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二章 軍議

公祭完畢,各軍歸營。

舅侄倆也自召集各軍主官,在中軍大帳之內召開了軍事會議。

也就見得黃娜作爲主帥,高踞中軍帥位,執星官呂星嬌侍立在旁,黃小剛作爲監軍則坐於黃娜左首,此後便是右首的副帥曹豹,營長曹鷹、呂星北、曹獻、劉星妙分坐兩列,四營副官陳奉、鄭耀秀、陸玉、陳耀蒿、方常、何耀菲、鄧觀、譚耀裳分坐下首,當然還有新降的參軍範炯和新設的先鋒營正副營長秦瓊、羅士信。

作爲開場,黃娜簡單敘述了一下此次攻佔高密以及擊潰隋軍範景恭部的大致情況,再由黃小剛對此戰的斬獲、物資所得、新兵召集的情況來做簡報,待大家對這些信息都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後,便也聽黃娜道:“此戰,我等可謂是圓滿完成了奇襲戰略中的全部既定計劃,雖然期間略有一些波折,但傷亡比就目前來看已是最佳。當然,在此戰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在指揮、團隊協作、武器裝備使用、戰場善後和相關的很多方面,以及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大家仔細梳理設法改進……”

黃娜也不客氣,開始列舉衆人在此次戰役中的各種表現,最典型的就是攻打高密軍府時曹獻沒果斷使用火器造成了一定的傷亡,然後就是衆人各種的小瑕疵、小毛病,一時間把衆人說得滿臉尷尬,卻又無話可說。

說實話,雖然在此之前舅侄倆沒有上過一天的軍校,也沒有學一天的現代軍事戰術,但二人分別拿出開裝修公司和大學團建積累下來的組織經驗,把天鳳軍這支隊伍拉了起來,已經算是相當出色了,跟同時代亂哄哄不知所謂的各路義軍比起來,何止是差了兩三層樓那麼高?

只是,如果這樣就滿足了,這顯然對不起二人作爲穿越者的身份和驕傲,必要的總結和反省,是爲了以後能走得更遠。

當然,找了毛病之後,必要誇獎肯定也不會少,舅侄倆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倒也配合得不錯。細節倒也不提,便也說黃娜大致的對此次戰役做了內部點評後,也才進入下一個環節,將參軍範炯和新成立的先鋒營正副營長秦瓊、羅士信介紹給衆人。

範炯是黃小剛動之以理,曉之以情順利說服之事倒也不提,秦瓊和羅士信的歸降卻也叫黃娜有些難以啓齒,便也說哪裡黃娜與他給了三條路後,二人竟也商量了一夜,第二天黃娜命人帶了白綾和麻繩去尋他二人時,兩個傢伙自然是慫了,不過卻是大膽提了個要求,便是希望黃娜能對外宣稱二人已經在戰鬥中陣亡,反正就是他們轉投在黃娜麾下自然沒什麼問題,問題是不想以真名示人,鑑於這範景恭都可以改名爲範炯,黃娜也不能強迫二人非得以真名示人,最終自然還是答應了,於是兩個傢伙想來想去,一個給自己改名叫做秦甲,一個改名叫做羅乙。

對此黃娜差點笑噴了,說他們起個假名都不用心,最後做主給他們改了新名字,一個叫秦風,一個叫羅成,這樣也就不至於一個甲一個乙叫人感覺不真誠了。

至於新組建的先鋒營,暫定的編制爲十個排四百人,主要構成以投效的府軍老兵爲骨幹,再從新兵中選拔健壯軍士填充組成,而此營的主要作戰任務爲奪城攻堅,武器爲重甲刀盾,爲全軍開路先鋒。

此外,秦、羅二人雖然投效以後就是軍官,卻也還是要參加新兵的整訓,並且也強調了此時給他們的正副營長之職還是暫定,要是新兵整訓完成得不好,也就別想日後轉正。

隨後,便是商議對三千新兵的分配工作,決定其中將其中一千二百人編制爲天鳳水軍一團三營,分別駐守濰河、膠水和峽山湖三地,控制隋軍取道水路來攻高密。

另外的一千二百人整訓爲二十個步兵排和十個射手排,編入前後左右四軍,剩下的六百人則分別組成十個排的先鋒營和五個排的工兵營(後勤保障營)由監軍黃小剛直屬。

反正不慌不忙的安排完了內部事務之後,接下來便是外部了,這範炯自打投效了天鳳軍後,自然也不藏着掖着,便將一些天鳳軍如今還未掌握的軍事情報合盤托出,首先便是如今雖然齊郡的郡丞張須陀的確就在歷城坐鎮,但歷城衛府中的大部分府兵卻不在城中,不然的話範炯之前也不會僅帶着兩千府兵便來即墨剿匪。

說起來,此事也和盧明月有關,去年(大業十年)十二月,盧明月率十數萬人攻入祝阿縣,

後張須陀引軍與盧明月對峙十數日,並設計撤退引盧明月追擊,得秦叔寶、羅士信率兵一千人偷襲盧明月的大營,使得盧明月大敗。

之後,盧明月領殘部往西南逃竄,數月間又拉起了一支數萬人的隊伍,如今據說已經發展到了淮陽郡(今河南省淮陽縣)的北部,可雖說盧明月跑出了山東進入了河南,但整個山東地區能打的軍隊卻只有張須陀手上這支,不得已張須陀只能命齊郡兵向南追擊,如今正由齊郡右武衛的郎將(正將)領了齊郡衛府兵一萬四千人守在淮陽東北面的任城(山東濟寧),以防盧明月退回山東。

而張須陀之所以不在任城,倒也不是他要回歷城偷懶,而是作爲郡守他必須要回來組織秋收和徵繳稅賦的工作,順帶還要在郡中招收一批新兵,用來補充衛府兵的損失。

“所以……參軍的意思是,明年開春之前,張果都不會來討伐我軍?”

聽得範炯開誠佈公,將自己知道的軍事機密合盤托出,衆人都是大感意外,便是黃娜聽來也是深思不已,曹豹卻是大膽假設道:“要說張果手中無兵不會來攻,倒也好說,可若是任城的隋軍分兵卻是要如何應對?”

對於這個問題,黃小剛自然早就思考過了,將手在地圖上一拍道:“他分不了兵,因爲這任城的西北就是瓦崗!”

這瓦崗寨的所在,也即是後世的河南安陽滑縣,與淮陽正好一個在北,一個在南,從地圖上不難看出,張須陀之所以把大軍屯駐在任城,想必既是要看住盧明月,也得防着瓦崗軍。

雖然對於這段歷史,舅侄倆都沒有什麼深入的研究,不過黃小剛倒是記得在他看過的電視劇裡,是明確提到了張須陀跟瓦崗軍打仗,最後還死在了瓦崗軍的手上,就憑此點黃小剛便相信範炯的說辭,便也笑道:“如此我等便有充足時間訓練新兵,收復高密東萊各地縣城,爭取在明年開春之前,將高密建設得固若金湯。”

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四百章 白刃衝鋒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七百四八章 安排第一百章 蘆山呂瓷第九十一章 改造升級第一百五三章 備戰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三三章 三娘秀寧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三百零二章 一合之將第六百四三章 遷徙預演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三百七三章 賺奪長安第五百八四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一百九一章 出戰第六百七六章 新都第五百零九章 一雙渣男第二百七九章 妙算第一百九八章 追擊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二百零九章 開業第四百九九章 解決辦法第五十二章 開營第二百五七章 兒戲第七百三四章 講法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五百零二章 無跡可尋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四百九二章 一氣呵成第四百六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一百三一章 化工之母第六百二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六八章 司兵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二百六九章 贊助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六百二七章 輕裝上路第六百四四章 人之常情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六十三章 打掃戰場第三百二二章 秋季攻勢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四百三五章 吉人天相第六百三四章 新城將立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七十七章 慘勝第六百六二章 偏頗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九十五章 外掛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九十八章 時不我待第七十四章 突擊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六百二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十一章 絕境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七百五三章 青黴第十九章 接戰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六章 搏命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五百十一章 畫山而治第一百七五章 傳檄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三百八九章 武力展示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四百六三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九五章 江山姓誰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
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四百章 白刃衝鋒第二百八三章 登陸第七百四八章 安排第一百章 蘆山呂瓷第九十一章 改造升級第一百五三章 備戰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三三章 三娘秀寧第五百七一章 非之善地第三百零二章 一合之將第六百四三章 遷徙預演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三百七三章 賺奪長安第五百八四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三百四七章 城防體系第二十四章 避難第四百五六章 彭城告急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六百三二章 突入戰場第一百九一章 出戰第六百七六章 新都第五百零九章 一雙渣男第二百七九章 妙算第一百九八章 追擊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二百零九章 開業第四百九九章 解決辦法第五十二章 開營第二百五七章 兒戲第七百三四章 講法第二十六章 撤離第五百零二章 無跡可尋第一百二三章 所在蜂起第四百九二章 一氣呵成第四百六二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七四章 千金馬骨第一百五一章 口號第三百九十章 鳴金收兵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一百三一章 化工之母第六百二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六八章 司兵第六百七四章 簡字第二百六九章 贊助第一百六二章 安民第四百五三章 紅鯉綠鯉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六百二七章 輕裝上路第六百四四章 人之常情第七百二五章 新政第六十三章 打掃戰場第三百二二章 秋季攻勢第二百四三章 專家第四百三五章 吉人天相第六百三四章 新城將立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七十七章 慘勝第六百六二章 偏頗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三百七四章 瓦崗入關第七百二一章 初八第九十五章 外掛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九十八章 時不我待第七十四章 突擊第五百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六百二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十一章 絕境第一百四七章 例會第六百零四章 釋法明規第七百五三章 青黴第十九章 接戰第三十九章 渣男第二百八二章 自薦第六章 搏命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五百十一章 畫山而治第一百七五章 傳檄第四百四七章 一步到位第七章 錘神附體第五百五七章 鄉縣自治第三百五八章 天價寶物第六百六七章 墨技第三百八九章 武力展示第七十三章 邀鬥第十一章 時空定位第四百六三章 先禮後兵第五百九五章 江山姓誰第四百三二章 大局在握第四百零九章 毀天滅地第三百二三章 產業園區第三十一章 去文登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五百五九章 側目譁然第五百零一章 去國之人第七百十九章 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