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降落在海蔘葳。華國海軍那次決死突擊給這座城市造成的重創至今沒有撫平,殘破的巷口,東歪西倒的吊塔,被燒得破破爛爛的建築物,無一不是那場驚心動魄的血戰凝固的痕跡。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已經被炸平了,艦隊遭到致命重創,鬼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復元氣。但是海蔘葳的戰略地位並沒有受到一絲削弱,相反,它變得更加重要了。
它現在是阿穆爾方面軍的司令部。
直升機降落在司令部‘操’場上,阿穆爾方面軍司令羅索列夫斯基上將不等博羅西洛夫走下直升機就迎了上來,見他沒事,才鬆了一口大氣:“你可回來了!一聲不響就乘坐直升機進入戰場,可把我們這些老頭子擔心了個夠啊!”
博羅西洛夫嗯了一聲,面‘色’不大好,徑直入內。
羅索列夫斯基跟着進去,親手斟了一杯冷飲遞給博羅西洛夫。他注意到這個年輕人神情‘陰’鬱,不禁問:“伊凡,怎麼了?看上去你的心情不大好!”
博羅西洛夫一口喝掉半杯冷飲,聲音沉悶:“哈爾濱攻防戰已經打了快一個月了吧?我們空降到敵後試圖切斷長‘春’鐵路的部隊已經傷亡近半,疲憊不堪,我剛剛就看到一個傘兵連被華軍那‘潮’水一般的攻勢所淹沒了······上將,難道你就沒有辦法儘快拿下哈爾濱,結束這場血腥的戰役嗎?要知道,這座城市正以每天近一個團的速度消耗着蘇聯紅軍的‘精’銳!”
羅索列夫斯基上將沉默片刻,搓着枯瘦的大手說:“哈爾濱······不好打!這座城市擁有完善而堅固的防空工事,近乎天文數字的物資儲備,還有幾乎無窮無盡的兵員,華軍已經將它變成了遠東的斯大林格勒,每一次奪取渡口的努力都被他們挫敗了,而從賓縣、尚志、呼蘭等方向的進攻也撞上了兵力遠在我軍之上的華軍的頑強阻擊,我們幾次攻入城區,然後又在幾天之內被趕了出來。到目前爲止,在哈爾濱戰場,我軍已經損失了七百多輛主戰坦克,上千‘門’大口徑火炮,一百多架直升機,前線航空兵的損失更是驚人,毫無疑問,想要拿下這座城市必須經過一場漫長而殘酷的戰爭才行。”
博羅西洛夫問:“到底還要多久才能拿下哈爾濱?”
羅索列夫斯基上將說:“至少還要兩個星期。”
博羅西洛夫皺着眉頭說:“上將,我們沒有這麼多時間!北約正往歐洲大肆增兵,我們在歐洲方向的壓力正在‘激’增,他們甚至打算重返東亞!雖然東瀛以東方人特有的小聰明成功的拖住了北約,但是在北約的
政治和軍事雙重壓力之下,他們堅持不了多久的!我們必須在最短時間之內取得一場決定‘性’的勝利,向東瀛證明我們完全可以輕易將華國掐死,只有這樣才能‘激’勵他們對華國用兵,將華國拖入兩線作戰的困境!”他咬咬牙,斬釘截鐵:“不惜一切代價,在一個星期之內拿下哈爾濱!”
羅索列夫斯基上將搖頭:“對不起,伊凡,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目前哈爾濱城區裡光是齊裝滿員的集團軍就有兩個,還有大量邊防部隊、防空部隊,總兵力不少於四十萬,就算我們成功切斷了他們的後勤線,這一城孤軍以命相搏,我們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將他們拿下!”
博羅西洛夫煩躁的說:“我知道這樣做會帶來巨大的傷亡,但是現在我們必須以士兵的血‘肉’換取時間!我將在國內實施總動員,你損失多少士兵我給你補充多少,你損失多少技術裝備我雙賠補償,我不想再看到傷亡數字,我只要勝利!”
羅索列夫斯基上將還是搖頭:“伊凡,我知道你需要這場勝利,但是我不能爲了勝利而讓太多蘇聯青年去流血。再給我一點時間好嗎?兩個星期,最多兩個星期,我就會將一場完美的勝利送到你面前!”
博羅西洛夫拳頭握緊想要發火。這時,一名作戰參謀走進來,神情有些沉重:“報告,根據軍用衛星拍到的圖片顯示,華軍又有兩個機步師和一個裝甲師從北京出發了,這些部隊將在三十六個小時之後加入哈爾濱戰場的作戰序列,據參謀部初步判斷,華軍極有可能正在準備一次規模空前的反擊,而主力就是這些新銳!”
羅索列夫斯基上將接過文件瀏覽了一遍,嘆息:“這就是本土作戰的優勢啊······只要鐵路沒有被截斷,華軍‘精’銳就能源源不斷的開赴前線,最終將我們活生生的耗垮!”
博羅西洛夫面‘色’更加難看。他知道蘇聯的劣勢在哪裡。沙俄千方百計從滿清政fu手裡奪來的西伯利亞是塊酷寒之地,地廣人稀,在這片土地可以動員起來的軍事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蘇聯的‘精’華在歐洲方向。這意味着蘇聯每一個營每一個連的新銳部隊都必須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運往前線,在他們進入戰場之前,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長達十幾天的枯燥乏味得令人發瘋的列車之旅。這次蘇聯佔盡先機是託了戈爾巴喬夫的福,他以與華國‘交’惡換取北約的支持,將從東歐撤回來的部隊全部運到遠東地區,換到的是大筆大筆的開撥費和差旅費。如果遠東戰事吃緊,必須從歐洲方向調兵過來,恐怕就不會有這樣的好事了,已經瀕於崩潰的蘇聯是承受不了
這樣的壓力的。當然,這些都不是最要命的,蘇聯最要命的問題是人口太少,兩三億人口聽起來很多,但是撒在兩千多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可就少得可憐了,而華國呢?儘管實施了嚴格的計劃生育,可是華國人口還是超過了八億,青年佔了大多數,這意味着幾乎永不枯竭的兵員!
戰爭始終是人與人的廝殺。當戰略戰術和裝備技術都沒有辦法拉開代差之後,兵員儲備就變得極其重要,誰的兵員更充足,誰就能贏,打到這一步,戰爭就變得如此簡單。拼兵員儲備,又有哪一個國家拼得過華國?
他再次灌了一口冷飲,讓自己冷靜下來,說:“在軍工部‘門’的努力下,ss-23戰術彈道導彈已經恢復生產,在一個星期前,一個ss-23戰術導彈旅在敖德薩重建了,本來這個導彈旅要部署到‘波’蘭邊境的,鑑於阿穆爾方面軍遇到的強大阻力,我決定將這個導彈旅派到遠東戰場來,由阿穆爾方面軍司令部直接指揮,以後新的ss-23戰術導彈出廠後,將優先補充給阿穆爾方面軍。”
羅索列夫斯基上將‘激’動的叫了起來:“ss-23戰術導彈旅重建了?太好了!有了它,我們的戰術戰役導彈部隊就擁有了大縱深戰役火力突擊能力,這必將大大加快我們的推進速度!”
博羅西洛夫微微點頭,ss-23“蜘蛛”的威力他是知道的。這個導彈旅之所以這麼快就能重建,是因爲蘇聯並沒有按照北約的意思銷燬生產線,只是將生產線封存起來,設計人員和技術工人也沒有遣散,只要一聲令下,他們馬上就能重新開工,讓這隻嗜血的“蜘蛛”復活。各導彈旅、團同樣還沒有解散,只要把裝備‘交’到他們手裡,馬上就能投入戰鬥,對蘇聯戰術戰役導彈部隊來說,這簡直就是不幸中的大幸。這個即將調到遠東地區來的導彈旅裝備有十二輛發‘射’車,六十枚導彈,這是一支恐怖的打擊力量。他接着說:“鑑於阿穆爾方面軍下轄的前線航空兵在連場苦戰中損失頗大,國防部決定將爲其補充一批蘇-27和米格-29戰機。”
這次羅索列夫斯基上將沒再‘激’動得跳起來。此時外‘蒙’方面軍已經拿下了呼倫貝爾,攻勢如‘潮’,接連擊潰了華軍暫編第32、第33集團軍,擊敗了第64集團軍,目前正與華國陸軍的頭等‘精’銳第54集團軍‘激’戰,勢不可擋,進攻的矛頭直指燕山防線,整個外‘蒙’方面軍就像一把巨大的鐵鉗,一支伸向承德,一支伸向張家口,如果阿穆爾方面軍再不拿出一點像樣的戰績的話,外‘蒙’方面軍將一直殺到秦皇島,鐵鉗將在北京合口,將華國首都鉗個
粉碎!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統帥都會選擇不遺餘力的支持外‘蒙’方面軍,給予外‘蒙’方面軍儘可能多的資源,讓他們衝得更快,更猛一些,但是博羅西洛夫沒有這樣做,儘管蘇聯國內對阿穆爾方面軍遲遲沒能拿下哈爾濱頗爲不滿,他還是一如既往的信任阿穆爾方面軍,甚至把資源向阿穆爾方面軍傾斜!上將自然知道博羅西洛夫如此重視阿穆爾方面軍的原因,這場戰爭並不是單純以軍事和政治上的勝利爲目的,蘇聯發動這場戰爭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從華國掠奪儘可能多的資源以度過難關,特別是糧食。東北既是華國的糧倉,又是華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拿下東北,蘇聯將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不必爲糧食發愁,而華國將遭受重工業和農業的雙重打擊,起碼二十年內都緩不過氣來!
於公於‘私’,阿穆爾方面軍都必須儘快取得一場決定‘性’勝利。現在的蘇聯已經打不起消耗戰了,取勝的唯一法寶就是一路狂勝到底,在華國充份動員起戰爭潛力之前兵臨城下,包圍北京,迫使北京簽訂城下之盟。
然而,即便是得到了毫無保留的支持,羅索列夫斯基上將仍然沒有作出讓博羅西洛夫滿意的承諾,這個刻板的老頭決不會對自己沒有把握做到的事情作出承諾的。博羅西洛夫在停留了幾個小時之後,帶着失望登上軍用運輸機,返回莫斯科。
其實,如果他再在海蔘葳多停留幾天的話,他馬上就能看到他夢寐以求的勝利了。因爲拿下呼倫貝爾使得外‘蒙’方面軍和阿穆爾方面軍的聯第被打通了,阿穆爾方面軍不再是孤獨地面對重兵雲集的瀋陽軍區。羅索列夫斯基上將和圖‘門’索烈夫上將聯手製訂了一個近乎膽大包天的作戰計劃並且已經付諸實施,看似已經初步穩定下來的東北戰場,馬上就要迎來天崩地裂一般的鉅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