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六章 招募

對了,還因爲馬四的招工,讓天鳳軍的招兵工作差點一度搞不下去。

這當初黃小剛也是太過樂觀了一些,認爲天下都是苦楊廣久矣的百姓,缺的就是登高一呼的強人,只要有人帶頭立馬就能風起雲涌,聞者紛紛景從雲集。可當天鳳軍正兒八經在高密豎旗之後(黃縣不算,當時是詐稱官軍),縣城裡的百姓可是沒有給上哪怕一點面子,並且在開放城門允許自由通行後,城內的百姓捲鋪蓋出城的起碼能有上千人,不過用膝蓋想想也能明白,在這個時代能居住在城市裡的人肯定極少有吃不上飯的,而吃得飯的人又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跟人造反呢?

然後,隨着消息往鄉村傳遞,又有高仲風風火火的大搞廢奴運動,四鄉八里的百姓也才知道高密縣城被天鳳軍給佔了,要造反起義,正在招兵買馬。

這個時候鄉中活不下去的農民,還有苟活鄉間的浮戶、客戶們也都還抱着觀望的態度,只有一些本來就不安分,心中早就思變的人會抱着試一試的想法前來探望。

這也是天鳳軍佔領高密放榜後頭三裡沒什麼人來投軍的原因,之後便是消息繼續擴散,終於傳到了躲藏在鄉野的流民、逃奴、逃戶們的耳中,這些人本來就是賤民不容於官府,如今聽聞參加義軍可以變爲良籍,投軍還有軍餉可拿,反正自身除了一條爛命也沒什麼可取之處,自然也就敢放膽博上一搏,於是紛紛走出山野來高密投軍。

然後,也就在這時,走出山野的百姓們組隊到了高密一瞧,哦喲!

除了投軍吃軍餉之外,天鳳軍的人還招工,並且還是去遠離高密的地方幹活,雖然看上去薪酬糧餉不如軍餉,可看上去要比當兵安全那麼一點啊!

就算以後天鳳軍搞不下去被官軍剿滅了,他們這些給天鳳軍做工的人應該不會被朝廷全殺了頭吧?

所以,馬四等於是截了胡,把原本要投軍的百姓給招走了大半,結果事到如今,黃小剛原本預料的投軍百姓景從雲集的狀況沒有出現,招工的馬四卻是弄了個盆滿鉢滿。

不過還好就是,隨着曹豹收服了峽山湖上的漁民,並且把消息繼續向西擴散以後,不少躲藏在泰山附近的流民還有當初左孝友裹挾南下,後來逃散山中的北地百姓,甚至還有義軍殘部紛紛出山前來投效,這些人不但見過世面也見過了血,大多都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再去給人打工肯定是不可能了。

所以,五個掌櫃當中,如今看起來也就只有馬四辦事最爲得力,一點都沒讓黃小剛操心,於是黃小剛便也大力褒獎了他,安排他儘快組織好隊伍出發去往蘆山,蘆山的基礎工業必須儘快充實起來,畢竟高密作爲戰略要地,在未來幾年內勢必會受到朝廷甚至其他各路義軍的關注,黃小剛不可能把核心的軍工業搬遷過來,蘆山作爲老巢和根據地必須要建設得固若金湯。成爲天鳳軍的強力後盾。

至於負責組織匠人的王迎秋,他的麻煩也是不少,之前天鳳軍佔領高密縣中的官匠所時基本沒有遇到什麼抵抗,而原因是匠所內基本也沒有幾個匠人。因爲隋朝的匠戶採用的是召集制度,朝廷有事便將匠人召來工作,沒事便放匠人回家生活,匠人平常按期服役,可以輪流回家種地。

比如說當初呂家村的何春,他就是隸屬黃縣的官屬銅匠,當時因爲沒有工作也不是役期,所以正好在村裡呆着,也才遇着了舅侄倆人,從此改變了命運。

隨後,首先是黃小剛按照衙門的名冊,讓人把在冊的官匠召集起來,人在縣城的倒也好說,住在鄉村的還要派人去傳喚,所以這個過程用了差不多三天。等人到齊黃小剛也就大大方方的宣佈,要給他們這些匠戶全部免除賤籍,從此還他們自由自身,並且和顏悅色的希望他們能夠繼續給天鳳軍效力。

這個時候,懂事的人倒也滿口答應下來,可偏偏就是有不懂事的,也就苦着臉拿什麼家中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歲小兒來做藉口,說既然免了他們的賤籍,那麼能不能放他們回家去種地。

雖然這特麼的就是蹬鼻子上房打臉,可偏偏黃小剛也不能馬上撕破臉啊!

要不然這好不容易豎立起天鳳軍愛民如子的形象不就破滅了嗎?

所以只能繼續和顏悅色的放他們回家,然後讓王迎秋另想辦法招募,不過隋朝民間野生的工匠顯然不會太多,只能設法在流民之中招募。

最終,名冊上記錄在冊的五十二名官屬工匠中,只有十六個屬於“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的匠人答應留下效力,其他有家眷的、有土地、有家業的匠人多數都選擇了回鄉種地,不敢投入身價性命給天鳳軍效力。

而王迎秋接過這個活計以後,只能是一方面張榜從民間招募閒散的匠人,一方面又去鄉下一家家走訪這些回鄉的官匠,動員他們來給天鳳軍效力。

到了九月十六這日爲止,進展很不勝利,王迎秋也就從前來投軍的百姓當中招了幾個木匠、泥瓦匠和篾匠,銅鐵、兵器、甲冑等方面的專業匠人一個都沒招到,也沒勸回一個回鄉的官匠。

對了,王迎秋原先就是何家的掌櫃,如今也是五十出頭,原先爲何家打理雜貨鋪有二十餘年,結果不慎造成雜貨鋪失火,雖然何家沒要他賠錢也沒有報官,但他自然是沒臉繼續呆下去了,所以也就辭職回家,因爲與夏甫仁相熟,所以是被夏甫仁介紹過來的。

不過官匠所裡投效的老弱病殘中,倒也給了黃小剛一個驚喜,其中有一對父子銅匠居然是鑄錢的鑄造匠師,手上拿着整整四套五銖錢模具,其中一套開皇錢範,三套大業錢範。

對於古代銅錢鑄造的歷史,黃小剛倒也知道一個大概,記得似乎隋朝以前鑄錢多采用錢範鑄造,唐代以後纔開始採取母錢翻砂的技術,一直到近代才由西方人發明了衝壓法。

雖然黃小剛對古代如何用錢範鑄造銅錢所知不多,可別忘了他可是一個合格的鈑金工,對於衝壓法知道的可就多了。

這對父子姓吳,父親名叫吳大,是年五十餘歲,兒子叫吳六,正好三十出頭。兩人都是高密本地人士,平日的工作就是把官府收上來的殘次銅錢重新回爐熔鍊,再鑄造成新錢。

第五百七三章 不似凡人第三百十三章 臣妾做不到第四百三七章 唯向東行第三百四三章 試探攻擊第二百七七章 船廠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七百二十章 齊至第五百四七章 臥槽無情第一百三九章 按部就班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一百七九章 掌櫃第十六章 決死之策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六一章 表弟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六百八八章 發餉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五十一章 高光時刻第二百九十章 摧城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三百章 壓寨夫人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三百二四章 士信娶親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八十七章 冤家宜解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三百零九章 非戰之罪第三百九七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三十五章 宴客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四二章 蟄伏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二百五八章 戰備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六百三七章 微縮成人第七百五四章 班長第六百零二章 世道不靖第五百六三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七五章 朝會第七百三六章 電影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三百八一章 防守反擊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六百零六章 精準課稅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二百七九章 妙算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四百零一章 金剛大蟲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五百七二章 鳳臨東都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六百九三章 朝賀第三百八二章 田單故計第七百三一章 上路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六百八六章 試飛第六百二九章 天下可取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三百九六章 傳統戰法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六六章 從善如流第七百四七章 水晶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一百八四章 修牆第六百五六章 編戶湊丁第五百五五章 國之誥憲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七百四十章 機關第四百零五章 迤邐而來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二百五二章 春播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一百四五章 安排第七百三七章 家宴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五百六十四章 入主洛陽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一百八十章 備戰第七百四五章 考題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
第五百七三章 不似凡人第三百十三章 臣妾做不到第四百三七章 唯向東行第三百四三章 試探攻擊第二百七七章 船廠第三百三五章 乘勝追擊第二百八一章 圖讖第七百二十章 齊至第五百四七章 臥槽無情第一百三九章 按部就班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一百七九章 掌櫃第十六章 決死之策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二百六一章 表弟第三百四六章 城上有怪第六百八九章 新幣第六百八八章 發餉第五百二六章 齊頭並進第五十一章 高光時刻第二百九十章 摧城第六百八二章 漏洞第三百章 壓寨夫人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三百二四章 士信娶親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八十七章 冤家宜解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三百零九章 非戰之罪第三百九七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三十五章 宴客卷五 鳳耀中華 第五百六一章 文都歸洛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四二章 蟄伏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第二百五八章 戰備第四百五八章 飛天紙鳶第六百三七章 微縮成人第七百五四章 班長第六百零二章 世道不靖第五百六三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七五章 朝會第七百三六章 電影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第三百八一章 防守反擊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第六百零六章 精準課稅第四百二二章 合作共贏第二百七九章 妙算第四百八七章 司馬炸了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四百零一章 金剛大蟲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四百十六章 革新鼎故第五百七二章 鳳臨東都第七百七六章 意外第六百九三章 朝賀第三百八二章 田單故計第七百三一章 上路第二百十八章 天罰第七百六二章 熱戰第六百八六章 試飛第六百二九章 天下可取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十七章 第二課第三百九六章 傳統戰法第八十章 曹衝之後第六百十七章 追之不及第六百二十章 向來如此第四百十九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六六章 從善如流第七百四七章 水晶第九十七章 事預則立第三百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一百八四章 修牆第六百五六章 編戶湊丁第五百五五章 國之誥憲第八十八章 合則兩利第七百四十章 機關第四百零五章 迤邐而來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二百五二章 春播第五百六九章 歷史巧合第一百四五章 安排第七百三七章 家宴第一百零八章 軍議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五百四十章 三思而行第五百六十四章 入主洛陽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一百八十章 備戰第七百四五章 考題第五百章 司馬西歸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第六百十三章 陷陣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