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六章 平等

達摩西多雖然是個天竺人,但來到中土也很多年了,對於中土人的爾虞我詐肯定還是有着一定的認識。

所以此時此刻,他怎還不明白自己這是被人給賣了還幫人數錢!

當即看着慧能,他也只能是口唸佛號直搖頭,便也懂事答道:“唉!全憑賢王做主便是了!”

監國王斜眼瞧了一眼還癱坐在地的鄭善果,便見他一個激靈跳了起來,口中直道:“欺君之罪,二十藤鞭已是輕罰!”

監國王便也笑着點頭道:“不錯!來人,拖下去再打二十!”

慧能等人頓時臉色就是一變,可幾個弟子剛要出聲,就聽慧能用一聲佛號給了暗示,於是幾個弟子只能是老老實實被拖下去打,他自己也是咬着牙又扛了二十下。

監國王倒是趁着這個空閒,命人把慧能等人隨身攜帶的度牒拿來瞧看了一眼,也才知道四個弟子分別叫做智誠、智法、智慧、智辨,並且四人受具足戒(僧人正式的戒律)的地方還是廬山東林寺,並且註明這“智”字輩乃是“蓮宗”的第五代弟子。

監國王雖然有點看不懂度牒上的信息,但這不是有個前隋的大理寺卿在麼,於是便將度牒交給了鄭善果,讓他給解釋解釋,也才知道這什麼“蓮宗”也就是現今“淨土宗”,而廬山東林寺則是“蓮宗”的祖庭,所以洛陽大興善寺如今奉行的是淨土宗的法門。

監國王雖然在後世也就是高中文化水平,但也還是知道佛教的一些宗門流派的典故,所以在聽聞這些僧人都是淨土宗而不是禪宗之後,心裡也就有了一排成年的竹子(胸有成竹)。

二十藤條倒也打完了,但見得慧能等人再次被親衛架了進來,不過五人的腿腳全都癱軟,站立不穩需要人攙扶,監國王不由好笑的問道:“前後四十下,你們倒是能挨,卻不知心中可是服氣?”

四個智字輩的僧人年歲瞧上去都應該差不多四十出頭,此時看錶情應該是完全被打懵了,倒是那慧能雖然年紀看上去都過了五旬,但此時人看起來還有些精神,聞言倒也勉勉強強的擡手做了佛揖道:“阿……彌陀佛!老衲謝過賢王賜罰!”

瞧着慧能一邊說話,一邊故意眼眉低垂,可卻藏不住眼珠兒在眼皮下面亂轉,監國王乾脆冷笑一聲道:“好了!罰也罰過了,本王也懶得聽你等狡辯,本王這裡有三問,你等之中若有人答得上來,本王便許你等迎佛入城,並且許爾在城中建寺禮佛。但若是爾等答不出來,又或者是答案不能服衆的,也就莫怪本王罰得太重了。”

說完,監國王稍作停頓之後,便聽他問道:“其一、今日既是佛誕之日,便問一個與釋迦牟尼有關之題:昔日佛祖於菩提樹下開悟,發願傳教,其教義之中有一個衆生平等,且問何爲衆生平等?”

監國王的問題一出來,就見那慧能暗暗舒了一口氣,他作爲大興善寺的住持加上又是“蓮宗”衣鉢傳人,對於這樣的問題肯定是信手拈來。

只是見他剛要開口,就聽監國王指着達摩西多補充道:“對了啊!別扯什麼經文佛曰,你既然是天竺來的,就照實說一說,爲什麼至今天竺各地還在施行四種姓制度,爲什麼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賤民不能平等,這天竺之民尚且都不能平等,憑什麼就敢來我中土傳教,弘什麼衆生平等之法?”

慧能見此,就覺得空空的耳中響起“噗呲”一聲,感覺就好似被人在心口上紮了一刀,這什麼衆生平等的問題如果是叫他回答,估計他正要稍微的引經據典搞一搞就答上來了,可若是指着達摩西多這個天竺人來回答的話,怕是要壞事啊!

果然,達摩西多當場就被問懵了,這衆生平等說白了不過是佛祖的遠大理想(空想)。

而作爲一個正兒八經的天竺僧人,他更是明白這佛教之所以誕生,就是因爲當初佛祖釋迦牟尼要跟種姓制度抗爭啊!

話說這佛教大約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的古印度,當時的古印度正處於一個大動盪、大變革時代:有的地方建立了奴隸制國家,有的仍處於部落聯盟時期。

同時由此產生了最初的階級劃分,也即是種姓制度:首先是婆羅門,也就是僧侶貴族階級,享有經典的傳授、解釋權和主持祭祀的特權;其次有剎帝利,屬於軍事貴族;吠舍爲第三等級,從事農、牧業生產者和商人;最後是受剝削的首陀羅。

以及主要由戰敗的俘虜、罪犯、私生子和他們的後代組成,被稱爲“不可接觸者”的最爲低等的賤民階級!

而隨着各國間的兼併戰爭不斷髮生,剎帝利種姓的軍政權力急劇增強;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吠舍種姓的經濟實力日益雄厚;更不提吠舍、首陀羅和賤民更憋着一股子勁想要翻身做主人。

由此舊觀念受到廣大人們的反對,思想界活躍,各種哲理、邪說莫衷一是。面對統治者的腐敗、社會混亂和貧困者痛苦的局面,有些人企圖退出社會生活,出家作了“沙門”。他們住在野外,穿樹皮,吃橡子,用手捧水喝,不結婚,不生子,行苦行,枯坐終日不動,尋求思想的開悟。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就誕生在這樣的時代!

他本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出生於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淨飯王家:姓喬達摩,名悉達多;釋迦是其部落的名字,牟尼是聖人的意思。

出生後,其母親就去世了,由姨母養育成長。按照剎帝利的習慣,八歲起學習字書、吠陀、武藝,“六十四種書樣樣精通”,受過最好的教育。十七歲時娶了美麗的妻子耶輸陀羅,據說還生有一子。

他自幼愛沉思,思考社會和人生問題,深感世間人事變化“無常”,一心想擺脫人生的苦惱,於二十九歲時,毅然放棄豐厚的財寶和優越物質生活,在一個夜晚逃出家門,削髮剃鬚,作了“沙門”。

他先到跋迦婆仙人苦修林進行苦修,又找到阿羅陀伽蘭處過梵行生活,再跟隨另一名沙門學坐禪修持。

雖然經過六年的苦修,身體瘦弱如老朽,但仍沒有擺脫“無常”苦境,達到解脫的境界。於是又振作起來,到尼彈連河洗了澡,重新進食,在一棵菩提樹下禪定,審諦思惟了七天七日夜。

他想到人們生、老、病、死的痛苦,用“輪迴”思想解釋其根源,提出了“十二因緣”、“八正道”和“四諦”等一整套佛學的基本思想,達到大覺大悟的境界。

三十五歲時,終於修成了聖人——“佛陀”。

從此,釋迦牟尼四處佈道,足跡遍佈北印度和中印度。他組織僧團,交結國王,聯絡商人富豪,建立了許多僧院,並制定一整套組織僧團的制度;竭力反對“婆羅門第一”,主張“四姓平等”,對衆生仁慈溫和,提出釋迦弟子不講種姓高低,只按長幼分序。

但問題是:他最終還是失敗了!

第一百七九章 掌櫃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一百九八章 追擊第三百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七五章 傳檄第四百七三章 得國極正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五百六八章 魏公先行第五章 賊兵來了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七百六四章 時機第一百五三章 備戰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五百三六章 規劃濟州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三百九六章 傳統戰法第三百七三章 賺奪長安第五百四七章 臥槽無情第六百二九章 天下可取第二百七五章 回門第二百九十章 摧城第三百七二章 虛與委蛇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七百四八章 安排第四百二十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三百三八章 客自東萊第六百六三章 所圖第六百四三章 遷徙預演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一百七一章 定策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二百二三章 放行第二百三十章 落雪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七百五十章 涼涼第四十一章 官升一級第一百五九章 夢想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二百三三章 預案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七十二章 開打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四百零八章 機不可失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五百零四章 兩種可能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九十九章 冒充紅娘子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五百零八章 李二南下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二百七六章 升級第六百一十章 吃麪翻碗第六百二五章 繼續勝飲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六百四九章 一計不成第二百零八章 參軍第八十五章 善後第七百十八章 配額第一百二五章 地獄模式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六百七九章 少年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五百四六章 檢校空軍第二百六八章 司兵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二百五二章 春播第二十三章 吉人天相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一百零十六章 寶庫第六百七八章 雛鷹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三百二五章 目標黎陽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二百九九章 出陣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
第一百七九章 掌櫃第四百零四章 卻月車陣第三百六九章 五軍之戰第一百九八章 追擊第三百七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七五章 傳檄第四百七三章 得國極正第二百七三章 開海第五百六八章 魏公先行第五章 賊兵來了第六百六九章 入彀第七百六四章 時機第一百五三章 備戰第六百三三章 大獲全勝第七百二四章 回府第五百三六章 規劃濟州第四百六一章 合情合理第五百四八章 人外有人第三百九六章 傳統戰法第三百七三章 賺奪長安第五百四七章 臥槽無情第六百二九章 天下可取第二百七五章 回門第二百九十章 摧城第三百七二章 虛與委蛇第五百五四章 政策解說第七百四八章 安排第四百二十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三八章 世民獻策第二百六六章 震驚第三百三八章 客自東萊第六百六三章 所圖第六百四三章 遷徙預演第一百九三章 揭破第一百七一章 定策第一百二九章 三堂會審第十八章 盡人事第六百七一章 二事第二百二三章 放行第二百三十章 落雪第七百零八章 忽悠第五百七五章 去留自便第三百五十章 兵臨孔家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七百五十章 涼涼第四十一章 官升一級第一百五九章 夢想第九十六章 放豹歸山第五十八章 訓練進階第二百三三章 預案第二百二八章 說項第七十二章 開打第一百六八章 戰術第三百零一章 鬥將第七百零二章 貴賤第四百零八章 機不可失第三百五七章 採購稻米第五百零四章 兩種可能第三百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四百八八章 天賜良機第五百八八章 通過考覈第九十九章 冒充紅娘子第五百五一章 童試將至第三百十四章 一臂之力第六百零三章 稅賦何用第五百零八章 李二南下第一百五二章 中華第三百九三章 兩面夾擊第二百七六章 升級第六百一十章 吃麪翻碗第六百二五章 繼續勝飲第五百二三章 恰恰胡旋第六百四九章 一計不成第二百零八章 參軍第八十五章 善後第七百十八章 配額第一百二五章 地獄模式第六百四七章 十拿九穩第四百二八章 創刊發行第五百四四章 不隨人願第二十九章 想太多第六百七九章 少年第三百六三章 堅守待援第五百四六章 檢校空軍第二百六八章 司兵第九十章 散花天女第二百七八章 建省第二百五二章 春播第二十三章 吉人天相第三百八七章 面面相窺第一百零十六章 寶庫第六百七八章 雛鷹第六百三十章 一對眼間第三百二五章 目標黎陽第一百四二章 民怨第七百四九章 夏收第四百三六章 李淵點兵第二百九九章 出陣第一百二十章 瑞雪兆豐年