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子煜與洛神離開五莊觀之後一路向西,準備開始安排劫難。
其實前面五莊觀之前,觀音已經是安排了不少的劫難,這些劫難很多,算不算都是他們說了算。
也就是說,把一些小難算是是佛門說了算,但是天道會勘定難度而降下功德,故而他們自然是會決定要不要算的一難。
若是殷子煜在西遊路上佈置了大的劫難,他們若是過不去是必然扣除經書的,那麼殷子煜也不會管他們如何計算劫難。
洛神美目之中滿是憂慮,輕聲詢問殷子煜:“子煜,難道先天靈氣當真無法恢復了嗎?混沌之中有無窮的混沌之氣,難道也無法讓其成爲先天靈氣?”
殷子煜深深嘆息一聲,神色間盡顯無奈:“要恢復先天靈氣,實在是難如登天。倘若此事輕而易舉便能做到,那些聖人又豈會坐視不理,早就動手了。”
洛神微微皺眉,追問道:“若真要嘗試去做,究竟該如何是好呢?”
殷子煜神色凝重,緩緩說道:“混沌靈氣肆意而狂暴,先天靈氣有序且溫和,要將混沌靈氣轉化爲先天靈氣,談何容易。首先需將混沌靈氣分解爲地水火風,而後歷經天道法則的梳理,最終重組爲先天靈氣。而這分解與重組的過程,非得混沌鍾與太極圖兩大先天至寶合力不可。”
“混沌之氣蘊含無序法則,若陣法不夠穩固,極有可能引發無法估量的後果。比如轉化出的靈氣會攜帶混沌屬性,一旦修士吸入,整個三界不確定出現什麼景象,比如混沌神魔的怨念,比如魔氣等等,這是擾亂三界之法!”
這點有點類似於洪荒版的喪屍末日。
“若是強行向洪荒灌入外來的混沌靈氣,極有可能導致規則衝突。混沌靈氣與洪荒天道相互排斥,從而引發時空崩塌,若是如此天道判定異端,則有無盡天罰!”
“如今洪荒三道,也就是天、地、人三道的根基已然損毀,靈氣依舊會從漏洞處再度流失。要想真正解決問題,轉化效率必須大於流失速度才行,而這所需要的混沌靈氣輸入量,幾乎堪比盤古開天闢地時那恐怖,無法做到!”
洛神聽完,不禁幽幽嘆息:“如今混沌鍾已然失蹤,想要做到此事,簡直是難上加難啊!”
殷子煜亦是神色黯然,長嘆道:“時間長河滔滔不絕,一直向前奔涌。想要改變如今的三界,起碼你我能有人證道,獲取那無上偉力,方纔有一線生機。”
其實三界靈氣衰退,自然有人打算吸混沌靈氣,但是這可是混沌靈氣,修爲不到大羅都不敢在混沌行走,不到混元都不敢吸入,不然將有損道基。
這便是如同藍星的人不敢太空行走一般。
想要提純出先天靈氣,豈是一個難形容,聖人可以提純,但是聖人又豈能爲了三界衆生付出代價做這些事。
洛神眸光流轉,望向殷子煜,輕聲說道:“子煜,真沒想到,這佛門竟然答應了你的對賭。”
殷子煜神色平靜,帶着一絲洞悉一切的笑意,說道:“他們一心推動西遊,這代表着他們所認定的大勢。既然如此,就必須證明信仰之道的先進性。若是面對質疑便不敢應對,在三界衆生面前,這信仰之道便會瞬間喪失其所謂的先進性,如此一來,西遊的意義便蕩然無存了。”
洛神微微頷首,美目閃爍,若有所思地說道:“如此而言,此次以對賭的形式參與西遊,倒也算是讓衆生都參與進來,一同見證這信仰修行究竟是不是大勢所趨。那我們現在是不是就要按照你之前闡述的五點來佈置劫難?”
殷子煜點點頭說道:“正是。未來這西遊路上的所有劫難,都要以這五點爲根本來精心佈置。他們也必然要在衆生面前證明這信仰之道的先進性。”
洛神微微皺眉,神色略顯憂慮,說道:“可我們需要保證他們不能輕易破解劫難才行,這其中勢必要做到完美安排,容不得半點疏漏。”
殷子煜聽後,淡淡一笑說道:“放心便是。這信仰修行之道,從根本上來說,是無法徹底解決其中隱患的。若要徹底解決,就必然要觸及根源。西方乃是佛門的大本營,西方的信仰純淨,暫時自然不會看到隱藏的危機。這也是他們自信的原因,然而,一旦傳教到東方,情況便截然不同,必然會朝着無法化解的方向演化。我們只需抓住這一點,因勢利導,佈置出的劫難,他們便難以破解。”
洛神目光流轉,滿是思索地望向殷子煜,輕聲問道:“子煜,照這般說法,我們當真要安排八十一難?”
殷子煜輕輕搖頭,緩緩說道:“不必,我們只需安排五難即可,便是我之前所提及的那五種。你需明白,所謂八十一難,是唐僧在西遊途中註定要歷經的磨難總數,但並非意味着我們要實實在在安排八十一次。再者,即便我們安排的難數不足,他們也定會自行補上。”
洛神微微頷首,接着說道:“原來如此。可若是這般,倘若他們連這五次劫難都無法通過,按照之前的約定,豈不是才讓他們少五部經書?這也有些少啊。”
殷子煜嘴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說道:“並非如此簡單。八十一,在這天地數理之中,代表着圓滿之數。就算是讓他們傳八十部,雖僅差其一,卻已然與圓滿無緣,代表着不圓滿。這看似微小的差別,於他們而言,意義卻天差地別。少一部經書,足以影響他們所期望達成的西遊大業,以及背後所蘊含的信仰之道的推行。”
殷子煜的解釋,洛神基本明白,洛神依舊是美目含憂,輕聲詢問:“難道這信仰之道,當真無法化解子煜你所提及的這五點嗎?”
殷子煜微微仰頭,陷入沉思,片刻後緩緩說道:“無法化解,究其根源,東方並非他們的傳教地。若想在東方傳教,勢必要以利益誘導衆生,否則難以獲取衆生的信仰。所以,若要得到純淨的信仰,就必須讓衆生如同孫悟空一般。”
洛神聽後,細細思量起來。
如同孫悟空一般……的確,這手段與闡教頗爲相似,皆是讓衆生處於懵懂無知之態,而後告知唯有跪拜佛祖,死後方能進入極樂世界。
說白了,都是打斷腿,送上一根柺杖的傳教法,無論是佛還是闡教,都是如此。
這裡有一個核心,那就是成本,如此傳教無需成本。
殷子煜接着說道:“唯有愚鈍之人,纔可能產生所謂的純淨信仰。然而,東方大地歷經無數萬年的權謀紛爭,即便只是凡人,也已歷經世事,根本不會輕易產生這種純淨信仰。如今東方凡人已然形成一種觀念,靈驗便拜,不靈則不拜。如此看來,佛門所期望的信仰之道,不過是他們的一廂情願罷了。”
洛神若有所思,又問道:“如此看來,這信仰修行之法終究是錯誤的。”殷子煜並未立刻作答,稍微沉思緩緩說道:“他們解決不了,但我們可以解決。不能爲了反對而反對。”
洛神聞言,微微一愣,詫異道:“我們解決?”
殷子煜神色堅定地點點頭,說道:“沒錯,我們解決。所謂純淨信仰,就如宓妃你洛水所獲的信仰,便是純淨的。我曾思量許久,如今心界已然形成,而心界的成長,需要藉助衆生之心。這西遊之路,恰恰可成爲心界增長的絕佳機緣。”
洛神眸光一閃,頓時領悟,說道:“子煜的心界,一切唯心。衆生在三界之中,皆受各種桎梏束縛,唯有在子煜的心界裡,方能獲得圓滿。若真如此,的確可藉助西遊成就心界之道。”
殷子煜神色莊重,繼續說道:“三界如今這般景象,皆因靈氣衰退而起。靈氣衰退,便催生變革,而信仰修行便是這第一波變革。誰能掌控這變革,誰便能主宰未來。我等倒也無需爲了反對而反對信仰,而是要有更先進性。故而,心界以唯心之態,爲衆生提供全新的上升通道,這纔是未來的方向。而心界若要大成,需凝聚衆生之心,進而凝聚人道之火,以心界來撐起三界的未來。而我若想打開第六竅,也務必凝聚人道之火。”
殷子煜的目光望向遠方,這是結合自身之道來完成西遊,阻止西遊不是根本,根本是利用這個機會完成自己的目的。
無論是佛教,闡教,人教,無需把他們當做敵人,而是當做經驗包,這纔是正確的做法。
而燃燈對於殷子煜佈置西遊,也是持歡迎的態度,正是因爲燃燈也是把殷子煜當做經驗包刷。
如今殷子煜名動三界,可以說未嘗一敗,若是能夠擊敗殷子煜,這所獲的聲望氣運,這是無法形容的。
這裡產生了一種現象,因爲殷子煜名聲太大的原因,擊敗殷子煜能有巨大的收穫,若是被殷子煜算計損失反而不大,似乎是理所應當。
故而,對於殷子煜的佈置西遊,燃燈是持歡迎的態度,若是應對得當,那麼這收穫纔是巨大,並且西遊的功德也是最大,必然最大。
因爲殷子煜代表了封神量劫阻礙大勢的殘餘力量,若是擊敗,則等於淘汰了殷子煜,這天道降下的功德,自然是浩瀚的。
如今殷子煜以心成道,如今面臨進入新的境界,也是大羅之上的境界,此境界非比尋常,乃是路之極盡的昇華之路,也就是從大羅金仙到混元大羅金仙之間的關鍵一步。
用乾卦形容此境界乃是或躍在淵,終極一躍之時。
想要完成此境界,如今要將心道體系徹底大圓滿。
如今需要藉助衆生之心,凝聚無量心源力,壯大心界,這是來自於殷子煜堅守的我心無限大的由虛轉實。
爲何要五莊觀,這便是緣由,因爲在五莊觀開始,乃爲匯聚衆生之心,完善自身之道的根本。
洛神凝視着殷子煜,目光中滿是深情與探尋,輕聲問道:“子煜,你莫不是要借這西遊之勢,鑄就自身證道之路?”
殷子煜神色堅定,緩緩點頭,目光中透着決然:“正是。那斬屍證道之路,看似平坦,實則是絕路。所以,我務必抓住此次機會,走出一條全新的證道之路。”
洛神溫柔地看着殷子煜,語氣堅決:“無論前方道路如何艱險,宓妃都願一路追隨子煜。”
殷子煜微微動容,同樣點頭回應:“你我自封神時代一路走來,歷經無數風雨,走到今日。未來的大道,也定要攜手共行。”
洛神微微歪頭,思索片刻後又問:“子煜,如此說來,你如今成道的關鍵,是以提升心界爲主了?”
殷子煜再次點頭,神色莊重,開口說道:“天之道,在於損有餘而補不足;而心之道,則是以衆願爲利刃,剖析虛妄之天,從而鑄就全新世界。”
殷子煜沒有再說,不過最終的目標是己心代天,如何爲之?
這便是以衆生心念爲源,重構衆生底層規則,最終實現人心即天心的混元超脫。
洛神眸光一閃,似有所悟,追問道:“這是不是意味着,要在西遊之中撬動整個三界,以衆生意志作爲槓桿,再以心源力爲支點,進而實現證道?”
殷子煜眼中閃過讚許之色,點頭肯定道:“不錯。此次五莊觀論道,便是開始。”
洛神帶着一絲期許與疑惑,輕聲問殷子煜:“那未來,子煜可有讓三界返回太古之念?”
殷子煜聽聞,不禁微微一笑:“返回太古,那是截教一直以來的宏願。不過,若未來我能證道成功,謀劃讓三界重返太古之景,其實並不衝突。”
洛神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認同之色,輕聲附和:“子煜所言甚是。”
殷子煜神色一正說道:“走吧,當下最爲緊要之事,便是開始佈置第一劫。這第一劫,如同棋局的第一步落子,至關重要,將爲後續的一切奠定基調。”
洛神輕輕頷首,與殷子煜心意相通,二人周身光芒一閃,瞬間消失在原地,只留下一片寂靜的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