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 二郎影響廣

楊玄琰本是長安街面上的小混混,消息非常靈通。與此同時,他散佈消息的能力也非常強。

一傳十,十傳百,崔耕前往嶺南道的目的,迅速在長安城傳揚開來。

崔耕本來的意思,是自己到了嶺南道之後發展海貿,可以發大財。

可是,以訛傳訛再加上人們的想象,越傳越變樣兒,越傳越光怪陸離,也越傳越令人熱血沸騰。

“誒,我說兄弟,聽說了嗎?”

“不是……我說說啥了,我就聽說了?”

“還能有啥?最近人們常說的,去嶺南道做海貿的事兒唄。”

“當然聽說了。據說啊,海外有個島上,長着一種生金草。三年一開花,三年一結果。結的果子不能吃,不能用,當地人棄之如敝履。等有個海商上去一看,擦!那果實全是金子啊!”

“我還聽說了,有個人隨着船出海,啥都不懂,也不知道販賣什麼。有天他到了一個荒島上,看見一個大鱉的鱉殼,覺得挺好,就帶到了船上,準備拿回來販賣。同船的人都笑他,你帶這玩意兒有啥用啊?誰會買啊?沒想到運回來之後,遇照識貨主了,把那鱉殼打開,裡面是八顆腕大的珍珠,當時就賣了幾百萬貫,幾十輩子都吃用不盡呢。”

“我還聽說,有個書生出海遇着風浪,掉入海中。結果您猜怎麼着?被龍王的閨女救了,這麼一來二去的,那書生竟然成了龍王爺的駙馬了。財色雙收啊!”

“你們可都說錯了,我聽到的可不是這樣的版本,我聽說的可是那裡有塊神秘之地專門長金子的,不過地勢很偏僻,一般人都找不到,即使是嶺南王崔耕也是在無意中得知了那個地方,據說還是有個老神仙看他對咱們百姓很好,所以才告訴那個地方給他,讓他把那裡發展起來,到時咱們又多了一個安居的地方。”

……

隨着這些傳說的興起,再沒人說崔耕選嶺南道是大傻帽了。甚至不少人準備往嶺南道一行,圓自己的發財夢。許多原本猶豫不覺的官員也準備跟着崔耕一起去嶺南發展。

當然了,去也不能自己一個人亂闖。

嶺南道一直在那,過去就是犯人的流放地。今天爲何變成香餑餑了呢?因爲“點金聖手”崔耕唄。

所以,崔耕知道怎麼走能發財,一般人可不知道。

崔耕前往嶺南道的行程,是從長安坐船到洛陽;再從洛陽沿京杭大運河道揚州。從揚州出海,最後到達嶺南道的泉州城。

他這次帶的人可真不少,有願意跟隨自己的羽林軍及其家眷。有一萬安西軍,有太平公主一家。

總共加起來達到三萬人左右,現在大家最好的法子,就是加入到這些人的隊伍中。

若能在船上得到崔相一言半語的指點,那就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了。

所以,崔耕驚喜的發現,不斷有人要求和自己一起去嶺南道,三萬人的隊伍,竟然擴張到五萬餘人。

而且都是青壯年!

多了這兩萬人的鎮壓,就可以吸收五六萬僚人,加入嶺南道的經濟體系中。

其意義真是如何形容也不爲過。

當然了,崔耕移鎮嶺南道。其影響遠遠不止如此。

……

……

揚州城。

李半鍾剛剛吃罷了午飯,就聽到院門外傳來一陣人喊馬嘶之聲。

他眉頭微皺道:“嗯?這是哪來得惡客,竟敢在咱們李家門口撒野?徐三兒,你去看看。”

“是。”

徐三兒去的快,回來的更快。

功夫不大,就氣喘吁吁地跑了回來,道:“不……不是惡客……是少爺……啊,不,是老爺回來啦?!”

“少爺?老爺?”李半鍾先是一愣,隨即恍然大悟,道:“是公子回來了!”

然後,三步並作兩步走,兩步並做一步行,迎出了門外。

仔細一瞅,可不是嗎?這所宅子的真正主人,李邕回來了,還帶了衆多的隨從。

他驚訝道:“公子,您怎麼回來得如此匆忙?怎麼也不通知一聲,我好派人去接您啊!”

李邕將馬匹遞給徐三,匆匆往裡走,搖頭道:“迎接什麼?搞那套繁文縟節,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到底有什麼急事兒?”

“你沒聽說崔相要護衛太上皇去嶺南道的事兒嗎?”

“聽倒是聽說了。”李半鍾壓低了聲音道:“我還聽說了,崔相不是護衛太上皇去嶺南道,而是綁了太上皇的票。奶奶的,崔相的手筆,可比咱們大多啦……呃,不過,這根咱們有什麼關係?”

李邕道:“當然有關係,實不相瞞,我已經辭官不做了。你趕緊挑幾十個精明能幹的,跟我一起去廣州、”

“您爲啥辭官不做?去廣州又是幹啥?”

“這兩個問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問題。”李邕解釋道:“崔相明確說了,去了嶺南道,就是發展海貿。莫看現在揚州能和泉州、廣州並列,等崔相一發力,揚州就什麼都不是了。咱們得趕緊去廣州,搶佔先機,這事兒可比我當官兒重要多啦。”

李半鍾撓了撓腦袋,道:“就算你說得有道理,但廣州是俞寡~婦的地盤,咱們去,算不算撈過界啊。”

“你放心。崔相一發力,廣州港興旺發達,光憑俞鈴一家,絕對吃不下來。”

“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趕緊行動起來,越早行動,對我們越有利,不然等他們也看到了商機,我們就損失了許多掙錢的機會。”

……

……

廣州城,俞宅。

小丫鬟春梅微微一福,嘴角微俏,道:“恭喜娘子,賀喜娘子了!”

俞鈴秀眉微蹙,道:“你這丫頭,想搞什麼古怪?何來之喜?或者……月錢花沒了,想騙我幾個錢花花?再或者閒得無聊,故意來逗弄我?”

“哪啊,您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嗎?平心而論,奴婢我是那種人嗎?”

“你就是!都被我寵得無法無天了。你看有哪個丫頭像你這樣的,敢對主人大呼小叫的”

春梅嘟着嘴道:“成,就算奴婢之前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是這次,我可沒撒謊,是真有喜事。”

“什麼喜事?”這下俞鈴才相信春梅確實有什麼事情要告訴自己。

“就是老爺他要回來了。”

“老爺?什麼老爺?”俞鈴不悅道:“莫要亂嚼舌頭。”

“奴婢纔沒亂嚼舌頭呢?外面都嚷嚷動了。說是當朝太子叫什麼李隆基的,發動兵變,趕老皇帝下臺。結果,老爺一怒之下,要保着老皇帝往咱們嶺南道來,馬上就要動身了。依奴婢看啊,天下那麼多好地方,嶺南道有什麼好的?恐怕保護老皇帝是假,趁機來見俞娘子您纔是真呢。”春梅掩着嘴笑着說道

俞鈴強自鎮定道:“他來嶺南道,也未必是爲了我哩。”

“可是……”

“行了,沒什麼可是的。你退下吧。”

“是。

小丫鬟領命出去,俞鈴強忍的笑意思頓時舒展開來,嬌哼一聲,道:“算那傢伙有點良心。”

頓了頓,又有些患得患失地道:“他到底會不會來廣州呢?我要不要要準備一番?嗯,明日就命人把廣州的城狐社鼠清理一番。”

“對了!”

佳人猛地一拍腦袋,道:“他這一路行來,是不是要坐船呢?出於禮貌,我是不是要派人迎接一番?到底派誰去呢?我自己去會不會太不矜持了?但如果不自己去,是不是又顯得不尊重呢”

“哎呀,不想了,想的頭都疼,真是的,要來這邊也不通知一下,這樣我纔有所準備了,現在我準備了,萬一人家不來,我豈不是太沒面子了,就這樣等着把,讓人多注意,等快到這邊再做安排,好像這樣也不行,到時忙中出錯怎麼辦?。。。。”

因爲這個消息,俞鈴一直在不斷的說服自己然後否定自己,反反覆覆,連飯都不想吃,結果還是沒整理出思緒來,不過再怎麼說,還是特別期盼他的到來。

……

……

泉州城,林宅,客廳。

新任的泉州刺史凱拉迪斯,大啦啦地居中而坐。林知祥和張元昌面色陰沉似水,分別側坐相陪。

凱拉迪斯道“怎麼樣?二位,到底考慮清楚了沒有?”

“這個……凱拉刺史……”林知祥苦着臉道:“您讓我們泉州海商每條船都要買什麼“保險”,按說是好事兒。但是……這保費是不是高了一點兒?”

凱拉迪斯非常無恥地道:“正是因爲保費較高,本刺史特意給你們打了個折扣,每家二十萬貫,已經非常便宜了。”

便宜個鬼啊!

張元昌心中痛罵道:什麼船隻確定失事了,你就負責賠償。到時候你怎麼確定?還不就在你一句話?

莫說一年兩百萬貫了,就是兩文錢我都嫌多。

當然了,儘管是這麼想的,他的臉上可不敢表露出來,道:“二十萬貫錢委實太多了,我們一下子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要不您再減減?”

凱拉迪斯連連搖頭,道:“就是二十萬貫錢,一文錢都不能少!而且……”

“怎麼樣?”

“爲了保證我大唐子民的安全,本刺史決定,未買保險的船隻,一律不得下海!”

“我……”

林知祥強忍着,沒把那個“日”字說出口。

但最終,他還是賠笑道:“好,二十萬貫就二十萬貫。不過,一下子拿出二十萬貫錢來,我們兩家實在是承受不起。要不然就一個月……”

凱拉迪斯打斷道:“成,那就一個月兩萬貫,本刺史很好說話的。”

“一個月兩萬貫,那不是變成一年二十四萬貫了嗎?”林張倆老頭兒直氣的面色殷紅如血。

但是,形勢比人強,他們還真沒啥好辦法。

道理很簡單,雖然太平公主安排了周利貞來制衡凱拉迪斯,但是,周立貞乃是廣州都督,只管軍政,不管民政。只要一管民政,就是周利貞的不是。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能隨便動用。

然而,好死不死的是,這凱拉迪斯還就是卡的非常準。既讓林張兩家難受無比,而又到不了他們的底線那。

林知祥深吸了一口氣,艱難道:“好!每月兩萬貫就……”

可正在這時,有個青衣小廝捧着個鴿子走了進來,道:“兩位家主,長安來得急信!”

“啊?什麼急信?”

林知祥接過鴿子,將綁在格子腿上的信箋拿了出來。

他稍微一掃,就哈哈大笑,道:“好,好,好,真是天助我也!”

張元昌接過那信箋看了一眼,直樂得擡頭紋都開了,道:“這回咱們可要揚眉吐氣了!”

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了凱拉迪斯的心頭,他操着怪異的腔調道:“本官衙門裡還有點事,這就少陪了。至於保險的事兒麼……咱們回頭再說。”

“回衙門?不必了!”

霎時間,在凱拉迪斯的眼中,林知祥從一個相貌慈祥的富員外,變成了一頭正在擇人慾噬的猛獸!

林知祥咧嘴一笑,道“從今天開始,我們林家,就是你的新家!你就在林家好好的開枝散葉吧!”

“什……什麼叫開枝散葉?”

“稍後你就會明白的。來人!”

“在!”

四個光着膀子,腰跨鬼頭刀的小夥子走了進來。

林知祥道:“把這位凱拉迪斯刺史,種在咱們林家的後花園裡。”

“喏!”

小夥子們拽着人拖到了後花園,隨之而來的是凱拉迪斯淒厲的慘嚎傳來,功夫不大後就寂然無聲。從那以後,人們再沒見過這位凱拉迪斯刺史。而泉州此時衙門,還在有條不紊的運轉着。

……

……

李隆基雖然提前發動了先天政變,但歷史還是很快恢復了正軌。如同鬼使神差一般,李隆基登基之後,改元先天。

今日正是先天元年,四月二十三。

崔耕龐大的隊伍,坐船到達洛陽城。從洛陽道長安的河道與京杭大運河並不相同,所以,在這裡要換船。

不過,如今的洛陽令秦玉傑,雙手一攤,道:“不好意思了崔相,咱們洛陽啊……沒船。”

“大膽!”

楊玄琰可不會受這個氣,上前一步,把秦玉傑的脖領子給薅住了,怒道:“沒船!怎麼會沒船?姓秦的,你是故意給咱們爺們找不痛快是吧?要知道,我認識你,俺的刀可不認識你!”

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1550章 嶺南三蠻酋第1176章 二郎影響廣第1661章 過河慢拆橋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599章 恰逢二宰相第1691章 敵在興福寺第1709章 法進終現身第1810章 提議不能行第1609章 比詩招親會第1679章 扯出太子爺第301章 分道揚鑣去第740章 佛陀能斷案第1181章 毛仲終授首第1414章 新羅與扶桑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1321章 齊頌歐陽倩第067章 最後的瘋狂第1344章 得志便猖狂第1078章 白馬可識途第1306章 前夫來發難第619章 坑殺宋金剛第368章 臨危奇蹟現第1117章 冀王請籌款第1021章 指鹿能爲馬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453章 賊子計連環第1393章 再往契丹行第456章 二郎獻三計第664章 對噴袁恕己第844章 餘波仍盪漾第601章 舞者能近道第1066章 二郎露真名第351章 突厥有故人第1030章 心明說不清第592章 被迫做臥底第1097章 寧王不好惹第135章 各方神妙算第282章 棚內講哲理第925章 李大和事佬第417章 舌戰羣雄時第1111章 無賴權懷恩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388章 歷史突生變第1126章 回身戰母雞第1109章 只與君相好第1441章 原是兒媳婦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884章 小白再立功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726章 公主無蹤影第1571章 插翅也難逃第893章 初會玉玲瓏第1378章 當然原諒他第727章 椒房中藏寵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1426章 招待太豐盛第1425章 林中遇詭事第1484章 波浪涌連番第323章 齊請崔二郎第643章 訪賢徐家莊第696章 胡商有後臺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998章 先訪郯公後第461章 再見俏公主第881章 朝局微變動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311章 吟出啓蒙書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408章 密室救壁龍第325章 突厥有神犬第1589章 二郎立誓功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289章 蒼天厚愛誰第1008章 鐵案真如山第1014章 黃瓤多黑子第1028章 太阿入手中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543章 且讓新聞飛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400章 一起分過贓第835章 女皇彌留際第120章 林邑有至寶第1815章 馮宅一銅箱第558章 財帛動人心第1072章 韋后自作孽第962章 輕鬆來翻盤第1218章 孽緣纏綿綿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1617章 扶桑遣唐使第930章 裴漼劾二郎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1437章 崔耕立世子第262章 寺內品佳餚第1828章 一死就發動第301章 分道揚鑣去第636章 崔英怎麼講第1271章 一下倆情敵第563章 流言全成真
第1467章 濫竽難充數第1550章 嶺南三蠻酋第1176章 二郎影響廣第1661章 過河慢拆橋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599章 恰逢二宰相第1691章 敵在興福寺第1709章 法進終現身第1810章 提議不能行第1609章 比詩招親會第1679章 扯出太子爺第301章 分道揚鑣去第740章 佛陀能斷案第1181章 毛仲終授首第1414章 新羅與扶桑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1321章 齊頌歐陽倩第067章 最後的瘋狂第1344章 得志便猖狂第1078章 白馬可識途第1306章 前夫來發難第619章 坑殺宋金剛第368章 臨危奇蹟現第1117章 冀王請籌款第1021章 指鹿能爲馬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453章 賊子計連環第1393章 再往契丹行第456章 二郎獻三計第664章 對噴袁恕己第844章 餘波仍盪漾第601章 舞者能近道第1066章 二郎露真名第351章 突厥有故人第1030章 心明說不清第592章 被迫做臥底第1097章 寧王不好惹第135章 各方神妙算第282章 棚內講哲理第925章 李大和事佬第417章 舌戰羣雄時第1111章 無賴權懷恩第1123章 遑耶能治病第388章 歷史突生變第1126章 回身戰母雞第1109章 只與君相好第1441章 原是兒媳婦第179章 侯大癩蛤蟆第884章 小白再立功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726章 公主無蹤影第1571章 插翅也難逃第893章 初會玉玲瓏第1378章 當然原諒他第727章 椒房中藏寵第576章 洛陽生變故第1426章 招待太豐盛第1425章 林中遇詭事第1484章 波浪涌連番第323章 齊請崔二郎第643章 訪賢徐家莊第696章 胡商有後臺第621章 竭力來籌劃第998章 先訪郯公後第461章 再見俏公主第881章 朝局微變動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1595章 吐蕃終心服第311章 吟出啓蒙書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408章 密室救壁龍第325章 突厥有神犬第1589章 二郎立誓功第1247章 又有奇蹟生第289章 蒼天厚愛誰第1008章 鐵案真如山第1014章 黃瓤多黑子第1028章 太阿入手中第772章 親寫賀婚詩第543章 且讓新聞飛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400章 一起分過贓第835章 女皇彌留際第120章 林邑有至寶第1815章 馮宅一銅箱第558章 財帛動人心第1072章 韋后自作孽第962章 輕鬆來翻盤第1218章 孽緣纏綿綿第174章 太原王瑞月第1617章 扶桑遣唐使第930章 裴漼劾二郎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1437章 崔耕立世子第262章 寺內品佳餚第1828章 一死就發動第301章 分道揚鑣去第636章 崔英怎麼講第1271章 一下倆情敵第563章 流言全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