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

什麼叫記今日之盛事啊?分明是寫詩拍張昌宗的馬屁好不好?

先有宋受武則天之命,阻止崔耕和張昌宗發生衝突。後有武則天命崔耕作詩。到了現在,崔耕已經把武老太太今天的目的,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了她想促成自己和張昌宗和解。

只要自己寫了詩,傳唱天下,張昌宗得了面子,自然不會再追究自己屢次冒犯他的事。

自己呢?寫了這首詩,就算對二張表示臣服了,以後再找二張的麻煩,只會被人們認爲是見風使舵的小人哦,你現在看人家不順眼了,早幹什麼來着?你某年某月某日寫的那首詩,我還記得呢。

當然了,這是武則天打的如意算盤,讓自己跟着她的指揮棒走,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要知道,此詩一出,自己就成了張氏一黨了啊。神龍政變之後,自己還能有個好嗎?

不寫,就是當前抗旨不遵,寫了就日後公道難逃,怎麼辦?怎麼辦?

崔耕心中焦急萬分,額頭上冷汗滾滾而下。

崔融卻很有些得理不饒人的意思,道:“怎麼?崔飛將,你是詩才枯竭,做不出來呢?還是不敢當衆作詩,跟我比一比,怕弱了你自己的名頭呢?”

比?比尼瑪逼啊?難不成你以爲,當衆給張昌宗做詩,能算啥好事兒?你日後必定遺臭萬年!

誒!給張昌宗做詩……遺臭萬年!

崔耕忽然想起後世關於崔融的一個典故,靈機一動,計上心來。

他輕咳一聲,道:“啓稟陛下,還真被崔融崔大人說對了,微臣今天確實是文思枯竭,想不出什麼佳句。”

“嗯?”

武則天的老臉當時就耷拉下來了,道:“你崔耕崔二郎,哪次鬥詩不是文思泉涌,馬到成功?怎麼偏偏今天做不出來了……你可知欺君……該當何罪嗎?”

說到最後,其聲已然冷若寒霜!

俗話說得好,伴君如伴虎。眼見女皇陛下發了這麼大的火,現場頓時氣氛一凝。

狄仁傑都有些沉不住氣了,衝着崔耕頻使眼色,希望他暫時委曲求全,隨便作詩一首,把這關敷衍過去。

至於張昌宗和張易之則對視一眼,眸子中滿是興奮之色。他們纔不想和崔耕和解呢,如果今天崔耕一意孤行,被女皇陛下砍了腦袋,自己可算是徹底去了一大塊心病。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崔耕既沒有委曲求全,也沒有硬頂武則天。

他跪倒在地道:“陛下,請聽微臣一言。”

“你講!”

“其實,要是往常,微臣別說一首了,十首我也做出來了。不過今天麼……有個特殊情況。您也知道,微臣多才多藝……”

撲哧~~

狄仁傑適時地笑出聲來,沖淡了現場冷肅的氣氛,道:“多才多藝?那都是說別人的,哪有自個兒說自個兒的?崔監正,你是被陛下的天威,嚇得口不擇言了吧?”

武則天被狄老頭這麼一帶,瞬間就被帶溝裡去了,也不再認爲崔耕是有意冒犯自己的威嚴,緩和了一下口氣,道:“繼續!”

“是,微臣多才多藝麼……就不是什麼時候都惦記着寫詩了。有時候,我也惦記着寫點別的。比如剛纔,我聽了我族兄崔融的那首詩,就想起來一個笑話。現在滿腦子都是這個笑話,已經實在想不出來,該怎樣作詩一首了。”

笑話?

武則天非常感興趣的道:“崔愛卿大才,想出來的笑話,肯定不同尋常了,不如說來聽聽?”

崔耕道:“微臣這個笑話,有兩個主人公,一個就是崔融,一個就是蘇相爺!”

“啊?哎呦!”

本來宰相蘇味道正手捻着銀髯,準備看一場好戲呢,一聽這話,頓時激動地不小心把鬍子來好幾根。

他着急道:“這……這根本相有啥關係?”

崔耕心說,本來是跟你是沒關係的,但是,事情既然我被逼到這個份兒上了,那也只能死道友不死貧道了。

但是,他嘴裡卻道:“因爲您的詩文寫得甚好,與李嶠李相併稱“蘇李”,崔某人佩服得很哩。”

在文學這個領域裡,崔耕的名望地位可絕不在蘇味道之下。

蘇老頭兒頓時一陣得意,道:“不過是一些虛名而已,其實崔監正的詩……咦?不對!”

蘇味道猛然醒悟,道:“崔小子,你少給老夫戴高帽。既然並稱“蘇李”,爲啥你不說他,偏偏說我?”

“那……那不是您老名聲在外,好說話嗎?”崔耕弱弱地道。

哈哈~~

崔耕此言一出,全場頓時一陣鬨堂大笑。

大家都明白,什麼叫“好說話”啊,這是崔二郎在暗指蘇味道的外號“蘇模棱”呢。

人家婁師德,被稱爲官場老好人,其實那是個尊稱。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總能儘量既不得罪人,也把事情辦圓滿了。

但是蘇味道則不同,他以不得罪人爲最高原則,至於事情辦不辦得成,他就不管了。

他常對人說:“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因此被稱爲“蘇模棱”或“模棱手”。

這種行爲,甚至成了一個成語“模棱兩可”。可以說,現場看不起蘇味道的人大有人在,當然也笑得非常放肆。

武則天也知道自己這位宰相是什麼德行,一陣莞爾,道:“好了,莫論蘇相的長短了,快把你想的那個笑話,說出看來吧。”

“遵旨!微臣這個笑話是發生在十年後……

當即,崔耕侃侃而談,將後世記載的一個笑話娓娓道來。

話說十年後,蘇味道和崔融重逢了,他們就互相誇耀自己而譏誚對方。

崔融道:“我寫的詩之所以沒有您的詩好,是因爲我的詩中沒有:“銀花合’這樣的傳世佳句啊!

蘇味道曾經寫過一首《觀燈》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很明顯“銀花”是“鐵樹銀花”中的銀花,“合”是個動詞。崔融故意把“銀花合”當成一個名詞看,那無疑是說“銀”者“淫也”。“銀花合”就是“淫花合”霪蕩的嬌娃在交~合。

這無疑是故意曲解蘇詩,說蘇味道專門寫小黃詩才名揚天下。

蘇味道多聰明啊,馬上就反脣相譏道:“您雖然沒有‘銀花合’,但有‘金銅釘’阿!”

所謂“金銅釘”,其實就是取的,崔融寫的詩裡面,“昔日浮立伯,今同丁令威”這一句的“今同丁”。

“今同丁令威”的本意是,丁令威乃神話記載中的神仙人物,曾經在修仙有成之後,騎着白鶴返回人間。現在,張昌宗的表現,就跟這位仙人是一樣的啊!

但是,蘇味道呢,硬生生得將“今同丁”當成了一個名詞,化爲“金銅釘”,整好還跟“銀合花”對仗地挺工整的。

至於諷刺的麼……當然是說崔融諂媚張昌宗了我就算真是寫小黃詩的,也不過是私德有虧而已。但你諂媚張昌宗,就是路線錯誤,知識越多越反動!

當然了,崔耕總不會傻到,直接把“金銅釘”那個寓意說出來,這麼簡單的寓意大家一聽都懂,但真說出來,可就有點挑釁女皇的意思了。

說實話,這個笑話屬於文笑話,好笑是好笑,也耐人琢磨,但絕到不了忍俊不禁爆笑的程度。

尤其是這笑話有諷刺張昌宗和崔融之嫌,真笑出來,會不會把這二位得罪死了呢?

所以,笑話講完,大家都面色古怪,也不知是當笑還是不當笑。

“哈哈哈!”可正在這時,忽然一陣爽朗的笑聲傳來,道:“金銅釘?好玩!實在是太好玩了!哈哈!很好笑啊!”

哈哈哈~~

有人帶頭就好辦了,人們頓時一陣鬨堂大笑。

張昌宗則氣的一陣肝兒顫,指着那始作俑者,道:“萬萬想不到啊,主動給本官拆臺的,竟然是你!”

第445章 今爲及時雨第673章 聲望能救命第563章 流言全成真第1011章 喬裝新羅行第1630章 恨雞聲斷愛第1650章 實力來背鍋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三)第1665章 鼻子比狗靈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292章 無心插柳事第507章 小人心難測第283章 杉木造龍舟第1223章 大軍成騎虎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256章 殺雞來儆猴第261章 幾樣小手段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1790章 小官掌大權第043章 上任第一案第401章 深夜會豪俠第091章 三岔口兵營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1556章 秘方真誘人第1695章 賢璟來夜訪第928章 吹牛也有罪第057章 聚豐隆銀號第197章 揚子江心鏡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1104章 隆基爲太子第1589章 二郎立誓功第678章 捱打要立正第505章 急智崔二郎第322章 光烈有主張第1234章 溪州白虎現第457章 小小激將計第1177章 保佑嶺南王第476章 殺人滅口中第1150章 多方齊爭寶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1269章 有才無大志第134章 大師陳三和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1448章 端州有疑案第1455章 林闖終現身第1353章 是禍躲不過第585章 人心有向背第950章 陰風起長安第1539章 佛寺有魔母第1733章 東郭尼與狼第1430章 室韋要崛起第1414章 新羅與扶桑第335章 好官與壞官第594章 崔光得聖眷第129章 有人來截胡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844章 收拾爛攤子第533章 月嬋終現身第1363章 尋妻各有方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828章 清流終出手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643章 禍國程元振第1365章 正事有眉目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1163章 二郎得龍泉第1675章 忠佞換立場第1498章 惡魔終現蹤第588章 金蟬又脫殼第688章 有人拉偏架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1013章 猛將第一名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882章 元寶忽蒙冤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1813章 錢財做文采第107章 剛烈蘇大郎第901章 點銀成金術第860章 處幽蘭之室第1035章 額米爾來鍾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第581章 傲嬌劇公子第1219章 驚天大危局第1159章 父子初聯手第912章 妒令神智昏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1858章 孰人第二功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305章 救下一豺狼第440章 背後再捅刀第1747章 羣賊咬幾口第1836章 死前綻光芒第1393章 再往契丹行第029章 緝賊仙潭村
第445章 今爲及時雨第673章 聲望能救命第563章 流言全成真第1011章 喬裝新羅行第1630章 恨雞聲斷愛第1650章 實力來背鍋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三)第1665章 鼻子比狗靈第1252章 獻計還送錢第1673章 杜暹再遇師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292章 無心插柳事第507章 小人心難測第283章 杉木造龍舟第1223章 大軍成騎虎第1819章 梅妃江採萍第256章 殺雞來儆猴第261章 幾樣小手段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1074章 逢兇終化吉第1790章 小官掌大權第043章 上任第一案第401章 深夜會豪俠第091章 三岔口兵營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101章 花邊小八卦第1020章 莫愁與魔頭第1556章 秘方真誘人第1695章 賢璟來夜訪第928章 吹牛也有罪第057章 聚豐隆銀號第197章 揚子江心鏡第679章 長安四勢力第1104章 隆基爲太子第1589章 二郎立誓功第678章 捱打要立正第505章 急智崔二郎第322章 光烈有主張第1234章 溪州白虎現第457章 小小激將計第1177章 保佑嶺南王第476章 殺人滅口中第1150章 多方齊爭寶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1269章 有才無大志第134章 大師陳三和第1528章 吾代天行罰第1448章 端州有疑案第1455章 林闖終現身第1353章 是禍躲不過第585章 人心有向背第950章 陰風起長安第1539章 佛寺有魔母第1733章 東郭尼與狼第1430章 室韋要崛起第1414章 新羅與扶桑第335章 好官與壞官第594章 崔光得聖眷第129章 有人來截胡第1092章 韋后還活着第1844章 收拾爛攤子第533章 月嬋終現身第1363章 尋妻各有方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828章 清流終出手第1762章 禍起胸痹證第1643章 禍國程元振第1365章 正事有眉目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1163章 二郎得龍泉第1675章 忠佞換立場第1498章 惡魔終現蹤第588章 金蟬又脫殼第688章 有人拉偏架第413章 臨行現隱憂第1013章 猛將第一名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一)第882章 元寶忽蒙冤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1813章 錢財做文采第107章 剛烈蘇大郎第901章 點銀成金術第860章 處幽蘭之室第1035章 額米爾來鍾第1276章 三策保後位第581章 傲嬌劇公子第1219章 驚天大危局第1159章 父子初聯手第912章 妒令神智昏第1249章 終得公主蹤第229章 強自攀交情第354章 默咄要招婿(兩章合一)第1858章 孰人第二功第790章 同休好算計第305章 救下一豺狼第440章 背後再捅刀第1747章 羣賊咬幾口第1836章 死前綻光芒第1393章 再往契丹行第029章 緝賊仙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