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劍拔弩未張

宰相們心說,崔耕是缺心眼了,纔會想李旦害死。天下哪有長生不死之人?恐怕最不想李旦死的就是崔耕,最想他死的就是你這個乖兒子李隆基。

但是,儘管是真麼想的,李隆基都把“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拿出來了,誰敢亂說話啊?

張說見機得快,道:“自古出兵,都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微臣不才,願寫一篇檄文,曉諭天下,令天下的忠臣義士共討崔耕這亂臣賊子!”

姚崇道:“這調動兵馬之事,微臣兼理兵部尚書,當仁不讓。”

張九齡道:“微臣爲戶部尚書,當盡力籌措糧草軍餉,供大軍使用。”

魏知古道:“微臣主管工部,但凡朝廷兵馬兵器不利,甲冑不堅者,唯微臣是問。”

四名宰相相繼表態,李隆基斜眼撇向宋道:“宋相,你說呢?”

宋之前和崔耕多次合作,關係不錯。他知道李隆基在懷疑自己,慨然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微臣當然贊同陛下平定嶺南道。”

“好!”

李隆基龍顏大悅,道:“既然諸相意見一致,那大家就依計行事吧。此番我大唐重歸一統,諸君必定名留青史。”

衆宰相齊齊跪倒在地,道:“願爲陛下效死!”

……

……

其實不只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明眼人都看得清楚,隨着李旦之死,崔耕失大義。朝廷定會盡起大軍,除此心腹大患!

李隆基兵強馬壯,以君伐臣,以天下敵一隅,勝算恐怕高達九成以上。

崔耕除了乃是當世名將之外,簡直毫無優勢,勝算着實不大。

還未開戰,勝負已然分明。

朝廷的兵馬調度沒那麼快,首先發難的,還是張說的那篇檄文。

此文一出,早有準備的永州都督張明匡,梧州都督張光印,吉州都督宋聞天,饒州刺史張笑夫,越州都督周揚帆,盡起本部兵馬,圍攻嶺南道。

廢話,必勝的仗誰不想打?必得的功勞誰不想撈?現在出兵,又不用和嶺南道死磕,只要表明態度,就是大功一件。稍後,等着朝廷的大隊兵馬來到,就能吃的滿嘴流油。

按說這個時候,崔耕最好的應對,是派出一支精銳,殲滅一支敵軍,震懾其他人。

可是,崔耕眉頭緊鎖,思考了三天三夜,卻下達了嚴守關隘,禁止主動出擊的命令。

理由也是現成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朝廷有百萬大軍,光殲滅一些魚腩部隊有什麼用?

還是留着有生力量,投入到最後的決戰中。

其實這個理由,也就是個藉口。崔耕還是有些婦人之仁了,他一直簡直一個信念,有了自己參與的歷史,總不能變得比真實歷史更差吧?自己又怎麼忍心,掀起大規模的內戰,沾染同胞之血?

當然了,要他放棄嶺南道大好的基業,就此流亡海外,他也是不肯的。

說到底,若沒後世的那些知識,崔耕就是一個有些急智的普通人,既做不到如同一些“雄主”那樣的殺伐決斷,也做不到像岳飛、李牧那樣慨然赴死。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眨眼間,就是一個月的時間。

咚咚咚~~

這一日,嶺南王府外的鳴冤鼓在次響起。

這時候還有人鳴冤?

崔耕打發小九兒去看,不過,小九兒去的快回來得更快,面色微變,道:“王爺,您還是自己去看吧,大事不好了!”

“怎麼了?”

“我說不好,您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嗯?

崔耕懷着滿腹狐疑,出了王府,舉目望去。

但見,封常清、郭子儀、安祿山、安思順、哥舒翰、黃有爲……等,嶺南道諸武將,人人頂盔摜甲罩袍束帶,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周興、吳知、周利貞、林知祥、張元昌等文官,盡皆頭戴烏紗,身穿袍服,手拿笏板,面色肅然。

更關鍵的,還有郭元振和太平公主,穿着最爲盛大的禮服,站在隊伍的最前。

嚴格來說,他們只是崔耕的盟友,而不是手下。

“參見王上,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一見崔耕出來,衆人齊齊拜倒。

這麼多人行動一致,自己卻毫不知情,崔跟這時候心中已經冰冷一片。

他沒叫人們起來,而是沉聲道:“爾等今日前來……可是要逼宮麼?”

“沒良心的,你這是哪的話?”太平公主可不慣着他,自顧自地起身,沒好氣兒道:“一夜夫妻百日恩,你還擔心我造你的反?”

“呃……”崔耕脖子一縮,沒接茬。

郭元振也道:“嶺南王若不信任郭某人,儘管命人將我推出去斬首。皺一皺眉頭,就算我有了二心了!”

封常清和衆將一表態,道:“末將等唯嶺南王馬首是瞻,但有半句虛言,亂箭穿身而死。”

宋根海更是滿臉的委屈,道:“您信不過誰,也不該信不過我啊?造您的反,我有那麼大的膽子麼?”

“那是……”

崔耕越發糊塗了,道:“那你們私自串聯,到底是爲什麼呢?”

宋根海賠笑道:“您說我們串聯沒錯,但說私自那可就過分了,我們也是奉命而爲啊。”

“奉命?奉了誰的命令?”

“奉了哀家的命令。”

隨着一陣清脆的嗓音,嶺南王府內環佩叮咚,走出一位老婦。雖然臉上有了些許皺紋,雖然頭上有了些許白髮,但從眉眼中不難看出來,此人年輕的時候,定然有着傾國之色。

崔耕當然認識她,那是自己的正牌丈母孃,李裹兒他媽,韋后韋蓮兒。

他瞬間就秒懂了,苦笑道:“母后今日不會給兒臣來一招黃袍加身吧?”

“什麼黃袍加身?”

這年頭還沒有黃袍加身的典故,再者,黃色也還不是皇帝的專用服色。

不過,韋后顧名思義,再加上語境,也知道崔耕的大概意思,道

“不錯,哀家是想讓你做皇帝。但是,今日召集他們,可不是那個意思。”

“那你們的意思是……”

噗通!

崔耕的話音剛落,韋香兒突然跪下了。

崔耕趕緊跳開一步,道:“使不得!使不得!母后您這不是折煞小婿了麼?”

韋香兒卻道:“當然使得!我這拜的既不是嶺南王,也不是我的女婿,而是一個劊子手。”

“什麼意思?”

韋香兒一使眼色,衆人齊聲道:“請嶺南王看在以往的情分上,饒我等一命吧!”

“什麼?饒你們一命?”崔耕疑惑道:“這是從何說起呢?”

第1695章 賢璟來夜訪第319章 二使前後至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284章 迷樓動心絃第196章 雞犬要昇天第1543章 蹊蹺連環案第557章 可憐墮風塵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1700章 京畿天花劫第135章 各方神妙算第821章 終於得全勝第235章 雙方且休兵第077章 倒黴的縣令第744章 武力難解決第360章 郭恪有來頭(兩章合一)第102章 怒砸巡檢司第1571章 插翅也難逃第1327章 安撫神仙相第1755章 終於到欽州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151章 以寶來換香第1232章 入鄉未慮俗第1139章 陳篡仁招供第399章 冬日同車行第836章 碑文起衝突第899章 屢敗再屢戰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第023章 遊說曹月嬋第027章 堂中論商道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1730章 賣你個破綻第046章 崔府門前鬧第279章 神童不簡單第1833章 處置魚朝恩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1551章 破局關鍵處第1651章 崔耕有疏漏第1453章 江韋重來投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763章 強逼娶新人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925章 李大和事佬第1790章 小官掌大權第266章 寺中且閒談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1308章 嶺南有隱憂第1498章 惡魔終現蹤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1303章 嶺南成一體第1618章 除妖麗政殿第306章 吉頊逸事多第284章 迷樓動心絃第846章 國事託二郎第168章 三使會廣州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178章 拒絕侯思止第1764章 人火與天火第1464章 劫富難濟貧第694章 長安已大治第716章 楊賊不認罪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971章 怒往金玉樓第928章 吹牛也有罪第394章 壁龍有下落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第837章 往事打補丁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039章 新官上任記第730章 吐蕃使者來第1022章 一貨賣兩家第491章 難得無價寶第009章 崔耕的大招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019章 昇平坊見聞第1199章 急需夏夢草第918章 慧範改門庭第794章 有心算無心第850章 神通與天數第1398章 娑固計連環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802章 親手刃二張第1193章 二女來倒貼第434章 紅顏何其多第1681章 太子翻盤計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726章 公主無蹤影第839章 鄭愔再背主第243章 刑訊誰爲宗第1531章 第三強國立第320章 又有三使來第102章 怒砸巡檢司
第1695章 賢璟來夜訪第319章 二使前後至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284章 迷樓動心絃第196章 雞犬要昇天第1543章 蹊蹺連環案第557章 可憐墮風塵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第1700章 京畿天花劫第135章 各方神妙算第821章 終於得全勝第235章 雙方且休兵第077章 倒黴的縣令第744章 武力難解決第360章 郭恪有來頭(兩章合一)第102章 怒砸巡檢司第1571章 插翅也難逃第1327章 安撫神仙相第1755章 終於到欽州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第1151章 以寶來換香第1232章 入鄉未慮俗第1139章 陳篡仁招供第399章 冬日同車行第836章 碑文起衝突第899章 屢敗再屢戰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第023章 遊說曹月嬋第027章 堂中論商道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1730章 賣你個破綻第046章 崔府門前鬧第279章 神童不簡單第1833章 處置魚朝恩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094章 上司太裝逼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1094章 和平靠太平第1551章 破局關鍵處第1651章 崔耕有疏漏第1453章 江韋重來投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第1110章 婉兒做監軍第763章 強逼娶新人第1493章 接連出意外第648章 城門小衝突第925章 李大和事佬第1790章 小官掌大權第266章 寺中且閒談第867章 三方齊求親第1308章 嶺南有隱憂第1498章 惡魔終現蹤第1718章 唱和真默契第1303章 嶺南成一體第1618章 除妖麗政殿第306章 吉頊逸事多第284章 迷樓動心絃第846章 國事託二郎第168章 三使會廣州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178章 拒絕侯思止第1764章 人火與天火第1464章 劫富難濟貧第694章 長安已大治第716章 楊賊不認罪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273章 功夫在詩外第1759章 十萬猶不足第1103章 宰相大變動第971章 怒往金玉樓第928章 吹牛也有罪第394章 壁龍有下落第1415章 隆基擅甩鍋第837章 往事打補丁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039章 新官上任記第730章 吐蕃使者來第1022章 一貨賣兩家第491章 難得無價寶第009章 崔耕的大招第824章 公主鬥氣中第019章 昇平坊見聞第1199章 急需夏夢草第918章 慧範改門庭第794章 有心算無心第850章 神通與天數第1398章 娑固計連環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802章 親手刃二張第1193章 二女來倒貼第434章 紅顏何其多第1681章 太子翻盤計第812章 青廬想未來第726章 公主無蹤影第839章 鄭愔再背主第243章 刑訊誰爲宗第1531章 第三強國立第320章 又有三使來第102章 怒砸巡檢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