝崩第248章 朱標的疑問第133章 再度面對老朱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784章 抓了個國王第229章 柳三賺大了第853章 大明的蘇武第845章 朱棣挖牆腳第247章 強悍的帝王,脆弱的太子第469章 京城兵變第288章 智勇雙全的藍大將軍第686章 捷報傳來第93章 黃子澄的雄心壯志第782章 舉朝剃髮第236章 柳淳的反殺第766章 士大夫的新出路第17章 錦衣衛不會白死的第226章 六元神話第737章 鎮國神器第816章 免費勞力第787章 皓首匹夫和蒼髯老賊第468章 廢立天子的打算第283章 皇家醫學院第385章 帝王無情第516章 山東軍圖覆滅第504章 朱允炆送來的大禮第290章 藍玉的急流勇退第543章 永樂第842章 千古一帝的胸懷第434章 忠臣也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