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聽說官員很悽慘

永樂二年,對於所有的官吏來說,都是最難的時光,在他們的頭上,懸着三把鋒利的刀。這三把刀,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兇狠。

首先就是柳淳和他的錦衣衛。

獲得監察朝野大權之後,柳淳的重點放在了肅貪上面,他對官吏的言行,做出了詳細的規範,並且得到了朱棣的同意。

身爲官員,不許參加各種名目的文會詩會,不許去秦淮河喝花酒,也不許弄一大堆優伶到家裡辦堂會……總而言之,一大堆的禁令下來,官員們簡直被套上了緊箍咒。

過去只要考上了進士,成爲了官員,就可以隨意折騰,只要不過火,就沒人管,畢竟大家默認了,蟾宮折桂,榮華富貴,有太多的人,爭搶着往手裡送錢,拿着土地投獻的,拿着宅子贈送的。

不光送宅子,沒準裡面還安排個美女伺候着。

一句話,只要考上了,哪怕七老八十,也能一下子走上人生巔峰。

可現在呢?

免稅免役的特權被拿掉了,顏如玉和黃金屋也沒了,還多了一幫成天到晚盯着的人,官當得是一點滋味也沒有。

光是沒滋味也就罷了,後面的還有兩把刀呢!

黃觀考覈百官有功,被朱棣提拔爲吏部侍郎,接替了李志剛。

原本黃觀的考覈就讓大家惶恐不安,如今兼任吏部侍郎之後,考覈就跟朝廷的京察大計掛在了一起,如果表現不好,絕對要丟官罷職的,沒有任何客氣可講。

而且黃觀進入吏部,使得原本吏部的權力結構也發生了變化。

吏部管人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升,一個是罰……官職出缺,誰能遞補上去,這是吏部說了算。從洪武朝開始,三年一次,對京官和外官進行考察,如果表現不好,是要受到各種懲罰的,因此所有的官員,都畏懼吏部如虎,也成就了六部之首的威嚴。

要知道長久以來,即便是內閣權勢滔天的時代,也不敢完全無視吏部。一個強悍的吏部尚書,絕對能跟內閣首輔分庭抗禮。

本來就很強的吏部,此刻卻有人說還不夠,還要更強!

光是賞罰不行,還要增加一項權力,那就是教育!

通過科舉之後,不意味着學習就停止了,官員要跟得上潮流,要不斷增強水平能力。只是選拔還不夠,要系統培養,針對官吏的特點進行考察歷練,提升整個官僚集團的素質。

這一套事情,都落到了黃觀手裡。

幾乎一夜之間,百官又回到了年輕時候,甚至小時候還要悽慘。每天忙着政務,忙着學習,有些人乾脆搬到了衙門值房。

如果去查這段時間官吏的家庭情況,普遍沒有新生兒出現,如果有了,可以考慮一下,隔壁姓不姓王!

除掉前兩把刀,第三把刀就是大理寺了。

得到了朱棣的旨意,大理寺從上到下,全都忙碌起來,清查積年的舊案,針對官員和家眷親朋的案子,嚴厲追究,絕不手軟。

在三把刀中間,最招人恨的就是大理寺。柳淳的錦衣衛管得很寬,不光是官員而已。至於黃觀,他的教育培養雖然很煩人,但不得不說,的確能幫助官員提升素質,讓他們適應職務需要,以免鬧出笑話。

所以說黃觀的存在,對百官還是另一種保護。

輪到大理寺,那就是大刀狂砍了。

翻身的小吏憋了一肚子怨氣,同時又急於證明自己,更要命的是這幫人伺候了無數的官員,對這幫大人的德行都太瞭解了,只要讓他們盯上,絕對沒有好下場。

李至剛、黃福、郭資,這三位昔日的大員,被一起扳倒。

首當其衝的就是李至剛,這傢伙抖小機靈,沒想到不但沒有保住性命,還被朱棣下了奸佞小人的評語。

雖然朱棣讓孫桓和柳淳按規矩辦事,可有了天子的評語,李至剛的下場還能好嗎?

經過徹查,孫桓找到了證據,當初王璡曾經給李至剛送禮,靠着李至剛幫忙,他才進入了吏部。

這個案子揪出來,李至剛可就萬劫不復了。

算起來,王璡的案子,其實是整個一系列整頓的開始。

他在吏部放水,才讓許多**進入了衙門,充當小吏。後來查到了王璡頭上,他更是在金殿刺殺天子,這事情後來牽連到了孔家,朱棣一怒之下,將孔家悉數發配到了東番島。

不過話說回來,王璡一個小官,如何能肆意胡來?背後豈能無人!

這不,總算抓到了證據,李至剛收了王璡的三千兩黃金……至於王璡如何弄到三千兩黃金這麼大的數額,一時無法查清楚,但是可以肯定,支持王璡的人,就是那些反對均田的人。

事到如今,李至剛已經是逃無可逃。

朱棣大筆一揮,將李至剛剝皮楦草……這傢伙當年就兩面三刀,不擇手段,現在終於輪到他頭上了。

這次的剝皮是活剝!

劊子手先卸了他的下巴,然後用飛快的刀子,割開後背的皮膚,猶豫僅僅是扯掉了皮膚,並沒有傷損到重要的器官,因此人不會很快死去,一團鮮紅的肉,掙扎抽搐,痛苦哀嚎……

黃福和郭資都嚇壞了,他們生怕自己也落得跟李至剛一樣的下場。

好在朱棣審查了案子之後。認定兩人沒有死罪,但是卻要求他們將贓款上繳……其中郭資擔任過戶部尚書,繳納三十萬兩,黃福也有十八萬兩。

朱棣還是講規矩的,拿錢買命,朕不會殺你們,可朕也不會放過你們,朱棣將兩家悉數流放到了東番島,都去種甘蔗吧!

其中的臣子,朱棣也沒有客氣,不是發配東番,就是發配安南……整個上半年,幾乎每天都有官員下臺。

有人是才能不堪用,被趕回了家裡,有人是犯了案子,丟官罷職,發配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科道言官。

一向以正人君子,濁世清流自詡的他們,在這一次的整頓之中,也損失驚人,足有五十多位御史和給事中落馬。

而且黃觀還把科道當成了整頓的重點,因爲他發現科道官員常識水平之差,簡直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翰林院書呆子多一些倒是正常,可言官監察六部十三省,什麼都不懂,這就不行了。一個素質很差的言官,根本無力指出政務得失,他們只能在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上做文章……去看看言官的彈劾奏疏,多數都是氣勢恢宏,排比華麗,撲面而來……可是當你仔細讀完,幾乎沒有什麼有用的東西。

都是什麼擅權誤國,陰制言路、竊據主上威福之類,模棱兩可的欲加之罪。這些空話不但柳淳討厭,黃觀也是厭惡透了。

因此他對言官的考察是最嚴格的。

各種賬目,有沒有貪污的情況,各地的工程,有沒有偷工減料的,任用官員,有沒有私相授受的,採買物資,有沒有營私舞弊的,朝政安排,有沒有失誤的……所有這一切歸結起來,只有四個字:言之有物!

而要想言之有物,就要肚子裡有貨。

沒辦法,官員只能被逼着,拼命充實自己。

ωwш⊕ Tтkǎ n⊕ ¢ ○

在京城流傳着一種說法,叫官員起得比雞早,幹得比牛多,累得像條狗,賺得蚊子腿……還有人說,老朱家其實才是最刻薄的東家,簡直不把臣子當人看。

“朕有這麼過分嗎?”

朱棣拿着東廠的奏報,對柳淳道:“你說是不是有人故意編排君父?應不應該把他們給揪出來,嚴懲不貸?”

朱棣眯縫着眼睛,兇光閃閃,這是又要殺人了。

不過柳淳很清楚,真正的原因是東番島又缺人了。

不久之前,李景隆送來了奏報,說是今年東番島風調雨順,如果不出意外,甘蔗會豐收……等到七八月份之後,就會有蔗糖產出,爲了能確保一切順利,希望朝廷想辦法,給東番島提供壯勞力。

“陛下,臣斗膽提議,如果東番島蔗糖上市,陛下是不是拿出一點錢,給百官發點津貼?”

朱棣瞬間瞪大眼睛了,“什麼?你要朕給官員增加俸祿?”

果然,提到了錢,朱棣就抓狂了,尤其是讓他出錢。

“陛下,不是增加俸祿,而是發點津貼,一點點而已。”

朱棣用力搖頭,“不行,絕對不行,俸祿多少,那是父皇定的,這是祖制,朕不能違背!柳淳,莫非你要勸朕違背祖制?你要是這麼幹,那可就是奸佞之臣啊!”

朱棣第一次覺得祖制這個東西,竟然是這麼管用。

柳淳被噎得無話可說,頓了好半天,才沉聲道:“要不這樣,陛下可以去市面上瞧瞧,臣得到了消息,現在有些窮苦的官員,都在京城做起了小生意餬口……還有人欠了好幾個月的房租了。”

朱棣眉頭緊皺,“真有這事?”

柳淳坦然道:“臣不敢胡說。”

朱棣愣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這就對了,唯有如此,才能讓他們知道民間疾苦,知道百姓的不易!”

他深深吸口氣,“好了,朕去瞧瞧,這幫人到底有多慘?”朱老四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簡直迫不及待了……

第432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86章 不會讓人失望的洪武大帝第719章 殺昏君,迎明王第231章 藍玉要遠征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23章 捨得下本的劉淳第665章 你們就是饞大明的土地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887章 朕必殺之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680章 誅九族不過分吧?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132章 洪武朝的辦案風格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480章 齊聚北平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93章 黃子澄的雄心壯志第580章 重新執掌錦衣衛第590章 李景隆的葬禮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101章 柳淳救父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443章 咎由自取第293章 朱元璋要造福家鄉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640章 焚燬海圖的秘密第350章 勿使孤有弒師之名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688章 太子也有霹靂手段第717章 兒子的反殺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679章 拿下寧王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477章 見孫女了第807章 追到天涯海角第90章 藍玉的唯一生路第657章 朱允炆的蹤跡第243章 老朱的改革決心第12章 地主家的兒子第737章 鎮國神器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797章 不就是花錢嗎!第764章 科舉藥丸啊!第961章 歐羅巴絕不投降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95章 我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833章 都敗了第145章 該給老爹娶媳婦了第278章 我要叫醒老朱第761章 顯靈啦第818章 商業奇才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251章 好父親朱元璋第152章 咱可是皇親國戚第43章 女人當男人用第368章 燕王進京第692章 吾兒真有父皇風範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228章 朕的狀元朕做主第331章 定遠侯之死第662章 南北二京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691章 你也配要挾大明?第170章 豈不美哉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第732章 明教的名冊到手第85章 柳淳的三大功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第749章 龍心甚慰第959章 永樂大典第653章 皇家身價第一人第656章 錢暫時夠了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370章 嚇死個人第706章 官場敗類第547章 掉進坑裡的公侯們第155章 朕也給你塊免死金牌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328章 憤怒的戶部尚書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471章 議和第556章 你讀了多少遍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553章 惹禍的小罐茶第123章 出手不一般
第432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286章 不會讓人失望的洪武大帝第719章 殺昏君,迎明王第231章 藍玉要遠征第33章 人人都愛柳小郎第266章 換個儲君又如何第23章 捨得下本的劉淳第665章 你們就是饞大明的土地第406章 自投羅網的練子寧第77章 道衍被鄙視了第887章 朕必殺之第197章 張三丰是我的手下第65章 媒婆和獵頭公司第680章 誅九族不過分吧?第359章 柳淳的十萬天兵第132章 洪武朝的辦案風格第21章 賺朱棣的錢第480章 齊聚北平第264章 要和理學對着幹了第93章 黃子澄的雄心壯志第580章 重新執掌錦衣衛第590章 李景隆的葬禮第144章 給老朱挖的最後的大坑(第一更求票)第101章 柳淳救父第454章 最好的小舅子第443章 咎由自取第293章 朱元璋要造福家鄉第860章 公國、王國、天子之國第640章 焚燬海圖的秘密第350章 勿使孤有弒師之名第525章 真正的遺詔第86章 兇猛的大元勇士第688章 太子也有霹靂手段第717章 兒子的反殺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679章 拿下寧王第519章 亡國之君第477章 見孫女了第807章 追到天涯海角第90章 藍玉的唯一生路第657章 朱允炆的蹤跡第243章 老朱的改革決心第12章 地主家的兒子第737章 鎮國神器第850章 于謙下詔獄了第797章 不就是花錢嗎!第764章 科舉藥丸啊!第961章 歐羅巴絕不投降第237章 給楊朱正名第95章 我就是讓你們吃得太飽了第91章 好人柳小郎第30章 倒黴的藍玉第722章 無所不能的錦衣衛第599章 焦急的朱棣第833章 都敗了第145章 該給老爹娶媳婦了第278章 我要叫醒老朱第761章 顯靈啦第818章 商業奇才第46章 藍玉再次招攬第251章 好父親朱元璋第152章 咱可是皇親國戚第43章 女人當男人用第368章 燕王進京第692章 吾兒真有父皇風範第161章 老朱家的貪財基因第36章 不務正業的熊孩子第228章 朕的狀元朕做主第331章 定遠侯之死第662章 南北二京第244章 王子犯法第790章 股市要出事第472章 天牢裡的勇士第691章 你也配要挾大明?第170章 豈不美哉第126章 老朱問罪第652章 飛起來的朱高煦第732章 明教的名冊到手第85章 柳淳的三大功第541章 洪武大帝又活了第841章 柳淳的霸道第749章 龍心甚慰第959章 永樂大典第653章 皇家身價第一人第656章 錢暫時夠了第505章 朱棣的鴻門宴第370章 嚇死個人第706章 官場敗類第547章 掉進坑裡的公侯們第155章 朕也給你塊免死金牌第708章 四大奸佞第427章 火燒蜀王府第328章 憤怒的戶部尚書第592章 又是生財的路子第471章 議和第556章 你讀了多少遍第347章 投奔師父去第553章 惹禍的小罐茶第123章 出手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